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9200000041

第41章 管理者时刻要自我提升(2)

如果我们已经感觉自己的工作在例行公事,那就表明工作状态开始僵化。工作僵化,则人工作起来就没有积极性,没有了进步,就会逐步丧失了竞争能力,是人生走向失败的开始。一个人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就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中,赵忠祥曾讲过:在非洲的草原上,生活着斑马、羚羊和狮子。每天早晨,羚羊和斑马睁开眼睛第一件要想的事情就是:我必须比狮子跑得快,否则,我就可能被吃掉;狮子也在想:我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和斑马,否则,我就会被饿死。这就是一种危机意识,生存危机意识。人类社会中,从另一个意义上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随着我国进入21世纪,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下岗,再就业,再下岗,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要想避免生存上出现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学几手,一专多能。同样,商海中,领导者更要保持危机意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躲避风险,平稳顺利发展。

李嘉诚就是一个时刻怀有危机意识的人。所以,他的企业能够根据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随时调整经营策略,成功躲避可能遭遇的危机。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一直奉行“低负债”的财务政策,注重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以防地产业务风险扩散。低负债,承担的风险就变小,所以,即便在亚洲金融危机时,长江实业依然岿然不倒。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香港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劲头,很多企业领导看到经济发展如此之好,就有了趁此机会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赚一笔大钱的心态,于是采取高负债经营。但李嘉诚面对经济高烧,没有被诱惑,而是用冷静的态度观察经济发展状况,保持了高度的危机意识。财报显示,以地产开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长江实业,在这一年内大幅降低长期贷款,提高资产周转率,使流动资产足以覆盖全部负债。1996年,香港经济再度上扬,房价和股市都走出了出人意料的大行情,长实的流动资产净值大幅增长,长期负债却保持着原有的线性增长速度。正是因为其拥有足以承担全部负债的流动资金,即便地产价格跌多少,都不至于给长实带去致命伤。所以,长实才在1997年下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平安度过,而当时,有很多企业倒闭,有的企业老板无法承受破产压力甚至选择跳楼自杀。

“现金为王”是李嘉诚经营成功的又一重要理念,长江实业公司始终保持拥有大量现金。在没有特别好的投资机会时,他就把现金存入银行,赚取利息。而一旦出现特别好的投资机会,他就立刻进行投资,然后大赚一笔。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李嘉诚就聚集了大量现金。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的股市和楼市都受到了重大打击,仅一年时间,香港股市就跌幅超六成,而楼市也大幅下跌。1998年香港房地产进入低潮期,李嘉诚看准这个竞争者少的机会,使用大量聚集的现金大量低价购买土地,用超低的成本建造房产,等到香港经济复苏后又高价卖出。这一保持现金的策略让他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又不错过绝佳的投资机会。

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公司就开始采取静观待变的态度,逐步积累大量现金。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和黄明显减少对外投资,在国内收购土地的活动也明显减少。且收购的土地都是像上海浦东、武汉和重庆等大城市。

同时,李嘉诚还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和行业中业绩优良的企业联合成立公司共同经营。这样做既可以分享到该公司权益增长所带来的收益,也不至于因该公司出现问题而增加“长和系”的财务风险。比如,“长和系”从1996—1997年间投资互联网行业。2000年,长实、和黄与香港两家最大的银行——汇丰和恒生银行合资成立汇网集团有限公司。这一年,和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成为同仁堂科技第二大股东。2004年,和黄与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通过与这些龙头企业合资经营,“长和系”利用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行业管理经验为自己找到了既能赚钱,又能降低风险的成功方法。

李嘉诚从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旗下的长江实业和和黄都是经营地产、港口、零售、能源、投资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企业。这就大大分散了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

李嘉诚说:“好景时,我们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经营的原则。在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赢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我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正是李嘉诚在商战中能够保持平和心态,能够冷静思考,时刻准备着怎样度过可能到来的危机,能够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使得其公司能够长久发展壮大。

没有危机意识的个人,随时可能面临困难;没有危机意识的企业,随时可能面临经营的困境。正是因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成就了今日的海尔;正是因为“十八个月破产临期”的观念,才缔造了微软这个电子帝国。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华为的危机、萎缩、破产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都是危机、失败、破产,我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有的只是危机感,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危机感,我的企业才活了十年,甚至可以活更长的时间!”

确实如此,只有心存危机意识,才能在危机到来时有所准备,才能顺利地渡过危机,保证企业长久的发展。每个领导者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要放眼长远,提高警惕,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德鲁克如是说】

如果一个人把工作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那么,这个人会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工作,保持住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这样就会打压潜在的竞争者。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活学活用】

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拥有良好的生活状态才能保证高效的工作;而拥有稳定的工作也是良好生活的保障。

但是,在现代这个疯狂发展的世界,找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点,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管理者,常常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工作上,这就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为工作和生活严重不协调,也会大大影响工作的效率,最后只能是让自己身心疲惫,却毫无幸福和成就可言。

优酷总裁古永锵在刚刚创业的两年中,每天都被工作占据了,他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加班,经常熬通宵。在创立了叽歪网项目后的一天,古永锵偶然地看完了一部叫做《神奇遥控器》的电影,看完电影,他突然醒悟,自己就像电影里的那个主角,把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被自己以工作的借口忽略,比如,个人爱好、身体健康、亲朋好友。当他在获得了成功后,感觉到的不是喜悦,而是对失去的生活的懊悔。后来,他严肃地考虑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决定分给生活一些时间,于是,他开始学习一直喜欢的拉丁舞和搏斗,并且越发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花时间陪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现在他能够同时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人生也变得不再单调乏味,变得美好幸福。

