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500000026

第26章 解决力——人生就是解决问题(1)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要去解决问题。任何一个人,都不得不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工作上的问题、与他人共事时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每天所遇到的问题永远也无法详细列出来,因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都可以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一节什么是解决力

简单地说,解决力就是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延续发展的,社会也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不断发展进步的。不过,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难度相较于以往已经大大增加,单靠大脑与生俱来的能力很难完全解决。而且,由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棘手,使人解决起来往往感觉力不从心。

当面临一个新问题时,我们不能满足于运用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倾向。这些习惯和倾向往往只能解决有限的、常见的问题。当遇到常规范围之外的、少见的、新出现的问题时,我们就必须有意识地走非传统的路子,学习、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程序,并有意识地对大脑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使得它在应对问题方面更有效率和随机应变。

什么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意味着要克服、战胜或者转化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障碍。而人类及人类文明的进程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就要归功于人类自身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早在文明的曙光初现时期,解决问题的艺术就已经萌生并传承下来,一代一代延续,迄今未止。假如人类不依赖卓越的思考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跨过各种陷阱,人类或许早就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

解决问题的艺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的时代面临的是新的问题,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解决问题的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一旦我们学会了开辟新的道路,我们也就能打破原有的模式,那么,大脑就能在解决新的问题时如鱼得水,使得处理问题变得简单可行。

解决力的作用

解决力是我们事业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心力。真正强的解决力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扫除障碍,铺平道路,从而成就我们的事业,实现我们的目标。

如前所述,生活就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继承的问题组成的,因而生活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我们缺乏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只能是停留在起点,原地踏步走,生活根本就无法进行,社会也就根本无法发展。尤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一系列新形式、深层次的问题对我们的解决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更要不断培养和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什么是问题

在开始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来了解到底什么是问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问题,和我们在学校里进行的学业测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学生的学业测试都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的,由此使得“正确答案”的态度在我们的思想中变得根深蒂固。对某些数学问题而言,这或许是好的,因为确实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困难在于,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不是这样的。生活中的问题并不能靠某个精确的公式来解决。生活中,同一个问题通常会有很多正确的答案——一切都依赖于你正在追寻的东西。

有时候,问题非常显眼,我们能清楚地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是,更多的时候,问题潜藏在表象背后,尽管我们身陷其中,但我们却没有认识到。换言之,问题会以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出现。我们发现,问题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5类。

选 择

这类问题包含可供挑选的解决方式,譬如“加不加糖?”一般来说,我们会不假思索地作出决定。还有一些比这重大一点的选择,比如“旅行时应该乘汽车还是乘火车”或者“到底应该在北京、在上海,还是在国外找一个工作”这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选择时,我们往往会仔细考虑相应的理由,以便在进行权衡时加以比较。但是,我们如何才能确保自己已经全盘细致地考虑了所有相关的因素呢?

决 定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作出决定。当这一切自然发生时,那是因为大脑默默地把所有必要的逻辑运作都联结了起来。但是,这个过程偶尔也会变得非常困难:我们瞻前顾后,不知道该如何作出决断,并因此被认为是“优柔寡断”。实际上这并不是我们性格特征中的一个缺陷,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缺乏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训练。

判 断

无论是在作出选择还是作出决定时,判断都是必需的。而且,我们对事物或他人的判断通常是相当微妙的。你是否观看过电视上的滑冰比赛?那些评委在打分时往往会因为欣赏标准的差异而导致分数的惊人不同,并因此引发激烈的争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被要求对某个人、某样事物,或者某种情形作出判断,而由这种判断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极为严重的。我们如何才能确保自己所作的判断是客观正确的?

个人或职业上的变化

我们日常活动的基础在于习惯。我们在适应环境、工作和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倾向。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都是以一种固定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大脑,我们常会提供同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受制于沿袭过去的答案。但是,另一方面,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需要我们重新适应:我们必须打破原有模式,把目前的先入之见放在一边,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

不安、不满、成见

当我们因个人原因或工作原因受到困扰时,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不良情绪。譬如说,我们原本对领带深恶痛绝,但因为生计的缘故不得不成天打着领带、西装笔挺,或者我们觉得自己和周围共事的人格格不入,但却不得不强颜欢笑搞好关系。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有必要指出的是,上述的任何一类问题的存在都会令我们心绪不宁,忧虑不安。

如果我们将问题进行归类,那么你会发现,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两个要素:

(1)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情形,它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展开,延缓或者是阻滞了事件的进程,它是一个障碍。

(2)这是一种你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的情形,过去的模式无法有效地处理、恢复和完善。

§§§第三节怎样有效地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程序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认识问题——了解构成问题的因素;

(2)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

(3)寻找解决办法;

(4)选择解决方案。

认识问题:了解构成问题的因素

你必须记住这个黄金法则:“找到了问题所在,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在这一阶段,你应该尽可能搜集许多原本你并不知道自己拥有的信息,并有条理地组织这些信息,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和线索,为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奠定基础。

第一,你面临一个障碍——一个问题。它客观存在着。但是,你确信你没有一个简单可行的解决办法吗?你是否早就已经遇到过此类障碍?你是如何克服它的?

