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500000037

第37章 察 辨 广 诚,胡雪岩识人用人高智慧(1)

做大事的人一定要学会识人用人,最合理地分配手中的人力资源,充分调动雇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雇员的才能。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人各有所长,用人要择才任势,使天资、秉性、特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得其所。胡雪岩深谙此诗中所蕴涵的道理,在内部雇员的任用上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套独到的识人用人观。

一 独具慧眼辨人才,三教九流尽精英

识人要诀:德看主流,才重一技。

胡雪岩对内部雇员的使用,总的来说就是遵循“德看主流,才重一技”的原则。具体来看就是: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以诚待人,用人不疑;以利激人,奖罚分明;以爱容人,得饶人处且饶人。正是从“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这点出发,胡雪岩在辨识人才的时候,从不为世俗所左右。他独具慧眼,即使是那些在别人看来是“败家子”的人,他也能发现他们的长处。比如,他收服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刘不才,使其担当特殊的“清客”角色,最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专门和达官阔少们打交道的能手。

1. 多角度看人,不致看错看漏

胡雪岩选取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看了人再用”。但他的这一个“看”字,内容特别丰富:既有长相、身材、胖瘦的察言观色,又有专业素质、生活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背景考察。他认为,只有通过多视角的考察,才能全面地把握一个人的优劣长短,然后用人所长、容人所短。

胡雪岩做了许多大生意,手里已不缺精于某一行当的专门人才,他缺的是拥有非凡“外场”能力的人才——善于应酬,能在外面跑业务的业务员。阿巧姐把自己的弟弟福山推荐给胡雪岩。这天,胡雪岩在苏州的主管周一鸣把福山带来了。

胡雪岩首先看了福山的相貌:一个年轻后生,长得高大白皙,极其体面。那张脸生得清秀,且带点脂粉气。待听了福山说话,感觉他苏州话中的脂粉气更浓。胡雪岩心里十分高兴,这样的人在外面肯定会有吸引力。

胡雪岩问了福山一些情况,了解到福山已在一家布店当了三年学徒,在算账方面极其熟练,就出了一个题目考察福山的算盘。只见福山将算盘拨得清脆流利,仅凭那“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声音,就已经看出是好手。待福山报了结果,自己又拿算盘算了一遍,一点不差,胡雪岩甚为满意。

不过,胡雪岩还要再考验一下福山,才能对他委以重任。正好胡雪岩的两位朋友刘不才和袭丰言到了苏州,趁闲时去当地一个叫山塘的有名的“堂子”吃花酒去了。于是,胡雪岩又问福山:“你苏州城里熟不熟?”“城里不熟。”“那么,山塘呢?”“山塘熟的。”福山有点不解地问道,“先生究竟要问什么地方?”

“我自己不去,想请你去跑一趟。我有两个朋友在那里,一个姓袭一个姓刘,你看看他们在那里做什么,回来告诉我。”胡雪岩停顿了一下,又说,“你不要让他们知道,有人在打听他们。”

“噢,我知道该怎么做。”福山很沉着地答应道,站起身来,似乎有些踌躇,但终于很快地走了。

胡雪岩这种考察人才的方法很特别,在一般人看来,要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学徒到“红灯区”去找人,总是不太合适。连周一鸣都觉得不妥,担心福山太小,会掉进花街柳巷的“迷魂阵”。

胡雪岩却认为周一鸣的担心大可不必,并解释说:“我看他那个样子,早就在迷魂阵里闯过了。我并不是为难他,而是要看看他对那边到底熟不熟。少年入花丛,总比老了入花丛要好。我用人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讲究少年老成,可我要求的是,不光年纪轻,还要有能力、有经验。因为只有什么事都经历过、看过之后,到了紧要关头,才不会掉入别人的‘迷魂阵’。”

这番见解,周一鸣倒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时无话可答。仔细想想,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周一鸣又替福山担心说:“他身上没有什么钱,就是找到那里,那种门槛怎么踏得进去?”

