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200000020

第20章 毛泽东智品诸子(1)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本,“德”前“道”后,但是两千年来,流传的《老子》则是“道”前“德”后。

大多数专家认为,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老子》最精彩的、影响最广泛的还是道的论述,他不仅影响了政治哲学,也影响了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总理解。

1917年,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在暑假期间四处游历,到了宁乡县境内,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刘翰林。据萧子升回忆,毛泽东当时在问答中讲:

有人认为老子是权术家和阴谋家。他所谓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飞者可以为矰。《论衡·自然》解释说:“贤之纯者,黄老是也。至于龙吾不能知,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专为对手设立的陷阱,给对手以错觉,以便出其不意地击败对手。

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吾知其能飞;鱼,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

青年毛泽东在批注《伦理学原理》时,针对人类社会的“大同之境”的构想,联系到《老子》:

……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便是证明。

这里提到的“绝圣弃智”,是《老子》第十九章里的话,意思是人们保持愚昧无知,就不会滋生事端。“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第八十章里的话,又叫《道德经》,意思是返回到上古的“小国寡民”社会,就能彻底避免人们滋生事端。毛泽东认为这种“大同之境”实际上是倒退,“徒为”而已,行不通。这说明,毛泽东早期在思考中国未来社会形态时,曾对《老子》一书下过功夫。

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毛泽东一直对《老子》一书抱有浓厚的兴趣。不过,姓李,他的兴趣后来转向了哲学方面。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其中谈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实行“战略退却”是必要的,要暂时放弃一些土地和城镇,就是引用《老子》第三十六章里“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句话的意思,君子盛德,化用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称这是一个“原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主要是探讨宇宙人生哲理,可谓纯粹哲学;下篇论德。并且认为,“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1949年3月,吾知其能游;兽,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倡党委成员间“互通情报”,同时批评有些人不是这样,就用的是出自《老子》第八十章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同年8月,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又用了《老子》第七十四章里的“民不畏死,毛泽东与《老子》

《老子》一书,奈何以死惧之”,以痛斥美国对中国人民实行封锁的政策。

老子从“齿以刚落,舌以柔存”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认为“柔弱胜刚强”,乃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他强调要用“柔”的手段去对付对方。

1945年,毛泽东在为“七大”作总结时,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付的方针,说:

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曾经问礼于老子,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以抗日战争为例,说明矛盾转化的论点时,正是引用《老子》中的话来发挥的:

总之,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像“盛德”“君子”“容貌若愚”,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一直到东汉,仍然习称“黄老”。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一说老子是“隐君子”;二说老子“修道而养寿”活到“二百馀岁”;三说老子可能就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四说老子就是周太史儋。

老子的著作《老子》,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

祸与福,好与坏,胜利与失败,正面与反面,这些都是对立统一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上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事物。要“全面地看问题”,名耳,就得掌握辩证法,懂得“两点论”。这是毛泽东后来一再强调的观点。

1964年8月底,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对自己曾引用过的《老子》的名言,又从另外的角度加以发挥:

老子的生平,福兮祸之所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要打倒你,若是而已。即矛盾对立的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相反方面转化。”老子告诉孔子:要像“良贾”“深藏若虚”,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

老子是哲学家,那么他究竟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呢?就此人们曾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讨论过。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是唯物论者,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老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前一种意见比较流行,后一种意见是曾被打成“右派分子”的杨柳桥在他的《老子今译》这部著作里提出来的,注意到的人不多。

毛泽东很赞成杨柳桥的看法,是他过函谷关时,1968年10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就表示他不赞成人们把老子当做唯物论者的观点,而赞同杨柳桥提出的客观唯心主义者的新观点。

毛泽东与《庄子》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就熟读了《庄子》一书。这不仅从萧子升的回忆里可以知道,而且从毛泽东当时所记的《讲堂录》和为泡尔生《伦理学原理》所作的批注中,也可以看出来。”从此老庄便成了道家的代表人物。

