登陆注册
1717600000035

第35章 趣说固定语——因为凝练,所以流传(8)

“天下太平”的意思是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太平”意即国泰民安、祥和安宁。唐太宗贞观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现在,要是某位年轻人喜欢惹是生非,经常做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家里人祷告时也会用到这个词:“小祖宗,你就消停消停吧,也让我们过点太平安宁的日子。”此语出自《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这里说的是,天地自然万物、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保持和谐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崇尚和谐,认为和谐状态是人和万物生存发展的最好条件。《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气孕育了万物生命。生命的最好状态就是要处和,处和则生命长久。古人和今人都常说“和气生财”。“和”是中庸儒雅的体现,与战争无关,故歇后语中用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来比喻天下太平。

“万税”与“太贫”

民国初年,著名文人刘师亮与《厚黑学》作者李宗吾,可算是“四川双杰”。刘师亮当过塾师、讼师,经过商,是一个怀才不遇又疾恶如仇的怪才。

民国时期,捐税繁重,老百姓一贫如洗,官方却又常喊“民国万岁”,宣言“天下太平”。

刘师亮一副四字短联,堪称千古绝对: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刘师亮这副对联,就地取材于两句官方口号,运用谐音手法,将“岁”字改成“税”字,将“平”字改成“贫”字,顿时化褒为贬。

天衣无缝的神话传说

“天衣无缝”常用来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毫无破绽,找不出什么毛病。它出自于五代十国时牛峤的《灵怪录·郭翰》里面记载的一个神话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年轻人,他能诗会画,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他把凉床搬到院落中乘凉,但见长天如碧,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郭翰仰望夜空,不禁心旷神怡。突然,一位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子从天而降,微笑地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惊喜异常,连忙起来,向她揖拜,并问道:“敢问姑娘是何方神圣?”

仙女回答说:“我是天宫仙界的织女呀。”

郭翰说:“你从天上来,能跟我讲讲天上的事情吗?”

仙女说:“天上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花开不谢。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

郭翰又问:“天上这么好,那你为什么还要跑到人间来呢?”

仙女微微一笑,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们人间有位叫庄子的不是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待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吗?在天上待久了,难免有些寂寞,所以我偶尔会到人间玩玩。”

郭翰听着呆了。这时,他发现织女的衣服是用人间从未见过的材料做成的,比绸缎还美,比薄纱还轻,如云,又似烟,更奇怪的是一点缝纫的痕迹都没有,郭翰不禁再问道:“你的衣服怎么连一点缝合的痕迹也没有呢?”

仙女说:“我穿的是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缝成的啊。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个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这才如梦初醒,明白了不可用人间凡人之眼,去衡量美丽而神奇的天衣。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神话得来了“天衣无缝”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天成,没有破绽。有时,也可用于指将事物掩盖得细密周详,不露马脚。

李时珍对联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小时候聪明过人,被人称为“神童”。他不但熟读医书,而且还很会吟诗作对。

一次,私塾先生出了一个上联:

远山隔林静

李时珍随即吟出下联:

明霞对客飞

当地有一个郝知府听闻李时珍的才学后,便想见识一下。一次路上遇见李时珍,他忙拦住李时珍,开口便道:

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

上联联意通畅,且结合事实,还嵌入两种草药名。李时珍停下来,马上应道:

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这也符合行医之人的事实,结尾也说了两种药名。这时,郝知府指着李时珍手中的处方笺,又出了上联:

纸白字黑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

李时珍沉思了一会儿,想起了写字用的毛笔,略加思忖,便应对道:

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

郝知府一听对得很工整,心中暗暗佩服。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同室操戈”原是说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此语出自《左传·昭公元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徐吾犯的妹妹长得特别漂亮,人见人爱,以至于公孙楚和公孙墨堂兄弟俩在见到了她后,都想娶她为妻。

