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100000008

第8章 屡试不第隐山林(2)

道光十三年(1833年)春,左宗棠来到北京参加癸巳科会试,在三场考试中的三篇四书文、一首五言八韵诗、五篇五经文、五道策问文虽被考官评为:“首警透,次、三妥畅,诗谐备”,“气机清适,诗稳”,但最后还是名落孙山了。出闱后,左宗棠积所见闻,写成《燕台杂感》诗八首,用“报国空惭书剑在”、“谁将儒术策治安”等诗句,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归家途中,他对沿路各地的“时务”作了考察,谓:“春榜既放,点检南归,睹时务之艰棘,莫如荒政及盐、漕、河诸务。将求其书与其掌故讲明而切究之,求副国家养士之意。”

左宗棠这次赴京赶考,虽然名落孙山,却有幸结识了同乡士子胡林翼。

胡林翼(1812—1861),字贶(kuàng)生,号润之,湖南益阳人。左宗棠与胡林翼既是同乡又是同年所生,而且二人的父亲还是岳麓书院的同窗好友。不仅如此,左宗棠与胡林翼二人还先后受教于贺熙龄,算是同出一个师门,深受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胡林翼也喜欢探究山川地理、关隘要塞与兵政枢机。因此,两人在北京第一次会面时,即一见如故,相得甚欢,常常彻夜畅谈古今大政,论各朝各代的得失、原始要终,并引为知己。胡林翼曾在1831年亲自参加益阳赈灾,对富者为富不仁、从政者贪污腐败的社会现实印象深刻,对小民流离失所、贫弱无助的景象痛心疾首,因此,他的目光常放在内政上;而左宗棠则比较熟悉边疆舆地,对于列强环视中国更加关心。他们畅言无忌,兴奋时,常常纵言阔步,豪情万丈。从此以后,两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道光十四年(1834年),左宗棠借用周夫人家的一间小屋,另立门户,与妻妹夫张声玠(jiè)仅隔一院。由于二人同试礼部,又一同落第归来,因此常常一起切磋学问,评论文字,相处十分融洽。

道光十五年(1835年),左宗棠再度北上应试。这次会试,他被初步选取为第十五名,但临揭榜时,考官发现湖南多中一名,竟取消了他的进士资格,仅给他一个“誊录”的官职。左宗棠不甘心做一名为史馆注籍的誊录,毅然南返湘潭,在周夫人的协助下,潜心于地理学的研究,并“以图为之本,以诸史为之证”。

这一时期,左宗棠开始致力于舆地之学,并计划先作皇舆图(清代统一的地图),这个庞大的计划不仅需要构思周密,而且工程浩繁。为此,他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得到了妻子周诒端的大力协助。每作一图,则让周夫人帮助影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

受邀请入主书院

道光十六年(1836年),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吴荣光的邀请,主讲醴陵渌江书院。

渌水,湘江的一条支流,蜿蜒百里,形似玉带。醴陵县城就像一颗明亮的珍珠,镶嵌在这条玉带上。渌江书院是醴陵县一座小有名气的学馆,算起办学历史来,已有近百年了。但是,学馆停停办办,冷冷热热,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来几个有真才实学而又善于管理学生的先生。就在左宗棠之前,有一位饱读诗书,却两轮乡试落榜的老生员主持渌江书院不得要领。调皮的富家子弟把书馆当成逍遥玩耍场所,想来就在课堂上坐半天,心不在焉,摇头晃脑,没来的这天,就结伙在外寻衅闹事,不想来就几天不见人影,而一门心思想读书的人也只好陪着耗时间。老先生今天点一句,明天点一节,之乎者也,难有收效。醴陵是鱼米之乡,富足之地,各式各样的瓷品,如碗、杯、碟、瓶运销各省及海外。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烟花爆竹生产于醴陵城乡的家家户户,因此,有钱的人多,当官的也不少。这些人望子成龙心切,对培育子弟的唯一基地——渌江书院的教学现状日渐不满。不知是哪位为头,串联当地的有识之士联名修书一封,直接呈送至巡抚衙门,恳请湖南巡抚吴荣光大人为他们物色高师主持渌江书院的教学。就这样,左宗棠被吴荣光请了来。

书院“生童住斋者近60人,礼数均极周到”,但收入却很微薄,“几元以给朝夕”。40年后(光绪二年),左宗棠回忆这段教书生活时写道:“每遇岁阑(lán)解馆,出纸裹中物,还盐米小债。”书院的生活虽很清苦,但他仍认真执教。

