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其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投资者、债权人在关心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净收益率等资本增值和盈利能力指标时,对公司的支付、偿债能力也应予以关注。在其它财务报表中,投资者只能掌握企业现金的静态情况,而现金流量表是从各种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变化及各种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占企业现金流量总额的比重等方面去分析的,它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动的动态情况。因此,投资者在研究现金流量表时,与其他财务报表结合起来分析,就会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企业。
阅读现金流量表,首先应了解现金的概念。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一般就是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的内容。准确地说,则还应剔除那些不能随时动用的存款,如保证金专项存款等。现金等价物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资: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
现金流量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分别揭示流入、流出总额,使会计信息更具明晰性和有用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经营性租赁、交纳税款、支付劳动报酬、支付经营费用等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由于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能否真正实现收益,还取决于公司的收现能力。因此,了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公司的收现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其经济活动成效。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各种股权与债权投资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公司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往往反映了其为拓展经营所作的努力,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公司的投资方向,一个公司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中获得现金是为了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现金不流出,是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当然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事与愿违,所以特别要求投资的项目能如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现金流入。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偿还债务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我们购买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时,要看该公司股票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或配股说明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要看发售或配售股票所筹集的款项用于什么方面。如果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某些工程项目,用于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说明该公司股票品质有向健康方向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去投资;如果募集的股款是用来补充流动资金短缺的,是用来弥补亏损或还债的,这说明股款的应用不能产生再生价值,而且风险极大,股票的品质较差,我们投资于这种股票时要极其谨慎。
六、财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说明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是上市公司对报表加以说明的补充资料,它与会计报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投资者利用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可以了解到许多非常重要、而从报表中无法找到的信息。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上市公司经营业务情况和会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补充说明,主要有:1、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2、公司缴纳的各种税及其税率,这对投资者测算公司未来盈利有重要价值。3、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具体投向及其明细数额,这个项目投资者不应疏忽。比如公司的长期投资数额巨大,倘若查看附注说明发现长期投资的大部分投向该公司的发起人,那么这里边就有“猫腻”,投资者就有上当受骗的可能。因为发起人出资创立的公司,又将出资中的一部分返还给发起人,这种数字游戏使得公司帐上的金额不少,而实际金额却大大减少。4、公司存货的具体项目和金额以及计价方法。5、公司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率。6、公司投资收益的来源及其分项金额。7、应收帐款中帐龄长短的列示。8、应付帐款中长短期应付款的列示。9、公司销售收入中出口销售收入的金额,以及外销收入进行汇率折算的依据。10、盈亏情况及利润分配情况,要列示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比例。11、本期利润或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情况,股本结构及其变动情况。12、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
第二部分是公司执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说明,主要包括:1、遵循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2、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3、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三部分为有关部门对公司情况的说明,其中主要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按我国制度规定,所有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要对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公证,对公司的增资扩股、长期负债、存货构成、应收帐项和应付帐项进行说明。
七、揭穿财务报表中的花招
(一)、利润操纵手法多
作为投资者,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而且还要掌握辨别财务报表真假虚实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因为受利益的驱动,目前上市公司制造虚假财务报表以操纵利润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些企业为了上市圈钱,或者为了获取配股资金,为了避免连年亏损而退市,为了偷逃税或者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常常人为地操纵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投资者如果单纯根据公司财务报表所提供的利润对所投资的股票定价,或者根据其盈余水平和未来变动趋势来判断目前及未来企业经济价值并据以作出投资判断,则极易上当受骗。琼民源曾经凭空虚构了5.66亿元利润,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以此套牢了10万轻信的股民;红光实业本来是亏损1.03亿元,其招股说明书竟大言不惭地声称净利润为5400万元,编造利润1.57亿元,由此骗取了4.1亿元募股金;其它还有东方锅炉、蓝田股份、飞龙实业、四通高科、东方电子、银广夏等等一大串公司,都因为虚构利润而使投资者深受其害。投资者在作财务分析时,首先一定要判别财务数据特别是利润指标的真实性,否则的话,我们就有可能作出完全不符合现实的结论。当然,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就有可能发现其作弊之处。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操纵利润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1.通过关联企业的交易。当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难如人愿时,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或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就会采取从其关联公司转移利润的办法,使上市公司利润虚增,人为提高该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信用等级,使投资者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增加了投资风险。如深圳一上市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为使第三年“扭亏为盈”,通过与母公司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交易,将一块350万元土地转手给关联企业,以1500多万元的价格获得1000多万元的利润,而款项挂账一分未收。该关联企业买该幅地并无能力开发也没有明确用途,只不过为帮助该上市公司不连续亏损,逃避被摘牌的命运。
