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000000031

第31章 孙子谈机变(2)

《宋史》里讲了一个故事:宗泽是英勇威武的战将。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宗泽率军奋起抵抗,屡挫金兵。宗泽手下有一员赫赫神威的将士,他就是岳飞。宗泽很赏识岳飞,经常指导他、点拨他,希望有一天岳飞能够成就伟大的功业。有一天,宗泽忠告岳飞说:“岳飞,你有过人的勇气和出众的才华,这是许多人都望尘莫及的,这是你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有一点我要特别提醒你,那就是你十分喜好野战。你不喜欢战前做好周密的战略布署,而只是凭直觉掌握战机,这不是万全之策呀!”宗泽说着,又拿出一些布阵图给岳飞看。

图三十五:宗泽:单骑赴州

岳飞聪明颖悟,加上年轻气盛,并不理会该图的作用,而是说:“您的教诲很中肯,布完阵后再战是从军打仗的常用战术,不失为上等作战方法。但是,战略战术的运用,完全在于将领的一念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的意思很明确:战术有其固定的形式,但并不是说照搬照抄就能赢得战争,必须把它们用足、用活。如何用足、用活,这在于指挥官的智慧了。智慧的功能,在于活学活用。

听了岳飞的话,宗泽深深地感到岳飞是位天才军事家,他决不是纸上谈兵、机械教条的普通军官。因而他对岳飞更加器重。

毛主席曾对岳飞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给予高度评价,他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产品。”他还多次强调,用兵打仗,重要的在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所以灵活用兵,相机制敌,最毛主席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毛主席用兵的一个最大特色,主席有句口头禅叫“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用兵艺术的高度的机智和灵活。因而,不论是神出鬼没的“游击战”,陷敌汪洋的“诱敌战”,内线外线相结合的“运动战”,以及像“三大战役”那样大规模的围歼战等,无不透出一般“灵”气,显示出一个“妙”字。

刘伯承元帅也十分强调用兵的灵活性。由于战场情况变化无常,必须因时、因地、因敌不同,灵活用兵,巧妙变换战术。因此,他指出:“在一定计划上,应根据新变化的情况进行主动的灵活的机动”,“要经常思考可能的敌情变化,绝不能总用一个战术来对付敌人。”他再三强调,不仅要善于正确运用战术,更应善于根据新的情况灵活地变换战术。一个指挥员“懂得战术是容易的,适用新的情况,灵活运用战术甚至变换战术就不容易了。”刘伯承元帅并对这种灵活性指挥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用兵灵活要体现在巧妙地采用虚实行动,诸如声东击西,佯动于此,实动于彼,奇正变化,因敌制胜。要能动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攻其所必救,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和其他多种对付手段。”他还强调用兵要“巧、猛、疾”三字,所谓“巧”,就是灵活巧妙而惊奇;所谓“猛”,就是要有猛虎扑食的气势;所谓“疾”,就是调动部队,指挥作战要快、要敏锐。这是对灵活用兵的创新和发展。

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杀机四伏。作为指挥员,如果思维不敏捷,用兵不灵活,就无法在战争中站稳脚跟,无法打赢战争。

[人生感悟]

“悬权而动”是军事名言,又是人生名言。就人生而言,“悬权而动”是万事行动第一动。

在做事时,单是努力奋斗不行,我们还要尽量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得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权力,在多大的范围内自由运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好做事的分寸,既不超出游戏规则范围,又能最大限度地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成就。而要想做到这一步,在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尽可能地灵活运用游戏规则。

想创立一番事业的人更喜欢灵活地运用游戏规则。哈佛商学院沃尔特·屈默勒副教授曾总结出这样一条经验:成功的创业人士大多能够灵活地运用规则。一般来说,经理人有时也会耍一些小聪明,但一般都不会越雷池一步;而创业人士则不同,他们不但愿意变通规则,可以说,他们简直是乐此不疲。实际上,在大多数成功的创业故事中,总有那么一幕;大胆的创业人士如何运用一些惊世骇俗的策略,做成一笔关键的生意或者找到重要资源使其创意成为现实。关于这一点,他提到了两年轻的事业创立者创办邮购公司的故事。

这是上世纪末,当两位年轻人从一家风险投资公司那里获得了种子资金后,他们需要迅速招募一支由二十多人组成的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以编制首份邮购产品目录。这两们事业创立者当时还没有租赁办公室,他们的办公场所就在卧室外面,仅有的办公设备也就是每人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当时的劳动力紧缺,他们很清楚,除非能让外界认为他们是一家成熟的公司,否则优秀的人才是懒得费心劳神来参加面试的。为了公司的成长壮大,他们必须招募到优秀的营销人才,这两位魄力十足的创业者灵机一动,决定编造两个无恶意的谎言。

