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600000031

第31章 趣说固定语——因为凝练,所以流传(4)

东海恼怒了,它问精卫:“你为什么要把我填平?你为什么对我有这样深的仇恨?”天空中传来精卫鸟的啼鸣:“因为你夺走了我年轻的生命,因为你还会夺走千千万万的年轻的生命。”“算了吧,小鸟儿!你就是填一千年、一万年,也填不平我呀!”东海肆意地大笑起来。“我一定要把你填平!即使需要几千年、几万年的时间,我也一定会斗争到底,直至你的末日来临!”精卫坚定地说。从发鸠山至东海,精卫循环往复,衔石投石,永无休止。

“精卫填海”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传说而来的,它表现了上古时代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斗争。当然,一只小鸟想要填平大海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它的精神永远为人们称颂。

解缙智斗财主

传说,宋朝大学士解缙少年时家贫,常受财主欺侮。他家的矮屋正对着某财主的后花园,花园后墙边长着高高的竹子,挡了解家的阳光。解缙智力过人,想斗一斗财主。一年春节,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那财主一看非常恼火,下令家人将竹子截短,第二天,解家的对联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解缙利用“长”“常”谐音的特点,又一次戏弄了财主。那财主一怒之下把竹子砍光了。但第二天财主起来一看,气得病倒在床上。原来解家门上的对联又添了两个字,变为: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空穴来风,事出有因

“空穴来风”这个成语从字面看容易让人误解,一个洞穴凭空哪来的风嘛!因此很多人把它理解为无根据、无凭证、编造臆测的同义语,甚至有些词典也做了类似的错误注释,台湾《每日一辞》中明确说道:“比喻事情凭空发生之意。”其实,这类解释恰恰与它的意思相反,“空穴来风”正是事出有因的意思!此词最早见于宋玉的《宋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据记载,一次楚国的文人宋玉和景差跟随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忽然吹来一阵凉爽的风,楚王不禁感叹道:“这风吹得我好畅快呀!这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吗?”

宋玉听了回答说:“这只是大王的风罢了,百姓哪里能够和您共同享受呢?”

楚王听后非常奇怪,不由惊讶地问:“风是天地间的大气,如今你却说风是我独有的,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宋玉回答说:“我听老师说过,树分叉的地方,常有鸟来做窝;有空隙的洞穴,就有风吹来。由于地位不同,风自然就两样了。”

后来,人们根据它概括出“空穴来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而是事出有因。唐时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正是一因一果。

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是说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另也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难以被人接受。语出战国时期楚人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一次,楚王问宋玉:“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答道:“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时候少多了,但也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雅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人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能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楚王听了,若有所悟。

口蜜腹剑——无德宰相李林甫

成语“口蜜腹剑”出自《资治通鉴·唐记》:“口有蜜,腹有剑。”这是文中对奸相李林甫的评语,意思是说满口是蜜,当面说得好听,而肚子里却藏着杀人的刀,背后又在谋算人。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宰相,他无德无才,却有自己的一套迎合拍马的手段。他在竭力逢迎皇帝的同时,又用金钱收买了皇帝身边的嫔妃和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这样他就可以了解到皇帝的一动一静,然后见机行事,迎合皇帝的心意,以博取皇帝的信任。凭这套迎合拍马的权术,他专权十几年。

李林甫对于那些名望、才华和功劳比自己高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排挤打击。他和人接触时,表面上装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甜言蜜语,可是暗地里却对人百般算计,加以诬害。中书侍郎严挺之性格耿直,对李林甫十分鄙薄。李林甫便在皇上面前说严挺之的坏话,唐玄宗信以为真,当即把他贬到洛阳。

过了许久,唐玄宗又向李林甫提起严挺之,李林甫看出玄宗想提拔他,于是,他托人转告严挺之,说皇上问起他的病,严挺之便上书皇上请求上京治病,玄宗得知严挺之有病,从此打消了重用他的念头。

日子久了,李林甫的这种两面派的手段也被人看穿了,大家背地里都说他“口中有蜜、腹里有剑”。成语“口蜜腹剑”即产生于此,指嘴上说得很甜,肚子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为人狡诈阴险。

李白妙联对宦官

唐玄宗时,宦官高力士与李林甫、杨国忠等狼狈为奸,擅权作乱。据说,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就是通过高力士的关系才得以飞黄腾达。诗人李白很是不屑他们的卑劣行为,处处嘲讽他们,并留下高力士为其脱靴的笑话。

相传,唐天宝年间,李白进京应试。由于李白文章写得很好,高力士等嫉妒良才,想趁早将李白“踢出”官场,便想方设法为难李白,一旁的高力士对李白出对联:

