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爱因斯坦
坎坷中最珍贵的是“镇静”
人生无常,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长河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无法避免天灾人祸,无法逃避生老病死,都要经历各种风雨。但是,越是碰到这些意外的情况,我们越要学会镇静。
有个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细软,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小心地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打扮成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不料途中因他打了一个盹,雨伞竟不翼而飞!巨商不露声色地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他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断定是过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住在附近。
巨商于是在此地住了下来,购置了修伞工具,干起了修伞的生意。春去秋来,一晃两年过去了,他没有等来自己的雨伞。巨商了解到,多数人的雨伞坏到不值得一修的时候,就会重新买新伞。于是他又改行——旧伞换新伞,并且换伞不加钱,一时间前来换伞的人络绎不绝。
不久,有一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一看,正是自己魂牵梦萦的那把雨伞,伞柄处完好无损,巨商不动声色给了那人一把新伞。那人离去之后,巨商关门停业,收拾家当,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关键时刻,若不能保持镇静,许多事情只能变得更加糟糕或最终无法收场。一场大火烧光了爱迪生经营了多年的实验室,许多人都为之扼腕叹息,而爱迪生却站在废墟上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现在我们又可以重新开始了!”这不免是一种大度的自我安慰,更是一种磨难历练后的镇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颤,房屋剧烈摇晃。教室内外、操场上的许多同学惊慌失措,有的发呆,有的失声痛哭。正在篮球场上的钟豪马上意识到地震了,就大声呼喊着:“快到操场中心,蹲下,快!”边喊边奔跑着,眼光扫视四周,看到教室里还有同学,他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教室冲去。“快出来,地震了!”教室发呆的同学,被钟豪一吼,都清醒过来了,有的迅速跑出来,杨兰兰尖叫着,在原地徘徊。钟豪看到这种情形,焦急万分,脸涨得通红,一个箭步冲进教室,一把拉住她,冲出了教室。刚出来那一瞬间,天花板如雨点般地砸了下来。钟豪把杨兰兰送到操场,转身又朝教室冲去。到了教室边,大声喊着:“还有人吗?”一个惊惶而孱弱的声音从讲桌下传出来。钟豪两手抱头,冲进教室,拉出生性胆小的阳倩,冲出了教室。
其实,在大难来临之时,你慌张,你无措,你只能受到更惨苦的伤害,但只要你想开了,你冷静应对了,你还能挽救回一些当时可能被一并掠走的东西,包括你珍贵的生命!损失相对少了些,心情跟着也就愉悦了。在好的心情滋养之下,才能保持一个创造的动力,智慧而不屈的你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冷静是最给力的力量
朗费罗说过:“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有些时候,当我们自己沉寂下来就会发现,我们大多数的人都非常缺少冷静,缺乏那种遇事不慌不乱,理智能战胜冲动的态度。
我们在街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路上的车堵得厉害,可红灯仍然亮着。一些人烦躁地看着手表,终于亮起了绿灯,可是前面的车子迟迟不启动,因为开车的人思想不集中,后面的则愤怒地按响了喇叭。那个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终于惊醒了,仓促地启动了车……
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只有冷静的人才会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只有冷静的人才懂得理解他人;只有冷静的人才不会无谓地伤害身边的人,冷静总是前提。
一个博物馆被盗,丢失10件珍贵的文物,好在一枚价值连城的钻戒没被盗走。警方经过多方努力也未找到有价值的线索,这时一直很冷静的博物馆馆长提议让电视台采访他。
于是电视上播出了记者采访博物馆馆长的镜头。
记者问:请问这次失盗共丢失了多少件文物?
馆长答:共丢失11件。
记者问:这些文物都很珍贵吗?
馆长答:是的,都很珍贵,特别是一枚钻戒价值连城!
时隔不久,警方就查到了线索并顺利地破了案。线索来源很简单,几个盗贼在殴斗时被警方抓获,而他们殴斗的原因竟然是互相猜疑究竟是谁私藏了那枚价值连城的钻戒。
从上面故事可以看出,冷静才能保持原有的思考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遇到挫折,内心苦闷时,我们会分明感受到浓重的鼻息和沉重的叹息,不觉烦躁起来,很易冲动,只想用挥拳、踢脚、尖叫、躲避来发泄。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想张海迪,她身残志不残,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她的一生没有因残疾而暗淡,相反,在痛苦的时候,仍然保持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苦涩里酝酿着甜蜜。她是冷静的,她并不因身残,事不如意时而打破家人送来的饭碗,而用无心的言语伤害家人,她也不会冲动地排斥一切,她所做的是冷静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最终创造了自己无悔的一生。
拥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气度,就能冷静;拥有“善于换位思考”的思维,就可冷静;拥有“爱人如爱己”的热心,就会冷静。冷静使大脑清醒,使双眼敏锐,使举动合理,使心灵明净,让我们学会冷静吧。
海伦·凯勒深感“忘我就是快乐”。所以,她把别人眼睛所见到的光明当做自己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自己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自己的微笑。
因此,当我们与好友玩耍,无意被激怒时,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动拳不动口”与朋友发生冲突;当受到老师的批评,心感不平时,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恨念犹生,对老师毫不理睬而加以辱骂;当被父母教导,更不能因青春的一股冲动而掩耳不闻或用粗鲁的言语伤害父母的心……一时的冲动只会使朋友间的友谊毁灭,只会使师生情变得薄如纸,只会使父母伤心。
我们要学会冷静,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宽容犯了错误的人,尊重他们,感悟身边的每一缕爱意,无私地伸出自己的友爱之手……这时,我们就会冷静。
浮躁如病毒,需从根上医治
浮躁是一种病毒,而且易感人群为青少年。甚至在这个人群中,浮躁这种病毒比流感病毒更普遍,传染性更强。浮躁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得较为活泼、好动,对许多实践活动都跃跃欲试,充满着朝气。他们富有幻想,缺乏持久的耐心,做一件事情往往总是凭着一时的兴趣或兴起去做,往往是既想干这个,又想干那个,看到别人做这个好,就很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们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不知不觉错过了一段大好时光,只剩下阵阵哀叹。
有这样一段师徒的对话,形象地说明了浮躁的含义。
在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小和尚对师父说:“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突然刮起了秋风,草籽在天空中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没关系,草子本来就多准备了,吃不完,”师父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半夜一场大雨,小和尚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正在打坐,眼皮抬都没抬,“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的院角也泛出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站在禅房前,点点头:“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