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要素是目标设置要有时间限制。如果设置一个目标没有时间限制,那叫做空谈,而且时间也必须要明确地定义出来。像我们要拓展到1 000家会员诊所,这个目标不能光说要1 000家,而是要明确地定出在今年年底前拓展到300家,明年年底达到1 000家的会员规模。今年的营业额要达到1 200万元,也就具有实现时间是在今年的12月31日之前。而设置好截止时间后,还需要在其中设置几次检查点。这些检查点的间隔要平均,让主管可以随时掌握项目的进行情况,在出现进度延缓的时候,能提醒负责的员工加紧工作。在进度超前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员工获得一些休息时间,而不至于影响目标的完成。”
关羽:“经您这么一说,我发现我以前的做法似乎有些调整的必要。我好像把员工催得太紧迫,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徐庶:“对了,积极的主管是公司的财富,但是也要注意让员工劳逸结合,才能出现更大的工作效率。我们不说以前的情况,以后你应该可以用更合理的态度来对待员工。”
团 队 建 设
徐庶:“当你了解如何设置目标之后,进一步的知识,就是如何引导你部门里的人共同去完成这些目标。你部门里这6位人员,现在是纯粹的工作群体。除了属于同一部门之外,互相间没有密切的联系,而是各自单兵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你造成的。管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做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的容量是由组成这个木桶的木片中最短的一片来决定。引申的含义是:团队能发挥的最大效能是由能力最差的一个人来决定。当一个团队每个人能力都很不错,能力最差的人很容易变成扯团队后腿的人。”
关羽:“那是不是不断地提升团队成员的能力就能提高团队的效率呢?”
徐庶:“我知道你一定会这么问,你的学习能力很强,反应非常迅速。但是你部门里的每个员工都这样吗?不一定吧。”
关羽:“谁跟不上来我就把他开除了。”
徐庶:“这样的话,你部门里不是不断地有新人进来,而每个新人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团队的运作情况,才能跟其他团员顺利配合。需要的时间不是更多了?”
关羽:“那你说怎么办?”
徐庶:“这就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含义。并不是说团队不能换人,但是要先评估新人是否能顺利地融合进这个团队中,融入团队需要的成本与提携原来员工的成本比较是否较低。成君忆先生提出另一种木桶理论的延伸:木桶的容量除了取决于最短的一个木片之外,还受到木片之间密和程度的影响。用在团队中的意义是团队所能产生的效能除了取决于团队成员的能力之外,还限制于每个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协助的程度。如果成员之间配合程度很差,整个团队就会像漏水桶一样地四处漏水,产生各种内耗,其效能也就不足挂齿了。”
关羽:“有什么方法可以建设优良而且配合程度很好的团队吗?”
徐庶:“我讲一个以前曾参加过的团队建设课程,也许你从中可以得到一些体会。
某大型国企靠着几年前的市场基础,获得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企业遇到成长的瓶颈,销售额停滞,内部管理混乱,人浮于事的情况十分严重。该企业存在种种问题,尤其突出的是,各部门人员严重缺乏团队凝聚力,因人设岗现象十分普遍,岗位分工不明确,员工都抱有推卸责任、多干不如少干的思想。经由顾问公司建议,公司决定进行一次有关团队建设的培训。
公司提前2天在内部局域网上通知所有中层和高层主管,培训的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并在当天上午又电话通知一遍,培训时间定在下午1点开始。
下午12:55,培训师和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布置好会场,但是学员只来了2个人。
下午1:10,大约来了一半人,培训师不再等待,开始培训。到现在你看到了什么问题?”
关羽:“这些人都不守时,连主管都不能准时参加,其他员工肯定也会上行下效。”
徐庶:“有很多人认为培训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种活动。企业真正理解培训能带来什么效益吗?很多公司安排的培训没有针对性。时间一长,员工对培训就失去了兴趣,成为了一种被动接受。结果是培训没有效果,企业更不愿意花钱、花时间让员工接受培训,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徐庶接着往下说:“培训师在培训时,花了很多时间强调工作团队与工作群体的差别。团队是有共同目标,内部有分工,但又彼此高度信任、密切合作的一组人。然后让大家讨论工作中发生过不符合团队精神的案例。所有人都蜻蜓点水,随便说些无关紧要的案例,因为怕伤害同事关系,害怕得罪人。但是看得出来大家对工作团队的精神已经有点了解。最后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起来说:‘我们公司比较强调团队精神,总的来说还是好的,但各部门在执行公司任务时,还是存在一定的推诿现象,害怕承担责任,也不能很好地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会场上有的人低下头,若有所思,也有人无奈地笑了笑。这一段表现,你又看出什么了吗?”