初来乍到,面对一个个顽劣弟子,面对学生怀疑而又期盼的目光,左宗棠决心从学规抓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整顿学风学纪。他套用了朱熹所著《小学》之中的八条规定作为渌江书院的学规。不管其出身如何,家庭背景怎样,一入书院,在学规面前人人平等。有位正七品武官李托总的儿子顽劣成性,不仅自己不读书,还总是撩拨同学迟到、早退,他出入学堂如入无人之境,还经常影响他人研习功课。左宗棠见此情景,决心已下,抓住这位李公子一次迟到,罚他在讲堂门口站了半天。这半天,课堂内在座的学生大气不敢出,课堂外站着的不敢挪半步,左宗棠侃侃而谈,安静地上完了这堂课。第二天,惧于左先生的李公子没有来。第三天,这位李公子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学馆,左宗棠搬出宣布不久的学规,以“不假未到”为由,直截了当地开除了这名学生。

左宗棠这一手,可谓杀鸡给猴看,狠狠地压住了以前管理疏松造成的顽劣之风。接着,左宗棠又发给每位前来就读的学生一个笔记本,要求他们每天把所学功课及心得都记在本子上。日落时分,书院大门落锁,左宗棠对学生的功课一一进行检查,未完成或完成不好的,不准出门回家。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他还要将学生半个月的日记仔细考核,并对所授课业详加解说,给学生以引导、勉励和督促。如果发现有个别学生旷废课业或虚辞掩饰、不照学规办事,两次以上就要受到处罚。这样,不到几个月,学生都渐渐能够一心向学,不以为苦。他的这种从严要求、注意诱导的教学方法,不久就在当地广为传颂。

机缘巧合遇伯乐

正当左宗棠在渌江书院孜孜教学、自得其乐之际,醴陵县令却正为一件“大事”伤脑筋,原来,两江总督陶澍要来醴陵了。

陶澍(1778—18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少年得志,功名顺遂,25岁便中进士,以后历任地方要职。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曾连任十几年两江总督。任职期内,在林则徐、贺长龄、魏源、包世臣等人协助之下,整顿漕运,兴修水利,改革盐政等,取得政绩,颇负时誉。他还多次微服私访民间,秉公处理案件,在湖南老家,士人对陶澍极为崇拜。有关他的传说很多,左宗棠与陶澍虽未见过面,却听说过许多有关他的故事。“湘潭人寻布”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湘潭有一位农民挑了一担柴要进城去卖,离家之前,他老婆把织好的一匹白布放在他的柴担上,嘱咐他,进城去把这匹白布卖了,再买点棉花回来,然后再纺成纱织成布去卖,这样可以多赚几个钱。农民答应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农民挑着柴刚走进湘潭城,就被一个财主的老婆叫住,买下了他的柴。

这么快就把柴卖掉农民很高兴,他收过柴钱,放下柴担就往回走。走了约莫里把路远,农民猛然想起那匹白布遗忘在财主家了,急忙转头去找。找到买柴的财主家,财主老婆不但不承认收了一匹布,还说农民诬赖撒泼,要扭他去见官,农民没有办法,只好自认倒霉。

农民低着头,憋着气,一边走路一边后悔,他不知道回家怎么跟老婆说这件事,起早摸黑几个月的心血,让自己一不小心就给弄丢了。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撞在一个人身上,那人责备道: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为何朝我身上撞呢?”

农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气度不凡的男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听差模样的年轻后生。农民连忙赔不是。

那男人仍然不肯罢休,进一步追问农民:“你有什么想不通的烦恼事,说与我听听。”

农民心想,“唉,算了吧,人家是有钱人,我说财主昧了我的布,谁会相信呢?”便叹了口气说:“不说了,不说了,我认倒霉算了。”

偏偏那男人缠着不放,逼问道:“你到底有什么事?不说清楚,我是不会让你走的。”

农民见他纠缠不休,只好一五一十将卖柴丢布的事说了出来。那个被撞的人说:“就这么一点事哟,你放心,我帮你把布找回来就是了。”说过之后,硬拉着卖柴的农民走进了路边的一个酒家。

这位被撞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他将农民带到酒楼之上,问明那财主家的住址后,便将他安置在隔壁房中休息,又派人拿着自己的名帖去把那财主请来。

财主见到名帖,连滚带爬赶至酒楼。陶澍把他请进房中,品茶、闲谈,并要过财主随手带来的一把折扇,反复把玩,说:“你这把扇子做工十分精巧,图案雅致,我想找人仿制一把,不知可借我一用否?”

