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200000050

第50章 毛泽东与中华楹联(1)

伟人一生喜好楹联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又是伟大的书法家,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作为楹联圣手,恐怕并非尽人皆知。毛泽东在他毕生的革命生涯中,读过许多楹联,也行有余力的创作过许多楹联。毛泽东对楹联的酷爱,不亚于他对旧体诗词的酷爱。据毛泽东长沙时的同学萧三说:

1916年夏天,毛泽东同志利用暑假期间,邀同好友蔡和森同志一道,游历湖南几县。他们从长沙动身,各带一把雨伞。伞上缠一条毛巾,脚穿一双草鞋,徒步游历了浏阳、湘阴、岳阳,绕洞庭湖半个圈而返,历时一个多月才回家。他们动身的时候,几乎不带一文钱,但走遍了许多地方。他们的办法是:遇到机关、学校、商店,他们就作一副对联,用红纸写好送去;人们就给他们吃饭,或打发几个钱,天黑了就留他们住宿……善于利用某些旧的形式来作新的事业的毛泽东同志却用这个办法来游历乡土,考察农民生活,了解各处风俗习惯,——这是他这个举动的现实主义的一面,也是主要的一面。

毛泽东利用作楹联的办法去考察游历,可以想见,他对楹联喜爱之深,所创作的楹联作品之多。

楹联,也被人们称作“楹帖”、“对联”、“对子”、“联语”、“对”、“联”、“帖子”、“偶句”、“应对”、“小道”等。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

由于汉字方块的特点,又由于中国诗歌形式美的规律,楹联这种文学体式只能在中国产生。很难设想,西方人能用拼音字母横、坚写出“楹联”!

中国的楹联,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译成外文的。即使是译了过去,楹联的神韵、风格和形式也会大大的走样。所以,楹联艺术,是只属于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艺术,是地道的“国学瑰宝”。

中国楹联是中国文学中的又一枝奇葩。它熔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炉,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因此,历来为中国文人和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和广泛应用。上至皇室宫殿,下至百姓蓬户;风雅如学士堂馆,俚俗如穷乡僻壤;喜庆如嫁娶,悲伤如丧葬;名胜古迹处的亭台楼阁,街肆通衢的店铺旅舍,人们都可以看到楹联高挂。或描绘景色,诗情画意;或寓理风物,画龙点睛;或直抒胸臆,忧国忧民……集精荟萃,异彩纷呈,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楹联的文字极讲求对仗工整,声律协调,因文字不能太长,又要有高度的锤炼和概括力,所以向为人们所爱好。

毛泽东爱读、爱写楹联的习惯,从青年时就养成了。这是和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是相得益彰的。解放后,毛泽东的书房里,放着《楹联丛话》、《巧对录》等专门谈楹联的书籍,时常翻看。每到一地,他还有收集和观赏优秀楹联的雅兴。《楹联墨迹大观》等书法碑贴,留下他读后的批注和圈画。

毛泽东每到一地,都很注意观赏和记忆楹联,念念不忘各地的楹联刻迹。

1955年6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涨水的湘江中游泳,上岸后,乘车到白鹤泉,边走边和陪同的周世钊等人谈笑着,一直登上矗立在岳麓山高峰的云麓宫,环视云麓宫壁间悬挂的诗词对联,走到宫外的望湘亭,凭栏远眺。回头又问:云麓宫曾悬挂的“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对联和“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的诗句怎么不见了?

几十年过去了,毛泽东青年时游历岳麓峰期间的所见所闻,仍记忆犹新,不能忘怀。

1958年3月,毛泽东首次到成都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曾借阅楹联书十余种,其中有杜甫草堂的对联,还有昆明大观楼的长联。“主席在‘大廨’前面悬挂对联的地方,用轻微的声音念着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然后说道:‘是集杜句’。当看完下联,主席微笑并指着对联说:‘好。’”

“同时,毛主席还为到会同志挑选了一部分有关四川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印发给大家。其中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全部对联》等。”

毛泽东不仅酷爱楹联这种独特的文艺形式,而且爱好楹联书法,“毛泽东生前很爱欣赏名家字画和那些书写诗词、警语、格言、楹联等等的名人墨迹。”在他的“书房里有一套一九二八年高野侯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楹联墨迹大观》,毛主席看到‘与人相见以诚,造物所忌者巧’(赵书禾行楷)的联句时,用红铅笔画了两个大圈”,表示赞赏。他还亲自摘句选联,书赠红线女和自己的子女。