关羽:“这个公司里似乎更看重关系,关系好比实际成绩好要吃香。”
徐庶:“企业里的很多会议越开越长,却总也解决不了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成员彼此缺乏理解和信任,不能开诚布公。会议要么成为‘辩论会’,要么成为‘一言堂’,根本达不到集思广益与头脑风暴的效果,更不可能发挥团队的力量。所以团队建设时,必须要完全放开自己,接纳别人。
讲了相关的团队建设的知识和案例后,培训师邀请所有到场的人一起做一个团队建设游戏,共同感悟团队精神的精要。有人表现出热情与兴趣,有人认为可有可无,更有人持怀疑的态度。培训师请所有的人起来,站到场地中间,分成2组,每组大概有10人,再分成2排,面对面站好。
培训师宣布规则:‘请所有的人都伸出你的食指,放在胸前的位置。’
培训师助理拿出一根铝制的单杠,培训师把单杠轻轻放在所有人的食指上,说:‘所有人的食指都必须轻轻托着单杠,不许用手勾,每个人的食指都不能离开单杠,然后把这根单杠放到膝盖的位置。如果有人手指离开单杠了,就算违规,必须重新开始。规则介绍完毕,现在假设这两个小组是两个不同企业,你们互相竞争,哪一组最快完成目标,就是优胜者。’这下好像炸了锅,会场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议论纷纷。从这一段你看出什么吗?”
关羽:“我注意到的是那个游戏,我也会跟他们一样关注游戏本身如何完成,毕竟每个人都有些好胜心。”
徐庶:“铝制单杠很轻,10个人的食指如果都要托着它,还要放下来,的确有点难度。但是拿破仑说:‘困难只是在检验一个人的伟大程度!’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企业的销售目标、财务目标、管理目标哪一个没有难度呢?如果企业只设定一些很容易达成的目标,这个企业也就没有朝气,缺乏市场的竞争力。
听完整个规则之后,所有的人都兴高采烈、跃跃欲试。但很快发现如果所有人的食指都不能离开单杠,那这根‘瘦弱’的单杠很容易就被抬起来。但是要把它放下来还真的非常困难。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让企业的管理者屡试屡败。尝试几次之后,两个小组都失败了,于是大家开始热烈讨论。有人突发奇想,问培训师:‘可以只用两个人做吗,这样会比较容易?’培训师回答:‘不行,所有人都必须参加!’我们要体会的是团队的合作,不是英雄主义。你觉得这个提出建议的人怎么样?”
关羽:“我觉得他想找条捷径来完成要求,而且想修改游戏规则,方便自己获胜。”
徐庶:“没错,虽然管理上都提倡创新,但创新并不等于破坏规则。如果想靠破坏规则来赢得竞争,最终总会自食恶果。而且不可能长久欺骗社会,欺骗客户而不被发现的。”
徐庶:“在培训师否决作弊的提案之后,所有的人又开始议论纷纷,好像谁都有方法,但谁都没有机会说清楚、讲明白,一时之间场面变得很混乱。这时其中的一个小组有人站出来,大声说:‘大家保持安静,听我说,咱们要保持一致,听我口令,我喊1、2、3,所有的人就开始慢慢往下放,好吗?’大家精神一振,都说:‘行!快点吧。’ 这段过程,我们看到什么了呢?”
关羽:“每个人互不相让,那就成了菜市场,什么都干不了。只有停下来听别人说,然后才能有判断的机会。”
徐庶:“这时候团队开始出现领导,他要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力领导的团队才能有高的工作效率。有的部门或者团队由于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较低,导致整个团队的运作效率低下。也就表示领导是一个团队的灵魂,而且其他成员应该在强力领导下尽力配合,才能取得工作成绩。
但是这次单杠仍然没有顺利落下,虽然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但是总是一头高,一头低;这边的人放快了,另一边的人放得太慢。由于单杠倾斜得很厉害,有的人食指碰不到单杠。只要有人单指离开单杠,培训师就坚持算失败,要重来。这段有什么含义吗?”
关羽:“光有领导可能还不够,是不是还有成员配合的问题?”
徐庶:“除了领导出现之外,团队的运作方法同样会影响工作的成绩。当市场打不开、成本居高不下、回款不顺利、产品质量有问题,管理者与团队领导是否认真思考解决的办法是否正确?是否有效?还是单纯地找个替罪羔羊就算了*9芽
经过几次失败,有的人出现负面情绪:‘这种游戏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单杠太轻了!’也有人指责别人:‘都是××的错,每次都发现他那里下不去,你以后要注意点!’那位学员脸上挂不住,也不客气地回敬了他几句,每个人都把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好像都是别人的错才导致整体的失败。他们又尝试了一次,培训师仍然不客气地把犯规的学员给找了出来,却发现这次最先犯错的是刚才那位指责别人声音最大的一位,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培训师仍然要求游戏重新开始。”
关羽:“指责别人的往往是带头犯错的人,大声归罪别人,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
徐庶:“当企业出了问题,销售状况不好、人员流动大、各种问题产生时,成员很容易认为都是别人的错?从别人的身上找原因、找借口,很少有人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
其中一组有人说:‘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都不要看别人怎么样,而是要注意自己的手指,不要总去指责别人!把自己的手指管好,配合旁边的人的速度,应该可以完成的。’有人赞同,也有人怀疑。这时有人出来说:‘光说没有用,时间快到了。大家试验一下,都不要急着往下放,先轻轻托着这个杠子,找准感觉,盯着自己的手指,慢慢地往下放,不要比旁边的人快,一起平着往下放。’大家异口同声:‘行!快点开始吧。’”
关羽:“找到合适可行的方法,不是光讨论,应该马上开始试验,才有成功的机会。”
徐庶:“很多问题之所以越解决越麻烦,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把焦点集中在寻求解决方法上,而是为了推卸责任或争取利益争论不休,这时候所花的时间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把焦点放在寻找解决方案,并且着手行动,问题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