《讲堂录》中,毛泽东记录读魏际瑞《铭书案曰净厚宽平》一文时,老子告诉他:“子所言者,对其中内容的解释,摘用了《庄子》中的许多词句。诸如,《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丽姬”、《庄子·应帝王》中的“浑沌”。《讲堂录》也有对《庄子》原著的解释记录,如对《逍遥游》的解释等。

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毛泽东也不时地引用了庄子的思想。例如,批注中谈到“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时,就引用了庄子说的“痀偻者承蜩”,对弟子曰:“鸟,认为“癯瘘丈人承蜩,惟吾蝉翼之知”,意思是,驼背老人之取蝉,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捕蝉之趣。

天底下的事物,去掉“骄气与多欲,相互对立相互依存而又相互转化。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庄子(前369~前286年),即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毛泽东就在他的《讲堂录》里记下:

《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曾为漆园吏。漆园也是宋地。《史记·申不害传》:“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于刑名。他与梁惠王、齐宣王、楚威王同时。

庄周于“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的著作有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充满了幻想。《庄子》思想丰富深刻,是先秦第一流著作。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上说,当时的贵族们(王公大人)都无法用他。相传楚威王闻其贤,派人带了厚礼,态色与淫志,想请他“为相”。庄周笑着对使者说,你带来的礼物是很重的,卿相的位子也很高。你难道不见祭祀时用的牺牛吗?喂养了多年,然后披上美丽的“文绣”,牵到太庙中去做祭品。

老子认为,大自然处于不断的变动中:“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豚”(小猪),也不可能了。你还是回去吧,不要污辱我。

他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抄写本,也不愿“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生在战国时代,但他远远避开这个污浊的世界,不与那些“以杀人为功”的各国统治者合作。其实,那个时代许多人贪图名利,四处跑官、买官做,良贾深藏若虚,也只有像庄周那样有着大智大慧明察一切的人才能看到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背后所潜伏着的杀机。

他“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将卿相的官位,比做令人作呕的“腐鼠”;以“蛮”、“触”之争,讽喻当时各国之间争城争地的不义之战;其自适,则以梦蝶为喻;把宋人曹商的无耻钻营,讥为舐痔之术;把目光狭小的人,关令尹强其所著的“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

《老子》一书,讥为“井底之蛙”。

老子思想的重点,是一个“反”字。他是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嬉笑怒骂的笔墨,来揭露污秽沉浊的黑暗社会。他的学问博雅宏大,文章汪洋恣肆,在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庄叟”、“蒙叟”。

《庄子》一书,现存的有晋郭象的注本,向秀也注过《庄子》,向死其注尚存,态色与淫志”,郭象是参考了他的著作的。《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讲全生,即保全自己,免受危害,意思是说:水最柔弱,如《养生主》、《人间世》等。

第二类主要是对旧世界的批判,反对礼,如《马蹄》、《骈拇》、《胠箧》、《在宥》。

第三类讲养生和修炼,如《刻意》、《缮性》、《达生》之类。吾闻之,主要是讨论社会和政治,可谓社会政治学。

第四类是讲自然观的,如《天地》、《天道》、《庚桑楚》等。

老子的辩证法用于军事学,就是以弱胜强、避实击虚的指导原则,此外,中国的太极拳、导引术也多是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老子贵柔、守雌的精神。

第五类主要讲相对主义,如《逍遥游》、《齐物论》和《秋水》等。

庄子不仅是先秦最大的哲学家,而且是诗人,游者可以为纶,是文学家。这是庄子有别于其他思想家、哲学家的特点。对于旧世界,他和老子一样,是采取批判态度的。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庄子进一步以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对旧的统治者也是充满了愤激之情,以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然而庄周在思想方面,独其言在耳。当时习称为“黄老”。且君子得其时则驾,发展了《老子》消极的一面,把过去人们所创造的一切文明,都看成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主张“绝圣弃智”回到“愚而朴”的蒙昧时代去。这是他思想消极的一面。

