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有过这样的感受,只要遇到一件倒霉的事情,那么一系列倒霉事情就会接踵而至,你一整天都陷入坏情绪之中。这决不是你一个人有过的感受,看看小毛一天的遭遇吧:
早晨上班赶上下雨,刚打好油的皮鞋沾满了水,裤腿也湿漉漉的还带上了泥巴。在公交车站等车,却半天不来一辆,小毛有些着急,一看表更慌了,如果迟到刷不上卡,那一天等于没上班。小毛决定打车走,又直雨天打车的人太多,好不容易来一辆空车,立刻有人抢先而上。小毛几次也没打上,正好公交车过来了,赶紧上吧。还好,有坐,一屁股坐下去,感觉屁股冰凉,抬起屁股一看:哇噻,原来车坐子上有水!可能是刚才的乘客把伞放在车座上的原因。小毛憋了一肚子火:我的毛料西裤算完了!这鬼天气!
总算及时到了办公室,一脚迈进办公室,小马就告诉小毛高管考核方案没通过,退回修改。那可是小毛熬几天几夜的成果啊。要修改,说得多轻松!可改起来多么费尽啊!小毛心里又委屈又生气,放在一边,一天也懒得弄。
终于下班了。还是细雨蒙蒙,小毛也没什么精神,游荡着往外走。突然想起忘了给女朋友打电话,约好下午打电话商量晚上吃饭地点的,你看这记性,就今天这些倒霉事给搞的。赶紧打吧,不然女朋友该发脾气了。电话通了,没人接的声音,过了半天才接,那边传来怒吼声:“我们约的几点,你脑子进水了?我不去了,你自己吃吧!”啪,电话挂断了。小毛这一肚子气,憋的他甚至想在大街上吼几声。
就这样小毛的一天都处在坏情绪之中。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坏情绪之中时,下丘脑就会分泌出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让你的情绪越来越糟糕;当一个人遇到高兴事情的时候,下丘脑就会分泌出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会让你的心情越来越兴奋。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当刚刚有坏情绪苗头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刻把它扼杀掉,千万不能任其肆意发展,否则你的情绪会越来越糟糕。不但这样,还有更严重的后果,如果你经常有这种坏情绪,还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一对中年夫妇,家庭美满,和和睦睦,生活非常幸福。然而幸福总是太短暂,一天,丈夫突然脑出血,没能抢救过来,不幸辞世。妻子得知后,悲痛欲绝,她感觉天塌下来一样。事情过后,她的状态还没好转,整天以泪洗面,情绪一直很糟糕,甚至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程度。事隔三个月,她发现自己黑便,于是到医院做检查,确诊为胃癌,虽然进行手术治疗,还是不尽人意,不久也辞世了。
据医学研究,情绪与癌症的关系极为密切。实验证实:情绪好时,大脑的情感中枢会分泌出一种有利于健康的“脑内啡肽”物质,这种物质既可镇痛又抗衰老,且能激活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相反,在情绪低落时,会使肾上腺素皮质酮分泌增加,这种激素进入血液后,可损害人体免疫功能,引发正常细胞癌变。
也许你认为有些危言耸听,不管怎样,坏情绪对健康都是没有好处的。同时对开展工作,对发展事业也有很大影响。
两个人遭遇到同样的突发事件,情绪不同,结果也会不同。譬如,对待工作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件事情。事情过后,甲认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工作注意一些,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尽快忘了这件事,努力工作,用工作成绩弥补这次损失。这件事对甲没有造成太大的情绪波动,产生的是良性的结果。乙则认为发生这样的事情太不应该了,在人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我怎么这么笨呢?是不是自己能力太差了呢?这样的情绪一直困扰着他,很难投入工作,自然产生了消极的后果。
如果不尽快摆脱坏情绪,不及时调节疏导和释放,就会影响人的工作和正常生活,继而导致身心疾病,危及自己的健康。为了避免坏情绪造成消极的后果,你应尽量远离坏情绪,保持好情绪,做到心胸开阔、豁达,对突如其来事件要冷静对待,要塑造自己,要善于解脱。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坏情绪呢?下面就是一些很好的方法:
(1)倾诉。当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或者自己认为很倒霉的事,别闷在心里,找个朋友倾诉一下。和朋友一起玩玩,一起喝喝茶,叙叙旧,把你的事情说给朋友听,以便得到朋友的同情、开导和安慰。
(2)发泄。有了坏情绪,不用压制它,尽情的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发泄,当然要选择最好的方式,不要太放纵。譬如你可以去爬山,爬到山顶大声呼喊,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大哭一场。
(3)高歌。你可以自己带上耳机大声唱歌,也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音乐把情绪调整过来。大声歌唱能排除紧张、激动的情绪。
(4)工作。投入工作,没有时间去想不愉快的事情,慢慢就会摆脱坏情绪。
(5)出游。可以选择假日和家人或者朋友出去旅游,但不要参加旅游团,因为旅游团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可能使你情绪恶化。最好选择坐火车出去,那样可以欣赏车外的风景,还可以放松自己。
(6)释然。也许有些问题根本找不到解决办法,你只能任其自然,心里把它完全放下,你就想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坏不过如此。
现实生活中摆脱坏情绪的方法很多,人与人因个体差异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采用的方式也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尽快从坏情绪中走出来,塑造良好的情绪,才会一事顺,事事顺!
