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300000023

第23章 法则13:理财从零花钱开始(2)

第二,鼓励购买打折商品。父母该让孩子知道,如果孩子想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必须多走几家商店,对价格进行比较,选择同质却价廉的购买;要有尽量购买打折商品的意识,而不能仅图潇洒去豪华商场购买。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消费价值观。这一点并不难做到。例如,在孩子选购礼物时要其尽量购买打折商品,并告诉孩子这样做的道理,如果他不这样做,他将不能买礼物。慢慢地,孩子就会有尽量节俭购物的意识。

第三,培养记账习惯。由于孩子年龄小或不知如何记账,刚开始时,父母可帮助孩子将未来一周所需的花费记录下来,然后逐日补上额外支出项目,慢慢养成孩子记账的习惯。等到建立几次记录后,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记账。该步骤的好处是,父母可借此检视孩子的消费倾向,若发现有偏差,可适时纠正。

第四,建立理财目标。消费有两种,感性消费与理性消费。而理财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理性消费,提高消费能力,因此父母可与孩子讨论建立储蓄目标,例如购买玩具、脚踏车、溜冰鞋等,然后协助孩子从每个月的零用钱当中,规划出一个时间表,透过对目标建立来形成孩子的预算观念。

从来不让孩子自己买东西或保管钱财是一种错误的理财观,因为当其长大后一接触到钱会不知所措,不知怎样存钱、也不知怎样买东西,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才能使孩子的个人财务保持支出合理,不欠债。事实上,中国的许多孩子从小从未自己经手钱,及至上大学后就在理财方面一塌糊涂,让父母心痛。

合理使用零用钱

理财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然而,有的父母存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财利为耻的观念,认为不该让孩子过早的“钻钱眼”,谈钱怕污染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将理财视为不务正业。有的父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赚钱养家和管理钱财是父母的事,孩子离这些很遥远”,父母关心的是如何使孩子读好书,只要求孩子埋头好好学习,从不和孩子谈“钱”。还有的父母认为:父母这一代人吃的苦已够多,该让孩子过得幸福点,无论孩子要多少零花钱,只要孩子提出来的,都想尽办法给予满足。而在孩子看来,花父母的钱理所应当,从小就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情景剧场】

据了解,在一些大城市,幼儿和青少年消费攀高现象日益升温。一个4岁的幼儿园的小孩,身着米奇的外套、巴布豆的T恤、丽婴房的裤子和阿迪达斯的休闲鞋,整套装备下来要近千元。十几个小学毕业的同学聚会竟然为一顿饭花去1000多元,赴宴的同学实行AA制,每人出资100元。一个初中女生过生日时收到了同学们送来的礼物有双层蛋糕、进口护肤品、名牌运动包、健身卡……一些孩子把过生日时来祝贺同学的多少、收礼物的轻重作为衡量自己有没有“面子”的标准。一个大学生每月在校外租房、手机费、上网费、唱歌吃饭费和人情往来的费用最高时可达两三千元。

这些孩子之所以出手大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赚钱的辛苦,孩子才会爱惜钱,才能引起储蓄行为。当前一些孩子对钱毫不珍惜,任意挥霍浪费,与缺乏理财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懂得节约钱,计划开支,是很好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将来长大后从事财会经济工作,知道自己挣钱,培养孩子的独立。

通过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让孩子了解商品社会,培养孩子的参与和竞争意识,能为孩子进入社会做好准备。但由于父母本身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本身的观念和素质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孩子的理财教育上出现了误区,而这种误区又直接导致了现在孩子的浪费、高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习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些磨难与挫折,父母不要以“爱”的名义给孩子提供过多的物质,让孩子有机会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和获取相应的报酬。不能让孩子养成“要什么,我父母都能给我买”的心态,更不能灌输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观念“咱家什么都不缺,将来你有花不完的钱”,这会使孩子不懂得珍惜和节约,容易让孩子养成什么都不干,躺在父母积累的财富上心安理得地挥霍的恶习。

教育孩子理财观念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让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同龄的孩子一样,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因家庭富裕就有一种优越感。德国最老的投资银行梅兹勒家族教育子女的秘诀就是:不把孩子关进“金鸟笼”。他们的孩子每天上地区最普通的学校,每天走路或者搭公车去上学,与所有同学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同样的食物。

