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是有技巧的:
第一,抓住重点。
管理者虽然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好,但为了要遵守工作时间表,在不少情况下,仍然必须强迫自己主动结束通话。
在讲电话时,要想迅速地抓住重点或赶快结束通话,并不是很难的事;但是就有许多人无法做到,他们讲电话的时间比真正需要用的时间常常能多出五六倍。他们有时候还没把主题讲清楚就挂上电话,或是根本不在意是不是该结束通话了。
第二,先谈重点。
如果结束通话,对方又是很熟的朋友,那你就可以开门见山地跟他说我现在必须离开,或是等会儿再打给他。但是如果你与来电者并不熟,那你就说“现在外面有三四个人正在等我开会,这个会早在十分钟以前就该开始了……”或“我现在又有一个从美国打来的长途电话,而这个电话事关重大……”。
讲电话时,尽量先讲重点;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就再谈一些其他的事。可是仍有部分管理者,他们往往在讲到主题之前,先聊个五六分钟。有时候聊聊天是可以的,但在一般情况下这样做并不恰当。因为这样做不但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也可能浪费对方更为宝贵的时间。人们一定遭遇过这种更糟的情况,譬如说如果对方接另外一个电话,那么你就可能连一句重要的话也没来得及说,却又不得不挂上电话。
第三,不谈空话。
每打通电话或接通电话,都应该是为完成一些事情服务的,如果你现在不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你想要的、确定性的答案,你必须要进一步问清楚他什么时候可能给你答案,如果对方不能回答你,你必须问他什么时候可以给你确定的日期。如果他连这一步都做不到,你干脆就挂断电话,别再想这回事了。因为任何进一步的追问,往往都只会浪费你的时间。
第四,找到对方。
有时候你在打电话时,最多只能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跟对方通话而已。很多人往往只为了找到对方,便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
第五,主动再出击。
如果第一次打电话,找不到你要找的人,你不必请对方回电话;你应该问清楚他什么时候可能会在,到时候你再主动打给他。如果无法确知对方何时会在,你就可以留言“请告诉某某先生,我将在今天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到三点之间打电话给他”。这样对方便会在你约定的时段安排出时间来,以便你可以联络到他。如果你打了两个电话仍找不到对方,那么可能并不是你打法对不对的问题,恐怕是对方根本就不愿意跟你讲话。如果你想使对方一定要接你的电话,就说一些他爱听的事,或是说那些他们唯恐漏听的消息。比如,一个销售代表曾打电话给某运输公司的董事长,谈一件他们正在计划的产品促销活动,但由于销售员跟董事长并不熟,而且他知道最近运输业的情况很不好,于是他对董事长的秘书说:“请告诉某某先生,我有一个构想要跟他商量;如果他真的喜欢,我们不会要他一毛钱。”结果那个董事长果然接了他的电话。
第六,不必回电。
有时打电话,并不一定非要实现一次双向沟通不可。比如,要通知对方一些事情,而不是要跟他交换意见或讨论问题,你只须把要说的话详细地留给他就行了,不必要求对方回电。但是如果对方发现一些问题时,他自然会再一次打回来问你。
第七,不同意,再回电。
如果你只是想要得到一项简单的回答,想证实某件事情,或是要取得对方的支持或同意,你在电话中可以跟他的秘书说,如果他不回电话就表示同意。你可以说:“如果某某先生不同意,再请他回电。”
第八,谁先接听。
有些人在接电话时喜欢磨磨蹭蹭,结果等他们抓起话筒时,对方却挂断了。他们拒绝亲自按钮接听,宁愿浪费许多时间来表示他们绝不先接电话。
心理学家表示:接电话的强烈欲望不是来自电话本身,而是来自于接电话人的心理。电话之所以会吸引人,原因很多,例如人们会事先假设每次电话来的都是包括非常重要的事务必须对它引起足够的注意,而如果不中断自己的工作,去接电话,就会有一种不负责任的心理在悄悄作怪。在这种时候,人总有这种错觉,不管来电者想要做什么,他的需要都比你当时所做的事来得重要。
只要你掌握了以上这些简洁的原则,有意识地缩减自己的电话时间,你的工作效率一定会变得高效。
让坚持成为习惯
任何改变的发生都离不开一个决定性的要素。事实上,成功地改掉坏习惯的先决条件便是那高于一切的品质——坚韧。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自我控制赋予了我们改掉习惯的能力。事实上,改掉习惯的能力与我们的自律能力是成直接的正比关系。而我们的自律能力的高低可以从我们的坚韧中看出来。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过的那样:“我们行动时,自律就表现为坚韧。”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已登峰造极的丘吉尔来演讲。丘吉尔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在正式演讲的三个月前,媒体就开始炒作,各届人士翘首以盼。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到齐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丘吉尔的成功秘诀。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后,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决不放弃!第二,决不、决不能放弃!!第三,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就走下讲台。会场在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丘吉尔之所以如此伟大就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决心。丘吉尔用自己坚定的决心鼓舞英国人民坚持战斗。这种决心和“鲜血、汗水和眼泪”就是他所能给予的。丘吉尔的早年生活就让他知道了坚持不懈是多么重要。