④让自卑滚开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以及对于“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自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种人格缺陷,自卑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较强的打击;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卑心理可能产生在任何年龄段和各种各样的人身上。由于对自己没有信心,往往与机会擦肩而过。苏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苏伦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是高级白领,但她并不快乐,因为她现在所从事的并不是她理想的职业。
苏伦天生丽质,超凡脱俗,人们都说她应该去当演员,会像奥黛丽·赫本一样出色。她也觉得自己应该是演员的料。
苏伦19岁的时候,一位著名的导演挑选女主角,挑来选去,最后就苏伦和日后走红的一名演员。论形象和气质,非苏伦莫属。当看到苏伦脸上几颗明显的青春痘时,导演犹豫了。但最后导演还是倾向于苏伦。
在楼道,苏论与另一位候选人相遇,在那位女子优雅的谈吐、自信的神态面前,苏伦低下了自己的头,她有些自卑了。她犹豫了,最后决定退出竞争。
几年过去了,那位女子成了非常著名的演员,苏伦却与演艺界无缘了。她还是一名普通的白领。
可见自卑是成功的大敌,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摒弃自卑,找回自信,在追求中完善自己。战胜自卑的心态,其实就是战胜一种丧失信心的自我。摒弃自卑心理,首先要客观地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热爱自己,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只有超越自卑,将自卑变为发奋的动力,才能坦然面对生活,不断接近自己的梦想,才能走向成功和卓越。
那么,如何才能超越自卑呢?你可以试试下面的办法。
(1)看到自己的长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正确认识自己,多看自己的长处,这样慢慢就会有增加自信心。
(2)正确地暗示自己。自卑本身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要改变这种消极的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做好”、“我也能干”、“我会成功的”, 这样会增加自己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力量和信心,结果就真的能干好。
(3)积极地表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就要积极地表现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如一次讲话,一次竞赛,你都要积极自信地去尝试,去表现,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也行,这样自信心就随之增强。
(4)调整理想自我。如果理想自我目标定的过高,或根本不适合自己,就会在实践中一次次失败,自然建立不了自信。但也不能把理想目标定的太低,目标太低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安于现状。所以要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实现。
试试这些简单的方法,摆脱自卑的阴影,树起自信的风帆,你一定会发现一个生气勃勃的你,一个神采奕奕的你,一个成功的你!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心改变现状,记住:从源头开始改变!
3. 警惕自毁的陷阱
幸福来自于健全的心灵。
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人的心理负荷量却是有限的,这就容易产生各种社会病。而办公室人员极容易受到抑郁症、知识焦虑症、强迫症三种心理障碍的侵扰。而这些心理障碍往往会导致一个人的心理坍塌甚至彻底崩溃,走向毁灭。所以你一定要警惕这些自毁的陷阱!
