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要说得准确,还包括要说的得体。如有些人爱加重语气,每次说的都是“真话”、“非常重要”的消息、“最动听的故事”,等等,常用“最”、“极”“非常”、“无限”之类的字眼,显得非常平庸,到真的有值得称“最”的时候,就无法表示了。因此,说话者不仅要考虑主观方面的要求,还要兼顾到客观方面的要求,只有两者统一了,才会使表达的效果更好。
莫要口无遮拦,避免话不投机
在交谈中,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给其他人造成不快。
小王和小张平时爱开玩笑,几天没有见,一见面一个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
后来小王因病重住进了医院,小张去医院看望,一见面想逗逗他,又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小王变了脸,生气地说:“滚,你滚”便把他赶了出去。
即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说话也不能口无遮拦,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些人说话所以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与别人聊天或者闲谈的时候,最好不要对个人的卫生状况妄加评论。如果某人的肩膀上有很多头皮屑或口气很难闻,或者拉锁纽扣没系好,请尽量忍耐不去想,并等他亲密一些的朋友告诉他。如果你直接告诉他,特别是在人比较多的场合,很容易让对方处于尴尬的境地。
许多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尤其对女性而言,年龄是她们的秘密,不愿被人提及。对钱等涉及个人收入的一类私人问题的询问通常也是不合适的,可以置之不理。
在社交活动中,应该以诚待人,宽以待人。要与人为善,而不要打听、干涉别人的隐私,评论他人的是是非非等等。不要无事生非,捕风捉影,也不要东家长,西家短,更不要传小道消息,把芝麻说成西瓜。说话要有事实根据,不能听风就是雨,随波逐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谓恶语是指那些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一类的语言。口出恶语,不但伤人,而且有损自身形象。在社交活动中,应当尊重人,温文尔雅,讲究语言美,而不要自以为是,出言不逊,恶语伤人。
此外,如果两人相见,话不投机怎么办?不妨把“话不投机”的对方当作会话训练的对手。有一种人,当他和某人在一起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可是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时,却沉闷得不讲一句话。
俗语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些朋友一旦感到与对方讲话不投机,自己虽有话题,也不愿提出,而且从心底里拒绝接受对方的意见,这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所应有的态度。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除了说话的场合与次数要多以外,更要把握与各式各样的人交谈的机会。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对某个人有很深的成见,一见到他,就产生一股厌恶感。这时,你不要逃避,应该更积极地去跟他交谈,这是训练会话技巧的最佳方法。你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跟他谈,例如电影啦、音乐啦,通过这些交谈,可以促进两人之间的感情,增加彼此的了解。经过几次交谈后,或许你会发觉:“哦!原来他不是一个那么令人讨厌的人!”也可能你们会从此变成一对很谈得来的朋友。
日本影评家淀川长治曾说:“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令我讨厌的人。”
这是一句很了不起的名言,你如果能够去除不跟讨厌的人讲话的观念,一定会变得很有人缘,会话技巧也必提高,这种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而如果一次话不投机就放弃了深入了解别人的机会,或许失去的要比得到的更多。记住,给彼此一个机会,或许你就能收获一个知心的朋友。
在对方失去耐心之前先闭上嘴巴
有一种人真让人痛苦,他们从来不能简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来不知道什么该说和不该说,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一开口,别人就没有什么插嘴的机会了,喋喋不休到对方失去耐心,仍不肯闭上自己的嘴巴。
更让人痛苦的是,这种人为数还不少。
有一则笑话:
电台台长为了调查电台的收听率,决定在星期天晚上打电话给1000个男人:“请问您现在在听什么?”
“正在听老婆唠叨。”在这1000个男人中,有934人这样回答。
如果认为唠叨是女人独有的毛病,未免冤枉。某些男人喋喋不休的本领跟女人相比也不差上下。
还有一则笑话:
一天,在公共汽车上,一对孩子有趣的对话:
“嗨!昨天我妈妈就为我考试卷上那错了一个小数点的题唠叨了一晚上,听得我头都变成了两个!”