丘吉尔像众多的成功人士一样也有过困难和挫折。他上过九年的寄宿学校,在这九年里,他学习很吃力,甚至接二连三的不及格。但是尽管如此,他的决心还是丝毫没有动摇。他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历史的旁观者,而是选择做一个参加者、一个领导者。于是,他连续三次参加了英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入学考试,直到最后一次才被录取。
数年之后,当他回到哈罗公学(培养英国上层阶级子弟的一所中学)时,他在一个毕业典礼上作了有史以来最短的演讲:“永远不要放弃!永远不要放弃!永远不,永远不,永远不,永远不——不管是大事小事——永远不要放弃,除非是为了荣誉和善意。”
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最欣赏的格言是:“走你的路,世界上什么也代替不了坚韧不拔:才干代替不了,那些虽有才干但却一事无成者,我们见得多了;天资代替不了,天生聪颖而一无所获者几乎成了笑谈;教育也代替不了,受过教育的流浪汉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唯有坚韧不拔,坚定信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世上只有两条路能通往成功的目标并成就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力量和坚韧。力量并不属于大多数人,它是少数人的特权;然而,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可以拥有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坚韧从来不负众望,因为它沉默的力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壮大,直到所向披靡无以抗拒。
事实是,坚韧对于改变我们的习惯,实现我们的目标至关重要。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了这样的过程:“如果我们被一种不寻常的需要推动时,那么,奇迹将会发生。疲惫达到极限点时,或许是逐渐地,或许是突然间,我们超越了这个极限点,找到了全新的自我!”詹姆斯继续解释道:“此时,我们的力量显然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并感觉到难以言表的轻松。”
同样,我们拥有了高度自律的能力,我们也将拥有詹姆斯所描述的那种跨越“疲惫极限”并最终实现目标的能力。
詹姆斯还指出,坚韧是一种习惯。坚韧这一习惯的过人之处便在于,你表现得越坚韧,你也可能变得更加坚韧。
约翰尼热爱橄榄球,他在匹兹堡的一所高中担任校橄榄球队的四分卫。高中毕业时,约翰尼向某著名大学的橄榄球队提出加盟的申请,但是,却因为个子太小而遭拒绝。最终,约翰尼不得不勉强接受了一所默默无闻的大学的邀请。大学毕业之际,约翰尼申请加盟匹兹堡钢人队的愿望也落空了。失望之际,约翰尼成了一名钢铁工人,业余时间在一家业余球队打球。不过,坚韧的他始终不断地与每一家橄榄球联盟的球队联系。
其实,他所需要的,仅仅是一次机会。约翰尼的坚韧不拔终于有了回报。巴尔的摩小熊队终于向他发出了邀请,而约翰尼也迅速崛起成为联盟的头号四分卫,并带领小熊队摘取了联盟杯的桂冠。最后,约翰尼入选全美橄榄球名人堂,并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分卫之一。
与决心相对的是灰心。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定期地反思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环境条件改变了,观察问题的视角也要跟着改变,这样做起事来才能保持坚定的决心。受别人或别的事影响,你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目标。也许你的某个关系破裂了,也许你的公司倒闭了,也许小的时候你想成为一个职业赛马骑师,而长大了却成了一个短跑运动员。在这些情况下,你就要分清改变目标和放弃努力的区别了。你应该灵活一点,因为灵活是你保持决心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它能使你的生活不再那么压抑。