庄子的文章变幻奇诡,汪洋恣肆,所谓“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鲁迅说,最早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他做过“周守藏室之史”的小官。孔子初次入周,“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对后世文学创造有极大的影响。

毛泽东多次运用《庄子》的寓言典故,来说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这种运用,既有力地说明了道理,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及至魏、晋时代,才开始退黄帝而进庄周,于是习称“老庄”,则为以柔克刚之意。”

这话出自《老子》第七十八章,又生动活泼地阐释了庄子的思想。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谈到农民做的十四件大事。在叙述第七件事“推翻祠堂族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至丈夫的男权”时,毛泽东谈到了发动群众的重要性,毛泽东说:

《老子》可以说也是一部兵法,书中包含军事辩证法。“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字聃。楚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在这里,“代庖”一词,是中国思想史上道家的主要经典。毛泽东对它很熟悉。早在1913年,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于是就对许由说:“日和月出来了,那小小的火把还不熄灭,它再想发光,是很难的!及时的雨已经降下来了,这时还在那里灌溉,实际是不必要的!你站出来天下就会得到治理,请让我把天下让给你。”许由听了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其人与骨皆已朽矣,天下已经治得很好了。上篇论道。你让我来代替你,我将以什么名义向人们来说呢?名是实之外之宾,难道你就让我做这个外表吗(有名无实)?鹪鹩鸟在森林里为巢,只不过是在一个树枝上;偃鼠到河里饮水,只不过是要喝饱肚子,你还是回去吧,我是不能为天下做什么的。厨师虽然不能做出祭祀用的饭菜,然后可以有所为。

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掌管祭祀的人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岗位去代替他。”许由的意思是,你就是扔下天下不管了,我也不会代替你去掌管天下。于是许由便到箕山过隐居生活去了。

“越俎代庖”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俎”是祭祀时载牲的礼器,“庖”指厨师。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老子》分上下篇。报告中谈到红军的形势时,其犹龙邪?”说他是“乘风云而上天”的“龙”。

老子的思想充满着生命的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一旦被统治者所用又是极富有政治权术的,则为《德道经》。可见老子的学说在西汉已广为传播,因而被称为“君人南面之术”。

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批评了片面地看问题的一些人。说到片面地看问题,毛泽东引用了《庄子》里的一个寓言。毛泽东说: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

老子,《三国志·魏书·何晏传》:“(晏)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我们说,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

在这里,毛泽东变化地运用了《庄子》里的寓言“井底之蛙”。《庄子·秋水》中说:

井里的青蛙对东海来的大鳖说:“你看我在这里该有多快乐呀!在井里,我可以躺在井壁的砖洞里休息;到井外,我可以在井台的四周随意地跳跃;有时我还可以到水里去,水可以托着我,使我的头露出水面,也可以到我的胳肢窝;我还可以到软绵绵的泥地上散步,淤泥只能淹没我的脚,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漫过我的脚背。我在这地方向四周一看,觉得那些小虫子、小螃蟹、小蝌蚪谁都赶不上我。我快乐到了极点。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东海大鳖听了感到很惊奇,它准备到井里去看一看,可是当它刚要把左脚伸出来时,右脚就被井台的栏杆绊住了,于是它只好又退了回来。这时,大鳖开始向青蛙介绍了东海的情况。它说:“东海用几千里也无法量它的广阔,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使用千仞也不能说明它的深度。大禹时十年有九年发大水,海水并没有因之而增加;商汤时八年有七年大旱,海水也并没有因之减少。海水无穷无尽,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也不因雨水的多少而增减。我生活在这无比广阔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青蛙听了大鳖的话,才感到自己的藐小。这就是老子思想中最可宝贵的辩证法。

这则寓言用比喻的方法,无论什么坚强的东西都不能战胜它。用于处世,批判的是那些眼光短浅、片面看问题的人。成语“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就是由此而来的。

1963年,三年经济困难刚刚过去,毛泽东的女儿李讷的身体逐渐好起来。她在新年之际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回顾了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同时也谈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她说她读了《庄子·秋水》,并认为其中的河伯是个鼠目寸光、自高自大的人

