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200000008

第8章 催眠启示录(1)

本篇小说描述了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之间的一次谈话。谈话围绕着上帝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展开。谈到最后,催眠师惊骇地发现……

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催眠术已被广泛接受的事实。针对催眠术是否应该存在,社会上一直争议不断,但这种争议无法让眼前的事实发生任何改变。

那些对催眠术存有质疑的人都是一些名誉败坏,对社会毫无贡献的家伙,质疑一切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职业。如果有人想要把时间毫无意义地消磨掉,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对这种事实予以证明。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造成如此强烈的影响,甚至令其到达濒死状态。在我们已知的所有状态中,与死亡的距离最短的就是这一种。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过是人的意志。

在接受催眠的过程中,人的感知能力会由最初的正常状态变得越来越微弱。受限的感官会通过某些不为人知的途径来到一片陌生的区域,在这里感受到的一切,已经超越了正常的感官范围。被催眠者的智商会在这段时间得到巨大的提升,这简直叫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与催眠师之间的联系会随之变得越来越紧密,催眠师对他的作用力也会相应地逐渐增强。如此一来,这种独一无二的催眠状态就会有更突出的表现,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这些不过是催眠术的基本规律,没必要解释太多。我说了这么一大通,其实是多此一举。然而,证明上述内容并非我今天的目的,事实上,我想做的根本就与这南辕北辙。我想将我与一名被催眠者的对话详细记录在这里,其中不加入任何评论。这些对话的内容会让人大吃一惊,可能所有的人都会因此对我提出质疑,但即便是这样,我也不会退缩。

我已经可以很熟练地为范克林先生催眠。如我所料,在这个过程中,他身上出现了一般被催眠者都会出现的剧烈的反应和兴奋的情绪。范克林先生已经被肺结核折磨了好几个月了。我的催眠对于缓解他的病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周三晚间时分,他又将我召唤到他的病床前,这一天是十五日。

他身上已经出现了哮喘病的所有并发症,包括心脏疼痛不堪,呼吸异常艰难。先前为了缓解病痛,他会用芥末酱来刺激自己的神经。然而,这种法子在这天晚上却失效了。

我走进他所在的那间房,从他的面部表情来看,他的身体正在承受着痛苦,可是他又显得很轻松,在跟我打招呼时,也表现得很开心。

他说:“今天晚上,我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才叫你过来。我叫你来,是因为我遇到了某些精神困惑。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近来一直在为这件事忧心忡忡。直到现在,对于灵魂不死这件事,我依然存有强烈的质疑。关于这一点,我没必要再对你做出说明。不过,尽管灵魂的存在始终未能得到我的认可,但是我对此却一直存有一种不清晰,也不完整的感受,因此我无法说它是不存在的。可是,从来都没有什么能证明我这种不完整的感受是正确的。我所做出的一切推断,都会因为这种证明的缺乏变得无凭无据。其实,求证结果就是一切符合逻辑的推理所要达成的目标。鉴于此,我心中的那团疑云也变得越来越浓厚。有人向我提出建议,叫我去研究一下库辛本人及其作品。我听从了这个建议,并且将欧美那些库辛的拥趸们的观点也研究了一番。举个例子,我曾经将布朗森所著的《查尔斯·埃尔伍德》认真读了一遍。这是一本很有逻辑的书,除了其中一部分以外,别的都与常理基本吻合。然而,那被排除在外的一部分却正是本书在一开始时辩论的重中之重,这可真叫人遗憾。在我看来,作者显然没有能力证明自己的结论,所以只好草草收尾。这本书就如同特林库罗政府一样,开头的部分对最终的结局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总之,没过多久,我便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虽然英法德等国的众多道德学家的观点极其抽象,但他们却吸引了大批拥护者,并因此长盛不衰,可是人们如果真要说服自己相信人类永生,单纯依靠对这类观点的信仰是绝对不够的。人们的思维不会从抽象中得到任何裨益。当然了,对于那些娱乐活动和训练活动而言,抽象可能还会有一些帮助。哲学自始至终都在游说人们把抽象等同于具体。这种做法是不会成功的,从理性角度而言的确如此。不过,从感性角度而言,这种成功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重申一下,我在理性上还没有百分百确信,现在我依然存有疑惑。然而,近来我已经很难分辨出这两者的区别,因为随着这种感觉的日渐增强,我在理性上对其的认可也与日俱增。我之所以会这样,完全得益于催眠。对于这个判断,我没有任何异议。我的意思如果借助以下假设,可能会表达得更清晰:我的观察能力在催眠的作用下,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不过这种提升只有当我被催眠时才会出现,但此时的我正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当我恢复正常状态时,先前得出的理智的结论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我的推理和结论,也就是原因和结果,只有在我接受催眠时,才会一起出现。当我恢复正常时,我的头脑中就只剩下了结论,也许这结论也已不完整,至于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却已不复存在了。