由于两个人都是贵族,徐吾犯感到非常为难:若答应将妹妹嫁给公孙楚,那么弟弟公孙墨一定会记恨,但若答应将妹妹嫁给公孙墨,又会得罪哥哥公孙楚。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徐吾犯只好去请教子产。子产听了徐吾犯的陈述后说:“还是让你的妹妹自己去选择吧。”徐吾犯听了子产的话,就让妹妹自己选择。妹妹最终选择了公孙楚,并与之结为夫妇。

公孙墨一气之下,全副武装地闯入了公孙楚的家中,声称要杀死自己的堂哥,抢夺他的老婆。公孙楚听了他的话也不甘示弱,拿起武器与之打斗起来,结果公孙墨在搏斗中被击伤。

后人即以“同室操戈”来比喻内部相斗。

同室操戈古今故事

“同室操戈”的例子在古代屡见不鲜,特别是皇室为争夺皇位而兄弟反目,甚至血流成河的情况在三国时也有见证。曹植《七步诗》中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因曹植才智高于其兄曹丕,曹操曾一度想立他为嗣。后曹丕登基后,仍然妒忌曹植之才,想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

图穷匕见,水落石出

“图穷匕见”的意思是指将图展到尽头,匕首就会露出来,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就会显露出来。其中,“见”通“现”。它是出自《战国策·燕策三》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战国末期,燕国的太子丹曾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嬴政很瞧不起他,也不放他回国。后来,终于让他回国,却又在途中设计害他,但是没有得逞。后来秦国先是吞并了韩、赵两国,接着又挥师直指燕国。燕国危在旦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

荆轲是齐国人,他智勇双全,尤其擅长剑术,游历至燕国后,燕人叫他荆卿,亦称荆叔。太子丹听说荆轲有勇有谋,觉得他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便尊他为上卿,想让他去刺杀秦王,荆轲爽快地答应了。

荆轲带去了两样秦王想得到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的将领樊于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个地方献给秦国。荆轲将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临行时,太子丹等人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来到秦国,秦王下令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来使。荆轲按照秦王的要求打开匣子,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急忙用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抄起匕首便刺。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用东西投掷荆轲,秦王迅速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结果未中。荆轲最终被拥上来的秦兵乱刀砍死。

此后,“图穷匕见”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便显露出来了。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城。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从字义上看是说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后用以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个极有才华的功臣,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文种,他们忠心耿耿辅佐越王。越王勾践发兵攻打吴国惨败,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越王勾践才得以积蓄力量,后来一举灭了吴国。

范蠡深知越王勾践为人凶残,侍奉君主打败吴国大任完成后,他便去国离都,舍弃荣华富贵而隐居起来。范蠡惦念好友文种的安危,托人带信给他说:“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你怎么还不跑掉逃避灾祸呢?”文种起初不听范蠡规劝,后来知道越王勾践确实会将功臣杀害,于是装病不去上朝,但为时已晚,最终还是被赐死了。

“兔死狗烹”一词即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中简化而来,既可用于统治者残杀功臣良将,又可用于普通朋友之间过河拆桥之恶行。

范蠡小介

范蠡,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二十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后辗转至齐,父子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致产数十万。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三年后,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数万,人称“陶朱公”。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书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玩火自焚”是说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此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

春秋时代,卫国公子州吁杀了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君主。因为民心不顺,国家动荡不安,州吁便想发动一场对外战争,以便在外交上讨好诸侯,同时对内又可缓和矛盾。他召见上大夫石厚商议,问应该进攻哪个国家。

石厚说:“郑国以前曾攻打过我国,先君庄公认错,请求郑国赦免,这是卫国的耻辱。主公如果要用兵,当然要打郑国。”

州吁说:“有道理。可是光凭我们一国的实力恐怕不够,还要联合几国才好。陈国和蔡国是两个小国,和我们关系很好,不愁他们不出兵。宋国是大国,恐怕不会答应和我们一起出兵。”石厚说:“以前宋宣公传位给弟弟穆公,穆公死时,想报哥哥的恩,不把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而传位于哥哥的儿子舆夷。公子冯既怨恨父亲又嫉恨舆夷,逃到郑国,郑国收容了他。郑国想起兵攻宋,为公子冯夺取王位。现在我们正好打着为宋君除掉公子冯的幌子联络宋国。”