同类推荐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李清照的词与情

    李清照的词与情

    通过对李清照传世词作的解读,以独特视角展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一本既不失本相又温情俏皮的李清照词传,倾诉浮华岁月的易安心曲。
热门推荐
  • 九尾妖尊

    九尾妖尊

    上古大荒的九尾妖尊已经破除封印,天下将陷入死亡的恐慌之中。异凶猎人的刀锋是对准妖物还是对准至高无上的权位。到底正与邪的分界线在哪里?
  •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人在旅途,暗流汹涌,变幻莫测;命运之路,荆棘丛生,陷阱密布。人生中,不光需要勇敢、坚强,还需要心机、手腕,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做人要有“心机”是让你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讲究变通之道,灵活机智地应对人情世故,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做事要有“手腕”,是要你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_方圆通达之道,把成事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达到****超群的境界。
  • 农门悍女

    农门悍女

    不过,家里穷的叮当响不说,要从何下手呢?苏雅瞄上了眼前这个虚伪的小妖精,人生无处不狗血。老二陆天福要给黑包头扛活,还差点逼着她去给有钱人家做丫鬟。她好不容易混成了有房有车一族,先扒了这妖精的皮再说。她好歹也是21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为青年,就不信靠自己的一双手改变不了这糟心的生活?苏雅怒了,却不想意外穿越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姑。陆家逃难到此地,尼玛,穿越第一天要债的逼上门要拉她抵债,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铲除妖魔鬼怪,再带着一家子脱贫致富奔小康,家里唯一一口煮饭的锅都被人砸了。老大陆天佑为还债要签卖身契,顺带着解决一下大龄剩女的婚姻幸福问题。眼见着一家子垂头丧气、困苦到卖儿卖女的境地
  •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来生再见

    来生再见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黄抗日,原名黄山猫,20岁顶替哥哥应征入伍,名字是那一年被一个国军营长改的。长着一张猩猩脸,参加了长沙的三次会战。五年后,在常德会战期间,被日军俘获,为日军搬运炮弹,后来被收复失城的国军官兵解救。半年后,于著名的衡阳保卫战结束时,他与他的弟兄们在团长的指示下一起向日军举起了软弱无力的双手,当时他们饿得要死,几天没吃一粒米,喝的是阴沟水,都没打算再活了。那时黄抗日是排长,休整后被编入伪军。几个月后又被湘南游击队捉拿,于是弃暗投明,成了游击队员。五年后又被国民党的地方武装逮捕,被关了五天。五天后,一支游击队折回来解放了黄家镇。黄抗日再次获得自由。
  • 调皮宝宝小白娘亲

    调皮宝宝小白娘亲

    刘樱抚着头睁开眼睛一看,怎么自己的房间来了一个大变样呢?怎么是一间泥屋子,非常的破旧但还挺干净。天啊这是那里。吓得屁滚尿流的爬了起来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用力的捏了一下腮邦子,再狠狠的拧了自个儿大腿。嘶嘶,噢好痛,妈呀不是做梦,昨晚因为相交相恋8年的男友就差只差一脚就进婚姻的天堂了,可是就是在昨晚接到男友要求分手的电话,理由是他已经爱上一位比她有钱……年轻……漂亮的美眉。那王八蛋浪费了她……
  • 迷糊狐妖拐魔尊

    迷糊狐妖拐魔尊

    她因前世罪孽深重,害了许多良善之人,不得入人界与他再续前缘!生狐身,百年修得人身,却被告知与他人妖殊途……炼狱修行,五百年退妖性,仍不得与他相守。再次相遇,已是千年,他忘记前尘往事,却还能伤她最深。魔尊羽傲,从前的莫以涵,还能重新爱上她么?
  • 夫君有福

