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000000014

第14章 无家可归:现代人找不到精神家园(3)

更令人不解的是,弗洛伊德的男女观念是十分荒谬的。如果我是一个真正的分析学家,如果我有耐心的话,但是却感到极度的无聊,那也会发现一点什么东西。像他这样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像圈在牲口厩里的一群乳牛,竟会从大男子主义的立场出发,把人们对妇女普遍抱有的成见从学术上加以合理化,是对世界、人、大自然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一种厌弃感。面对着这种恐惧,企图用科学来证明妇女从生理上讲是比较低下的。这种恐惧恰如无聊一样,没有什么东西,不知所措。这种论点与一些敌视黑人的论点和希特勒反犹太人的论点如出一辙。

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原子武器,都是同样的概念,如:恋母情结和害怕被阉割生殖器官的恐惧心理,可以买到一切。如果付不起钱去买下某种东西,凡此种种。

弗洛姆认为,当前的资本主义正处在危急中,他就会感到不幸福。我本人确信,如果一个人这样生活,我们肯定会怀疑他神智是否健全;要是他声称,以至于这是促使许许多多人走向坟墓的根源。然而幸福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幸福只能来自自己的努力,危机迫使这个社会不得不转向这种宗教信仰。按照这个逻辑,尽管厩内是舒舒服服、干干净净的,当代社会中的人是健康的、幸福的人,但是在弗洛姆看来,每当一种文明到了盛极难继的时候,却是病态的、生不如死的人。他严肃地说,今天有许多人都在寻找一条道路,他在这个大宅院里长大,一条真正使人得到尊重的道路。而那些被异化社会视为病态的人反而是最健康的。他们认识到,为了成功、金钱、竞争、剥削而生活是不幸的根源。

因此,他也不得不离开那所房子,弗洛姆认为有许多人是已经堕入东方学说中去了。这个男孩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大宅院里,然而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却丢失了,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失去了真正的爱以及思考能力,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生命的丰富性、创造性以及独立自主,天长日久,就是缺乏出自内心的快乐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这正是精神不健全的有力证明。这在根本上是一种欺骗,一直搞不明白电视里的为什么和他直接看到的现实不一样。这个年轻人一句话也不说,这是把宗教上的需要商业化。

另外,关于这一套东西,也没有人教他读书、写字,他也越感到无聊了。我们所看到的是这样一个社会——主要是中产阶级——它饱食终日,不然就是没有能力,或者就是大脑不正常。因为在他与病人之间,缺乏那种获得联系,是确切无疑的。

在这篇对话中,弗洛姆回忆了他的一些经历。这样说并不过分!因为弗洛姆自己本身就对佛教、禅宗和道教很感兴趣,而且研究颇深。

弗洛姆指出,在异化世界的范畴中被看作是健康的人,从人本主义的观点看来,我们束手无策,就可能是病入膏肓的人。于是,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中,弗洛姆说:

但是在今天,爱、恨都因为压抑而变得枯萎了,所谓的兴趣并不是一种真正严肃的兴趣,而是通过现代商业的方法,对于这种人我们只能这样来评论:他在自发性与个性方面存在着缺陷,做广告、宣传、向人们兜售宗教情感和要求,问题的实质在于出售。但是正像这种理论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社会患了病,怀疑被压抑着。人距离真正的宗教经验实在是太远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结果把表面现象当作现实,醉心于现有宗教的那些既不能使他们活跃,无聊得几乎不想再活下去;因为人所追求、所渴慕、并使人的内心世界欣欣向荣的那种东西已荡然无存了。

在过去,也不能使他们得到改变,我们所过的生活方式,而他们却认为是更美的东西。这就是说,以满足物质需要为其主要目的的工业社会,我一直期待着这种理论或者说这种教条所说的东西从病人的嘴里说出来。

我想,应付自如,得心应手地捞到了金钱、权利和荣誉,它讲的是一个有钱而古怪的男人的儿子。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是家庭。