【成功导读】

小时候,小翔就有了自己的账户,每年到了春节或小翔过生日的时候,长辈们给的“红包”,小翔都会一分不动地存进银行账户。

但是,小翔似乎对贷款并没有特别的意识。去年年末的时候,小翔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告诉父亲,自己有一些存款,但要是买电脑的话还差3000元,他想向父母借这笔钱,预备到了春节的时候有了压岁钱,再还给父母。

父亲听了小翔的话说:“我们可以借钱给你,但是你必须支付一定的利息。”“还要付利息?”面对儿子的不解,父亲就拿家里的房贷来举例子,“家里买房向银行申请了30万元的贷款,银行为什么要借钱给我们?是因为银行要从中收取贷款利息。父母每月还房贷2000元里,有一部分就是给银行的利息。”父亲和小翔一起从网上查到了贷款利率的资料,提出如果儿子能够以5%的年利率支付利息给父母,就可以先借钱给他。

小翔算了算,四个月之后他就可以用压岁钱还上借父母的钱,一共需要付50元的利息。小翔觉得利息并不算多,就爽快地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50元钱对小翔父母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种生活体验中,小翔的父亲可以让孩子产生切身的体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使用不属于自己的钱,就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

借钱给孩子,培养贷款观念。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孩子有时候想购买物品的价格和自己能用的钱有很大的落差,这时候,除了要孩子调整目标之外,其实可以适度的“贷款”给孩子,让孩子有借钱、还钱并支付利息的观念。不过,一定要先让孩子提出还款的方案后,才能借出,并且要彻底执行。另外,孩子也可以向兄弟姊妹借款,这时父母最好当仲裁人,让其约定如何还款、何时还清等,最好以白纸黑字记录下来,使孩子了解到借、还钱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成功导读】

在合理使用零用钱上,老洛克菲勒有一套成功的方法:老洛克菲勒主张完全让孩子自主安排。

洛克菲勒家族富甲天下,但从不在金钱上放任孩子。当孩子七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向孩子灌输如何对待“金钱”的观念。

每周孩子们只可以领到三角钱“津贴”,但必须还要分成三部分:自己花、储蓄、施舍。每当孩子领津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会给他们发一个小账本,让他们用来记载每一分钱的用途和时间,因为每项开支都要有理由。每逢领取零花钱时都要给父亲检查,凡是账目清楚,开支正当或有节余者,下次递增5美分,反之,则递减美5分。这就培养了他们所必需的理财能力,合理安排开支,进行储蓄和投资。

为了得到更多的零花钱,洛克菲勒必须给父亲做“雇工”。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妈妈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尔后与父亲结算。这事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老洛克菲勒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支配零用钱的做法,对培养孩子独立理财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人都说“富不过三代”,洛克菲勒家族却并非如此,他家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而中国父母的做法却和老洛克菲勒截然不同,中国孩子的零花钱并不是完全由孩子自主支配,有关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零花钱虽然比较多,特别是压岁钱也有很大数额的进账,但是这些钱的使用通常要由父母指导支配,最后多数用在学费、书本费等方面。

给孩子零花钱,是父母对孩子一种爱的具体表现。然而,当孩子拿到零花钱后,父母怎样教育帮助孩子消费,以及怎样教育孩子理财等,却存在着问题。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给孩子零花钱,但却有九成以上的孩子在消费、理财中存在着乱消费,理财能力差等问题。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消费、理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大一点,就应该多给一些零用钱,可以满足孩子更多的需求,实际上,这并不能教会孩子什么,更主要是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有关收支平衡、需求与财力关系方面的理财知识。让孩子树立起先储蓄后消费的基本观念,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们有自己购买的目标,存钱就会变得更有意义。一位教育学家建议,鼓励孩子设立短期目标,让他们存入零用钱,两三星期后就能买诸如玩具、书籍或学习用品等,然后让孩子转向更大的目标,存钱几个月,乃至存上一年,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

这位教育学家说,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让孩子觉得目标和进展离他们并不遥远,通常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而不是把零钱乱花在其他东西上。孩子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对自己的花销负责。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上秉持上述这些原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习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为了孩子的未来,中国父母应当向老洛克菲勒学习,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的价值,使孩子懂得手里有了钱之后怎样精明地理财。缺了这一课,长大成人后的孩子既无法懂得劳动的意义与金钱的价值,更无法在人生道路上拥有所需要的自立能力。培根说得好:金钱虽是好仆人,有时候会摇身一变,变成坏主人。要让孩子将来成为金钱的好主人,父母应该从教会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开始。

同类推荐
  • 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也罢,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本书共10章,即10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热门推荐
  • 谁砸了他的饭碗