林肯曾说过“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因此,要维持奋斗的热情,就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有些人在奇迹出现之前五分钟停止了,这样他们会后悔一辈子的。成功的人都是不赢不罢休的。他们会说“没有任何借口,没有后悔可言”。你要抓住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实现它!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成功之前,一定会遭遇到很多挫折,甚至遭遇某种程度的失败。大多数成功的人士都是在失败的打击以后获得成功的。失败是个骗子,狡猾又奸诈,它最喜欢在一个人接近成功之际,给出点磨难。在失败重重打击一个人时,最简单和最合逻辑的方法就是放手不干。缺乏坚韧力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大多数人常见的共同弱点,很多人看到不幸或失败迹象就心灰意冷、抛弃目标投降。众多的成功者并不是依赖机会或好运气,而是得力于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抱定决心,坚持到底,直到实现他们的目标。
尽善尽美,善始善终
1965年,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到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帮忙,管理员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书放回原处。小学生问:“像是当侦探吗?”管理员说:“那当然。”小学生便不遗余力地干起来。第一天,他已经找出三本放错地方的书。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卖力气。过了两个星期,小学生的父母要搬家,小学生担心地说:“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放错位的书呢?”没过多久,小学生又来了,高兴地对管理员说:“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我转回这边上学,由我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这个小学生是如此敬业。图书馆的管理员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学生后来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做出了伟大的事业,有些人只看到他拥有的巨富、显赫的名声,却不知道盖茨本人并不那么看重这些东西。盖茨说过,等你有了一亿美元时,你就会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他看重的仍然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简朴的普通人的品格。
就精神实质来讲,被一些人艳羡的大人物——比尔·盖茨,也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至少他自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别人看他成就了大事业,而他自己则认为不过是尽了一个技术员的本分。陶行知讽刺那些“居高位如在厅里挂画像”的“小人”,把大事也能做小。而真正伟大的人,则能把小事做大,或者在他们看来,只要有益于世,“本来事业并无大小”。
有一次,盖茨和一位朋友一块儿驾车去一家饭店开会,因为去晚了,一时找不到停车位。朋友建议把车停到贵宾停车场去。盖茨说:“那要花12美元呢,这个价钱可不便宜。”朋友说:“由我付钱好了。”盖茨说:“这不是个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也许你会说盖茨是个守财奴。那你错了。他曾多次为他的母校、他父母的母校、癌症研究中心等捐赠大笔款项。
就盖茨的地位和业绩而言,他的工资完全有资格列全美之冠,但实际上只属中等偏下。他说,他对于钱从不关心,而且也不大在意股票行情的变化。他更关心的是他的工作。这个“世界大腕”最看重的,是他的“本分”,即电脑软件技术,而对这本分之外的东西,则“不加毫末”。他把自己看做一个技术员,他认为“英雄”是一个很伟大的字眼。
比尔·盖茨劝告青少年牢记这几句话:事情不分大小,都应使出全部精力,做得完美无缺,否则还不如不做。一个人如能从小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他的生活将一定过得满足愉快,无牵无绊。
要想过一种美满愉快的生活,只须做事精益求精,力求完善。当一个人把事情处理得顺顺当当、无牵无挂时,他心里的愉快,真非笔墨所能形容。那些做事草率疏忽,错误多多的人,不但对不起事情,并且对不起自己!
有许多人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只用“足够了”、“差不多”来搪塞了事。结果因为他们没有把事业的根基打牢,过不了多久,便像一所不稳定的房屋一样倒塌了。
失败最大的祸根,就是从小养成不整洁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司特莱底·瓦留斯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制造家,他制成一把小提琴,往往要经过不少岁月。但是你可不要以为他太笨了,他所制造的成品现在已经成为稀有宝贵的珍物,每件价值万金。可见世上任何宝贵的东西,你如果不付出全部精力,不畏千辛万苦地去做是不能成功的。
做事尽善尽美,不但能够使你迅速进步,并且还将大大地影响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任何人如果要想成功,就非得秉持这种习惯去做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