2.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做文章。有些亏损企业,常常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大做文章。有一上市公司,拥有某大厦的部分产权,该部分产权的账面价值为3061万元。该公司欠建设银行债务为16658万元。公司以账面价值仅3061万元的资产抵偿16658万元的债务,并将差额13597万元作为当年利润入账。然后又以相当于原来所欠债务的金额向债权人买回抵偿债务的那项资产,交易的结果是债权人全部收回了借款。最后他又以3.66亿元的价值将原来只值3000万元的在建楼宇的产权作为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入账。上述交易的结果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皆大欢喜:债权人如数收回全部借款,而债务人则获得了1.35亿元的账面“利润”。本来很简单一项偿还欠款的交易,经过“精心包装”后竟然会产生巨额“利润”!然而此“利润”的虚假性却一目了然。
3.提前确认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企业获得经营成果的前提。《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方可给予确认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效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是有的企业为了扩大利润,违反规定提前确定销售收人,只要产品销售有合同或已发货就确认销售收入。有一家以销定产企业,为提高账面利润以达到超过10%的净资产利润率,利用刚签定的产品销售合同做文章,产品尚未生产,更谈不上销售,但却提早向用户开出销售发票,并以此作为确定收入的依据入账,虚增利润500多万元。
4.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例如,将发生在当期的销售费用有意挪到今后反映,不列入当期;广告费支出人为增大摊销期限,减少当期支出;已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本应该记入固定资产,却仍挂为在建工程以减少折旧费用;设备维修或装修费用挂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待以后年度摊销等。比如有一家公司年末待摊费用高达2500万元,递延资产5200万元,两项共占全部流动资产的22%,如按规定列入费用,该公司应减少利润1520万元。还有的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减少费用的提取。公司向关联企业收回应收帐款,同时以对该单位的短期融资方式(记入其他应收款)又把此笔金额从帐面上划转给对方,可以使应收帐周转率指标明显好转,并使本期期末应提的坏帐准备减少,降低了费用支出。
5.四项准备金计提不到位,或者根据利润需求确定应计提费用。1999年底,财政部和证监会要求各类股份公司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这四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要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其他应收款。2001年起,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原有的四项基础上新增加了委托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四项,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然而,这项旨在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的政策,反倒被不少上市公司变成了利润操纵的秘密武器。由于这八项计提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其计提方法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只要按照公司管理权限分别由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即可,因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人为因素,这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空间。比如:存货跌价准备是按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照帐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提取。但是,存货和投资的可变现值,以及坏帐准备的计提比例,都只是基于某种可能性而做出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靠政策的规定无法完全排除人为控制的因素。有些公司能不提的损失尽量不提,能由以后年度负担的费用尽量挪到以后年度,以达到操纵当期利润率的目的。还有很多公司在执行这项会计政策时,把损失的立足点放在以往年度,把利润增加的立足点放在当前年度。他们采用追溯调整法,拼命加大这些计提的追溯调整力度,在以前年度提取巨额的资产准备,以造成当年的巨额亏损,这样就为下一年度扭亏提供了较大的方便。因此,对这些公司而言,巧用计提成了它们新的利润增长手段。如深南玻在1999年度一次性提取房地产存货跌价准备1.7亿元,长期减值准备1500万元,导致账面亏损16970万元。然而,正是有了这“一次亏个够”,才有了2000年中期的轻松扭亏。这种亏往盈今的追溯调整法,往往在利润表中突出反映为当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占利润总额的很大比重,因此投资者可以把资产负债表中的“八项计提”和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账户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6.潜亏挂账。潜亏挂账多见于濒临亏损的公司。某公司与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发生房地产纠纷,法院终审判决该公司败诉并需向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共赔偿2786万元。公司未将上述终审判决赔偿计入当期损益,虚增当年利润2786万元。法院终审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公司纵然表示不服,也不能因此而拒不执行终审判决,即使是出于谨慎考虑,亦应将损失计入当年利润表。另有一家刚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布不久,上市募集资金刚完成,内部审计结果却是存货跌价损失和多年形成的应收账款呆烂账潜亏1836万元。这也是为争取上市、多筹资金惯用的一个手法。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现象普遍存在,屡禁不止,给投资者的投资操作带来较大的风险。在目前法律还不能给投资者提供完全有效的保护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能自己增加保护意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能找出财务报表中的“猫腻”与破绽。当然,对于普通股民来说,读懂财务报表就是一桩既费时又费力的苦差事,何况还要找出那些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们玩弄的花招,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为了投资的安全,我们又不能不静下心来认真而细致地阅读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以避免跌入报表利润的陷阱。一般来说,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公司要玩什么“猫腻”大都在其中:
第一,应收帐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帐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第二,应收帐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第三,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第四,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说明有利润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可能。
(二)、非经常性损益中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