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900000029

第29章 学习的方法(2)

当时的鲁国,政治、社会一片混乱,国君鲁昭公死,季平子立鲁定公。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季平子死后,他的家臣阳虎实际上控制了鲁国政。阳虎有意要用孔子,但孔子以为时机未到,专心教学。

后来,阳虎在反三桓的斗争中失败而出逃。鲁定公便“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史记·孔子世家》)。在一年之内,由邑长升为工程长官,再升为司法长官。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当时鲁国的三桓在家中演奏只能由天子享用的“八佾舞”,狂妄至极。孔子十分生气,对他们“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第三》),并建议拆毁这些人的城堡。这就是有名的“礼堕三都”。叔孙氏、季孙氏先后拆掉了邱邑与费邑。而孟孙氏拒绝拆除成邑,孔子以武力威胁也未获成功。这时,齐国把一些能歌善舞的美女送给鲁定公,掌握实权的季孙氏接受了。鲁定公于是整天厮守着美女,有时一连几天不上朝听政。孔子看到自己受到排挤,而定公怠于问政,但又不想把国君的不智张扬天下,便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鲁国,“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微子第十八》),开始其十三年的周游列国的坎坷经历。

孔子在其漂泊流离的流亡生涯中,虽然也受到过一些国君的礼遇,但总的来说是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然而我们不能就此而认为他失败了。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活动本身就是为政,何必一定要做官为政?孔子通过自己的言教和笃行表达了社会的良心,伸张了正义,他的教化遍天下。他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们都成了社会的栋梁,继续以仁义笃行于世。

学无常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第七》)

【今译】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

【评注】

朱子曰:“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

学历是过去,能力是现在,学习力决定未来。

就人一生需获得的各种知识来说,学校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但同时又是很有限的。所以,在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之外,还必须善于广泛地、随时随地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新技能。

孔子一贯坚持和强调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按《论语》、《史记》、《春秋左传》等文献记载,孔子明确问学的人就有老子、郯子、蘧伯玉、师襄子、苌弘子等,学习的内容涉及礼、史、官制、琴术。孔子不仅向当时声望显赫的社会贤达或社会名流虚心请教,甚至“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的田野山林之隐士,如《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的楚人接舆荷莜丈人、长沮与桀溺,孔子都派遣学生执礼问讯,或亲自前往请教。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具备某方面的技能,怀着兼容的心态向身边的人学习,对于自己不及之处,他们就是某一方面的“师”。汉高祖刘邦曾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有人总结刘邦成功的原因就是:出生差,运气好;力量弱,胆子大;毛病多,改得快;水平低,悟性高。可见“学”才是“胜”的法则。

“学无常师”有一个观念和态度问题,就是要树立一种人人可以“为我师”的思想。有的人片面地理解学习就是听老师讲课,就是捧着书本仔细地读。然而,我们大部分的知识,都不是这样得来的。我们大部分的知识,特别是有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我们可以向优秀的人学习,汲取他的优点。成就我们的人生;我们也可以向不好的人学习,比如罪犯、小偷、失败者、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这些人就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反省。

美国教育家斯金纳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千二净,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剩下来的东西”,是指生活中的事情,身边的事物,我们在学校里,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里的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如果遇到好的老师,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另一方面,除了资深的教授,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

在书本之外,广播、电视、参观、活动、网络或光盘数据库等等,都是学习的媒介与渠道。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种类信息,许多网络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选择单一渠道学习的人,心灵比较闭塞与孤寂;熟悉多元学习渠道的人心灵比较开放与快乐。

另外,除了身边的“师”,我们还应该感激“对手”。就像百米赛跑一样,多人一起跑总是比个人起跑的成绩好,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对手是一面镜子,也是我们的“师”,他可以让你发现自己的不足,给你压力,促使你提高。

学与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今译】

孔子说:“学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危险。”

【评注】

朱子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

爱因斯坦带过两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天天在看书。爱因斯坦早晨来的时候,发现这个学生就在看书;晚上来的时候,发现这个学生又在看书。爱因斯坦就问他:“你早晨看书吗?”