财主忙说:“大人喜欢,小人情愿相送,怎可言借。”

陶澍笑着说:“扇子只借一个时辰,定要相还。”说完将折扇交与下人,下人拿了出去,好一会还没回来。此时的财主因为不知道这陶大人到底要做什么,心里暗自着急,走也不敢走,但他也不好问,只能坐着干等。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下人回来了,将扇子交与陶澍,说:“事情办妥了。”

陶澍将折扇交还财主说:“让你久等了,你回家去吧。”

财主回到家里,却见全家人正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们一见财主平安回家,心上的石头才落了地。

财主婆问道:“还好吧?太爷没有为难你吧?”

财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老婆:“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一点也弄不明白呀!”

财主婆说:“不是你以扇子为凭证,派人回来取那匹白布赎罪吗?”

“什么白布?”财主不解地问。

“就是那个卖柴的农民不小心丢在我家的那匹白布呀。”财主婆提醒财主。

财主这才如梦方醒,责怪其婆娘:“你贪财差点害得我吃官司,亏得陶大人给我面子,以后切不可做这种昧良心的事了。”

下人把白布取回后,陶澍便叫来那个农民,让他当场验看。农民接过布来一看,正是自己老婆织的那匹布,连忙叩头感谢,将布背到市场卖了。

这一次,两江总督陶澍在江西阅兵,顺便请假回乡扫墓。从江西到湖南安化,途中必须经过醴陵。对于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醴陵县令自然要竭力招待,以示欢迎。为了准备下榻的馆舍,县太爷煞费苦心,挑选了一处新建的四合院。总督下榻的四合院坐落在渌江河畔,面对江中小岛状元洲,风景宜人,环境优雅。由于是新建房舍,四壁皆空,日用家什倒是容易准备,县令想到陶澍是读书人出身,不可无楹联字画。为此,县令召来本县文人骚客,为陶大人即将下榻之处撰联作画。左宗棠作为醴陵小有名气的年轻教习,自然也在县太爷的邀请之列。

开道的锣声、叱喝声响过,两江总督陶澍的轿子抬进了醴陵县城。在县令的陪同之下,他走进了粉饰辉煌的下榻馆舍。只见大门、侧门、厅堂、厢房内外,处处挂有新写的对联,悬着新裱的字画。精于此道的陶澍停下脚步,一一欣赏起来。连看几处,无外乎“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家学优长,天姿卓绝;文章尔雅,履蹈清真”之类,提不起多少兴趣。突然,陶大人眼睛一闪,紧走几步,身子停在正厅的右壁前,一副字体刚劲、笔力浑然的对联映入眼帘:

春殿语从容,二十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这副对联,既表达了故乡人对陶澍的景仰和欢迎,又道出了陶澍一生最为得意的一段经历:道光十五年十一月底,道光皇帝在乾清宫十四次召见陶澍,并亲笔为其幼年读书的“印心石屋”题匾。这件事,陶澍认为是旷代之荣。

陶澍看到这副楹联后,“激赏之”,急忙询问此联的作者,经知县引见,作为渌江书院主讲的举人左宗棠,终得与大名鼎鼎的陶澍会面,陶对左“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

醴陵城内,一队队公差衙役在巡视,他们保护的重点,就是渌水河畔的两江总督陶大人的临时下榻之处。这府第内灯火通明,坐在厅堂中的一老一少,正在促膝长谈。老者就是陶澍,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了;少者,即左宗棠,年方26岁。陶大人注视着眼前的年轻后生,双目炯炯有神,生机勃勃,身材不算十分高大,但体魄健壮,举止得体,礼仪有度。左宗棠所论经邦济世的学问,绝非那些寻章摘句、唯务雕虫之辈可以比拟。陶澍非常欣赏左宗棠,而对陶澍早已仰慕的左宗棠,平日一腔立志报效国家的想法无处也无人倾诉,今日得此机会,便半是请教、半是显示地倒了出来。从盐政谈到海运,从学问谈到国事,这一老一少,一直谈到东方天空泛白,雄鸡报晓。

次日,陶澍周游醴陵,察视民情,又约左宗棠同行,边游边谈,极为融洽。就因为结识了这样一位忘年交,陶澍还将回乡日期推迟了一天。陶澍认定:这个年轻人日后的前程定会超过自己,这是一匹千里马,自己要做他的伯乐!