第二,你必须区分出什么是问题,什么不是问题。譬如说,你住在一个大城市的一栋公寓里,你不能把你的自行车放在走廊里,因为小偷肯定会顺手牵羊。但是,由于楼梯非常狭窄,你每次想用自行车的时候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把它搬上搬下,这成了一个大难题。但问题是,你在一个大城市里骑自行车的概率会有多少?或许永远都不会!

第三,你同时还必须知道,问题的症结是什么。譬如,你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功课很差,你必须做哪些工作来纠正他的懒惰和注意力涣散?但实际上,一次身体检查就能显示问题的症结:孩子患上了近视,需要佩戴眼镜。

第四,你同时还不能忘记,问题的存在是相对于受困扰的那个人而言的。例如,你是一位母亲,同时你又有自己的工作。那么,你如何才能完成日常的购物活动?购物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离开办公室和接孩子放学之间挤出购物的时间,那么,购物对你而言就成了一个问题。

很有可能,你并不是唯一受这个问题困扰的人。比如说,你在结婚之前形成了和父母共度周末的习惯。但在结婚生子之后,你可能更乐意在周末和妻子孩子待在一起,这就是一个问题。而对于你的妻子和孩子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问题。

第五,有时候你会在发现问题真正所在之前就给出解释。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其他问题!下面的这个关于跳蚤和技师的小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资料:一个技师在观察跳蚤的跳跃动作。他对它说:“跳。”跳蚤一下子蹦到了相当于它身高500倍的高度。技师去掉了跳蚤的一条腿,然后对它说:“跳。”跳蚤蹦到了相当于它身高400倍的高度。接着,技师将跳蚤的腿一条一条都去掉了。当他将跳蚤所有的腿都去掉后并命令它“跳”时,跳蚤一动也不动了。于是技师在他的笔记本上写道:“如果将跳蚤的腿去掉,它就变成了一个聋子。如何才能在去掉跳蚤的腿的同时使得它不变聋呢?”

研究问题中的疑难

为了以尽可能最佳的方式来界定问题,你必须从所有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为了研究那些困扰你的问题,你可以对自己提出以下一系列“关键性问题”。

(1)谁?

我的问题涉及了哪些人?譬如说,我的问题是如何为我的孩子找到一家好的托儿所,那么相关的人是我的孩子。再比如说,我面临房间隔音的问题,因为我的邻居热衷于演奏单簧管,那么相关的人是我的邻居……

(2)哪里?

我的问题到底发生在哪个场所?比如说,它有可能发生在我住的地方,或者在我每天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上。

(3)什么时候?

我的不安或担忧在什么时候(或哪些时候)显现出来?它有可能出现在周末或工作日。它也有可能是在早晨、晚上、整天,或者某些特定的日子。

(4)什么?

在从事哪种活动或者什么情境下我会感觉到不适或担忧?它有可能是整理房间、接送孩子、待在家里或者办公室……

(5)有多少?

这个问题涉及多少人?每一天、每一周这种不安的情绪发生的频率是多少?这种困境让我付出了多少代价?

(6)但是……

我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但是,我还要考虑到哪些因素?这有可能是时间紧张、资金匮乏……

(7)为什么?

有必要问一问你自己:“为什么我会有这个问题?”注意区分问题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问题的客观方面是指那些对任何人都会构成一个问题的因素。比如说,办公室的每个人都会因空调系统经常发生故障而恼怒不堪。

主观方面的因素不仅仅因我们的兴趣、个性等的不同而异,而且依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而定。我们的主观性会促使我们以一种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世界。比如说,让一群学生观看一系列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抽象图画。其中的一些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图画中看到了许多面包块,而另外的一些学生压根儿就看不出任何面包的形状。

在思考“为什么”时,你必须一直将事物和变化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许多事情是一直在改变的。但是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前一刻什么都还好好的,但现在却突然一团糟了!

研究问题的组成因素

问题或担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圆圈的中心,这个圆圈由人、物、各种各样的条件构成,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问题的影响——并且反过来也影响着问题。

在这个圆圈中,我们必须弄清楚:

(1)什么在我们的问题中扮演着因果角色。因此,我们必须从“因为”开始。

比如,你面对一个送女儿上学的问题。因为她在等公共汽车的时候会感冒,也因为让一个小女孩自己等车不安全。

让我们继续对围绕问题的“因为”进行探查。她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她老是得等车——至少得等一会儿,而那地方是一个风口。

她之所以要等车,是因为公共汽车不总是那么准时。因此,她每次必须提前赶到那儿!