学生回答:“是的,先生,我早晨在看书。”

爱因斯坦接着问:“那么你中午也在看书吗?”回答是中午也在看书。

爱因斯坦问:“那你晚上也在看书啊?”

这个学生心想老师是不是要夸奖我了,就赶紧说:“我晚上也在看书。”

没想到,爱因斯坦这样问:“那你什么时候在思考?”

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习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

我们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一般的书本只讲述知识,没有告诉你怎么去运用这些知识,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遇到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任何书本、任何老师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从而也就无法教你怎样实际运用。所以,怎样去实际运用学到的知识,没有人能教你,全靠自己去摸索,去学习,全靠自己根据具体情况去思考。

学习、思考、运用,再学习,再思考、再运用,这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巩固了学到的知识,也使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融会贯通,成为我们整个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孔子通过学习增长知识,用掌握的知识思考问题,不仅如此,他还能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把生活思考有机会地结合起来,他说:“君子有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念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第十六》)

视思明:就是你用眼睛看事情时要思考看明白了没有。对事情辨别,要懂得以结果推知原因,把它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只有清楚明白了,你才知道要从哪里做起。

听思聪:听人说话,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我想。不仅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对自己有利。一个好的谈话者首先是一个好的倾听得。

色思温:这个色指的是脸部表情,我们脸部表情一定要呈现温和的状态,因为人与人相处最先看到的就是你的脸。貌思恭:貌既指容貌,更指动作。你的言谈举止,要给人很恭敬,谦卑的感觉。

言思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话时,要考虑到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要言行一致,不要阳奉阴违。

事思敬:要懂得敬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人。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疑思问:要好奇,要有疑问,要多问。只有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忿思难: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忍让。

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一时的忍耐,可以换来今后长久的平稳。

见得思义:在利益面前,要知道自己坚守的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能把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以上是“九思”的内容。这九思,从视听感官、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人的日常行为方面引发我们多方位的思考。这“九思”,貌似平常,其实寓意深远,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令人回味无穷。

学以去六弊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第十七》)

【今译】

孔子说:“子路呀,你听说过有六种美德和六种毛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喜欢仁爱而不喜欢学习,那毛病是愚蠢。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习,那毛病是放纵。喜欢信实而不喜欢学习,那毛病是狭隘。喜欢直爽而不喜欢学习,那毛病是争躁。

喜欢勇敢而不好学习,那毛病是闯祸。喜欢刚强不喜欢学习,那毛病是狂妄。”

【评注】

朱子曰: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

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荡,谓穷高极广而无所止。贼,谓伤害于物。勇者,刚之发。刚者,勇之体。狂,躁率也。

人有理性,可以求知。只需好学,终有所得。但是,事物总是辩证的,一长必有一短,优点同时也就是缺点。尤其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学养,就必然会带来许多问题。六言六蔽的“蔽”即弊,弊端。孔子这段话说的“学”,偏重于道德品质的全面修养,一个人具备仁、智、信、直、勇、刚的好品质,但如果不加强学习,善于运用,仍然有重大弊端。