三试落第受托孤

道光十八年(1838年)初,左宗棠第三次上京参加会试。会试榜发,他仍然未能取中。归途中,受陶澍再三邀请绕道去江宁(今南京)拜望了陶公。这时的陶澍已重病在身,见左宗棠来访,十分高兴,留他在节署之中住了10多天。一天晚上,自感不久于人世的陶澍撤退下人,与左宗棠单独谈心。说及各自的家小后人时,陶还为其子陶桄(音ɡuànɡ,字少云)求婚于左的长女左孝瑜。这表明陶澍对他这个会试落第而又具真才实学的举人非常器重。左宗棠心想,无论是从名位、门第来看,还是从年龄、辈分来讲,自己与陶公实在相差太远,于是起身长揖,口称:“实在不敢高攀。”陶澍说:“若说年龄,我俩的年龄相差甚远,但儿女均为5岁,十分相当。若说地位,30年后,你的地位必在我之上。我宦游大半生,还没见过超越你的人,请莫再推托。”

左宗棠欲言,陶澍咳嗽不已,左宗棠轻轻用手拍着陶澍的后肩,将枕头垫在陶公的腰后,扶陶公半卧着继续交谈。陶澍说:“我已重病在身,自知不久于人世,我死后,桄儿便如同你的亲生儿子,若能育之成材,不辱陶氏家风,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不单桄儿托付给你,因内子不敏,我的家事也全托付给你了。”

谈到此处,陶澍握着左宗棠的手,老眼中盈着晶晶的泪。

左宗棠大为感动,一来是感激陶公的知遇之恩,二来是激起了自己经世济民的雄心壮志,他似乎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左宗棠说:“中堂请放心,既然如此,我就依允了小女这门高攀而来的婚事。左宗棠今生当为教公子成才而竭尽心力。我已会试三次,看透了考场弊端,从此以后,再不赴京会试,将读书课儿,躬耕农庄,以湘上农人终也。”

就这样,堂堂两江总督与会试落第举人结为儿女亲家。这种联姻,不独在当时罕见,就是翻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也可谓寥寥无几。

左宗棠在三次会试失败之后,决计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诚如他所说:“比三次礼部不第,遂绝意进取。”他在家乡不仅“于农书探讨颇勤”,而且抄录了十数册的《畿(jī)辅通志》、《西域图志》及各省通志,增长了地理学与军事学等方面的知识。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左宗棠抵长沙,居次兄宗植家中。他俩常切磋学问,“或谈国故,指列时事”。“每剧谈竟夕,争驳不已,家人乃温酒解之。酒后或仍辩难,或遂释然。”左宗棠为克服“气质粗驳”的缺点,注意从“寡言,养静二条实下功夫,强勉用力”。

同类推荐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同时,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特立独行。,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
  • 冥帝的娇宠

    冥帝的娇宠

    简介无能,寂寞,帝王心。她穿越而来,只想在这个世界简单快乐的活下去,遇见他,那个邪魅冷漠的男人,她会心疼他,会想要关心他,想一直待在他身边,没有原因。而遇到她,确不在他的预料中,她没有他身边那些女人漂亮更没有她们妩媚,却敢对他撒娇耍赖,黏着他,而他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抓住她宠着她又何妨?本文宠文一枚,无虐心。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世界的那端

    世界的那端

    金麻雀得主于德北的一部个人小小说合集。作者有着较深厚的写作功底,他创作的根须深深植于生活的土壤,通过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观察、感悟,在小小说这一尺幅空间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大天地。在他的笔下,浓浓的亲情、懵懂的爱情、真挚的友情,闪射出人性中至真至善的光辉;于不经意间,触碰到了人心最为柔软的地方。作家不拘于故事本身而擅长于从细节处生发感悟,给读者以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和引路。这是十分难能可贵之处。文章简洁精致,深邃思辨,不事雕琢,透着生活的滋味。语言文字透明干净,有韵律,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如马吊、走北荒、双百老人、纪应先生、徐爱兰等众多篇什描写了底层人的至善至美之魂,感人至深,堪称精品。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五岁宝宝要认爹