“那算什么?上次我爸爸为我只得了99分的考卷说了一整天呢!我当时就晕过去了,当然是假装的。”
男人的喋喋不休甚至比女人的唠唠叨叨更有杀伤力,女人的唠叨缺乏逻辑,东拉西扯,强词夺理,可听可不听。男人的喋喋不休通常逻辑严密,言之成理,不听简直就像不懂道理。所以,哪怕你已极不耐烦,还是只能耐着性子听着,直到忍无可忍。
一般来说,“唠叨”有三种类型:
一是强调型。对别人做事不放心,反复叮咛,将所谓要点及注意事项一遍又一遍重复,还担心对方听不懂记不住,一有机会就将自己的老意见与新主意再次发表一遍,以保证对方的所作所为绝无差错。殊不知,由于说得太多太泛,反而忽略了要点。由于重复的次数太多,对方习以为常,反而不会引起重视。
二是发泄型。由于对眼前的事情“看不惯”,就一味地发牢骚,怨这怨那,常常惹得周围人避之不及,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或破裂。由于有高见要发表,或有得意之事要宣传,有失意之事要倾诉,就不管别人爱不爱听,由着性子说一气,直到畅快淋漓才肯罢休,谁知别人早已晕倒。
三是混合型。即以上两种行为表现集于一身,其危害更为严重。因为他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话可说,嘴巴像一个关不住的闸门,整天哗啦哗啦地往外吐酸水,考验别人的忍耐力。
那么,如何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呢?有如下四种方法:
★ 感同身受法
用录音机把“唠叨”的话录下来,每天晚上自己反复听3遍,每三天一个疗程。如果没有录音机,请在场的人完整复述一二遍也可。用这种方法,可使自己亲身体味到喋喋不休给他人带来的烦恼。只要一个人还有一点同情心和自知之明,相信经过三五个疗程之后,爱唠叨的毛病就可以改掉了。
★ 集中发泄法
找一个无人的地方,把自己内心的牢骚发泄出来。如果是在家中,也可面对发泄对象的照片或画像,把不良情绪宣泄净尽。这样集中发泄,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说完,直到再也不想多说一句为止。此法既可康复情绪,又不伤人。
★ 活动替代法
对轻度唠叨“患者”,可尝试使用“活动替代法”,即当要打开话闸的时候,舌头在口腔中反复转动1-3分钟,以此代替“唠叨”,并提醒自己回忆每次“唠叨”之后的不良后果。如此法不见效,可暂时离开这种情境,避开眼前的不良刺激。眼不见,心不烦,待情绪调整好后,再回到原来地方。有此举动,潜意识中已对唠叨提高了警惕,自然不会再由着性子瞎说一气。
★ 反躬自问法
喋喋不休的唠叨者,说话只是因为想说话,通常自己都不十分清楚说了什么,有什么目的和结果如何。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别人又怎么能明白呢?所以,每次唠叨过后,不妨自己反省一下,今天说的话是不是太多?是不是引起了别人的不快?是不是造成了与自己的本意相反的效果?能不能用三五句话把自己的长篇大论表达清楚,应该怎样说才会更让对方喜欢?只要经常这样反躬自问,人便变得理智沉静,久之,说话自然变得慎重得多,再也不会喋喋不休,信口开河了。
曾国藩说:人生坏事的两个因素,一是自傲,二是多言。
多言生厌、多言招祸、多言致败、多言无益。所以《智慧书》极言说话简洁的好处:
“不要只重复一个话题,囿于成见。简洁令人愉快,给人好感,并且事半功倍。简洁虽有失于草率,却在礼貌上得到补偿。好的事物,如能简洁则会更好。本来很糟,如能简洁,则不致太糟。少而精胜于多而杂。众所周知有些人不善于为宇宙增光添彩,却善于搅扰四邻。他们像无用的事物令人避而远之。谨慎的人应避免使人厌倦,尤其是繁忙的大人物。触怒这样一个人也许会比惹恼所有其余的人更糟。说话高明即指说话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