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3900000007

第7章 人生不加第二框:走出生活的死角(4)

陶朱公范蠡还住在陶时,曾生了一个小儿子。等到长大成人后,陶朱公的二子因杀人,被楚国拘囚起来。陶朱公说:“杀人偿命是应该的,但我听说有千金之家财,其子可以不被处死于市中。”于是准备齐千金,准备让小儿子前去探视。但大儿子也坚持要去,并说:“父亲不让大儿子去,而让小弟去,一定是父亲认为我是不肖之子。”说着竟要自杀。夫人见此,再三强劝陶朱公,陶朱公不得已,只得让大儿子去,并附信一封,叫他交给自己过去的好友庄生。并对大儿子说:“到了以后,把礼金送上,然后一切客随主便,不要与他争辩。”大儿子到后,便按照父亲的嘱咐去做了。庄生对他说:“你快走,不要再继续留在这里了。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是什么原因。”大儿子走后,并没有按庄生吩咐回去,而是偷偷地住在楚贵人那里。庄生虽穷,却标榜廉洁耿直,楚王以下的大臣们都非常尊重他。陶朱公的儿子所送千金之礼,庄生并无意收下。原本想把事情办成后,再退还给陶朱公,以此为信守之据,然而陶朱公的长子并不理解他的这番良苦用心。一天,庄生找了个理由觐见楚王,说天上有星相显示,有事不利于楚国,只能用做好事的方法才能消除。楚王一贯信任庄生,于是就命人封住三钱之府,准备大赦天下。楚贵人欣喜地将此喜讯告诉了陶朱公长子。不料大儿子想,大赦时弟弟一定会出来,千金岂不白送庄生了。于是就又去见庄生,庄生吃惊地问:“你怎么还没离开这里?”陶朱公长子说:“弟弟今将大赦,故而特来告辞。”庄生明白他的意思,就把钱还给了他。庄生被陶朱公大儿子耍弄,感到是一种奇耻大辱,于是就又觐见楚王说:“楚王大赦是为了修德去凶,可楚国的百姓都说,陶地的富翁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在楚,他们家里就用金钱来贿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说楚王大赦并非为楚国百姓,只是为陶朱公的儿子一人着想罢了。”楚王听后大怒,下令对陶朱公的儿子立即处斩,然后才下大赦令。当大儿子拿着弟弟死亡通知回到家,母亲及乡亲都很悲伤,陶朱公说:“我听说你的行动,就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的弟弟。这并非是你不爱他,只因为你从小与我一同创业,备尝生活的艰辛,所以很看重钱财。至于你小弟,本来就生长在富裕的环境里,出门乘车、骑马,不知钱财来得不易。我派他去只因为他能抛舍钱财,而你却不能,最终是你杀了你弟弟,我早就料想你会带丧报回来!”看重钱财者心中往往薄情寡义,他们的典型逻辑就是无论做事还是为人,都以利来交往,算计来算计去,却总是得不偿失。他们永远不会明白,淡泊名利者以德服人,才能掌握为人处世的奥妙。

快乐与大家分享才会成倍增加

树上落了一只嘴里衔着一大块食物的乌鸦。许多追踪这个富有者的乌鸦立刻成群飞来。它们全都落下来,一声不响,一动不动。那只嘴里叼着东西的乌鸦已经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着,不是嘛,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一大块东西吞下去呀。它也不能飞下去,在地上从容不迫地把这块东西啄碎。乌鸦们会猛扑过去,于是就要开始一场通常所说的混战了。它只好停在那儿,保卫嘴巴里的那块东西。也许是因为嘴里叼着东西呼吸困难,也许是因为以前它被大家追赶,已经弄得精疲力竭——只见它摇晃了一下,突然失落了叼着的那块东西。所有的乌鸦都猛扑上去,在这场混战中,一只非常机灵的乌鸦抢到了那块东西,立刻展翅飞去。这当然是另一只乌鸦——头一只被追赶得精疲力竭的乌鸦也在跟着飞,但已明显地落在大家的后面了。结果是第二只乌鸦也像第一只一样,弄得精疲力竭,也落到一棵树上,也是终于失落了那块东西,于是又是一场混战,所有的乌鸦又去追赶那个幸运儿……请看,富有的乌鸦的处境多么可怕,而这只是因为它只为了自己。不会与别人分享,最终的结果是自己也享受不到。快乐分给大家就会成倍地增加。相反如果紧握住不放,就会有别人嫉妒你的快乐。