“这就要看他的本事了,不用管他。”胡雪岩说。

就在两个人闲聊的时候,福山回来了。

“刘老爷在那里推牌九,挤了一屋子人,都是那里的娘姨、大小姐;袭老爷一个人在那里喝酒。”福山说。

“一个酒鬼,一个赌鬼,到哪里都一样。”胡雪岩笑着说。

“福山,”周一鸣问,“你是不是亲眼看见的?怎么晓得是他们两位?”

“那里有个相帮,我认识,”福山脸一红,说,“我托他们领我进去看的。”

周一鸣这时觉得胡雪岩说他“在迷魂阵里闯过”的话有点道理了。胡雪岩对福山夸奖了两句:“你倒蛮能干,在外面自己会想办法,很好,很好!”

接着又问:“有没有到外面去过?比如说湖州?”

“没去过。”福山刚受了鼓励,充满信心地说,“不过,没有去过也不要紧。只要是胡先生的吩咐,我一定会努力办成的。”

经过这么一番考察,胡雪岩才正式起用了福山。按常人的眼光,年轻人闯入“红灯区”,那肯定是要学坏的,这样的人再有才,也不能重用。可是,胡雪岩却认为闯过那种地方是一种长处。对福山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诱惑无时不在。他经过、看过,有了经验之后,才能不觉得惊奇,到了紧要关头,才不至于掉入“迷魂阵”,这比没有经验要好得多。

2. 察人于无形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重要,关键岗位的用人更为重要,他们与你的事业密切相关。胡雪岩在关键岗位的选人方面尤其慎重。

胡雪岩依附王有龄的势力,将生意做到各行各业,涉及人员范围广,有江湖人士、官员、洋人,而且做得相当成功。以他个人之力是万万做不到的,他手下有一批人才为他尽心尽力。与其说是人才,不如说有胡雪岩这样的伯乐,因为有胡雪岩,千里马才有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在事业鼎盛时期,胡雪岩的钱庄遍及杭州、宁波、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典当行开了二十多家。同时,胡雪岩还要兼理丝绸、军火方面的生意,手下分号的用人自然成了头号问题。对于这一点,胡雪岩比较得意,也有些自负。他能识人,更能用人。

胡雪岩考察人才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察人于无形,也就是在被考察人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就将其能力、品性等了然于胸。

胡雪岩考察的第一个副手是阜康钱庄的第一任店务总管刘庆生。

依靠王有龄在浙江海运局的势力,胡雪岩的粮米生意颇为顺利,资本也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凭他在钱庄当了十多年伙计的经验,胡雪岩打算开设一家自己的钱庄,这主意得到王有龄的赞同。

胡雪岩要开设个人钱庄的消息一透露出去,他过去钱庄的老朋友都踊跃地向他推荐一些有能力、有经验的档手。人员很快配齐,就差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店务总管了。胡雪岩知道此职位的人员至关重要,宁缺毋滥。

这时,永丰钱庄的张胖子向胡雪岩推荐了一个名叫刘庆生的人。

由于店务总管一职直接关系到钱庄将来的发展,胡雪岩当然不会随便听信别人之言,他要亲自考察一下刘庆生。胡雪岩要开钱庄,但他自己太忙,实在脱不开身来做具体的店务。因此,必须寻找一个“档手”来管理钱庄的具体事务。

刘庆生是大源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张胖子说此人很能干,胡雪岩也跟他打过交道,留下的初步印象是外头应酬能力强,人缘好。但是,他还必须进一步考察刘庆生,因为“档手”是钱庄极为重要的位置,关系到钱庄的前途。

一个晚上,胡雪岩不说明事由,将刘庆生请到家里来商谈。一坐下,他便东拉西扯、天南地北地说了一个时辰,意在考察刘庆生的耐性。只见刘庆生态度随和,不急不躁。这一关算是过了。接着,胡雪岩又考察刘庆生对本行知识的熟悉程度。他以闲谈形式考问,出的题目都很难。刘庆生据实回答,大多不错,第二关又算过了。

“庆生兄,”胡雪岩又问,“钱庄这一行,我离开很久了,不晓得现在城里的同行,一共有多少家?”

“大同行八家,小同行就多了,一共有三十三家。”

“噢!哪三十三家?”

