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700000023

第23章 向曾国藩借修身养性智慧(1)

许多人认为,人格修炼是很虚无的事情,修身是虚无缥缈的,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能成就伟大事业,修身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格修炼对他的事业起到了很大帮助。第一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五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这一直贯穿他的后半生,并且他不断给自己提出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要知命、要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正是他的兢兢业业,从不懈怠,严于律己,为他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志向高远才能有大成就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斥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曾国藩格言

做人应当从立志开始。没有志向的人和有志向的人绝对是不一样的,立志能把这两类人区别开来。

诸葛亮讲“志当存高远”,宋文帝讲做人应“慨然立志”,王夫之讲“传家一卷书,唯在汝立志”。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也就是要使自己振作起来,抖擞精神,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很多人并不是智力不如人、意志不如人、条件不如人,但是,很多年过去后,他们却不如曾经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人无志向,柔弱无刚。

曾国藩曾说:“人如果能立志,那么他就可以做圣人,做豪杰。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吗?他又何必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呢?古书上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我想得到仁,这仁也就到了。我想做孔子、孟子一样的人,于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读,一心一意地去钻研他们的学问,谁能够阻止我成为像孔孟那样的人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这些圣人住在一起,那也只能是他们是他们,我还是我啊!”

由此可见,志向不立,则心神不宁;志向即定,则鬼服神钦。通常,成就有多大,在于其志向有多高。只有拥有鸿鹄之志的人,才能创造伟业。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农家,家中虽然自曾国藩的太高祖曾元吉起,各代都有读书人,但都没有考取过功名,到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读书毫无起色,接连考了17次,直到43岁才考取秀才。曾麟书深知自己与功名仕途无望,回家办了个私塾,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曾国藩几兄弟身上。此时,曾国藩读书的志趣并不高,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祖父曾玉屏认为曾国藩的确有培养的前途,继续跟曾麟书学习,恐怕会贻误这个孩子的前程。遂将曾国藩送往衡阳,后又将他送到本县的涟滨书院,接受名家的指点。曾国藩在涟滨书院改号为“涤生”,意在“涤其旧染之污”,涤除旧习,焕然新生。从改号这一举动,就可以看出曾国藩努力求学,希望长进的志向与决心。曾国藩22岁,考中秀才,第二年考取举人。

曾国藩中举后不久,便离开家乡湖南,进京准备会试,连续两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第三次会试才中了进士,在朝试中名列一等第三名,进入翰林院庶常馆继续深造。进了翰林院以后,他更有锐意进取之意,决心要做一个藩屏国家的忠臣。曾国藩对张良、陈平、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司马光等人的辉煌相业,神往不已,暗下决心:今后一定也要入阁拜相,彪炳史册,留名后世。曾国藩曾给自己定下这样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他把圣贤视为自己最大的目标。圣贤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是圣人和贤人的合称,那是品德高尚、才智超凡的完人,中国历史上能够称得上圣人和贤人的是屈指可数的,可见曾国藩的志向之大。

曾国藩还经常告诫弟弟们要树立宏伟的志向。

他在写给诸弟的信中说:“六弟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我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骚,我暗笑他志向大而心中忧虑的不大。君子的立志,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内修圣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一个完全的人。”

从草根到晚清名臣,及至晚年,权绾四省,位列三公,封侯拜爵,他的每一步成功都不是轻易获得的,而他之所以能够一步步走向辉煌,没有不甘于平庸的志向作支撑,也许在今天的历史名册上就很难见到他的名字了。

曾国藩的志向多少带着家人对他的殷切期望。而有些人的志向并不为他人所理解,但是,他们能够冲破万难,赢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明朝时期,李时珍背弃父亲要他科举入仕的愿望,一心阅读医书《神农本草》。他发现其中很多中药没有详细记载,决心认真编写一部详尽的医书。他对书中的每一种中药都十分认真地考证,经过三十多年,终于完成《本草纲目》巨著。

一个人的志向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远大志向的树立都是建立在很多小愿望的基础之上的。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茅以升小时候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桥梁专家,他之所以这样想,是出于给家乡建一座桥的简单想法。但正是为了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他每天刻苦钻研,夜以继日的学习。当别人在嬉戏玩耍时,他却自己一人在角落思考着种种问题。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其中当然也包含着很多的辛酸和挫折,但他都没有放弃,因为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支撑着他。他的愿望也随着学识的增加而逐渐变得远大起来,他不仅要为家乡建一座桥梁,还要给中国建很多桥梁。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志向很小,会遭人笑话,其实不然。努力实现自己的每一个愿望,你就会一步步走向更高处,看得也越来越远,而远大志向就此萌生。但千万不要满足,因为一个人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永远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看的风景。