“我在这些念头的驱使下,有了这样一个设想:在我接受催眠的过程中,要是有人向我提问,而且这些问题正好与我当时的思维相吻合,那么我的答案就会脱口而出。性格独立自我的人在你的被催眠者中大有人在,他们会在被催眠的过程中表现得学识异常渊博。我的理论的正确性,可能会从他们的表现中得到一点证明。”

做这样的实验,我自然不会不答应。我迅速对范克林先生实施了催眠,这只需要做几个催眠的动作即可。现在范克林先生已经进入了梦乡,那些让他的身体饱受折磨的病痛好像已经消失了,他已可以自如地呼吸。接下来,我们便开始交谈。在下面的谈话中,V是范克林先生的代号,P则是我的代号。

P:你是不是已经睡着了?

V:是的——不是,如果能睡得更沉一点就好了。

(P开始对V展开进一步催眠)

P:现在你是不是已经睡着了?

V:是。

P:关于你的病最后会出现的结果,你有什么看法?

V:(迟疑了很长时间,才艰难地开口)我肯定会死掉的。

P:你认为自己一定会死,这种念头有没有让你觉得恐慌?

V:(马上就提出了反驳)没有——没有!

P:你相信你的预测结果会出现吗?

V:催眠与死亡这两种状态并无多大区别,所以尽管我清醒的时候看上去就快要死了,但是眼下却已无所谓。

P:你能不能给出一个解释,范克林先生?

V:自然能,不过我们必须要加把劲儿才能得到解释。你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

P:那我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

V:你的问题要从一切的起源开始。

P:一切的起源?那是什么?

V:上帝造就了一切,这一点你很清楚(对上帝深深的崇敬之情从他的言语之中流露出来,此刻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并不单调)。

P:既然如此,何谓上帝?

V:(在经过了几分钟的迟疑之后,再度开口)我也说不清楚。

P:上帝是不是精神?

V:在我清醒时,你口中的“精神”是指何物,我心知肚明。可是眼下,它就像真理和美好一样,只是一个词汇,一个概念而已。

P:上帝是不是非物质的?

V:非物质只是一个词汇,它不能用来形容任何事物。如果它不是特指某项事物,那么它就失去了一切意义,变得一无是处。

P:照你这么说,上帝莫非是物质的?

V:不是。

(我为他的答案感到很吃惊)

P:那么究竟何谓上帝?