曾任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的布赖恩·戴森说:“工作是一个橡胶球,你把它丢在地上,它还会弹回来。但是另外四个——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是玻璃球,如果你把其中任何一个丢在地上,它们将不可避免地磨损、打上印痕甚至支离破碎。它们永远都不会一样。你必须懂得那些,并且致力于你生活中的平衡。”

同类推荐
  •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师父慈悲为怀,一路解救众生,无论是弟子们,还是路人,都认为他是当然的救星,加入他的事业。众人皆知唐僧心软,但不知唐僧的心也很硬。唐僧一定要去西天取经,这不是心硬又是什么?唐僧是佛家,孔子是儒家,二人境界相通,都能“循循然善诱人”,使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极高的管理境界。孙悟空等人也一直不得不追随唐僧,陪他西游,一直到取回真经。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中国著名管理培训专家王平先生的力作重磅出击。现代组织并不缺乏雄滔伟略的战略家。工作部署有千招万招,没有人去执行也是没招;规章制度有千条万条,没有人去执行也是白条。阅读本书,让你告别夸夸奇谈,成长为一个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从原始社会的货贝到信用卡、从金融的创新者到恐龙般大而无情的财阀大亨、从郁金香陷阱到次贷危机……本书以“钱” “人” “事”为主线,将缤纷的金融事件分门别类,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揭开金融学的神秘面纱。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金融学的魅力。
  •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本书为丛书之《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分册。
  • 魔法销售圣经

    魔法销售圣经

    献给中国上千万夹缝求生的销售员,“早一日看到,少奋斗十年”的销售职场宝书。把眼睛升级为 “水晶球”,学会念“销售魔咒”,生意场如舞台,一流的销售员像魔法师一样表演。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迅速变成“销售魔法师”了?那么请随我们一起步入这座神奇的“魔法销售”殿堂吧。
热门推荐
  • 所谓作家

    所谓作家

    ,显示出温和的幽默色彩;轻松好读。但又让人在笑过、叹过之后,这部小说讲的是一群作家、诗人、艺术家的故事,塑造了胡然、野风、徐晨、沈萍、小霞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语言成熟而独特,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宇宙大发现(自然瞭望书坊)

    宇宙大发现(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作为基层管理的一线管理者,除了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外,还需要有领导的胆识、肚量,指挥的艺术和上司相处的技巧,善待自己的下属,协调好人际关系,把员工拧成一股绳。本书针对基层管理的重要地位和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法。
  •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国内业者如何赢得顾客青睐,获取顾客的忠诚,已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国外业者正在大潜进入本国市场之际,能否永续经营的重要课题。本书首先以何谓顾客谈起,主张应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落实顾客满意,并关注员工满意的问题,强调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双管齐下,才能创造企业生存的利润。书中跳脱了礼貌,又逢中国加入WTO,技巧的论述与一般概念的讲授,而从经营哲学,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的层面,为为者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顾客满意成功之道。全书架构完整,立论精确,在全球景气持续低迷,总结了作者十年的辅导经验与学理涵养,而且没有太多的专有名词,浅显易懂,平易近人,是E世纪业者学习顾客满意经营不可多得的入门宝典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家天下

    谁家天下

    如今这年代,灵魂转世都不叫投胎了,那叫穿越时空!这可是现在最时髦的事了,谁都巴望着能穿上那么一回,好好过把瘾!可是,这穿一次是赶时髦,穿两次可就是活受罪了。她就是这样一个不幸地穿了又穿的倒楣孩子,回回等到她以为从此以后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的时候,就会被逼无奈地穿那么一回!唉!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头啊?咦?!这次不是说会让她转生到太平盛世过安稳日子吗?这该死的六殿阎君怎么一脚把她踹到了隋朝?!老天爷啊!在这乱世之中,这日子可让她怎么过啊?
  • 二手皇后太嚣张

    二手皇后太嚣张

    “今夜,朕就要毁了你!”他邪鹜地宣告,眼里锋芒尽露,却在顷刻间动弹不得。“我好怕哦!”风琉璃做出一个惊恐不已的动作,缓缓揪住了他的衣领,倏然语气变冷,“不过现在被毁的那个人应该是你吧!”嘴角牵起一个魅惑的弧度,她忽然重重将他从身上甩开,再附以狠狠的一脚,这才施施然翻身下床,“你这么喜欢做运动,我就给你一份特别的分手礼吧!”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看着他的脸色遇见阴沉,她却笑得是分外的灿烂!“凌馨儿……”他想嘶吼却发不出声音来,唯有用目光凌迟她,她优雅地将一纸信笺扔到他的身上,傲然宣布:“轩辕煜宸,这是我给你的休书,从此后你我各不相干!”皇上很帅很英明么?切,纯属一个大变态!反正,她,不稀罕!冥域圣子很厉害吗?她,不鸟他!咦,这个像妖孽一样美艳的男人竟然是第一国师?好!她要他……当她的跟班!乌龙穿越又如何?过气皇后又如何?她风琉璃可不是好欺负的,吼吼!哪管它歌舞升平还是乱世浮华,我自轻狂红尘任逍遥……★○※※千霓绯雅不太会写简介,大家不如直接进去看文好了,觉得不错的收藏一下,赏朵花花,钻石更好,哈哈!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初次写文,不足之处还请亲们不吝于指出,谢谢!感谢读者nikkiyff为本文做了个视频,喜欢二手皇后的朋友们都请去看看哦,好漂亮的视频,哈哈: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