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他分析:“如果是高个子讲这些话,听众可能礼貌地鼓一下掌,但菲律宾那时离独立还有一年,自己又是矮子,由我来说,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从那时起,小小的菲律宾国家就开始在联合国中被各国当作很有资格的国家了。也正是从那时起,罗慕洛认识到了矮个子比高个子更有着某方面的天赋。矮个子起初总被人轻视,但一旦爆发,就会一鸣惊人。
无论你存在哪种缺陷,无论你是否完美,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因自己某方面的缺陷而自卑时,不妨对自己说:“相信自己明天就会有所作为!”因为,残缺并不是一种遗憾,而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美。你会突破残缺的障碍,让你的生命迸发出更强烈的声响。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缺陷的世界中,并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克服缺陷,不断地超越缺陷,那才是真正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与真实的自己相处
芝兰在野兮,不以野而自伤;芝兰在室兮,不以室而自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惟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是自己能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约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其中自我是焦虑、恐惧的所在地。人在生活中常会受到外界的威胁,本我不合时宜的冲动和超我的制约。
正因为有这些自我焦虑的因素存在,你必须开始了解你自己,必须与真实的自己和平相处。你要没有焦虑和恐惧的正视自己,单纯地与真实的自己相处,因为想要真正了解某种东西,必须和它密切相处。但是如果你对内心的焦虑习以为常的话,你就不再和它在一起了。譬如你在卧室中悬挂一幅字,每天进出都会看到它,两三周后,你就无视它的存在了。
如果你已经认清了自己是恐惧和焦虑的,既不接受,也不排斥,既不消沉,也不得意,而只是客观地观照它。这种状态就已经很好了,说明你的心智学会了观照生命。你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观照生命的真实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观照生命的整体性。这才是真实的你,而不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制约而无所适从。
下面这则小故事中的蜈蚣就是听了青蛙的话,结果不能像自然的自己那样从容了:
一只青蛙看见一只蜈蚣用一百条腿走路,自己心里就琢磨:我用四条腿走路都很麻烦了,它是如何用一百条腿走路的呢?先迈哪条腿,后迈哪条腿能记住吗?有一天,它终于忍不住了,就当面问了蜈蚣。
蜈蚣听后,也疑惑了,它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每天都在走路,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迈步的。
“让我想一想在回答你。”它对青蛙说。蜈蚣就开始站在那里想,到底先迈哪条腿呢?越想越糊涂,就想走走看吧,结果晃动几下,却倒在地上了。它着急的告诉青蛙:“我现在还是不能回答你的问题,而且我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腿了。你以后还是别再问其它蜈蚣同样的问题了。”
与真实的自己和谐相处,做最自然的自己,这才是享受生命中的自然之美。
3.现在就行动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乃至整个命运的,只在一瞬之间。
伟大的犹太圣哲希勒尔(Hillel,公元前9~公元前10世纪)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对自己负责,那么, 那么谁会对我负责?如果现在不开始,那么又更待何时?”
永远不要指望会有别人来帮你决策,替你行动。惟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并改进你的生活目标。也许你对下一步生活道路该怎么走茫然无措,但你要知道,现在你还相对年轻,如果现在还不开始,你将永远无法达到你的目标一一至少到不了你所期望到达的地方。对重塑自己这个问题,犹豫的时间越长,浪费的时间就越多。你此时此地决定的事情,就在此时此地接受并开始去实现它。如此一来,你就能轻松构建你自己的人生历程。
①实现自我转型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当新一轮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迅速展开,当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正顺应金融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发展时,其他发达、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在这样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想活就必须转型。必须转型,企业除了转型别无他路。
同样,目前中国社会正在转型,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不可逆转的一种历史趋势。这种社会转型为每个人重塑理想目标、重建信仰信念,提供更为合理的理论根据和精神支柱。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要迎接竞争的挑战,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能进行自我转型,重塑自己。
你一定读过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童话。一百多年来,安徒生童话一直在世界各地流传着。很多人童年时都读过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安徒生写了那么多美丽的童话,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成功的。但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是经过转型才走向这个行业的巅峰的。
安徒生出生在一贫寒的鞋匠家庭,他的童年既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说他快乐是因为他有一位好爸爸,常常给他讲童话的好爸爸,他是在爸爸的童话中长大的,童话给了他梦想,给了他希望,也给了他快乐。说他痛苦是因为家庭贫困,贫困是最折磨人的,家庭生活拮据,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尽情的买衣服,买书。
开始上学了,一天,安徒生对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儿说:“等我长大了,我要驾着金光闪闪的马车,把你接到我的城堡去。”第二天,安徒生刚进学校就有一个纨绔子弟过来跟他打架,嘴里还说:“就你,你一个穷鞋匠的儿子,还想拥有城堡?”周围的人都发出嘲讽的笑声。
就在这样艰难的生活中,安徒生渐渐长大。家里人开始为他的前途做打算。妈妈主张他去给人家当文书,奶奶却指望他能成一名知名的裁缝。安徒生自己有着自己的打断,他想当演员。
但这条路并没有走通。一次,一个名叫吉尔登堡的上校带着安徒生去见克里斯蒂安亲王,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使安徒生的演员梦想成真。可是当克里斯蒂安亲王看安徒生的演出后却说:“你还是学车工吧!”
