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200000021

第21章 毛泽东智品诸子(2)

毛泽东看了女儿的信很高兴,并于同年1月4日给李讷回了一封信。信中谈到干部子弟的问题,毛泽东教育女儿不要骄傲。信中写道:

现在好了,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为你祝贺!

《庄子·秋水》创造了一个“望洋兴叹”的寓言:

夏天到来,雨水灌满了黄河,河面显得十分宽阔。这时候,河伯(黄河水神)开始自我陶醉起来,他认为全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可是当他顺水来到北海的时候,却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他站在那里向东一看,只见面前是汪洋一片,无边无际。于是他便收起了他那傲慢的神态,抬起头向着北海之神海若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就觉得自己比谁都强了’。这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这则寓言,意在批评那些骄傲自满的人。

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逍遥游”和“齐物论”是两个核心。

对于“逍遥游”,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就开始进行了分析。

毛泽东在《讲堂录》里写道: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予诵斯言,未尝不叹其义之当也。夫古今谋国之臣夥矣,其雍容暇豫游刃而成功者有之,在跼蹐失度因而颠踬者实繁有徒,其负大舟也无力,岂非积之也不厚乎?吾观合肥李氏,实类之矣。其始也平发夷捻,所至有功,则杯水芥舟之谓也;及其登坛□理国交,着着失败,贻羞至于无已者何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孟子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浅薄者流,亦知省哉。

从“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至“水浅而舟大也”,是《庄子·逍遥游》的原文,意思是:积水如果不深厚,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地上低洼之处倒一杯水,它只能负载草芥那么大的船,这时如果放上一个杯子,杯子就会被胶住了。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

这段话包含着很深的哲理。它说明,一切事情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浅水负载不了大船,这就是规律;离开这个规律,在浅水里去行大船,那船就要搁浅,就要被胶住。一切事情都离不开条件,这在庄子哲学里叫做“有待”。

毛泽东读《逍遥游》是领会了其中的真理的。“予诵斯言,未尝不叹其义之当也”,说明毛泽东已经被《逍遥游》中的真理所折服了。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都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事物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这其中反映着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必然就是规律,掌握了必然的规律,才能获得自由;离开掌握必然规律去追求自由,是根本办不到的。这就像大船离不开大水、鲲鱼离不开大海、大鹏离不开大风一样。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提到的“合肥李氏”,即近代的李鸿章。他“平发夷捻”(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很成功,是因为杯水负载了小舟,合乎了事物的规律;后来,他处理国家大的政务却“着着失败”,是因为浅水负载了大舟,违反了事物的规律。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规律。他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这里提出的不断总结经验,目的就是要发现必然的规律,以便掌握了必然规律再去改造现实。

庄子的另一个核心哲学思想“齐物论”,把世上的是非、善恶、物我、生死等,都看成是一样的,都看成无差别的。既然是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去区别什么是非、什么善恶;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必要去为生而高兴,去为死而悲痛。

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并没有痛苦,而是敲着盆子唱起歌来(“鼓盆而歌”)。

毛泽东曾就庄子的“齐生死”思想,阐发了事物变化的辩证法。1964年,毛泽东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时说:

如果现在孔夫子还在那还了得,地球就住不下,死了人应该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庄子老婆死了,不是鼓盆而歌吗?发生,发展,消灭。一个消灭一个。

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就是物质的变化和物质不灭的定律。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语》中,引用了庄子“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庄子·人间世》)的话,因其中揭示了事物变化由小到大的规律。

在哲学上,庄子还看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到日本哲学家板田昌一的基本粒子观,毛泽东赞赏板田昌一的“基本粒子并不是最后的不可分的粒子”的观点。谈到凡事都可分的观点时,毛泽东肯定了庄子的万物永远可分的观念。毛泽东说:

列宁说过,凡事都可分。举原子为例,不但原子可分,电子也可分。可是从前认为原子不可分。原子核分裂,这门科学还很年轻。近几十年来,科学家把原子核分裂了。有质子、反质子,中子、反中子,介子、反介子,这是重的,还有轻的。至于电子同原子核可以分开,那早就发现了。电线传电,就利用了铜、铝的外层电子的分离。电离层,在地球上空几百公里,那里电子同原子核也分离了。电子本身到现在还没有分离,总有一天能分裂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个真理。不信,就试试看。如果有竭,就没有科学了。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庄子·天下》中的话,意思是一尺之杖永远可分。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真理。