州吁于是派人说服了宋殇公,又说服了陈国和蔡国。这四国的兵马一起进攻郑国,将郑国东门围得水泄不通。

鲁国的隐公听到四国攻郑的消息后,问大夫众仲:“依你看,卫国州吁发动的这场战争能达到目的吗?”众仲说:“我只听过以德服民,才能使民众团结和睦,没有听说过用战乱来使民众团结和睦的。战争好比是火,不赶紧停下来,玩火的人自己终将被火烧死。”

州吁发动战争,联合四国围攻郑国东门,只坚持了五天就都撤兵回国了。州吁也没有因此解决国内矛盾,相反,国内更加动荡不安,矛盾激化。不到一年,卫国人民就在陈国的帮助下推翻了州吁的统治,并处死了他。

“玩火自焚”由此而来。

引火烧身

“引火烧身”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语出明代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为虎作伥有多坏

成语“为虎作伥”中的“伥”指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为虎作伥”意即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罪人的帮凶。此语出自《太平广记》。

故事是这样的:在某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住着一个不讨人喜欢的樵夫。这个樵夫天生胆小怕事,而且很自私,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有一天午后,樵夫一个人到山林里去砍柴。砍着砍着,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时,忽然刮过一阵风,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接着是一声地动山摇的咆哮,一只老虎从前面不远的灌木丛后蹿到他面前。樵夫本来就胆小,这会儿差点吓晕过去。他一看大事不好,手忙脚乱地丢下斧子,跪地求饶。老虎正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不管三七二十一,“嗖”地一下猛扑过去,把樵夫咬死了。吃完后,老虎觉得还没吃饱,就用爪子死死地抓住樵夫的鬼魂不放,非让他帮忙再找人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不可,不然就不让他的鬼魂得到自由。

没想到,樵夫自私,他的鬼魂更自私,竟然答应了老虎的要求。于是,樵夫的鬼魂就给老虎当向导,帮助老虎找人吃。樵夫的鬼魂一旦看见了人,就立刻报告老虎,老虎便猛扑上去,一下子把人按倒在地。那鬼魂找到了替身,为了使自己早点脱离老虎,就进一步讨好它,在发现人后,急忙跑上前去,把那个人的衣服脱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加方便。这个鬼魂如此卑鄙,人们都气愤地叫它“伥鬼”。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传说,把帮助坏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称为“为虎作伥”。

人名入对联

抗日战争初期,广东中山县斗门镇乡绅邝汝让和赵君节担任维持会正副会长,他们为虎作伥,残害同胞,有辱国体。有擅联者,巧嵌二人名字,凑成一联,表达民众对汉奸的愤慨。联曰:

汝肯能让乎?会长任维持,富贵在你

君真无节矣!降臣共走使,笑骂由人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这个词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它是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我们也常用到它,如:“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公司未雨绸缪,已在精简机构,开源节流,争取占据有利的地位。”这里“未雨”好理解,意即没下雨,“绸缪”不可写作“筹谋”,虽然从词义上说得通,但属篡改成语。什么是“绸缪”呢?原来,“绸”指丝麻织品,“缪”是绞在一起,“绸缪”引申为修补加固。

此语原指鸱鸮在下雨之前已修补窝巢。它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汝下民,或敢侮予?”这里描写的是一只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筑巢,大意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筑坚固了,别人才不敢来侵害。

后来,人们便从这几句诗中引申出成语“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周公谏成王

同类推荐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热门推荐
  • 你管得太宽了

    你管得太宽了

    天上还真有掉馅饼的时候,莫名其妙被一个大公司所录用,又莫名其妙被老板“罩着”,还莫名其妙被高富帅接送,她这是被哪个神仙看上了,得到这么多恩宠?拨开迷雾,却发现,原来是他在背后搞鬼,我说小子,你管的也太宽了吧!
  • 绝色控物师