毛泽东对于“国内有些有名的对联他一口气能背下来,比如昆明大观楼那个一百八十字的长对联,他就能背下来。”

举世闻名的昆明大观楼180字的长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楹联是清朝康熙年间孙髯题写的,毛泽东在一本清版的《楹联丛话》中读到它,加了圈点。在下一联的“叹滚滚英雄谁在”,“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等句旁,每个字都画着圈。在“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等句旁画着曲线,每句末都画着两三个圈。

阮元任云南总督时,对这一长联作了修改,《楹联丛话》也将此收了进来。毛泽东将阮元改过的几处都用着重线标了出来,可见他读时是细心地作了对照的。

在阅读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本《楹联丛话》中,毛泽东又对这一长联和其改动的地方作了圈画、标记,还写下了批注。《楹联丛话》的作者梁章钜说,这一楹联多至一百七十余言,毛泽东在这段话旁批注:“一百八十字”。梁章钜又认为,此联“究未免冗长之讥也”,毛泽东在书的天头和行间批注:

从古未有,别创一格,此评不确。近人康有为于西湖作一联,仿此联而较短,颇可喜。

毛泽东还凭自己的记忆,写出了康有为楹联的下一联:“霸业烟销,雄心止水,饮山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顾何之。”

并在阮元改过的长联处批道:“死对,点金成钱。”

在另一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载录孙髯的这一楹联处,毛泽东又批注:“此阮元改笔,非尽原文。”

从这三本书中毛泽东对这幅楹联的圈画、批注可以知道,对这一长联,他至少读过三遍,每读必有圈画、批注,读得认真、仔细,十分欣赏。

有些楹联意境新颖,对仗工整,遣词造句生动口语化,毛泽东读到这些时,经常加以圈点。

《巧对录》上有一则说:有一个人徘徊溪畔,想到一联:“独立小桥,人影不随流水去”,很久都想不出下一联来。该人朋友知道后替他对上:“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另外一则:“杨柳花飞,平地里滚将春去”;对道:“梧桐叶落,半空中撇下秋来”。

还有一则说:有一位教书先生病重,守护他的两个学生在低声商讨说:“水如碧玉山如黛”,下联应如何对?病中先生听到后说:可对“云想衣裳花想容”,说罢死去。

毛泽东对这几则都加了圈点,还在天头上画着圈记。

《楹联墨迹大观》中,周梦台用隶书写的“读书真是福,饮酒亦须才”,毛泽东用红铅笔在天头上画着圈记。赵书禾用行楷写的“与人相见以诚,造物所忌者巧”,毛泽东用红铅笔也画了两个大圈。

民间有些楹联,诙谐风趣,警策透彻。毛泽东对它们也颇喜好。

《随园诗话》卷一中,有一则说:有人征求戏台的对联。一人集唐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斯人莫道世间无”。一人集宋诗句:“古往今来只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有人集曲句:“把往事,今朝重提起;破工夫,明日早些来”。都很贴切,又很幽默。

《随园诗话》卷十二,有一则说:有人和他不带眷属的朋友开玩笑,作了一副楹联:“三间无佛殿,一个有毛僧”。另有一人,性粗豪,住的房子小,贴了一副门联自嘲:“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对于此类楹联,毛泽东也圈画了不少。

从上述这些圈圈点点,可以想见,毛泽东在阅览这些楹联时,是十分欣赏,十分投入的。也可见毛泽东对楹联这一中国独有的艺术的酷爱。

毛泽东楹联创作举隅

毛泽东不仅热爱中华的楹联艺术,欣赏玩味古今名联,而且他自己也勤于撰写楹联,堪称当代“楹联大家”。

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郭化若生动地回忆了毛泽东创作楹联的情景:“大约是1938年3月的一个夜晚,听说第二天要开大会,一方面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一方面追悼抗战阵亡将士。……时间已过了半夜,大约到凌晨一时或二时左右,由毛主席办公室又送来新的挽联稿。这是毛主席亲自拟的,不但内容、格式好,写在白宣纸上的毛笔字也分外生动有力。我真惊叹主席精力的充沛,他是愈到夜深,精神就愈旺盛。毛主席自拟的挽联,一副副由通讯员陆续送来,一副比一副更妙。”