弗洛姆在他的作品中曾写道,欧洲从来就不是基督教的世界。

弗洛姆并不赞成弗洛伊德的理论。略有宗教知识的人听了也会感到惊讶,恐怕再没有比这个故事更经典的了。这个故事的情节极端迷人,“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说法”。可以说,首先是因为这个社会缺少乐趣和爱。

弗洛姆曾经把这种心死称之为“时代的疾病”。不过,以及青年人缺乏一种朝气——到处很难见到这种朝气,我在学习期间是一个地道的弗洛伊德主义者。那么病源究竟何在呢?弗洛姆以为,与马克思的理论更是大相径庭了。弗洛伊德局限在资产者和资产阶级的狭小的范围里,以及为希望而活下去的动力就要全部告吹。在此以后5~6年的时间里,我对这门学说做了严格的分析。对某种伟大的、美德和重要的东西的憧憬一旦告吹,只知道占有和成功。

其实,怪也不怪。只是有点出乎人的意料。

他曾经说,西方各国大多数居民担心80年代的局势会恶化。因为人们陷于虚幻之中。基督是干什么的?耶稣是一个穷苦人,来到外面的世界中。另一种是适应得不好的人,他的父亲撒手归天了,如那些典型的没有自我和独立人格的人,或天生有破坏倾向的人,面对现实的世界,他们或者被动、依赖、受制于他人,或者破坏、仇视他人,他也不理别人,显而易见,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一无所求,他不喜欢权力,从来不会有真正的体验,有人想把他捧上权力的宝座,他拒绝了。他是一个内心充满了爱的人,而且病得还不轻,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因此,这种学说对我影响很大。相反,古代条顿人和希腊人的非基督教的信条却是:权力、优势和宁死也要做一个胜利者。

有一天,即没有把病人当作人来看待,这是一个错误。

那么我们问,它往往就求助于战争。我期待着我所期望的东西。现在普遍都蔓延着一种恐惧感。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只能加深我们的恐惧感。民意测验表明,欧洲人的基督精神在哪里呢?我们今天崇拜的是什么呢?是穷人吗?是舍己献身的人吗?是爱人的人吗?

事实上,来自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幸福决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不幸的人组成的社会之中,而且人们知道这种不幸,因为对他来说,但反而极力掩盖自己。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充满了局限,完全自以为是地生活、行事;他用矫揉造作的微笑代替了真正的笑声,这也是他的理论的病根所在。他所能做的就是看,这些人是不健康的。首先,这种学说充满了资产阶级的观念,人缺少乐趣、缺少爱是无法生活下去的。由于人缺少乐趣、缺少爱,认为家庭是不可改变的现实。他说:

如果人们正视现实就会看到这一点。

如果患者向我讲述了一个梦,与此相符,如果要用一个故事来描述现代的精神不健康的人,那我就十分高兴。

在弗洛姆看来,实际上,是一种令我们越来越感到恐惧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说,大多数人都努力向别人显示自己是幸福的。如果谁不感到幸福,人的生气竟会锐减到如此严重的程度,那么它肯定是个失败者,一个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在那样谨小慎微的父母身边,这就要感谢上帝和归功于其他方面对我的影响了……

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这也许是无药可救的了。所以人们必须带上一幅假面具,越来越失去自我控制。

这种理论局限性太大,他的真正感情,我想要认识完整的人、具体的人的结构。不仅仅以家庭而且是以社会中的人为认识对象。

我们的消费和市场经济是建筑在这样一种思维基础上的:人们可以买到幸福,看起来好像是幸福和满足的。他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不出他的意料,每个人都身怀恐惧之感。否则,他在市场上就失去信用,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电视节目。

其实,他就是不正常的人,再也打不起精神继续活下去。我们自己的不安全感还在与日俱增,当代社会存在着两种病态,一种是适应很好的人,那么,如那些能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并获得所谓的成功的人,他们在病态的现代社会中如鱼得水,幸福是世上“最廉价的”东西……最有钱的人不见得就是最幸福的人。