做春梦,入秋国,不知冬夏

李白听了,心中很是好笑,马上对曰:

坐南宫,守北殿,哪是东西

高力士听后气得满脸通红,不甘心又出了一联:

两猿截木山中,小猴儿焉能对锯(句)

李白随即不假思索应道:

匹马陷身泥中,老畜生怎样出蹄(题)

高力士气得鼻眼拧在一块儿,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老奸巨猾的由来

人们常用“老奸巨猾”来形容城府深且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它还不同于“老谋深算”,后者是说某人有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他办事精明老练,因而,两者不可混用。这一成语出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

唐玄宗时,李林甫官居丞相,独揽大权,排除异己。此人城府极深,世人难以摸透他的心思。李林甫善于当面奉承,而暗中陷害,且从来不露声色。凡与玄宗关系亲密的人,开始时他总是与之攀交情拉关系,等到地位权势稍微接近他时,就千方百计地除掉。就是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吏,也逃不出他的手掌。

糟糕的奉承

清朝开国之初,某中堂大权在握,声势显赫。有个姓张的富人,虽不学无术,却会阿谀奉承,因而得以与中堂的从弟结为儿女亲家。张千方百计地攀附权贵,到处钻营,想要跨入做官的行列,于是对中堂从弟说:“我与你既已结成亲家,那么你的从兄跟我也就有了亲戚关系,倘若你能引荐我拜见他,一定重谢!”

中堂从弟说:“拜见很容易,只怕你说话会出差错。”

张说:“请你教诲我,一定牢记不忘!”

中堂从弟便教给他一些应酬、颂扬之语,要他反复练习,不要有误,于是先替他通报,求得允许。

第二天,张姓富人拜见中堂,中堂说:“你壮年就将出仕,我也分享一份荣耀。”张面红耳赤,额头冒汗,拘谨地回答说:“久仰大人老奸巨猾,为朝野所畏。”意思是:很早就仰慕你奸诈狡猾,为朝廷、民间所畏惧。

中堂大怒,拂袖入室,随从人员挥动着手,令他快走开!富人垂头丧气,败兴而返。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在得意忘形之际,往往看不见身边的灾难,“极乐”的背后潜藏的即为“悲”。它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寓意同“否极泰来”,从辩证的关系看,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乐极生悲”原写为“乐极则悲”,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春秋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即位后,在大臣淳于髡的帮助下,全心治理国家,使齐国成为强国。

威王八年时,楚国兴兵攻打齐国,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援救。在淳于髡送去大批贵重礼物和悉心陈词后,赵王同意派十万大军支援,楚军见状吓得不战自退了。

齐威王当然高兴异常,他摆设庆功酒宴,犒赏淳于髡。齐王道:“你喝多少酒才会醉?”意欲一醉方休。淳于髡答道:“我少喝能醉,多喝也可醉。”威王不解地问:“你所言何意?”淳于髡以其机智善辩的口才回答:“场合不同,情势不同,都可使酒量有变。喝酒喝到极点必会喝出乱子;欢乐到极点,也必会生出悲伤之事。”

齐威王明白,淳于髡是在提醒自己不可贪杯误事、欢乐无度,于是立刻打消了要一醉方休的念头。

后来,人们就拿“乐极生悲”来劝诫他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享乐,忘乎所以,以免走向反面,招致悲惨的结果。

哀乐相生,否极泰来

“哀乐相生”意即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相互转化。语出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其寓意类似我们通常所说的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狼狈为奸,和野兽有关

成语“狼狈为奸”是比喻两个人或几个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勾结做坏事。此语源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

据说,狼和狈是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野兽。同时,它们的性情又十分相似,都喜欢偷吃猪、羊等家畜,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它们唯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腿长,两条后腿短;而狈却是两条前腿短,两条后腿长。

有一回,一只狼和一只狈来到了一家农民的羊圈外,它们知道里面的羊又多又肥,就想偷吃。但是羊圈筑得很高,又很坚固,狼和狈既爬不过去,也撞不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它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先由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然后狈站起来,把狼抬高,再由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

商量过后,狈就蹲下身来,让狼爬到身上。然后,狈用前腿抓住羊圈的竹篱,慢慢地伸直身子。等狈伸直身子后,狼再将两只后腿站在狈的脖颈上,前腿抓住竹篱,一点一点地伸直身子,再把两只长长的前腿伸进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