V:(沉默半晌,才轻声给出了解答)我心里已经很清楚了——可是,我不知该怎样跟你说清楚。(之后又是漫长的沉默)他是真实存在的,因而他不是精神;正像你所说的那样,他也并非物质。然而,物质世界中的各个等级是如何划分的,人类根本就没办法干涉。在物质世界的等级体系中,在低等物质的周围,高等物质无处不在,它们从低等物质中获取充足的养料供给。举例而言,在空气中,光电原理无处不在,而光电原理产生的源头正是空气。物质的等级越高,其层次就越多。上述法则最终在最高等的物质面前失效,因为这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种不可分的粒子,是物质的极点。一切物质都是由这种粒子,这种不可再分的物质组成的。与此同时,在一切物质之中,这种粒子又无处不在。这便是上帝。人们在描绘它的形象时,总是竭力运用“思维”这样的词汇,但它真正的存在状态其实就是这样的。

P:一切行为都可以被形而上学的观点简化成运动和思维,其中,运动的根源就在于思维。

V:是的,这里面模糊不清的地方,眼下我已经都弄明白了。运动并非思维的行为表现,而是意识的行为表现。那种不可再分的物质,也就是上帝,正是我们提及的意识,它其实是静止不动的(这实在难以想象)。不可再分的物质,其本身的统一性和与众不同的普遍性产生的能量,能促使其自身运动起来(这相当于人的意志力),不可再分的物质之所以能够存在,即获得思维,正是因为受到了这类量化的规律运动的作用。然而,这种物质本身的统一性和普遍性究竟是指什么,我很难搞清楚,这将会成为困扰我一生的谜团。

P:关于你提及的这种不可再分的物质,你能给出更详细的说明吗?

V:人们已知的一切物质都是不可再分的。举例来说,金属、木材、水珠、大气层、空气、热能、电、以太——能作为光的传播媒介,都是人们所拥有的。这一切都可以归纳到一个类别中去,这个类别就叫物质。这些东西要么被我们标注为金属,要么被我们命名为以太,但我们根本就不能从中找出两种本质截然不同的概念,这就是我们所要承担的后果。人们总是倾向于将牵涉到自己的思维归纳到精神甚至是虚无的范畴。原子的定义可以被用来帮助人们思考,这也是人们仅存的可以求助的对象。眼下,原子的定义也成了我们寻求帮助的对象。原子的体积极小,但是它有密度和重量,可以被感知。我们不能将以太视作物质,因而也不能将其视作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因为这与原子构成的理论不相符。我们可以把它归纳到精神的范畴,因为我们要为它找到一个更恰如其分的词汇。我们将以太介质作为基础,而后我们需要想象出某种物质,它对以太的意义与以太对于金属的意义相同,它比以太更加接近物质的极点。只有想象出它,我们才能向前迈进一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到达某个积聚组合体,它就是绝无仅有的不可再分的物质(请把一切教条都抛诸脑后)。原子本身在无穷的远距离作用下,会小到一种极限,事实也的确如此。然而,另外一种观点却是绝对错误的,那就是原子之间的空间也会小到一种极限。这说明,即便是极限,也并不是没有限度的。要是原子的数目达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它们就会形成一个物质整体,它们各自之间的距离就会不存在了。这样一来,原子的理论就被推翻了。这样一个物质整体,我们在追究其实质时,势必会引出那已经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的精神。与先前所有的物质相比,这种物质显得更加彻底,任何人都不能对这种说法提出反对意见。我们想象不出有什么事物能脱离精神的范畴,因而精神其实是想象不出来的。我们以为某种物质已经到达了物质的极点,但事实上,它只是接近于物质的极点,我们的成就感只是源自一个误会。

同类推荐
  • 我们

    我们

    《我们》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类型,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D-503是一千年后“伟大的联合国”里一艘宇宙飞船的设计师,这里人们的名字都用号码代表,生活作息甚至性生活都被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执行。有一天号码D-503遇到了女号码I-330,由于体内“古老”欲望的复苏,使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并糊里糊涂地参与进她推翻联合国的计划中。但I-330的计划没有成功,被全知全能者识破,号码D-503被捆在手术台上接受了切除幻想的手术,I-330被送进“气钟罩”里处以极刑……作品借助一个未来发生的幻想故事,蕴涵着对人类未来深深的思考。
  • 低腰裤