    绝色控物师

    【男色版简介】现代异能特种兵重生在了一个没有任何修炼根基却又长得倾国倾城的冷宫公主身上,命运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虽说是强者生存的国家,但是家族、皇族的牵绊却是连连不断。他是她最爱的人,却为了所谓国家利益,不惜让她成为随时都能殒命的奸细。原以为就算是短暂的分别,依旧可以拥有幸福的结局,却不想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他,是敌国之皇,虽然因为她是奸细有过怀疑,但是最后却甘心付出所有,愿换得她回眸一笑,只是也许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他,是身处高界面的顶尖高手,本对这些蝼蚁不屑一顾,却未曾想过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最后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真心。他,是神圣的象征,淡漠于世,早已封闭了七情六欲,却没想有生之年还能碰到这样一个女子,让他甘心付出一切,不求回报。他…他…他…当他们遇上了她,人生又会如何风云变幻?【女主版简介】现代异能特种兵重生在一个玄幻的大陆,又引起了什么争端,掀起了什么风浪?她执行任务的时候意外丧生,本以为寿终正寝,死得其所。但是也许是上天眷顾,却给了她一个重生的机会。来到这个大陆,人生地不熟,但是却难不倒在无数危机下存活的她。炼器,不会?炼药,不会?玄气,没有?灵兽,没有?总之她是个什么都没有的废物,却因为美色而被选中和亲,但是最后众人看到的又是什么呢?身娇体柔易推倒的她,又将在这个世界掀起怎样的风风雨雨?【精彩抢鲜看】“君昊,我不愿和亲,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可好?”“颖儿,你必须去和亲,这是女皇的意思,也是月幻的意思。以你的聪慧,应该懂得其中的意味。”“呵呵,其中的意味?你们想要一个奸细,月幻却担心有人意图不轨,所以才会选中我这个废材么?”“颖儿,你在我心中是最好的。等你回来,我便嫁与你,你我一生一世可好?”“此去,我们还有一生一世么?”…相离不语,惟有泪千行,只是所有的泪水都流进了心里。…“与我携手,共赏这风云大陆,如何?”“我愿意。”她温顺的笑着,眼里不带一丝杂质,明净透亮。“哈哈哈,我的,颖儿。”明明是开怀大笑,可这心里的阵阵刺痛又是怎么回事呢?…明知后果,却义无反顾,这是飞蛾扑火。但你我不是飞蛾,岂知飞蛾是自取毁灭…“他配不上你。”他高傲的说道,眼底满是不屑。“你不是我,怎知他配不上我?”她淡淡说道,云淡风轻,温软细语。“就凭,只有我,才配得上你。”“呵呵。”她不可置否。
  • 上尉的女儿

    上尉的女儿

    本书是普希金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被果戈理誉为“俄国最优秀的叙事作品”,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1903年被译介入中国,成为最早被翻译到中国的俄国文学作品。小说取材于18世纪的普加乔夫起义。贵族青年格里尼奥夫在一场暴风雪中偶遇普加乔夫,后来爱上了要塞司令的女儿。不久要塞被普加乔夫攻陷,普加乔夫因念旧情释放了格里尼奥夫,成全了他的婚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人王传奇

    人王传奇

    当他从阿修罗界回到人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当他继承了人王的遗志之后会何去何从?当他游走在六界之间的时候会得到什么样的奇遇呢?这里将会给你们答案!
  •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天后之花颜劫

    天后之花颜劫

    一个是情深意重的未婚夫,一个是念念难忘的旧情人,她的剑锋究竟该转向何处?繁华梦醒,谁能料到她的人生竟是一场笑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九天玄女,未来天后,她的一生看似鲜花烹锦般的荣耀,实际却是暗藏危机。三百年来,她始终被一个梦魇纠缠,那个将她一剑穿心的男子究竟是谁?成亲当日,梦中的男子一袭紫衣持剑而来,如惊天雷般照亮了她的心。一瞬间,遗忘了千年的记忆纷纷向她扑来。原来,她爱上的不是凡人,不是神仙,而是与天界势不两立的大魔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