总之,任何成就的取得、理想的实现,除了客观因素之外,最主要的还要靠自身的努力。一个人只要有志气,敢于拼搏,坚持不懈,终会有所成就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远大的志向,每个人都有理想的人生目标。但是,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就要付诸行动,这是唯一的选择。当然,行动不应该是盲目的,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并严格执行。这样做,既能避免行动的盲目性,也能克服懒惰心理。想要成功,就一定要这样做。

时刻反省自己言行举止

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曾国藩格言

一个人德行的进步,与意志坚定与否、与知识渊博程度有密切关系,但也与能否时刻反省自己有直接关系。即能否“静坐常思己之过”,能否时刻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纵观曾国藩家书,他一生在反省上下工夫,后世对其多有称道,认为曾国藩德行的长进是由于其反省的次数多。他写文章并非做样子,更没有局限于一朝一夕,他做到了月月讲、日日讲、时时讲。全面深刻且毫不留情地批驳自己的不当言行、不雅之举、不诚之心、不精之技,读后令人肃然。

在官场之上,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之举无处不在,很多官员言不由衷,言语尖刻,待人怠慢。曾国藩身在官场,自然也难免其俗。但他保持着一份清醒,尤其是一份羞惭。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十三日的日记中,他写道:

“是日,口过甚多,中有一言戏谑,非特过也,直大恶矣!”

二十一日又写道:

“说话太多,神疲,心颇有骄气,斗筲之量,真可丑也。”

对于朋友的诤言,曾国藩也深刻剖析,加以反思。比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三日记道:

“岱云来,久谈,彼此相劝以善。予言皆己所未能而责人者。岱云言余第一要戒‘慢’字,谓我无处不著怠慢之气,真切中膏肓也。又言予于朋友,每相恃过深,不知量而后入,随处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龃龉,大者凶隙,不可不慎。又言我处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须步步留心。”

交朋会友是曾国藩官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每朋友相聚,谈经论道是、吟诗作赋、交流心得是经常的节目。如果肚子里没有一些真东西的话,那是难以为继的。曾国藩生性好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有求胜心”。然而,由于“心浮不能读书”,或“涉猎悠忽”,经常是“无所得”。所以,参加朋友聚会时常有露怯之处。他在某年的十月十九日的日记中记述:“午正,易经舫来久谈。问‘正心’,余不能答。”在同一天的日记中又记载道:“日来颇有数友晤,辄讲学中无所得,而以掠影之言欺人,可羞,慎之!”

官场的岁月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流逝着,曾国藩的自省自责也在继续着。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日记中随处可见他无时无刻的焦急与愤懑。在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十二日的日记中记述:

“晏起。日来不能整顿一切,随事有放松的意思,遂而精神散漫。读《易经·中孚卦》,不入。拟作诗寿树堂,不成,仅得十句。饭后,作诗数刻,不获。因翻《太白集》,细玩古诗五十九首数遍。继又缪刻无注,《乐府》多不可解。因取《乐府题解》校抄。晡时,走小珊、竺虔处闲谈。又是说话太多,幸无欺人语。归,仍抄题解,此所谓玩物丧志者也。因作诗而翻名人集,有剽窃底意思。《乐府题解》不细看全部,仅抄李集题,又不求真知,有苟且急遽底毛病……”

当年的十一月十六日又记:

“凡有所作,辄自适意,由于读书少,见理浅,故气小易盈,如是可耻之至!”