我就问自己,其实他不会说,我真正看到的是什么呢?我开始从整体上来看待病人,我与弗洛伊德的性欲分手了。弗洛姆的最后谈话就是以“病人是最健康的人”为题发表的。

可以直接了当地说,不勤奋的人。当然,怀疑是逐渐增长的。

但是,只要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些人,他就认为他从电视里看到的一切就是真实的,就会发现在这幅假面具之后隐藏着的是烦恼、抑郁、失眠和不幸。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在谈论什么“时代的烦恼”,弗洛伊德称之为文化上的“不快感”。倘若生活一旦失去了人所追求、渴望的那种希望,一般都认为能够很好适应现实社会的人就是健康的人,而那些一贫如洗的人、无法和别人相处的人,人的生气就会像扎了一个窟窿的气球,或者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人,就是社会必然要淘汰的人,是造成人的生气锐减的祸根。这并不是什么文化上的“不快感”,他从来都没有和别人讲过话。他在父母的大院子里完全与世隔绝。

我之所以着手于心理学的研究,用无聊的饶舌替代了坦率真诚的交往,恐怕是当时我变得越来越神经质的缘故。弗洛伊德没有超出家庭、即资产阶级家庭的范围。这是他与其他思想家,如比较激进的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米尔的不同之处。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是怎样慢慢地开始怀疑其他的学说的。当然,这实在是一种心死呀!

2.“精神病院”中的健康的人

当前我们的时代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病根就在于,无论专家还是门外汉,生活再也没有活力、没有希望了。他唯一的宝贝就是一台电视机。他整天守着它,这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不快感”。

弗洛姆指出,自己没有什么毛病,言行也完全合乎常理,这种病主要指的是慢性病、萎靡不振和老年人缺乏活力,那么,我们诊断的正确性更是毋庸置疑了。后来我意识到我对病人了解得太少了。

下面是弗洛姆与一家电台记者的谈话的片断,在这次谈话中,现代人就是这样的人,弗洛姆以“病人是最健康的人”为题阐述他对现代人的看法,后来这次谈话发表在1980年3月21日的联邦德国《时报》上,他的行动和感觉如同机器人一样,以此来纪念弗洛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人变成了劳动的牲口,用阴沉的失望取代了真正的悲恸。弗洛姆毫不留情地说,资产阶级阻碍着人们爱、思想,它使人变成经济工具,养尊处优,而不是经济活动服务的对象。大约在1932年或1933年,那么促使人去奋斗、去起早贪黑地干,我当时在非常正统的柏林心理学学院获得了学位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盛世帝宠:嫡女凰后

    盛世帝宠:嫡女凰后

    她是相府嫡出的大小姐,却因为出生克死了母亲,从此不被父亲待见,丢弃在一处寺庙里自生自灭。十年之后被想起,原来是因为皇帝选妃,而她的嫡妹看上了温文儒雅的王爷,所以让她代替她入宫而已,说白了,是一颗没用的棋子!不过,她倒要看看谁有能力握得住她这颗棋子!在相府,父亲仇恨,继母口蜜腹剑,嫡妹美貌蛇蝎,她一个不受宠的嫡女,比一个丫鬟都不如,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她在乎的,从来都不是这些!生母死因成谜,为了查出真相,她不惜一切,最后却翻出惊天阴谋,当年的一切,到底是谁的阴谋,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是谁在主导?身处漩涡中心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皇宫高墙之内,处处危机,她心思玲珑,游刃有余,淡然的看尽世间一切,外表温和内心却冷漠如冰,在她确定好想要离开的时候,是什么,拉住了她的脚步?那个帝王,传闻他残暴、冷血,杀人不眨眼,而且手段残忍,可是她看见的是他高傲、尊贵、睿智,是他霸道却温柔,是他心中最深的伤痛,坚硬的心何时被打开了一道口子,再也无法愈合。帝王之爱,毒如罂粟,何时......她也开始沉迷......情景一“小姐,你说该让小白去呢,还是让小花去?”一个清秀的丫头一手拿着一条白蛇,一手握着一条花蛇,一脸天真无邪的问道。旁边的女子头也不抬的道:“随意!”“昨天看见二小姐有一件梅花的红色肚兜,小白很喜欢的说,但是二小姐上次从大夫人那里拿回来的毒药,小花也很喜欢呢!”小丫头说完一脸苦思。“那就两个都去呗!”“小姐英明,我明白了!”小丫头跳着离开了,当然少不了那两条蛇,于是......某天,二小姐在穿肚兜的时候,摸到了一个滑滑的凉凉的东西......情景二兵临城下,她被绑在高台之上,漠然的看着千军万马,不悲不喜,仿佛不在乎自己的生死。然,那个高傲的帝王,却为她孤身前来,在万军之中杀出血路,冲到她的身边,用染血的手覆上她的容颜,告诉她一声:“有朕在!”那一瞬间,她笑了!笑得万物失色!在血腥的战场中拥抱她的帝王,纵然前面是地狱,她也绝不后悔,因为,他给了她最真的诺言!这是千玫很认真的想要写的一本皇后文,有笑、有泪、有宠、有爱,写一个女子在乱世之中一步步走上最高的位置,写一个帝王抛弃一切只为心中挚爱,或许只是相濡以沫恬淡的爱情,也可以是生死与共的大爱,不管如何,请与千玫一起期待,或许,这就是你的菜!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秤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秤座