好仁不好,其蔽也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容易成为老好人,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好好好,分不清是非,有恩而无威,常被人欺骗,成为傻瓜。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知识渊博,学问好的人,容易好高骛远,没有根基。“荡”有两方面:才高的人,容易放荡、任性,所谓“名士风流大不扬”;或者目中无人,不能自加检点,这是一种荡,是做人方面的。另外是学问方面的,冷览博观,穷高极远,但没有中心,没有归宿,博学而无所成名,这也是一种荡。学问、智慧不仅仅是拥有知识,重要的是善用知识。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信,有两种解释,同时也是两个方面。一是自信,过分自信的人,觉得自己有办法,喜欢用手段,成为心眼方面的“贼”;二是信人。不知大节,出于哥们义气,以身试法,成为行为方面的“贼”。这两方面都是由“信”造成的。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正直,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正直的人充满责任感,说真话,做事实,对于任何事物既心态平和又坚持原则。但一个人如果过于耿直,直到没有一点涵养,不能把握说话的分寸和办事的尺度,对人对事没有一点保留,就容易直话伤人,把事情办砸,不受人欢迎。性子太直,没有一点含蓄嫁曲,这样的人也缺乏风度。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勇敢是好事,但如果动辄打人,胆大包天,不能克制自己,不讲道理,就会惹出事端,制造混乱。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美哉,中国女人

    美哉,中国女人

    小说以社会学教授江枫寻找幼年失踪的妹妹、老画家楚山为自己的传世之作《中国女人》寻觅理想的女模特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悬念叠起、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神奇而瑰丽的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南唐之乱世佳人

    穿越南唐之乱世佳人

    在她新婚的前一天,他吻了她的额头。为了得到她,他要灭了一个国家。另一个他,只是静静的拥着她说,我们要好好的在一起。两帝争锋,红颜是否真的祸水?剪不断理还乱,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郑重声名:这不是正史,这只是传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辣妈

    极品辣妈

    她是闻名全校的问题学生,通告榜上时常出现她的大名。他是闻名全校的优等学生,表扬榜上必定会有他的大名。他们彼此相知,却从不曾相识。九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两人,如果有一天他们相遇了,势必会——她要压倒他,他要反扑她......多年后再见——他是空降部队,她是第一百零九次新进员工。“就她!”男人金口一开,她成了新任总裁大人钦点的私人助理。在众多女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她凉凉的说道:“总裁,您还是请我去扫厕所吧!”她和他,根本是“相见不如怀念”的好!城市迷离,灯红酒绿。在这耀眼炫目的外衣下,还有一个肮脏混乱的黑暗社会。她当年没有走进那个黑暗的社会,今后必定也不会!只是,原本想安稳过平静日子的她,却一次又一次卷入那纷争不断你抢我夺弱肉强食的漩涡中,想抽身早已来不及。黑暗神秘的他......温雅腹黑的他......冷峻傲然的他......高贵帅气的他......这世上,每个人似乎都有很多面,而当他们都坦诚在她面前时,她该如何选择?黑暗势力的强大是她无法所想象的,而这一切又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后果?片段:某女孩篇:“真不知道你这样的女人怎么会有男人要你?”某女孩不知死活的说道。“很不幸的告诉你,你就是最好的铁证!”某女人凉凉的皮笑一声。“我要去找爸爸,我相信他一定是世纪超级无敌全球最帅最好的男人,你就是走了狗屎运才会遇到他,继而生下可怜的我.”某女孩第八百零一次哀叹自己的人生。“不送!”某女人凉凉地挥手,连眼皮也不抬一下。狗屎运?!切,谁想要狗屎运!某男性路人甲篇:“死男人,别动我女儿!”“你女儿?你确定?”男人长眉轻挑,俊脸上温文尔雅,轻问的声音低醇温和,略带磁性,神情举止优雅得不得了,似有着一股致命的诱惑。望着眼前的男人,她只觉得背脊渐渐升起一丝凉意,一句话不经大脑冲口而出:“废话!不是我的难不成还是你的?”话一出口,她立刻想咬舌自尽!男人深幽的黑眸闪了闪,渐渐逼近她。“那么请容许我请教一下,‘你’女儿是?”“不是你的!”她脱口而出的话太快,令两个人震慑当场。她极力想补救,正好旁边有一位男性路人甲经过,她伸手一捞,挽住路人甲的胳膊,冲着他邪恶一笑道:“这我老公,我女儿的父亲!”某男性路人甲在心中哀叹:拜托大姐,要演戏麻烦对好台词先?外篇莫家专出怪胎: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