这再一次表明:毛泽东楹联作品之多、之精、之美,其创作精力之旺盛和创作才华之非凡。

在现存的文字资料中,保存下来了许多毛泽东学生时代和革命战争年代所撰写的楹联。

1915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第八班同学易咏畦(即易昌陶,湖南衡山人)病逝。校长张干、学监王季范、教员杨昌济等发起,学校于5月23日开追悼会。师生共送挽诗挽联256副,毛泽东挽联曰: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济何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1917年,一师又有7名学生先后病逝,进步师生对学校不注重体育课程,连十分钟课间操也不能保证的状况强烈不满。在学友会主持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撰写了一副对联: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

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此联对仗工整,明白如话,意在唤起师生记取不重体育,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沉痛教训。

同类推荐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热门推荐
  • 护肤小窍门

    护肤小窍门

    三类肌肤的粗大毛孔应对方案毛孔粗大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原本光洁的肌肤因为显眼的毛孔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 重生之世族嫡女

    重生之世族嫡女

    独守空房三年,以为能融化夫君对她的怨,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狠心的陷害,三尺白绫结束她无知的一生。老天垂怜,她竟然意外重生,重回到及笄那一年,既然可以重来,她就要活出自我,寻找真爱,绝不嫁那无情赵王爷。重生后的她,不再是任人搓圆掐扁的无知少女,虽然不幸被卷进了夺嫡的漩涡里,她依旧顽强地生存着,见招拆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再涉足商场,成就一番事业,勇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天运皇朝第一位兵部女尚书。唯一让她她头痛的是桃花运也随之而来………无情赵王爷:玲珑,本王真的爱你,非你不娶。南宫玲珑:去!找你的青梅竹马去,本官不当第三者。某王爷难堪。笑面狐狸(右相:玲珑,你的英姿深深地勾走了本相的心,所以,本相跟定你了。南宫玲珑:来人,把右相大人的狼心奉上。瞬时一颗血淋淋的狼心捧到了右相的面前,某女笑哈哈地说着:“右相大人,你心在此,请带回相府好生供养。某相垂泪。冷酷将军:该死的女人,你摸了我的身,睡了我的床,你敢不负责?南宫玲珑:将军,你认错人了。她玉手一挥,一排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站到了将军的面前,某女笑盈盈地说着:“将军,她们都说摸了你的身,睡了你的床,看看,你可认出其中一个?别被人睡了找不着主儿负责哈。某将军吐血。男扮女装的敌国妖孽王爷:我们拜过天,拜过地,入过洞房,你是我王妃了。南宫玲珑脸都绿了,那是她不知道他是男的,和他结拜为异性姐妹,还同床共枕了一个月,汗,谁想到自己成了梁山伯,这妖孽倒成了祝英台。(注:本文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

    用幽默的眼光观察世界,你会变得更通达、宽容;用幽默的态度对待别人,你会显得更睿智、友善;用幽默的心情审视自己,你会变得更乐观、自信。愿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多一点幽默,多一些笑声。
  • 网游之无敌箭神

    网游之无敌箭神

    一位姿势不规范的射手被市队拒之门外,但精通猎手实战技术的他,在游戏中却能让对手闻风丧胆。而当他以高调的姿态回到曾经那些拒绝过他的人面前,对方又该作何感想?手握一张弓,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游戏战场,还是在世界级的比赛赛场,他就是全场瞩目的焦点,他就是箭神!
  • 股道酬勤:一本书读懂中国股市

    股道酬勤:一本书读懂中国股市

    全书通过讲故事,学知识,明道理,循序渐进,给投资者以清新、易懂、好学的感觉。文中通篇贯穿了哲理、心理、智慧,引经据典,以典育人,以事明理,读后耳目一新。他是股民的良师益友,通篇故事曾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像是身边股友的事情,读后倍感亲切,离我们又那么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之我是齐天大圣

    重生之我是齐天大圣

    被穿越的西游记,绝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取经故事,孙悟空也不再窝囊,不再事事求神!仙界有的,妖界也要有,仙界不需要有的,也绝不能强加在我们妖界头上!每个妖精都有机会成神,让别人尊称我们为“妖神”,从此以后把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搞笑?有!争霸?有!悬疑?有!金手指?有!热血?有!萝莉养成?有!升级?有!一根手指戳掉一个星球?这个真没有,隔壁,玄幻有!本书读者QQ群:227649692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紫羽风暴

    紫羽风暴

    紫气东来,蓝羽飘凌.一名来自东方的少年,因缘际会,获得了大天使沙利叶哥哥蓝魔所传承之力.从而踏上不平凡的磨练之路。而与此同时的另一面,天外空间正有另一股邪恶的力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