你还可以就“因为”继续作进一步的追问。现在,为了更清楚地看清问题,把所有的这些事实用一张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我们把它称为一个“因为树”。

这个图表能够使得你一眼看出,对于公共汽车这个因素而言,你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你所能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办法陪着女儿,给她多带一件外套,或者找一个能替代你的人。如果你既无法亲自送女儿又找不到可以照顾她的人,你就必须教导她:

a. 多带一件外套。

b. 不要横穿马路(不管那边的游戏或糖果有多么诱人)。

c. 不要和任何陌生人说话。

……

并且,你得保证孩子的确会乖乖地照你说的去做,你才可以真正地放手让她一个人去上学。

(2)考察问题的结构。结构由对象、事物,以及问题的全部背景等因素组成。

在一个问题当中,一个和家庭有关的因素显然不同于一个和工作有关的因素。譬如说,我们能够忍受孩子或配偶的不尊重(那不是一个问题……),但我们却绝不能容忍来自于同事的不尊重。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总把导致问题滋生的各个因素列出来进行分析。无论是直接写下各个因素还是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这样做便于我们找出在问题中起着直接因果关系的因素。

然后在每一个因素下面都注明“能够改变”或“无法改变”。

(3)哪些人是我们的问题中的相关人物。他们有可能在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跟我们一样,或多或少地受到问题的影响。

在对问题的界定、处理问题的方法、问题有可能带来的后果等各个方面,他们或许会有着和我们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你一直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度过你的周末。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安排。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每到周一的时候,你总是无精打采地开始新的一周,因为你没有欢喜自在地度过你的周末!

1)首先考察问题结构。

a.可能的旅行选择:乘坐汽车、火车、马车,骑自行车……

b.目的地:或远或近,可以是朝着水边(大海、河流、湖泊……)、朝着森林、朝着高山……

c.住宿:和父母一起,和朋友一起,住旅馆,野营。

d.活动:文化性的(参观展览、博物馆……);运动性的(骑自行车、打网球、攀岩……);闲逛……

现在来看,你所想要的东西以及可能的选择就一目了然了。

2)关注其他人。

同类推荐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心理学入门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心理学入门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由方洲主编,成长必读·青春指南!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送给青少年的知识厚礼,助你拓宽视野增进智慧,超越自我升华人生,让你赢在起跑线上,从平凡走向优秀,成为同龄人中的精英。打开心理学的大门,步入心理学的殿堂; 感受心理学的魅力,汲取心理学的智慧;《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活用经济学的精髓,把握成长的每一步;翻开《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开始一段趣味横生的心理学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从别人的举手投足之间看透其心意,从别人的小习惯、小细节中识别其才干和为人,从眼神和话语中判断出隐含的动机。本书教会你如何看人、识人,还告诉你如何随机应变,相机行事,让有才能的人为你所用,并可轻松绕过人生路上的陷阱。
  •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对于青少年学生们来说,快乐成长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下面让我们跟编者一起来阅读: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1850次拒绝、做最出色的自己、自信的俄罗斯小姑娘、太阳躲进了我心中、你和我当年一模一样、洛克菲勒的支票、藏在信里的天使等一些有助于学生们快乐成长的故事。
  • 把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把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当蒙牛遇上伊利,360遇上QQ……危机公关当如何保护商业底线?公关,不仅能打造一个品牌,也能守卫一个品牌。本书解密公关细节,教你做一名实力派的品牌卫士。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金牌店长提升大全

    金牌店长提升大全

    开不开店看老板,赚不赚钱看店长。如何让你的门店在众多门店中永远挺立潮头?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更专业、更优秀、更有效率、更有领导魅力、更受下属拥戴的金牌店长?本书将用最为平实、通俗的语言为你一一作答,让你掌握成为金牌店长的独门秘诀。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多彩的乡村

    多彩的乡村

    这是一幅九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村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主人公赵国强即是当今的乡村英雄,他不畏权势,不谋私利,勇于冲破重重阻力,冲破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终于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小说现实感极强,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翻天

    翻天

    初出尘世,入剑宗,刷地下赏金榜,捕深海美人鱼。开遗址古墓夺陨落神器。层出不穷的法宝,神奇瑰丽的道术,各色各样的美人。翻天覆地,唯我独尊!
  • 幽冥是个江湖

    幽冥是个江湖

    这是一个发生在魔教却无关江湖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却处处江湖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说没有人,就没有江湖?在那个妖魔鬼怪聚集的地方,我们同样在江湖里飘啊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之二嫁前夫

    重生之二嫁前夫

    郎才女貌,幸福美满,这样一份让人羡慕的爱情,却破碎了,前世难产而死,留下孤零零的包子。重生入天下第一美人的身体,卷入皇权争斗之中,女子当自强,什么阴谋诡计,什么权术斗法,她统统接着。一道圣旨将她许给前夫,深呼吸,看她如何收服浪子,保护包子,战平妻斗小妾,努力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