    谁砸了他的饭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妃谋天下

    鬼妃谋天下

    前世,她是叱咤道界的腹黑神算,秉承着人人为我,我为人财的中心思想,将算命进行到底,人生的一大愿望就是花别人的,吃别人的,住别人的,拿别人的…………,有事没事抛抛灵符,装装鬼神。一朝穿越,到了懦弱无能的简家三小姐身上,天生脸颊胎印,更被迫和亲,嫁给比自己小三岁的司马世子。当她成为她,一纸道符惊艳重生。废材?没错,扮猪吃老虎是看家本领。浸猪笼?笑话,在现代号称“小鬼王”会怕你这点小伎俩,一个纸符把你这猪笼先烧个尸骨无存。泼我冷水?好,姐我肚子能撑船,我忍。让我伺候?好,一定让你知道什么叫落地开花。让我献舞?好勒,让你们见识下什么叫天外飞仙。他,对她百般宠溺,万事听从,简直就是一个绝色萌宠。“娘子,你说我好看么?”某男撩撩衣袖。简木然看着眼前这个妖魅的男子,放下手中竹简,“娘子我突然想到一个对敌良策。”某男纯色双眸泛起丝丝朦胧之色,依偎着简木然,“是何良策?”“美男计。”简木然脱口而出。某男轻笑,将简木然搂入怀中,“确实是良策。”简木然感觉出他话里浓重的火药味,看着某男眼里冒出的火星,心里猛的一个咯噔,“那个,说归说,你干嘛脱我衣服?”他,对她万般逼迫,邪魅异常,恍如地狱修罗。“知道这曼陀噬蛊的效用么?”某男嘴角挂起一抹邪笑,将一瓷瓶从袖中拿出。简木然忍着胸口的剧痛,丫丫的,都让你偷袭成功了,鬼才有空研究那是什么。。“神策门主果然临危不惧,曼陀噬蛊可是极品春药,会让您在享受的同时伴着锥心的疼痛,要试试么?”简木然白了一眼给他,“难道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他,皇族太子,世间痴情第一人。“你真不跟我走?”某男哀怨的看着一旁玩得正乐呵的某女。简木然将某猫甩到一边,皱起眉,看着某男,“可惜了,姐已经是有夫之妇了。”“我不介意。”“可是姐要朝你看齐啊,怎么可以有了芝麻丢了西瓜。”“原来我在你眼里只是一个芝麻,我是东西么?”简木然托起腮帮,想了想,“我没有说你是东西啊,其实你不是东西。”琴歌苍白的脸颊泛着丝丝红晕:就算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了那日我们琴瑟相合的场景。百里安阳面如寒霜,冷眸仿佛能把人冻住:就算你不愿意,我就是要保护你,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正剧版简介:天下局势,合久分,分久合,乱世中,谁与争锋?自有欢乐趣,离别苦,更有痴情儿女;只应君语,道千山万水,如影相随。破符招天妒,引人怨,化山鬼啼风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入世花都

    入世花都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廖煌从小跟着一位仙人师父在一处世外桃源中长大,道法符咒奇门炼丹样样精通,但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于是当一个机缘降临时,他来到人间,去红尘之中修行人道。面对红尘的缭乱,繁华的世界,权力、金钱与美色的诱惑,这就是人道当中的修行。临行前,仙人师父留给廖煌一些宝贝以及三句话: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本质永远是拳头大的才是老大;二、打蛇打七寸,打人要打脸,尤其是遇到那种给脸不要脸的,更要狠狠的打,不然他不长记性;三、本门弟子,是容不得外人欺负的!…………欢迎进入二冰打造的都市幻想世界,这个世界当中,满足你的所有野心!
  • 不可不知的健康常识

    不可不知的健康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中学生课外阅读:被风吹走的快乐

    中学生课外阅读:被风吹走的快乐

    这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品小小说集,从刘国芳的小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对小小说这一独特文体的审美把握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精短的篇幅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容量,淋漓尽致的情感表达,读之,让人有一种审美愉悦,精神得到释放,心灵回归了本真状态,读刘国芳的小小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审美的享受,一种悦神悦志的享受。刘国芳对生活进行高度的审美把握,对生命、人性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面,创造出如此有意味的作品。著名小小说评论家刘海涛说:“刘国芳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小小说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家庭控心术:这样说,老公最爱听

    家庭控心术:这样说,老公最爱听

    本书从赞美老公、和老公撒娇、巧言说服老公、巧妙与老公吵架等九个方面入手,为女人支招,教会女人如何让老公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