《庄子·天下》还提出一个“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命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意思是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

毛泽东则看到了其中包含着的动与静的辩证法。他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看电影,银幕上那些人净是那么活动,但是拿电影拷贝一看,每一小片都是不动的。《庄子》的《天下篇》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从毛泽东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评析来看,庄子的哲学是含有辩证法因素的。这正是大哲学家毛泽东推崇《庄子》一书,爱引用其典故的原因。

毛泽东与《孙子》

兵书是国学宝库中的奇珍异宝。毛泽东一生对中国古典兵书十分重视,广泛阅读。在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更是如此。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来源之一是中国传统的军事文化。而这其中,《孙子兵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影响非常大。建国后,毛泽东多次谈到过《孙子兵法》对自己的影响很大。

中国古代兵书,发端之悠久,规模之宏大,体系之完备,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据统计,中国古代兵书见诸著录的在4000部以上,现存约有500部,著名的约有50部,如《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虎钤经》、《武经总要》、《何博士备论》、《守城录》、《历代兵制》、《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武备志》,等等。其中,尤以被毛泽东尊称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的《孙子兵法》为杰出代表。

《孙子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其生卒年月已不可考,约与孔子同时期,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到前5世纪初。他从齐国奔到南方吴国,经吴王重臣伍子胥推荐,吴王阖闾知他善于用兵,便重用为将。他与伍子胥辅助吴王经国治军,对于吴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孙子》共一卷,十三篇,论述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问题。

《孙子兵法》是中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军事学著作。在孙武之前,虽有不少关于战争的观点与议论,如吕尚、曹刿、司马子鱼等,但都无系统的完整的著作问世。中国兵书传于今者,以此为最古。历代作注者甚多,有《孙子十家注》。第一位整理注释《孙子兵法》的曹操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孙子注》序)明人茅元仪则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武备志·兵诀评》序)此非虚言。《孙子兵法》自战国以来流传甚广,韩非曰:“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蠹》)司马迁则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这部被奉为“兵学圣典”的五千言军事学专著,其内容博大精深,许多合理内核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无论在中国军事上,还是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早在1913年10月至12月所作的《讲堂录》中,就记述了与孙子有关的事情和《孙子》中的内容,如《孙子集注序》等:“孙武越羁旅臣耳,越不能尽行其说,故功成不受官。”“孙武子以兵为不得已,以久战多杀非理,以赫赫之功为耻,岂徒谈兵之祖,抑庶几立言君子矣。”“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无智名,无勇功。孙武《谋攻篇》。”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指挥弱小的红军,多次粉碎敌人“围剿”,屡挫强敌,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战争奇迹。然而,将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者却嘲讽毛泽东的创举是“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与保守观念”。

当党中央从上海搬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左”倾路线的领导者为了排挤和打击毛泽东,在《革命和战争》等刊物上多次发表文章,从理论上对他进行批判,说他“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的战术;古时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更有好些博览的同志,拿半个世纪以前的曾国藩作为兵法之宝”。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大多数人拥护毛泽东出来领导,只有博古、凯丰出来反对。博古虽作了检讨,但没有彻底地承认错误。凯丰在发言中公开反对张闻天、毛泽东和王稼祥的报告和意见,还指责毛泽东不懂马列主义,只读过《孙子兵法》,狂妄地对毛泽东讲:“你懂得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对于凯丰的讥讽,毛泽东反问凯丰:你看过《孙子兵法》没有?《孙子兵法》都有哪些内容?凯丰一时语塞。

对于这件事情,陈云也曾回忆说:“毛泽东在整风运动中讲过两个主观主义的小故事,至今还使我们记忆犹新。一个是,在遵义会议时期,一个同志硬说毛泽东的军事战略都是从《孙子兵法》学来的,现在用不上了。毛泽东问他:你读《孙子兵法》没有?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章?问得这个同志哑口无言,因为他本来就连《孙子兵法》这部书也没有见过。”

对于这件事情,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多次这样谈及:

当时党内有同志说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怎能照本本去打?那时,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当时并没看。那个同志硬说我看过。我问他《孙子兵法》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他答不上来。其实自己也没有看过。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去翻了翻《孙子兵法》。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不久,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给在西安做统战工作的叶剑英、刘鼎的信中说:“买来的军事书多不合用,多是战术技术的,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与战略的,请按此标准选买若干。买一部《孙子兵法》来。”