    五岁宝宝要认爹

    “好可爱的宝宝。”某富贵大婶两眼放光,左顾右盼,逮准了机会,一口正要亲下去…“stop!”宝宝伸出稚嫩的手指,对大婶摇了摇:“要亲我可以,得先给钱!!”“哈?”大婶懵了。“人家可素这里滴头牌,摸一下三BIA,亲一下八BIA,要是陪睡…虽然…但是,某个女人已经包了人家幼小的身体了。”那个女人,就是他的白痴脑残滴老妈,丁双双。…某男脸上数条黑线,优雅的风度再也持续不下去了,直接从沙发上摔了下来。天啊…地啊…妈啊…前面那个五岁的妖孽,Lavende的头牌牛郎,就是他季诺昊的种?!★【正卷】★失忆前,她是丁家的千金,娇生惯养,毫无可爱之言。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结婚对象,他宁愿去死!失忆后,她是Lavende的小妈妈桑,把他的儿子卖到了这里当牛郎。自己却拿着儿子赚的钱,到处勾三搭四。很好!!!这个女人,严重地激怒了他,他一定把她抓回来,好好地惩罚惩罚她。让她知道,谁才是宝宝的爸爸!…然而,当抗拒变成依赖,当真相摆在眼前。她还能够再相信他吗?他们,还能举行那场早就应该举行的婚礼吗?**本文雷坑,入坑要谨慎。强烈推荐《小姐,又如何?》宋喜★强烈推荐好文★芝麻酥《惹火》孤月如我《狂夫》梦幻的色彩《偷拐小鬼当儿子》★五岁宝宝文系列★《五岁宝宝是主持》上官梦婷815《五岁宝宝是间谍》星期七《五岁小福晋》星期七《五岁太后夜销魂》龙雪雪《五岁娃娃魅天下》浅色《五岁小妖好青涩》淼渺《五岁宝宝是小偷》缳儿★★宝宝群★★宝宝群①67136634(已满)偶尔还会有位子宝宝群②37898110位子多多拍门砖“牛郎”
  • 三世战妖娆

    三世战妖娆

    【无能版简介】:战小七什么时候从花见花败,人见人踩,变成了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呢?是一口鲜血喷死千年血妖的那天,还是茅房里一脚碾死万年巨蝇精的那天?总之那一天的不平凡,直接导致了以后的天天都很烦!--------------------------------------------------------还好她有一个甘愿为她分忧解劳的谪仙小相公,你斩妖来我除魔,小日子轻松惬意,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感慨道:我家相公初长成!于是乎,正当他家小相公头顶上桃花朵朵开的时候,她站在城楼上双手叉腰,气沉丹田大喊一声:“(内容你猜)”又于是乎,某男站在城楼下一脸得意,乐得花枝好一顿乱颤。---------------------------------------------------------【无能版小剧场】:有一天,徒弟气喘吁吁:师傅!不好啦!小师娘被妖怪抓走啦!某男神色一敛:什么妖?!徒弟结结巴巴:树……树妖!某男勾唇浅笑:顽皮!----------------------------------------------------------又有一天,徒弟又气喘吁吁:师傅!不好啦!小师娘又被妖怪抓走啦!某男又神色一敛:什么妖?!徒弟又结结巴巴:火……火狐妖!“找死!”某男长袖一拂,直捣妖孽巢穴!-----------------------------------------------------------再有一天,小包子拖着焦黑得还在冒烟的小身板憋着两泡泪问天帝:“爷爷!你说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嘎?!”天帝茫然的看着小包子。“爹爹是鸟,我也是鸟,可为什么爹爹长满漂亮的金色羽毛,而我却满身都是难看的扶桑叶子?”“……”“还有,为什么爹爹每次玩火都没事,而我玩火就会变成现在这副蠢样子?!”“……!!!”天帝心中暗哭,想说我也很想知道你那对蠢爹娘到底把你生成了个什么东西!!-----------------------------------------------------------【文艺版简介】:前世,他独坠轮回,只为与她一世缱绻。今生,他倾尽所有,只想护她一生无忧。再生,他散尽修为,只愿换她永生不灭。三生劫入,有情无爱,步不出,有缘无分,步不出,三生劫破,爱无三生,分无三生,
  • 奇才奇事

    奇才奇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8090: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

    8090: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

    他们是刚刚步入象牙塔的少男少少女们,帅气的乖乖仔韩洛偏偏遇上了标准的野蛮女友萧燕;专情的林子铭遇上了拜金女素云;多情却不留情的潘帅遇上了他的克星汤敏;男人婆王钰偏偏不爱痴情的衡伟,反而一心一意喜欢着潘帅……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送给每一个走在花季雨季中的少男少女们,愿大家的青春能想凤凰花一般灿烂。
  • 无敌天下

    无敌天下

    强者,永远都是寂寞的,只有战胜寂寞,才能无敌天下!地球少林世家亲传弟子黄小龙携带华夏无上武学秘典《易筋经》莫名穿越到了武魂世界。武魂世界,体内拥有武魂才能修炼斗气成为一名战士,而原本拥有超级逆天武魂的黄小龙在武魂觉醒时,却被家族之人误认为是普通的变异武魂。但是拥有“普通”变异武魂的黄小龙却一次又一次展露惊人天赋,一次又一次击败所谓的超级天才,一次又一次让家族和整个武魂世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