这下刘庆生的本事显出来了,他从上城数到下城,一口气报了出来,一个不缺。这份记性,连胡雪岩都自叹不如。到此地步,胡雪岩差不多已决定要用此人了。但他还不肯明说,又闲谈了刘庆生家中的一些情况和刘庆生在大源钱庄的情况,最后才摊牌请刘庆生来新开的钱庄帮忙。

第二天,胡雪岩给了刘庆生一大笔钱,叫他去租套房子作为办公地点,意在考察他能否放开手脚来办事,有没有办大事的气魄和眼光。后来,他发现刘庆生在这方面出手阔绰,一点也不小家子气。于是,胡雪岩心中的最后一层顾虑也消除了,正式定他为钱庄“档手”,代理钱庄各项事宜。

胡雪岩考察人,妙就妙在以突然袭击或秘而不宣的方式对人才进行考核,使人的才能和品性能够真实地表现出来。

有一次,胡雪岩到湖州去了几个月后,回到钱庄,也不跟刘庆生照面打招呼,而是暗地观察店内的营业状况。后来,坐进店中,刘庆生递来账本让胡雪岩过目。胡雪岩接过,看也不看一眼就递了回去说:“账就不必看了,明天我要去外面办件事。现在,店内有多少现款?”

“约有八万四千两。”刘庆生回答。

“这两天会有人来提款吗?”

“后天有。”

于是,胡雪岩挺直身子说:“你给我开个八万两银子的账,我只要明天一天,后天就还来。”

当看到刘庆生手脚利落地开账并提出现款时,胡雪岩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笑容,因为他并非真的要用八万两银子,而是借此考察店内账的收支是不是正确。

本行知识考察完毕,胡雪岩进而暗中考察刘庆生的为人,看他手脚是否放得开,手面是否宽绰。因为刘庆生和胡雪岩一样是伙计出身,一个月只有不到二两银子的收入,现在每个月给他十几两银子,很可能一下子适应不了,舍不得花。舍不得花,就是手面不阔,有可能是个好伙计,本分的事能处理得很好,但终究做不成大生意。

结果,刘庆生首先包租了一座颇为雅致的小院。这样一来,胡雪岩才相信他做事是放得开的,最后一层顾虑也消除了,便放手让他管理阜康钱庄的所有事务。刘庆生不负所望,阜康钱庄在他的经营管理之下,很快发展成为杭州钱庄业中的大户,招牌打响了,且信誉极佳。

3. 加以诱惑,方显本性

在去湖州拜访郁四的时候,胡雪岩由于没有与郁四打过交道,便在一间酒馆里,问:“谁知道郁四的住处?”

陈世龙走了出来,拉上黄包车,一直将胡雪岩送到目的地。胡雪岩在与陈世龙闲聊的过程中,发现此人不但头脑聪明,干事也挺利索,便想用此人,哪怕以后让他跑跑腿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后来,经过郁四的介绍,胡雪岩对陈世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用人放心,他要先对陈世龙进行一番考察。因为陈世龙酷爱赌博,胡雪岩便要求他,若准备为自己做事的话,就必须改掉这一恶习。为此,胡雪岩特意给了陈世龙一笔钱,随后暗中派人跟踪他的去向。结果,跟踪的人发现,陈世龙虽然按捺不住赌瘾发作,进了赌场,但看了半天的“边风”,始终未下注。

胡雪岩对陈世龙的表现颇为满意。当然,这一切考察事后也一直没有告诉陈世龙。这时,胡雪岩心里有了一个计划,准备把陈世龙送到上海去学洋文,将来他的丝业一定会发展到去上海销洋庄的。最重要的是,与洋人打交道时,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人在生意中做翻译,肯定会吃很多亏。

尽管后来因形势变化,陈世龙没有做成翻译,翻译由一位朋友古应春替代,但陈世龙在湖州的丝业生意中却独当一面,全权处理湖州的一切事务。胡雪岩这种考察并培养人才的发展思路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4. 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人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出于众,人必非之。”大凡一些有才华的人,总难免引来众人的非议。只有具备独特见解的人,才有与众不同的见地。正因为他们对事物有深刻的见解,常人无法体会其深远意义,他们的一些想法和行为往往会遭到别人的反对和议论。