凡此种种,曾国藩认为自己“声气日广,学问不进,过尤不改,真无地自容矣”。

在遵守传统规范方面,曾国藩认为自己做得很不够,从而自责日甚。在当年的十二月十一日的日记中记述:

“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

在当年的十二月十六日的日记中又记载道:

“与朋友交谈,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

这些反省自己的例子,在他的日记中、家书中频频可见。他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反省。不仅如此,他还敢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他严格要求自己改正错误,一旦发现自己多次重复犯同样一个错误,就会非常气愤。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反省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如果能够不断自我反省,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悟到失败的教训和不完美的根源,并全力纠正,这样就可以在反省中清醒,在反省中明辨是非,在反省中变得睿智。曾国藩正是知道反省,并且真正自我反省了,他最终成为了人们所崇敬的领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那些足迹印证着我们的成长。然而,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如果做不到反省,我们就只会让自己错上加错。

春秋时期,一次名医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就说:“您的病在表皮,不医治恐怕要加深。”桓公说:“我没病。”扁鹊只好离开。过了十天,扁鹊又见桓公说:“您的病已深入到肌肉,不医治将更深。”桓公又不理他。扁鹊叹气而出。又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提醒蔡桓公:“您的病情已经影响到肠胃,十分危险了。”桓公仍不肯就医。又过了十天,扁鹊见了桓公,什么话也没说,拔腿就走。桓公很奇怪,派人问扁鹊怎么回事。扁鹊说:“病在表皮,热敷就可治;在肌肉,扎针可治;在肠胃,药剂可治;现在病已深入骨髓,就无法医治了。”过了五天,桓公真的病发身亡。

这里的蔡桓公就是一个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物,扁鹊已经多次提醒他要治疗他身上的病,但他根本没有好好自我检查一下、自我反省一下的意思。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如果他能够及时反省,发现自己的毛病,让扁鹊稍加治疗,也就不至于一命呜呼了。由此可见,我们要经常自我反省,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什么缺点,就及时更正,不要像蔡桓公那样,酿成大错才去后悔,那就一切都晚了。

反省还能使我们品德更加高尚。

古代的廉颇处处与自己的同事蔺相如为难,但蔺相如有不与其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两人终成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

因为廉颇的反省,让他的品性得到升华,让他在自我的大海里找到正确的航向。这种反省使人挣脱错误的锁链,从而走向成功。

反省还可以令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正如高尔基所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这将会成为你与他人关系的调和剂。”有些人害怕承认错误,于是自欺欺人,坚持自己才是对的,由于他害怕丢面子,从而使人际关系僵化,甚至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结果只能是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只有勇敢地自我反省,承认错误,我们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友谊和帮助。

韩愈年轻时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创作时因情绪激动而打破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后他反省自己:虽然打破了一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事,岂不会坏了大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作誓证。朋友被他这种精神感动,更加信任韩愈,韩愈成为其至亲至信之人。

宋代理学家朱熹教人:“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然自我反省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为何不像曾国藩那样坚持自我反省呢?如果能做到自我反省,我们会受益匪浅。

自我反省需要长期坚持。虽然自我反省只需要我们几分钟的时间,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会用种种理由放弃思考,放弃反省。所以,为了能够坚持下来,我们需要在发现自己错误的同时,记录下自己的自我完善的成果,通过这些取得的成果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当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发现它已经成为我们习惯思维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反省。

慎独是修身之最高境界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疚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格言

慎独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慎”是指认真、谨慎地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独”不是狭义上的孤独,是指一种无拘无束,没有任何人能支配和管理你的一种所谓的理想的、自由的生活方式。但在这种状态下,人们通常更容易犯错误。因此,当我们处在“独”的生活状态时,我们就需要“慎”。这就是慎独!

慎独是曾国藩晚年结合自己一生的体验,对后辈提出的忠告。曾国藩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他内心就没有什么歉疚,也不会有感到心虚惭愧的事,自然就会有安然愉快的心境。所以,慎独是一个人自强自立的第一途径,是寻求安乐的第一方法,是保护自身首先应注意的事。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关于曾国藩慎独的小故事,相信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1)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是塞缪尔·斯迈尔斯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晶,作者如同一位失散多年的挚友,与我们畅谈人生、追逐快乐。书中,他从教育、家庭、气质修炼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阐述了良好心态培养的重要性,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将那些曾在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读者面前,力图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该书自问世以来,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畅销130多年而不衰,直到今天,仍然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也许你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富爸爸;也许你正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都没关系,你还有追求幸福未来的权利,有奋斗不息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你有与生俱来的气场,也有后天的进取心。掌握了气场定律,不怕找不到你的气场。
  • 藏獒精神:企业员工忠诚度培训读本

    藏獒精神:企业员工忠诚度培训读本

    藏獒的优秀品格:自尊自敬,自强自立;善解人意,感恩为怀;精忠报主,忠诚可靠;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职场人士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指南——学习藏獒精神,领会藏獒文化,帮助职场员工克服困难、重塑自我、提升业绩、成就辉煌。
  • 赢在细节