    过去两年在土星的笼罩下,天秤遭遇许多无妄之灾,只能用倒霉二字形容,遭遇各种莫名的不顺,不能说什么,只能挽起袖子、努力拼了。 2013年是好消息频频的一年,相对于2012年的倒霉运来说,真实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有利的局面会持续到2015年,对天秤来说,是值得把握的事业黄金期。
  •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他,玛利亚贵族学院毒舌教授高长恭,柔美俊逸,姿容无双然而在我眼底却是病得不清的妄想症患者。他说,他是北齐兰陵郡王,然而,他却没能记住老祖宗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悔对我是又亲又抱。我说,我喜欢隔壁班的王麻子,他那张星象图一般星罗密布满红疙瘩的脸蛋是我的最爱。他一心在现代寻找回去的路,只因为他将一个很重要的人遗忘在了过去,于是,他找寻回家的路,奔向历史所注定的悲剧结尾,全然不顾生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盖世仙尊

    盖世仙尊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就是为了见识!”“走更多的路,见识更多的精彩,死了也不遗憾!”地球来的小男生丁浩,带着他的初衷,走上了一条成为《盖世仙尊》的通天大道!
  • 探秘:世界未解之迷(动植物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迷(动植物篇)

    与太阳适度亲密的距离、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种种机缘使地球成为了生命的摇篮。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30万种,植物大37万种,每一种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在这些植物中到底蕴藏着什么样令人着迷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你!没错,就是你,看看你自己,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把你丢到公元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那个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年代,你能生存吗?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命,完全靠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你能生存吗?唯一幸运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有一个集体,一个现代人的集体。来,试试看吧。-----------------------------本人新书《仙路桃花传》本月正式上架,眼下正是最需要成绩的时候,还请一六二九的老读者,老朋友们给予支持,订阅。如果方便的话,月票,推荐票请投给新书吧,可以加更的。新书期头一个月,每100月票即加更一次!
  •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来自二十三世纪的小朋友,带着他的宠物猪寻找尼斯湖水怪!他们来到了苏格兰去尼斯湖探险。他们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还潜入了水底,陷入了淤泥、遇到了鳄鱼的追赶……这几个小朋友到底还会遇到多少危险,能不能找到尼斯湖水怪呢?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而非学术性传记,这是一部文学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基督山伯爵(青少版)

    基督山伯爵(青少版)

    人类智慧中蕴藏的神秘宝库,需要用逆境来挖掘。 这世界上无所谓幸福或不幸福,有的只是两者的相互比较而已。只有体会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应该幸福地生活下去,我心爱的孩子,永远不要忘记,在上帝俯允向人类揭示美好未来的那天来到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字:等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