①别让抑郁击倒你
只看人的阴暗面的生活态度,最后只会扩大阴暗抑郁的世界,从而导致自己的失败。
抑郁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抑郁症包括情感性精神病、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等;狭义的抑郁症则仅指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
抑郁症在国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据报告,其患病率最高竟占人群的10%左右,而且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阶层,患病率越高。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虽然没有国外那么高,但也存在很多。
钟先生年近50,被调到单位另一个部门做负责人。离开旧部下以后,他一直觉得不舒服,总觉得新部下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因为对环境不熟悉,钟先生也无法在短期内适应自己的新工作,心情很糟糕,心里整天盘算怎么离岗。这样时间一久,他就患了抑郁症,最后就每天在家里呆着,不肯出门,对什么都没兴趣,不和人交流。
抑郁症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精神疾病,也就是说这种疾病能完全治好,好了之后也不会有后遗症,可以与发病前一样进行工作和生活。抑郁症也有一些简单的自我疗法。
(1)锻炼疗法。锻炼可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有益于克服忧郁症患者的孤独感。但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假如做健身操、跑步、跳绳、健身舞等,每周至少作3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
(2)饮食疗法。抑郁的人多吃一些含钙类的食物,如黄豆及豆制品、红枣、韭菜、芹菜、蒜苗、鱼、虾、芝麻、核桃、牛奶等。不要饮酒或者喝咖啡。
(3)音乐疗法。可以每天听几次轻快欢畅的乐曲。
(4)行动疗法。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你就换一个新方式;如果你的工作不够游刃有余,你就修一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或者尝试换一种工作。
(5)交际疗法。一般而言,善于和人结交的人比孤僻的人在精神状态上要好得多。美国某精神健康研究所最近发起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朋友乃良药”。
多结交一些朋友,多进行一些运动,你的精神会好起来,就不会被抑郁击倒。
②摆脱焦虑的纠缠
我们常常听人说,人们因工作过度而垮下来,但是实际上十有八九是因为饱受担忧或焦虑的折磨。
知识焦虑症又叫信息焦虑综合症,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他发现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成倍增长,而人脑的思维模式,还没能调整到适应这样的吸收速度。这时,大脑“收支”极度不平衡,脑子被迫吸收过量信息,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
这种疾病流行于每天都要面对高度压力和挑战性的工作环境或职业中,如外企、淘汰率高的企业,而记者、信息员、IT从业人员等都可能是知识焦虑症的高发人群。
丁先生是某报纸的记者,他对此深有体会,他讲了自己的状态:“有时候我会感到我什么都要明白一点,这样才可以冷静地分析我想报道的事件,从容地面对我所采访的对象。可是要明白的东西那么多,所以我会感觉自己非常渺小,觉得没法继续这样的工作了,我每天都拼命地看书、上网、看杂志,满脑子都是信息、政策、关键词、发生的事件……可我还是觉得慌张,自己好像被一种深不可测的东西包围着。” 丁先生自己感到很紧张,觉得这种状态很可怕。
其实,知识焦虑症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发为精神疾病,只要你能意识到它起病的原因并正确对待,还是可以有效缓解焦虑症状的。
有关专家提供了以下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如果你感觉自己有点焦虑的征兆,不妨一试:
(1)每天保证睡眠8小时。
(2)每天列出工作计划,尽量减少发生意外情况。
(3)每天临睡前锻炼15分钟身体。
(4)有规律的生活。
只要有自信,有方法,就能摆脱焦虑的纠缠。
③对强迫大声喊停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走到小区门口突然不能确认自家防盗门是否锁好,于是返回家检查;刚刚整理好的手包总感觉落下东西了。这些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感受和经历,心理医生认为这些行为是强迫心理所致,严重的会发展为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是一种神经官能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0.05%。该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
马先生在一家大型企业担任市场部经理,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工作要求总是尽善尽美。他经常让下属感到很累。他经常长时间一遍一遍地看着客户发来的订单或者本季度职员的业务报告,即使是周末,他也不断给下属打电话询问业务进展情况。他自己意识到这样不好,但又无法控制。
这显然已经是一种精神强迫了。他知道这样下去严重了会导致精神强迫症。他也很担心自己的精神状况。
强迫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患者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对它、战胜它,自我心理疗法可以帮助白领人群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造成的强迫心理。
(1)自然疗法。任何事情做到顺其自然,不强求,心里就会舒坦。事情做完了,无论结果好坏,下一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做了也就别再计较后果,也不再评价它的对错。
(2)宣泄疗法。对家人和好朋友说说心里话,倾诉感情,把内心的苦闷与不快发泄出来。
(3)时间疗法。把时间安排满满的,没有时间去想不愉快的事情,也没有时间去实施像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行为。
(4)运动疗法。可以选择锻炼和户外活动来健身并且充实生活,这样就会减轻强迫心理的干扰。
当开始进行强迫性思维时,你就对它大声喊停,你可以大喊一声:“我不要再受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