首先,他们在本国一份主要的商业报纸上登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广告,将自己的公司描术成一家“迅速成长的跨国企业”。这一描述并非完全真实,但也不算完全虑假。因为这两位创业者解释说,他们确实有将公司业务扩展到该地区另外两个国家的计划。这则广告没有白做,一下子就吸引了一千多人前来应聘。接下来是面试。总不能让这一大批面试者就在自己的卧室外面面试吧。于是,揣着应聘者的个人简历,两位创业者又在当地的四季酒店租了一天的豪华套房,对经过初选的应聘者进行了面试。两位事业创立者当天的“假戏真做”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吸引力,由此吸引了优秀的人有五百名,并且真的成为一家成长迅速的跨国企业。

事业初期,每个创业人士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这一战可以借用陈毅《梅岭三章》中的一行诗句:“创业艰难百战多”。几乎创业生活的各方面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如果我们在着手创立自己的事业时,一味地墨守成规,照章办事,那只能是此路不通,死路一条。这时候就需要创业人士大胆地突破成规,灵活地运用一些巧妙的规则,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双一村,于绝路中冲出一条生路。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只要能灵活地运用规划,想方设法寻求突破,许多创业人士都能藉此突破事业的瓶颈,打通创业之路。

兼顾利害——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原文]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兵法·九变篇》)

[今译]

聪明人将帅考虑问题时,必定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

[历代论引]

曹操曰: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李筌曰:害彼利此之虑。

贾林曰:杂一为亲,一为难。言利害相参杂,智者能虑之、慎之,乃得其利也。

张预曰: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此亦通变之谓也。

[兵法札记]

战争中的利与害,亦虚亦实,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凡兴师作战,其利害总是存在于将帅的思维和决策之中。作为全军的指挥,在实施作战指导时,只考虑处的因素而不考虑害的因素,就会麻痹大意,轻举妄动。相反,如果只考虑害的因素,而忽视利的因素,就会丧失信心,动摇士气。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忧丧而死。少子袁尚继位,而长子袁谭不平,命车骑将军驻黎阳。袁尚也怀疑其哥哥,拔给他指挥的兵力很少,还派亲信跟随,实为监视。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继续进攻袁尚兄弟。先渡黄河攻袁谭。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想发兵救助,又怕袁谭得了兵众不还。就亲自率兵救助,与曹操战于黎阳。袁军夜逃,曹军追到邺城下。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城,郭嘉却在大胜之机提出撤军,而南征刘表。他说:“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对郭嘉提出的消灭二袁的谋略连连称善。

郭嘉当时提出放弃进攻,待二袁火并,自相残杀,再一举两得的谋略,是建立在对袁氏政权内部矛盾深刻分析基础之上的,是非常高明的谋略。当时,二袁之间存有矛盾,如若急攻,二袁则共处灭亡之险境,必然会为免于灭亡而共同抗曹以求存;而如撤军,假装回军进攻刘表,二袁就没了外忧,内部矛盾上升,定会自相争斗。唐代柳宗元《敌戒》中说的“敌存而惧,敌去而舞,……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就是这个道理。曹操于是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八月下令撤军,南征刘表。二袁大喜,随之二袁争夺冀州。袁谭被打败,向曹操请降。曹操假装南征刘表,意在两袁。见二袁如郭嘉所料,正中圈套,不禁大喜,答应袁谭请求,出兵救世主援。袁尚退守邺城。曹军于公元204年八月破邺城。十二月又转手杀谭。郭嘉之谋略一步步顺利实现。

[人生感悟]

在处理问题时,人们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片面性,顾此失彼。为了求得正确的解决办法,你必须左思右想,权衡利弊,全面考虑。

当你在思考某一复杂的问题时,切不要急于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要想一想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什么经验教训,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新的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妨亲自去观察一下,然后再做结论。

北宋时,西夏主李继迁骚扰西部边疆,保安军擒获了李母。宋太宗想把她杀掉,犹豫不决,请枢密使寇准商议此事。商议定后,寇准回家路过相府,将结果告诉宰相吕端。吕端问:“这件事准备怎样处理?”寇准告之:“准备斩首,以惩戒凶逆。”吕端说:“如此未必合适。”他于是进见皇帝说:“从前项羽欲烹高祖父太公以示威于高祖,而高祖却说愿分得一杯羹。举大事者是不顾父母的,何况李继迁是个不孝之子呢。陛下今天杀其母,明日能抓住李继迁本人吗?如若不然,只能增添其对宋的仇恨,反而志坚。臣以为,应将李母安置于延州,好好服侍,以招来李继迁。他即便不降,也可用此事拴住他的心。”太宗听罢称赞,以此为理。后来继迁母死于延州,继迁死后,其子投诚。

当人被某事某物所惑时,往往会不顾利害得失而匆匆行动,从而不免受挫。而兼顾利害得失者,无论办什么事都不会陷入困境了。

能屈能伸——屈伸之利,人情之理

[原文]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九地篇》)

[今译]

对于九种地形的变化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将士们心理情感的变化规律,将帅们都是不能不认真研究考察的。

[历代论引]