胡雪岩能够看到这一点,他总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司马松就是胡雪岩不拘一格所选的人才。

当时,王有龄在湖州刚上任,统辖的一个县城发生了民变。“乱民”杀了县官,攻占了县城,树起大旗,自称“无敌大王”。消息传到湖州,王有龄大为恼火,召集幕僚,征询办法。讨论的结果是,手下幕僚大多认为应该进行剿杀。

然而,有个叫司马松的幕僚却反对这样做。他说:“如今官兵久不训练,不知拼杀之事。乱军风头正健,不与之相争才是上策。否则,一旦官兵失败,只怕四处的乱民都会响应。况且,民乱事出有因,当以‘抚’字为上,既可安抚民心,也可平定民乱。”

这个司马松人缘很不好,平素寡言少语,又好贪小便宜,衣着服饰乱七八糟,同僚很看不起他。王有龄也不太喜欢他,只因他是另外一个朋友介绍来的,才没把他辞掉。今日见他未出兵便先言“败”字,很是气恼,便不予理睬,而派了个营官领一千人马去镇压乱民。

司马松见王有龄一意孤行,也不多说,只是摇了摇头。

事情果不出司马松所料,一千名官兵在中途便中了埋伏,死伤大半。别处的饥民见官兵如此不堪一击,也纷纷起来闹事,响应“无敌大王”。

这时,王有龄才知道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他赶紧召集幕僚,商议对策。众幕僚说来说去都没想出个好主意,王有龄突然想到提倡“安抚”的司马松。定睛一看,发现司马松没来。一问,才知他近来身体有恙而告假休养。王有龄赶紧派了个人去请司马松。不多久,差役回来说,司马松病得太重,不能前来议事。

王有龄无奈之下,只得派衙役带着一封安抚信,去与“无敌大王”谈和。哪知对方根本不领情,不但杀了那衙役祭旗,还扬言要杀进湖州。

胡雪岩这时从外地赶回来。王有龄犹如见了救星,把近来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胡雪岩。

胡雪岩道:“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他先派人打听司马松的情况。不一会儿,手下回报:“司马松正在江边钓鱼呢!”

王有龄一听,不禁勃然大怒,知道司马松是在戏弄自己。

胡雪岩并没有生气,而是说:“王兄,不可意气用事,纳其人而不知善用,你也是有过错的。”王有龄也是个大度之人,回头想想自己确实有错,难怪司马松会有如此举动。只是此时,该如何去说服司马松呢?

胡雪岩向王有龄保证说,只要自己出面,司马松一定会回来帮助他。

胡雪岩先派人了解司马松的情况。原来,司马松是个遗腹子,全靠母亲把他养大,后来又替他娶妻。一家人眼看要过上好日子了,谁知老母又一病不起。雪上加霜的是,没过几年,妻子厌倦了伺候婆婆的日子,撇下五个儿女,跟人私奔了。司马松既要照顾老母,又得照顾孩子,欠了一屁股的债,债主不时上门催讨,但他哪有钱还?有位朋友很可怜他,便通过种种关系,把他介绍到王有龄的衙门。

这个司马松,人虽然很聪明,却不善交际,也不谙人情世故,加之所受挫折太多,性情难免古怪,在王有龄的衙门里一直不受重视,颇有怀才不遇之感。这一次他给王有龄出计献策,见王有龄刚愎自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大为恼怒。虽然后来王有龄来请他,但他仍旧不肯回去。

同类推荐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热门推荐
  • 山那边是海

    山那边是海

    自幼无父无母的女孩姚伊楠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性格活泼开朗,在大学里被富家子弟许志远所倾慕,两人结下短暂的友情。原定出国留学的许志远因为伊楠想要放弃,惹得爱子心切的许母大发雷霆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让志远的哥哥梁钟鸣找伊楠谈判,想用计骗志远出国。耿直的伊楠不肯就范,谈判破裂,但伊楠对温润儒雅,文质彬彬的梁钟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偶然,伊楠与梁钟鸣再次邂逅,两人从此有了交集……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如果青春没有青只有春