毛泽东为什么这个时候买《孙子兵法》呢?原因有三:一是毛泽东到陕北以后,环境相对稳定安全,有了一个系统学习的环境了;二是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指导,需要作为党的最高的实际领导人来回答,因而政治理论、军事理论的学习显得格外重要;三是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走出来,其经验与教训,迫切需要去总结、去研究。

此时毛泽东正在着手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写于1936年12月),这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军事战略著作,系统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毛泽东说过,这部著作只完成五章,因西安事变发生,没有工夫再写而搁笔。

为了完成这部著作,有必要在军事理论上强化自己,于是这时期的毛泽东系统地学习了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著作,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孙武的《孙子兵法》等。《孙子兵法》无疑是一部战略性著作。其中阐述了许多重要的关于战争的总体观和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

联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多处引用《孙子兵法》的情况来看,至少毛泽东此时,对这部“兵学圣典”是专门作了精心研究的。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是科学的真理”

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

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孙子的这句话。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

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标志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形成的不朽军事名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在第一章第四节——“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中,引用了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说明对待战争规律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毛泽东说:

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毛泽东特别强调,只有在两个阶段中,都尽力“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才能真正解决战争中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知彼知己”、“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规律”呢?毛泽东说:

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就这样,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知彼知己”认识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具体环节,同时提出了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方法,从而揭示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过程。这样一来,他就把孙子提出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并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融为一体,实现了创造性的发展和超越。

(2)“以众击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有些事老板没说,但是员工要去做;有些事老板没交代,但员工心里要明白。事实上,所有老板都更喜欢积极主动的员工,所以有些事别让老板来教。本书作为一本企业老板和员工可以共同分享的职业培训书,从工作习惯入手,告诉员工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改进的地方,涵盖了工作态度、方式方法、执行、团队合作、关注细节等多个方面,帮助员工实现从普通到优秀再到卓越的蜕变,最终成为职业化的、卓越的职场精英。同时,作为企业送给员工的培训读本,本书为企业老板说出他们想告诉提醒员工的事,让老板不用事必躬亲即可拥有素质高、能力强的员工。
  • 云倾枫舞

    云倾枫舞

    碧落箫,澈天琴。琴箫和鸣,音尘澈天!玄冥一去踏剑来,逍遥宫外少年行!若前生,音尘绝,初见你的脸,今生我何以,不辨旧容颜?三生三世的夙缘,消灭邪君的使命,血雨腥风间,侠骨柔情毕现……
  • 总裁的弃妇新娘

    总裁的弃妇新娘

    简介:冷雨夜灰色的大厅,火热的激情,女人的娇媚合着男人的勇猛在她眼前活生生上演!那么丑陋,那么恶心!她站在他们不远处,一直瞪着。看他们换着不同的方式jiao合,撞击声声回荡。她好想笑,又想哭,目不转晴的看着,看着男人女人放浪行骇的一面,看着她的老公正躺在别的女人身上.....在她们结婚四周年这一晚.....她站到他们完事,她站到失去知觉,冷笑,转身。————她从未想过她以为的幸福的婚姻会出现‘第三者’。而这个第三者不是别人,竟是她最亲最爱的妹妹。她亲眼看着她的亲妹妹和自己的老公纠缠。那放浪的声音,她心碎了一地。————她——卫婉,一个二十四岁的家庭主妇。在二十四岁那年,失了婚姻,失了爱情,失了一切!六年相爱,四年相守原来终抵不过所谓的迟来的‘真爱!’既然爱情没了,婚姻脏了,那么她卫婉便不要了。她要,就要全部,不要,亦全都抛掉。————“我们离婚吧。”她看着她的丈夫轻轻的说,眼晴没有错过那衬衣领里一点朱红,她知道那不是她的颜色。“离婚?”他皱了皱眉。“好!”他定定的注视她一秒,点头“是你先提出的,你不要后悔!你那天说要给我说什么?”“没有了。”她小心的摸着肚子,不再关这个男人的事,那是她一个人的。她永不会后悔!————然后,她离婚了,成了弃妇!一个人,四年的家庭生活封闭了她的视线,她一步步爬上总裁秘书,再到摇身一变成为时装界竞相追捧的神秘设计师,身价数百万的她,周围围绕着各色的男子。有邪魅的集团CEO——齐风有冷酷的公司总裁——卫寒有狂野的国际明星——斯罗有温润的.他他他,还有她的前夫——秦天,面对他们越加强势的攻势,她避之如蛇蝎,只是为何她的心越来越乱,平静的心又开始痛了?————而当她好不容易重拾碎掉的心,选择所爱时,那个恶梦又再度袭来。她的好妹妹又再次笑得天真甜蜜的站在她的面前。(此文系一个遭遇背叛离婚重新获得真爱的故事,构思是现实中的触发。)亲们可以先收,养肥了再看——先谢谢了.....亲们如觉得不错的话,收藏,票票,鲜花哟!请给我一点动力,谢谢!)喧嚣读者群:50784221(喜欢本文的亲可加入,敲门砖,书中任一角色名)—————————————————————————————————推荐V完结现代总裁文《总裁的替身儿媳》简介:一夜酒后街头的相遇,一眼,她为他心动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面对不可思议的还魂之谜,楚留香如何找回真正的“尸体”,又如何揭露江湖第一杀手组织的真相?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动荤