有想像力才有创造力

在一所名牌大学的知识竞赛中出了这么一道思考题:有一只蜗牛,住在一棵梧桐树下面,一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蜗牛便开始从树根向树梢上爬。它爬得忽快忽慢,有时还停下来四处望望,躲避可能的危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这只蜗牛终于爬到了梧桐树的树梢,在树梢上睡了一觉。第二天清晨,也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蜗牛开始从树梢向下爬,它沿着昨天爬行所留下来的印痕,忽快忽慢地朝树根爬去。有时它也停下来望望,或者吸食一点树汁;总的来看,朝下爬要比朝上爬轻松多了,所花费的时间也少一些。这样,当太阳还没落山的时候,蜗牛就已经爬到了梧桐树的根部,也就是昨天它出发的地点。现在请问:在蜗牛上下爬行的途中,会不会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点:蜗牛第一天上树时经过这一点的时刻,和蜗牛第二天下树时经过这一点的时刻完全相同?解答这个问题,首要的是确定正确的思路。思路正确,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否则就会一筹莫展。在这里,正确的思路有许多种,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是:利用头脑中的视觉形象,把第一天和第二天重合起来,把上树的蜗牛和下树的蜗牛设想为两只蜗牛,它们从树根和树梢同时出发,沿着同一条路线相对爬行;两只蜗牛肯定要在中途相遇。显然,相遇的那一点就是问题的答案。但当这个问题提出后,出现短暂的沉默后,有的选手开始在纸上画图,想通过画图法解决,有的选手设置了一些变量,开始忙着计算。这些曾在高考中过关斩将的“将中之将"们在这个问题前显得手忙脚乱,如坠雾中。这些大学生们怎么了,难道是他们的智商不行?这显然不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些心理学家做了一些跨国研究,对比了中国与美国一些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比中发现,在某些能力上中国儿童比美国儿童更强,但同时又发现,随着学龄的增长,中国学生在许多方面逐渐不如美国学生,创造力便是其中一项。这是为什么呢?回忆一下我们所经历的教育,它把我们的思想都禁锢在一个形式里面,只知道考试的答案,缺少活力与想像力。因此,我们就不会奇怪前面故事中的选手们在一道简单得只要稍微用一下想像力的题目前败下阵来了。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知识竞赛”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展开了我们的想像。记住,对待很多的问题我们应当学会展开无限的想像,那一瞬间产生的灵感也许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勤奋的人未必成功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他忽然有了个主意。“布若先生,”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儿吧,你可以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爱若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总经理看了一眼红了脸的布若,说:“请他进来。”爱若由于比布若多想了几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你认识到了吗——人与人的差距,更多体现在思想方法上,虽然初始时就那么一点点,但日积月累就越拉越大,所以发现差距及时总结,方能迎头赶上。人要善于观察、学习、思考和总结,仅仅靠一味地苦干奋斗,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结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仍旧重复昨天和今天的故事。成功的规则未必那么明显,需要很高的悟性与洞察力,面对差距和挑战,及时调整心态,增强自己的独立思考、多谋善断、随机应变的能力。

同类推荐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这本书继续提倡“只需去做,生活就会改变”,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人生活的建议,提供一些一个人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告诉一个人生活,怎么去做这些事,或者去哪里可以做到。这本书讲到的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个人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概念,还是一种环保概念。这种意识会让你更有责任感,进而影响你整个生活方式、态度和处事哲学。一个人的生活,我们也有很多憧憬和未来。
  • 你的魅力来自幽默