曹操曰:人情见利而进,见害而退。

梅尧臣曰:九地之变,有可屈可伸之利,人情之常理,须审察之。

王皙曰:明九地之利害,亦当极其变耳。言屈伸之利者,未见便则屈,见便则伸。言人情之理者,深专浅散,围御之谓也。

张预曰:九地之法,不可拘泥,须识变通,可屈则屈,可伸则伸,审所利而已。此乃人情之常理,不可不察。

[兵法札记]

用兵之利,在于灵活善变,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有曲有伸,伸缩自如,刚柔相济。刚则坚不可摧,柔则如绵似水;伸者锋芒毕露,缩者若有若无,而那种只能刚不能柔,只直不弯,机械死板的用兵方法没有不吃亏的。

中国最早就把“阴阳说”运用于战场,从“两仪”到“八卦”,而八卦的每卦又派生出八卦,即八八六十四卦,再继续派生,无穷无尽,阴阳相济,奥妙无比。所以,专门论述此理的《周易》,尤为古代优秀将帅所独钟,并千方百计掌握其中的玄机奥理。这种“阴阳说”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刚柔相济之理,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孙子的“屈伸之利”,其基本思想也在于此法此理。

战争是生死较量,能否做到“屈伸之利”十分重要,这方面的教训也不胜枚举。三国时期袁绍虽百万之众,煊赫一时,但由于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当进不进、当退不退,最后却败在了当时还处于弱势的曹操手中。刘备因关羽被杀“忍无可忍”,把诸葛亮一再告诫他的“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国家战略置之脑后,犯忌攻吴,结果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几乎为蜀国的灭亡划上了句号。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热门推荐
  • 异时空

    异时空

    一个被众神诅咒的家族,一个被世人唾弃的家族,一个世代传承着封神之体的家族,汝鄢蓝夜,一个享誉联邦数年,被誉为站在科技巅峰的天才少年,一个背负着无尽诅咒,传承着被众神嫉恨的封神之体的神秘少年,父母双双神秘死亡,数年后终于查到背后的真相,却在准备复仇之前,被仇人暗算。
  • 至死不渝爱上你

    至死不渝爱上你

    简介:一次意外让他俩相遇,一个冷漠如他,一个善良如她。好心的救助却搭上了自己的一生。一颗冰封了25年的心在看到她的那一刻瞬间融化,莫名的安心,不言的舒服,让他毅然决然的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她,短短七天的相处,由一见钟情变日久生情,在他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想要有何表示的时候,她却选择了逃避。俩人再一次相见她已经有了未婚夫。他们两个总是错过,她总是选择逃避而放弃他,他不甘,他爱她,甚至可以付之生命,可是为什么她总是选择逃避。他对她说,对你的呵护是应该的,而我的呵护只属于你一个人的,你是我唯一的。他对她说,我爱你,就永远不会放弃,你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只有我才配的上你。他对她说,你要怎样才接受我,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换取你的心。终于,她对他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怎样的爱情让他至死不渝,怎样的爱情,让她恐之不及。此文专情。
  • 假装爱过

    假装爱过

    七岁以后,她的目标就是能找到他,嫁给他。辛苦寻找多年,她都没有放弃,后来,那个男人站在自己身边说,苏染,你嫁给我吧。她认为自己是开心的,可是找不到一点兴奋的理由。程浅阳说,苏染,你就假装相信我爱你,这样不好么?不好。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本文完结于2010年,抄袭本文的自重)她是个把黑也能说白,把歪理也能掰成道理,把死人也能气活过来的无良少女,靠着一张毒嘴说遍天下无敌手。她的格言:挡我金萝萝财路者死!当超牛逼的爱钱女穿到古代,遭遇三个厉害皇子,会擦出什么爆笑火花?本文女主以另类的方式,演绎一段爆笑的倾城之恋。
  • 杀神成神

    杀神成神

    陈希不幸运的穿越了,成了一个纨绔弟子。此后他遭遇强逼婚、被绑架、遇邪道、受众讥、失爱人、入虎狼种种磨难。从衣食无忧到被人追杀,从修行天才到众叛亲离的辛苦坎坷的历程。
  • 风定江山

    风定江山

    并同行江湖间!一次江湖行,一段倾城恋,一场兄弟情!一场又一场的刺杀,是什么人指使?爱恨交织的几个女子,却相遇在江湖,谁能陪伴一生!对敌者,杀无赦!即使千万人,也不留一个祸根!局中局,迷里迷!既是布局者,两个不属于江湖的人,也是别人手里的棋子!血与泪汇江湖,刀和剑成武林!在血泪刀剑中本欲随风,却无奈逃不出万丈红尘!
  • 混沌圣诀

    混沌圣诀

    故事以主角重生到异世界为背景展开,横跨多个时代,面对不同的对手,主角虽然不为己甚,无奈对手咄咄逼人,主角只能勉强应对,不料却暗合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宗旨,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侏儒是天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矮人都是天生的高级技工,如果单论钳工技术,全银河联邦最优秀的钳工也比不上一个普通的矮人族工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