    赢在细节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无小事。只要你拥有了注重细节、严谨负责、防微杜渐的职业品格,再加上用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每一件工作的尽善尽美,你就能成为金牌员工。
热门推荐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出来偷情迟早是要还的

    出来偷情迟早是要还的

    也许,一个女人一生之中,都要当一次第三者。因为做过第三者,才会更加明白爱一个人是多么凄凉……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三十岁的灵魂,五岁的身体。二十一世纪的内外科医生,却在领奖那天“意外”致死。月牙国,慕容府可有可无的六小姐,家人弃如敝屣。五岁的孩子却经历了一段惨不忍睹的记忆,她不光霸占了小女孩子的肉身,还拥有她的记忆。父母之情,兄长姐妹之情,在她眼里如过眼云烟。谷底生活十二年,和师哥、外婆三人相依为命。两道圣旨,从此两人命运陡变。寿宴相见,他身旁已有伊人,而她皆如此。两两相望,只能望而观之,叹为观止。她是慕容璃,也是白琳。江山如此多娇,图谋不轨的人多,荼毒生灵的人也多。争权夺利,她被卷进一场恩怨中。片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麦国七公主,上官绮,温婉娴淑,贤良淑德,燕麦国与月牙国交为友好之邦,两国连姻,下嫁给月牙国翌王,皇甫莫,今特下诏,钦此。”为了复仇,运筹帷幄二十年,为了东山再起他隐姓埋名,为了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放弃心爱的女人娶了异国公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月牙国丞相兼国丈,慕容家六小姐,慕容璃,端庄娴淑,德才兼备,下嫁给睦王,皇甫傲,三个月后完婚,今特下诏,钦此。”外带一封家书。“女儿,我知道你恨慕容家,但是你不嫁也得嫁,嫁也得嫁。不嫁视为抗旨,诛灭九族,届时你二姐,将是第一个推向断头台的,因为是她向皇上请旨,要你嫁给睦王爷的。”别说九族,就是杀光姓慕容的人,她都无动于衷,她只在乎一个人,慕容家的二小姐,慕容紫。“两个人彼此喜欢对方,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生命中没有师哥,嫁给谁已不重要。”她与师哥有缘无份,只愿来生再与他结成连理,有缘无份,人生悲剧,有份无缘,人生无奈。幸福!幸福是什么?以前她认为自己的幸福,唾手可得,可是现在,幸福离她很遥远,比天上的星星还难摘。“我娶你是为了折磨慕容光焕,从今天起,睦王府就是你的地狱。”丢下一句话,甩袖离去。新婚之夜,她被判定为替罪羊,第二天成了下堂弃妃。欢迎讨论,群号:3031098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书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书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书》在本书中,讲述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大到名人的惊世之举,小到百姓的平凡琐事,涵盖了女人的方方面面,并从独特的视角分析女性认识自我、完善人格、提升魅力所需具备的诸多要素,是每一位女性可以效法的力作。无论您是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年轻女孩,还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成熟女士,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幸福的秘笈!让天下女人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身魅力,成就辉煌事业,获取幸福婚姻,创崭新的人生。改变女性一生的幸福圣经。
  • 千灵之心

    千灵之心

    灵魂,藏于心灵之中。小说讲述生于偏远小村的男孩明洁,经历的传奇故事,鬼怪奇谈,坠入魔幻的世界中,走入神话的殿堂。梦幻的世界中,心灵纯洁,人性善恶,随书中主人明洁去奇幻的世界中看看地狱和天堂,是走向地狱,还是迈向天堂?探寻灵魂的奥秘,中华文明神话传说,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传说,随本书一起去探寻吧。
  •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共分为五个大章:好员工才会成功,好员工擅长合作,好员工明白事理,好员工掌握规律,好员工知进识退。书中案例经典、论述深刻,是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 邪王宠妃:妖娆三小姐

    邪王宠妃:妖娆三小姐

    一纸休书,她成弃妇!十年之前,她是天造之才,享受众人仰望。十年之后,她沦落为废材,受尽众人欺辱!父母的冷漠,兄妹的残酷,未婚夫的无情,使她被迫离家出走。她,不甘!铁了心的,逆转苍穹!发誓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