但那时安徒生并没有放弃当演员这条路。他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了一段时间,也曾经找到一个机会,那就是剧院让他在《拉娜莎》中扮演一个婆罗门教徒。然而刚刚看到的希望有破灭了。当安徒生根据剧情需要袒露着背走上舞台的时候,引起台下的观众的一阵笑声,因为他太瘦,有些瘦骨伶仃,于是剧院以此为由辞退了他。
这次安徒生知难而退了,他要实现自己的转型,他开始写剧本。当他把剧本拿给皇家剧院的经理看时,经理说:“你的剧本缺少文化素养,不太适宜演出,但我看到了天才的火花,想为你申请公费学习。”就这样,在这位伯乐的帮助下,安徒生开始了学习生涯。
在大学期间,安徒生就开始写作,而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安徒生经过了那么多的挫折与转变,才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所以面临困境,要知道如何转型,转型既是人生的危机,也是人生的机遇,因为不转型就有可能被淘汰,转型就有生机。面对现实,把握好方向,成功转型,就不会一直被失败团团围困,你的前途也就一片光明了。
②只需要动一下
你所关心的应该是如何开始行动并坚持走下去。
每一个人自懂事时起好像并没有刻意去学习怎样吃饭,怎样穿衣,怎样干活,怎样相处,而基本上是承袭了前辈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确比较容易地学会生活,但同时这些成规也给人们一种错觉,好像人本来就如此生活的,而且将来也是如此生活。这就使人们安于一种现状,陷于保守,养成惰性。这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只青蛙每天都保持一个姿势,蹲坐在火山附近池塘中心的一片叶子上。它已经太习惯这个姿势,以至于都懒得跳起来去捉唾手可得的飞虫。甚至当池塘其他地方的青蛙从四面八方赶来告诉它有食物可觅的地方时,它还高高地仰着头,甚至嘲笑它们。所幸的是,它炼就了伸长舌头从空中捕捉飞虫的艺术——几乎不用挪动它的脚。
终于有一天,火山爆发了,池塘里的水开始沸腾, 这只青蛙的脚被烧焦了,可它还是不肯挪动地方。结果,这只青蛙活活被喷发的大火灼烧而死。
这只可悲的青蛙,它顽固的坚守着自己的惰性,却因此而丧了性命。其实,逃命很简单,它只要跳一下,轻轻跳一下,无需多大的气力,就可以让自己到达安全的地方,从而避免这种厄运。
而有时候人类又何尝不像这只青蛙呢?总是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以致形成一种思维惰性。这就容易形成因循守旧,看问题具有片面性,迷信权威,怕犯错误等心理特征。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落后于实践而保守成规的一面,常常是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才想到应该改变, 然而那只是一种消极逃避行为而不是正面迎接挑战。
对你而言,积极的创新,勇于改变应该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而不是四处乱碰或者被别人牵着鼻子跑。
是开始的时候了,即使是缓慢的进行,也要朝着未知的、潜在的、无限广阔的重塑自己的世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