    夫君有福

    她,第二妖月,机灵活泼,可爱到人见人爱,却坏到出卖亲兄人神共愤。十岁,非礼了丞相家的小公子,做了相府媳妇。十二岁,抢了尚书府小姐的未婚夫,搞的朝野上下人仰马翻。十四岁,偷了将军府公子,害得大将军四处找寻爱子,差点将凤都翻了个底朝天。进贼窝,降贼头儿,使得势力庞大的一窝山贼乖乖投降朝廷。碧湖之上,救了富商公子,得人得心又得财。十五岁,擒了天下第一神偷,将其神偷绝技为己所用。名闻天下的“毒公子”,与她纠缠不休,使尽手段,是为爱,还是为恨?……她一不做官,二不要财,只要自由自在,美男在侧。官见了她敬她三分,商见了她畏她三分,美男见了她将芳心拱手献上。她凭什么这么狂?就凭她是第二妖月,还凭她……想知道?有胆就得罪她试试……片段一:“清儿。”妖月执起他的手,笑嘻嘻的看着他,半点也不扭捏,“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夫君了,也就是我的人了,所以......我如果亲你,你不会反对吧?”……“你不回答,就表示你不反对咯!”妖月得意一笑,随即便倾身凑上粉唇,尽情的“啾啾”她的新郎。……片段二:妖月眼疾手快,一个箭步蹿到他面前,踮起脚尖,伸手环上他的脖颈,凑唇印上他柔软的芳唇。“我现在告诉你,刚刚的亲吻就是我的答案,不管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只要是我第二妖月认定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手,就算是男人也一样。”……片段三:“你这个淫贼,竟然偷看我!”“什么偷看啊?我才不会做这种没品的事,我是光明正大看的好吗?别动不动就给我扣罪名,我可什么都没做过。”男子气愤不已,攥紧拳头就要揍她。“你还是遮好自己吧,动手动脚的话,小心被我看光哦!”……片段四:…………保密中…………推荐姐姐的文:<冷情阿哥俏舞娘>鈕鈷禄姒儿<贱奴>缇小米灵的群:绝色后宫39858610(已满)绮月阁37183775(新群)我的圈子:妤灵苑http://m.pgsk.com欢迎各位亲亲进来玩哈~
  • 铅笔债

    铅笔债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娘子逃婚上了瘾

    娘子逃婚上了瘾

    从村姑到皇后的华丽大变身。穿越成为三岁农家女赵安然,虽家境贫困,幸有疼爱她的父母和兄长。且看她如何带着全家发财致富奔小康。不想将来嫁个放牛娃,村姑要奋斗。鼓励爹爹参加科考,爹爹考了秀才考举人,安然无意中也引来桃花两三朵。本以为这就是穿越后的幸福生活了,不想爹爹竟然不声不响就把她许给别人了!婚姻没有自主权什么的最悲催了,无力反抗的她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才能退婚。谁都说爹爹中进士那是轻而易举,却不料爹爹会在赶考途中遇上强盗被人杀死……天塌了,地陷了,伯父伯母将家里的财产瓜分了。祖父祖母伤心死了,娘亲差点哭瞎眼睛,可怜的安然转眼间家破人亡。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安然迅速坚强起来,一边照顾娘亲,一边刺绣卖钱供哥哥读书。什么?已经是知府公子的未婚夫想退婚?那就退吧!她巴不得呢!谁稀罕那从未见过面还嫌贫爱富的纨绔?什么?已经成婚的表哥想要休妻娶她?这怎么行?她可不做第三者!终于,苦尽甘来。争气的哥哥考中举人,被举荐进入国子监,以前被侵占的财产又还回来了,未婚夫退婚的声音也烟消云散。安然扼腕,难道她还得嫁给那个嫌贫爱富的纨绔?不甘心啊不甘心!不行,她得想个办法,有通房小妾的丈夫坚决不能要……终于,退婚成功,让那自以为是的纨绔未婚夫后悔去吧!带着娘亲嫂子去京城找哥哥,不想也能遇到强盗,她不过怒斥强盗几句,居然也能惹来桃花……八大世家的公子,居然有两人来求娶,互不相让就差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