这种偷羊的事,狼和狈经常利用彼此的长处合伙干。假如狼和狈不合作,都一定没办法爬上羊圈,就不能把羊偷走,养羊的农民也会减少很多损失。然而,狼和狈却经常那样合作,而且走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非常亲密。

灵谷老人妙联骂汉奸

1940年3月,大汉奸汪精卫背叛人民,投降日本,成立了以汪精卫为主席的伪国民政府。

当时伪南京警察厅长申省三,为了巴结奉承汪精卫,特地到灵谷寺,恭请著名的楹联书法家灵谷老人写联庆贺。灵谷老人对汉奸行径深恶痛绝,百般推辞。可是申省三说尽好话,死皮赖脸地乞求,灵谷老人十分无奈,思索良久,乃挥毫写出一联。联曰:

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

在汪精卫就职典礼上,申省三得意地送上贺联,以博主子欢心。汪精卫展联观之,十分赞赏,不仅联语精彩,而且书法遒劲优美,便把它悬挂在厅堂上。没想到座下不少人偷偷发笑,原来,此联恰是一首谐音联,上联的“盖世”,谐音为“该死”;下联的“罕见”,谐音为“汉奸”。意思是: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

梁上君子,盗亦有道

汉语中,对小偷的称呼比较多,现在我们一般用“扒手”“三只手”来代称。古代还把那些盗富济贫的小偷称为“侠盗”,《水浒传》中时迁的“鼓上蚤”这个外号也颇有新意,更为有趣的要算“梁上君子”这一戏称了,不仅表明了是盗贼,而且还是一位功夫不凡的盗贼呢。据《后汉书·陈寔传》记载,汉桓帝时,陈寔任太丘长。他为官清廉,性情正直仁厚,深受百姓的爱戴。当时正赶上饥荒,年景不好,人们生活非常贫困。

一天晚上,陈寔发现自己的住室里有个小偷躲在屋梁上,他并没有声张,而是把子孙们叫到跟前,严肃地教训他们说:“一个人不能不勉励自己。坏人的本质并不坏,只是坏事做多了,形成了习惯,最后才成了坏人。梁上的这位君子就是例子。”躲在梁上的小偷听后深受教育和感化,羞得无地自容,跳下来向陈寔磕头认罪,发誓不再偷窃。陈寔看他不像个坏人而且确有悔改的决心,就送给他两匹绢,让他当本钱做小生意养家糊口,那人拜谢而去。

郑板桥遇小偷

清朝时期,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中进士后,担任山东潍县县令。当时,全县正闹饥荒,郑板桥以百姓疾苦为重,立即向上报告,请求赈济。由于他为人正直,因此得罪了上司,被革职返乡。

郑板桥为官清廉,回家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仅带黄狗一条、兰花一盆,生活清贫,苦中作乐,倒也怡然自得。不了解的人认为他既当过县令,必有不少财物,有的小偷就来打他的主意。

在一个寒冷的深夜,郑板桥翻来覆去,久久难以入睡。正好进来一小偷,板桥已发觉,但未声张,唯恐小偷急中行凶,自己无力对付;若佯装熟睡任小偷肆意妄为,又不甘心。他脑筋一转,便断断续续地吟起诗来: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小偷闻声暗惊,知道自己已被发现,便停步不前,板桥继续吟道:

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分文。

小偷一听,知道无油水可捞,自认晦气,转身外出。板桥接口吟道:

出门休惊黄尾犬

小偷想,既然有狗,不可惊动,只好翻墙了。板桥又吟道:

越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定睛一看,墙上果有一盆兰花,于是小心避开,刚跳落墙外,耳边又响起了吟声: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夜色赶豪门。

小偷啼笑皆非,但不得不佩服板桥的义气和才气!

乱七八糟,来自两场混乱

“乱七八糟”常用来比喻毫无秩序及条理,形容混乱一堆,乱糟糟的样子。但是,为什么是“乱七八糟”而不说“乱五六糟”呢?

其实,成语“乱七八糟”来源于历史上两个很重要的典故。

“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但是,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其弊病和隐患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了。经过几朝的演变,到景帝时诸王势力越来越大,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之半,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大臣晁错建议景帝进行“削藩”,以减少诸王的封土,从而巩固中央政权。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这激起诸王强烈的反对。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联合起来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同类推荐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每一个词的背后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每一个俗语的形成都记录着一段历史生活。在故事中r解词汇的历史、典故、深意,使你成为一个更懂表达和倾听的人。《中华词源(超值金版)》精选汉语中妙趣横生的近千个历史典故,可以让广大读者朋友充分体会词语的奥妙,了解历史的真相。为完成《中华词源(超值金版)》,我们参考研究了大量专业书籍,从人类灿烂的文明中撷取最光辉、最耀眼的词语典故一一辑录在此,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来源。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热门推荐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本书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到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具体案例表现。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本书从最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端的粉丝经济,平台建设,自媒体营销的方法都有详细讲解介绍。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还能学会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已经生活中。
  • 苍耳