    你的魅力来自幽默

    幽默是智慧、学识、机敏的结晶,又是性格开朗、精神乐观的自然流露。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又是日常生活的调色笔。《你的魅力来自幽默(图文版)》(编者歌斐木)以精彩的幽默故事为主体,以绝妙的点评为串联,全面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职场、家庭以及自我时潜在的幽默因子,《你的魅力来自幽默(图文版)》在博得您会心一笑的同时,释放幽默的超凡魅力。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本书将为你带来一场头脑风暴,作者纵观古今中外说客、政治家、销售精英和商业巨头等人的亲身经历,解读他们如何运用手段去引导他人的思维,有效说服对方,从而改变世界的。身在职场,总要会点攻心术,作者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在谈判桌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改变思维,调整自己的位置,水涨船高。书中巧妙的攻心策略,犀利的透析放大效果,无异于一场思维上的饕餮盛宴。
  • 用智慧改变自己

    用智慧改变自己

    本书通过精彩故事和永恒的哲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但又内蕴丰富的道理:智慧改写命运。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觉悟:关于人生的必备心灵课

    觉悟:关于人生的必备心灵课

    在“觉悟”一书中,很乐意将我感悟后的人生智慧带给大家,在书中将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所能够遇到的人碰见的事都“真真切切”的再现,并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带给大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崭新的理解体会生活的真谛!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智勇双全”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人体彩绘

    人体彩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彼得·潘

    彼得·潘

    做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是一个美好的梦。童年是周而复始、绵延不绝的,永恒的母爱将伴随着童年,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这些都将铭刻于我们的心灵深处。然而人总是要长大的,这虽然令人感到遗憾,但人们内心仍然充满希望,“只要孩子们永远天真活泼、快乐无忧。”
  • 末世君邪子筱

    末世君邪子筱

    地球忽然出现了一种怪物!谁也不清楚它的发源地在哪儿了,被这样的恐惧所替代。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鬼,但是他们没有俊美的躯壳;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僵尸,但他们没有僵硬的躯体。他们是感染了病毒的人类异化后的生物,拥有人类的躯体却嗜杀任何血肉的怪物!
  • 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会做人,得以在职场上纵横捭阖;会做事,得以在事业上扬名立万。曾国藩,胡雪岩,当代人最需要学习的两位古人。看曾国藩如何从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成为清廷倚重的大员;看胡雪岩如何从一个米店小伙计,成为一位受慈禧召见的“红顶商人”。
  •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作者郭瑞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本书是关于教你如何成功创业,改变自己人生的专著,书中列举了马云、史玉柱等人的成功故事。从这些成功创业者的故事中,我们需要获取的,不是迅速致富的宝典,而是传递给自己一种自我努力、发愤图强的精神动力,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向着灿烂和辉煌迈进。
  • 彪悍娘子娇弱夫

    彪悍娘子娇弱夫

    夫妻交拜时,她袖中无意间飞出的菜刀差点砍死她的夫君洞房花烛时,她的夫君手拿血帕差点咳死在她的面前*初见他时,他白衣若仙,俊颜无双再见他时,他身着吉服用秤干挑起了她的盖头红烛下,他笑得宛若谪仙白皙的容颜渐渐变红,他低眉浅笑道:“咳咳,娘子,为夫为你宽衣解带可好?咳咳……”她为他的倾世容颜所折服,可是那一声好字还未出口只见她的夫君已经口吐鲜血,压在她身上若死人般毫无声息……*成亲那日,他丰神俊朗,骑着高头大马替他二哥迎她过门看见的不是身着凤冠霞帔的她而是腰别菜刀一脸视死如归的她银白月光下,他曾对她说:“总有一天,我会带你离开这里。”不想,有一天,这个诺言竟然实现了……*他是垚国的皇子权势滔天,却对她有着莫名其妙的恨他曾告诫她:“离他远一点,否则你会生不如死。”然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那个生不如死的人好像却是他自己……*她——远近驰名的鱼贩西施将如何用一把菜刀驾驭众美男---------------------------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小妾是这样炼成的》为何她一穿越就脱了她家夫君的裤子?《英雄难过囧女关》十五岁那年,她在哥哥的碗里下了药,让自己成为了哥哥的人《傻妾》一个傻女竟然也敢红杏出墙,还不知廉耻地怀了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