    低腰裤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山狼海贼

    山狼海贼

    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辽东半岛—座临海小城镇里,主人公是四个二十多岁的“海碰子”。无论是性情暴躁、不乏狡黠且又敢作敢为的刀鱼头,还是矫健英俊、感情丰沛、外刚内柔的马里,以及不时卖弄小聪明、行止有些委琐却也情有独钟的三条腿和相貌丑陋、憨实平和却做出惊天举动的大龇牙,面对无垠的大海,尽显其率真本性,没有虚伪矫饰,没有倾轧攻汗。只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性与爱的憧憬,以及亲如手足、肝胆相照的友情。
  • 疯癫

    疯癫

    胡冰心的孪生妹妹杨子楠在某个深秋的夜晚,独自驾车在七夕街上时发生了车祸。醒来后,不仅失去了记忆,而且变得如惊弓之鸟般弱不禁风,在她调查车祸原因的过程中。胡冰心打听到了一件关于七夕街的骇人事件——常常有人在深夜遇见一位身穿红裙、怀抱白狗的女子。她总是冷不防地出现在树下,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不见,如鬼魅般来去无踪。失忆后,杨子楠的家里发生了一连串诡异的事情——原本关严实的窗户会在半夜莫名其妙地洞开;无人使用的电脑会自己启动,一朵艳丽的红玫瑰赫然跳跃到屏幕上;深夜的窗外似乎总有一双眼睛窥视着房内的一举一动……
  • 谁曾许我地久天长

    谁曾许我地久天长

    有人曾说,如果你一直不爱一个人,就不要忽然爱上他,否则当你爱上他,就是失去他的时候。恩雅遇上昀哲的时候,她已经有了宇枫。
热门推荐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被领导的艺术

    被领导的艺术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行业,担任什么职位,都同时充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种角色,但是平日里往往将领导艺术摆在第一位,忽视了被领导的艺术。每一个人,几乎都在领导别人的同时接受别人的领导,所以我们最好先学习如何接受领导,然后才能懂得如何领导别人。因为只有学会被领导的艺术才能当好领导者。本书从做有准备的被领导者、与领导建立和谐关系、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获得授权时做好本分等多个方面,运用心理学、处世哲学、管理艺术、领导学等领域知识,通俗、细致、独到地讲解了被领导的艺术和智慧。这是曾仕强教授首次系统讲授被领导的智慧,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必学的一门新课。
  •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 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 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 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 ,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 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门庶女残君嫡王很妖孽

    名门庶女残君嫡王很妖孽

    人家穿越当公主王妃,而她穿越了却只是个小小的不受宠的庶女。庶女也就罢了,为何嫡母会想着法子来害她?为何嫡姐总是欺负她?连她的嫁妆也要抢去?好吧,既然好不容易重生了一回,她决定要抡圆了再活一把。嫡母虐待是吧,不要紧,你用阴谋,我就用阳谋来让你没脸。嫡姐抢我嫁妆是吧,没关系,穿越女岂能由你们来揉圆搓扁?在娘家,她看似柔弱但小,实则狡诈如狐,智机百出,硬是将自己姨娘身份的母亲抬为了平妻,更是让嫡姐一嫁后便成怨妇。不能怪她心狠,她向来禀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不能怪她太会耍手段,在这个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你不用手段,便会被他人生吞活剥了。但再机智百出,她还是遵循家族安排,嫁给了一个身有残疾的亲王嫡子。、新婚之衣,盖头揭开那一瞬,她看着自己的新郎错不开眼,天下还有更美的人么?怎么会有人长得如此美艳又妖孽啊……嫁入王府后,她斗姨娘,保相公,揭阴谋,更是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辅助这个国家的重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部让人脱胎换骨的处世交际全书,这不仅是一部做人做事、说话办事、经商理财的人生指南,更是一把收获幸福、迈出成功、开启致富之门的黄金钥匙。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