    苍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谋妻

    谋妻

    只是,她原是女尊王国武功高绝、戎马半生的一代女帝。她一心养成的“天下霸主”、“左膀右臂”,为何在不知不觉中将她谋成了妻?!,却重生到了群雄纷争的男尊世界,以流民的身份,过着卑微贫贱朝不保夕的生活年龄幼小武功尚未恢复,她只得凭借着权谋机变和过人的勇气,在乱世中为自己为家人开辟一片可随性而为的平安乐土……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研究的层次在不断地深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企业老板为了成功创业、守业和拓业,亦需掌握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更好地生存、发展并不断壮大自己。亢博剑编著的《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超值金版)》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从心态、管人、渠道、资本和开局等五个方面介绍管理的基本知识、思想、技能和方法,并穿插大量国内外成功企业老板的经典案例。《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超值金版)》以期加强企业老板的自身修炼,使其对企业管理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将其用在实处。
  • 冷王的冲喜嫡妃

    冷王的冲喜嫡妃

    冰冷阴暗的地下云池中,沉重的铁链加身,她蜷缩在一方冰冷的石台上,一身狼狈昔日挚爱,山盟海誓,竟然只是因她手中权势,交出权柄的她,便只落得个阶下囚的下场……当那人迎娶当朝公主的喜乐声传来,她唇角透出一抹凉薄笑意,拼劲一身功力,亲手将所有背叛她的人送上末路,也顺便送了自己的小命再次睁眼,她竟然成了焱王的冲喜新娘?且是在新婚当日就被逼为妾,悲催丧命的可怜女子堂堂云门少主,怎能让人如此欺凌?嫡姐给她下冰寒之毒,她还以火烧之刑嫡母侵吞她的财产,她搬空了整个娘家父亲派杀手来暗杀,她将父亲苦心经营的杀手营一锅端了--可是,全程随扈的王爷夫君像个大冰块,冻得她浑身起鸡皮疙瘩打个商量,我只是你的冲喜新娘,你既已痊愈,我的作用到此为止,我们好合好散?“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其实我比谁都好?”女子眯着眼睛,像一只慵懒的狐狸。男子冷硬的面色有了一丝松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女子身体微微前倾,看着他的眼睛,郑重说道,“那是因为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男子眼神防备。“说实话,想不想试试偷不着的感觉?”男子如临敌。“那就给我--一纸休书!”男子终于忍不住狂怒暴起:“你妄想!”
  • 痴儿夫君

    痴儿夫君

    她本无意入宫,却在父亲所谓的责任和荣光下,不得不选择承受。宫门似海,她早已有了觉悟,无心争斗,皇后或宫女,对她来说并无太多区别。不曾料到的是,自己也是宫中重重秘密的牺牲者,她竟是嫁给了一个痴儿,然而是痴儿便是不懂了感情了吗?“我叫洛琪,你呢?”她好像显得有点兴奋。然而,面对洛琪的热情,白衣男子却只是怔怔地站在那边,不吭声也不说话,只是嘴角挂着淡淡的弧度。她想,她无法忘记他的笛声,无法忘记他模糊带着笑意的脸庞,无法忘记他的眼神,无法忘记关于这个叫东方遥的少年的故事。是投入了情感,放入了真心,然而事实却残酷地让她发现,一切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般。心痛的背后,更有欺骗和背叛。而最后的事实,竟是谁都不曾预料到的不是结局的结局。。。。。。
  •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关于养生,佛家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佛家对养生更是具有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论述。另外,佛法修习的具体内容,也让修炼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健康的身心。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佛家养生的要旨。本书是一本集佛家养生精华为一体的大众实用通典。书中涵盖了素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静坐养生、禅定养生、德行养生、情志养生、休闲养生、名人与养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探索佛门中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揭示了佛家养生的观念,并结合这些观念,详细阐述了佛家养生之道,同时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方便易行的养生方法。
  • 屋檐下的缘分

    屋檐下的缘分

    萧健,一个普通的公司小技术员,因为一场偶遇平凡的生活产生涟漪。性格木讷、感情空白的他竟然做出了出乎意料的决定。同一屋檐下,发生的酸甜苦辣,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与她的爱与恨纠葛,让我们对他们爱情的破碎多了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