    动荤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做人不要太老实

    做人不要太老实

    很多时候,老实就是愚笨和无知的同义词;很多时候,说一个人太老实无异于讽刺他是个大笨蛋。你可能常常为以下的问题感到头疼和郁闷;●因为不愿与人计较应得的利益而总是吃亏;●因为不肯使用手段而总是被人耍得团团转;●因为不懂察言观色而总是让老板产生误会;●因为不会勾心斗角而难以在公司生存立足;●因为不善包装自己而令人不屑一顾;●因为不好与人交往而陷于孤独寂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做人太老实。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要挖掘出那个不断趋于完美、不断成长的自己。让我们抛开太老实的观念和思维,凭着本性中具有的超人魄力和胆识,改变命运、走向成功。
  • 憨憨老婆,别走

    憨憨老婆,别走

    强推好文:Boss,吃了请买单此文为冤家和宝宝文!喜欢此文的亲亲们踊跃跳坑喔!!!!!温馨宠文颂乔乔,因为舅舅杀人坐牢,逼迫的“报恩”代替舅舅的女儿荒唐的嫁给仇人顾羿轩。一个天真单纯,憨憨可爱,一个外表温润如玉,高贵不凡,内心却是桀骜强势,冷酷如冰。两人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报复婚姻绑在一起,开始了她人生的新旅程。片段一:“乖,我们回家吧!我保证以后都听你的!”面对老婆多次的逃家,顾羿轩痛苦的说着,双眸中早已疲惫不堪。这种猫捉老鼠的日子受够了!某女皱着小脑袋想半天,圆鼓鼓的大眼珠子终于停住了转动,小嘴吐出“真的?”“是的!”“那你赶紧买票,我要去看暮邤哥哥的演唱会!”颂乔乔喜颠颠的说着,大眼洋溢着光彩!一听是情敌的名字,又叫的这么亲密,顾羿轩立马坚决道在“不行!”片段二:“乔乔,乖乖和顾羿轩离婚好不好?”男人深切的目光,霸道的命令着!某女瘪瘪小嘴,喃喃自语道“可他说了,要是我敢背叛她,他不仅会打断我腿,还会把我手剁掉的!”想起男子恐怖的行径,某女一脸为难的摇头,不赞同!片段三:“颂乔乔,你老公把你卖给我了!不过你这个可怜虫居然还值这么多钱,那三个古董花瓶可是我爷爷的珍藏一辈子的宝贝啊!!想想就心疼!“慕容煊一脸心疼的说着,但桃花大眼里有着得意之色!某女气呼呼的鼓着小腮帮,小脸一拽,狠狠的剁了身边男人一脚,软绵绵道“我不愿意!我花六倍的价格我把自己买下来!”推荐溪的旧宠文!女主笨笨的!总裁的笨笨小娇妻:傻傻的她什么时候交好运了,居然钓到一个小金库,可是她不想要抢别人的老公啊!既然人家大总裁都认定她,那么就勉强接受吧!什么,居然想搞外遇,那就不能怪她离婚了!即使带两个小鬼来求婚,她也绝不会心软!推荐溪的完结古言文:无赖小皇后女主无赖俏皮可爱!推荐友文:盛世军婚娘子,我错了养女成妃庶女狂妃重生珠光宝妻痞子妻法官爹地,请爱我
  • 失却之主

    失却之主

    混沌之女太阴,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她选择收集上古十大神器,成为随时能触发失却之阵的主人。
  • 柔软的刀子

    柔软的刀子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