    如果青春没有青只有春

    本书内容精选作家古保祥发表的校园类文章,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和《青年博览》转载。文章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有瑰丽的亲情、美好的初恋……在这里,读者可以找到自己懵懂的少年生涯,更可以觅寻一段绮丽的青春江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本套丛书将多种武术训练项目经过研究筛选后汇集起来,涵盖了太极拳、散打、少林拳、截拳道、擒拿反擒拿、高级格斗、跆拳道、长拳、泰国拳、拳击等十种武术,为武术和运动爱好者的锻炼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红顶女商

    红顶女商

    当商业奇才穿越成宅门庶女,遇见闷骚坠夫门主,萌萌哒正太皇子,老少通吃的帅哥掌柜,风流倜傥的江湖剑客……将上演一段怎样的离奇故事?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亚米契斯一部取材于儿童生活的作品。它以日记体的形式和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口吻叙写了主人公一年之中的所历、所闻、所见和所感,抒发了乡国之感、师生之谊、亲子之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通过一个个平常又满蕴人情味的生活事件,把爱和美注入读者的心田。
  • 木槿醉

    木槿醉

    木槿花,朝开幕落,颜如舜华。一朝红颜,一碗清酒,为谁而醉。*女子身子一怔,轻缓地弯下腰,面无表情地拾起那一纸休书,从容地走到男子的身侧,抿嘴道,“盟主确定要休了槿夕?”男子冷哼,微眯眸子直视女子,“难不成要我堂堂商盟娶一个残花败柳?”女子讪讪一笑,小手镇定自若地撕开那封休书,轻笑着分析道,“盟主,槿夕虽是妇道人家,却也深知上官家与商盟之间的利益,假若今日盟主真要休了槿夕,槿夕没有半句怨言。只是盟主要知道,大哥既然可以明知槿夕这残破之身还把槿夕嫁入商盟,若盟主把这一事儿传了出去,上官家丢的也不过槿夕的这一张脸,可是盟主就不一样了。”……………………“你说得这么言辞恳切不过是不想被休而已。”男子冷眸悠转,一丝复杂转瞬即逝。女子淡淡地弯起嘴角,一抹清风拂过,撩起耳边细碎的青丝,水润的唇瓣轻动,“女儿家怕的不过是寻不到一个好良人,盟主是一个好良人,但不是槿夕的好归属。”“那为何不让本盟主休了你?”男子不解地挺起剑眉。女子霁颜,“若盟主听取槿夕之言,槿夕愿意安安分分地呆在符羲山庄,粗茶淡饭,不会干涉盟主的生活,更不会要求盟主尽丈夫之责。”*片段二“你来这里干什么?”手持长剑的男子冷眸直射着临危不惧地立在殿中央的凤衣女子。女子拉了拉端正地站在身前的小男孩,优雅从容地轻启红唇,发髻上的金步摇铃铛直响,“我要当皇后,我的儿子必须是太子!”“你配吗?”男子居高临下地鄙夷道。“我配不配就要看这破匣子里面的东西足不足以权倾一朝帝皇的地位?”女子身边的丫鬟把那漆黑的小匣子递到众人的跟前,灼烧了几双贪婪的眸子。“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女人!”在地面上蠕动的皇袍男子悲愤地指着那淡然不惊的女子,明黄色的衣裳染满艳红的血迹。小男子扯了扯女子的衣角,努嘴,“母后?”女子嫣然一笑,将小男孩推到新皇的身前,掌心上用力推着男孩的肩头,冷凝道,“甄儿,叫父皇,……(文文女主让人又爱又恨,喜欢的架空文的读者就收藏一下吧!)“此文慢热,以后的更新都会在晚上的11点左右”《爱不弃》《王妃何婉约》玄青色锦袍的男子两眉紧紧地拧成一块,不满地死盯着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的女子,冷冷地哼了又哼。女子得意地瞥了他一眼,大快朵颐地吃着满桌子的菜肴,全然不顾男子那张黑漆漆的脸。“王妃,慢着吃,本王似乎没有饿着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