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1400000003

第3章 时间旅行(3)

“戏剧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东西,而是现实中的东西。”弗洛伊德在《创造型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说。他继而描述了人们的幻想和这些白日梦与他们生活的现实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许可以确切地说,一个幸福的人从来都不幻想,只有不满意的人才会这样。”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存在着记忆与幻想之间的关键。幻想与“时间的三个时段”有关系(与华兹华斯在“序曲”当中引用的“时间的三个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精神的工作与某种流行的印象有联系,有一些会唤起当前的情景,这样的情景一直都能唤醒受试者最主要的愿望。从那里开始,它会听到更早一次经验的回忆之声(一般是儿童时代的声音),在其中,这样的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现在,它形成了一种与未来相关的情景,代表着这种愿望的满足。它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东西就是白日梦,或称幻想,这样的幻想带有其起源的痕迹,就是唤起它并来自于回忆之间的情景。因此,过往的、当前的、未来的都串在一起,跟过去一样,顺着从中经过的愿望的线条奔跑。”

一般来说,做白日梦的人会隐藏他的幻想,但是,弗洛伊德说,如果这些幻想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么会感到厌恶,要么会不为所动。另外一方面,当创造性作家展现出他的幻想的时候,我们会体验到快乐。“作家如何实现这一点,那是他内在的秘密;基本的手艺在于克服我们心中的厌恶感的技巧,因为这样的厌恶感毫无疑问是与每一个自我与另外的自我之间的障碍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在艺术的更张过程当中,作家会使其白日梦中的内容软化,并以他的风格和智慧给我们以美学上的愉快。弗洛伊德说,一切都在讲述的过程当中,因为讲述的过程是足够真实的,这样一种对“想像性作品的欣赏源自我们脑海里张力的释放”。他继而阐述说:“这样的效果完全不是因为作家使我们(作为满意和受到启发的读者)产生的,以便使我们能够欣赏到自己的白日梦,但又不会受到自我责备或自感羞愧。”

一句话,阅读就是一种解放。我们在自己的梦中得到了表白。对于写作也是一样,因为一场梦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得以实现的。这场梦具有复杂的时间框架,由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当前的某件事情唤起一个印象,这样的印象焕发出一种意愿,这个意愿又与较早的某个回忆相关联。

身处非洲当然解放了我,我的确记住了相当多的内容,我过去还以为自己早已经忘记了。深入过去的道路给了我一个信念,它使我镇定下来,在那样一种反思的情绪状态里,我也得到了更大的进出自由。例如,我发现,如果我十分镇定,在下定决心的某个时候,我就能够进入极佳的写作状态。说得更真切一些,我需要镇定,我需要自己的脑海保持清醒,为的是更好地记忆。我的自由感在增强:写作的欢乐让我觉得更加欢乐,因为在最佳的写作状态里,它总是会要求进行一场精神的旅行,并引导我更深地进入无意识的思想状态。这里面有一个似是而非的矛盾:我越是深入自己的回忆,越是能够意识到我与别的人有更多的共通之处。我找到通往回忆,通往自己的思想和经验的道路越是宽广,越是在自己看不清的过去的种种言行当中搜寻越是频繁,我越是会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提到的,作为刺激记忆并产生创造性和有用的幻想的唤醒时刻,也许还是对一个目标的简单的沉思过程,或者是碰巧对音乐或一种气味的机会性的联想。一个音乐时段刺激普鲁斯特笔下的让·桑杜,那就是《追忆似水年华》当中著名的开启记忆大门的饼干的品尝过程。

我自己养成了一套刺激回忆的内在方法。一个作家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只要他/她想办法进入一种情绪状态,让想像力在其中自行演练即可。我对于内在刺激的需求在我心中激发起旅行的欲望——旅行几乎总是被人看做是逃避自我的一种行为,在我却是相反:没有任何东西比异国他乡的风景或一种外国文化更能诱发精力的高度集中或强烈地刺激人的记忆。人几乎不可能在一个外国的地方失去自我(浪漫的人总是这么看的)。更有可能的是,你会体验到强烈的怀乡情绪,会听到自己生活早期的声音。但是,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对于异域的当前状态产生的排他过程当中,事实上,使这全部的体验十分刺激的东西正是当前与过去的并置——在曼达雷梦到的梅德菲尔德。

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故意做的梦。在黑暗中,在遥远的他乡,当我需要回忆的安慰时,时常会让自己镇定下来,并就过去的事情进行思考,让自己的思绪回到父亲的旧道奇车里,回到经过梅德菲尔德广场开车回家的路途上,向北开到森林街,向南开到劳伦斯地产,经过我出生的医院,然后开上长长的回家路,围绕斯波特池塘,让青年时代早期的风景一一尽收眼底。

谁才是伟大的旅行者?他们是一些好奇的人,心满意足的人,自力更生的人,不怕过去的人。他们不是在旅行中躲藏,他们是在旅途中寻找。最后,我去了澳大利亚海岸边的昆士兰北部地区,那是一片属于土著人的地方。在最不太可能出现的地方,我遇到了一名流浪汉,他在那里已经生活了许多年。他在寻找塑料悬浮物和瓶子,在建造一只筏子,希望那只筏子能够载他在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峡当中围绕约克岬转一圈,那个海峡便是特里斯海峡。我问他说,他是否知道那有多么危险。

“我才不在乎哩,”他说,“我什么地方都能去,如果你不着急,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

那是我一辈子听到的最为理智的一句话了。

因此,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在最偏僻的一些地方,我有许多次都在听人们说:“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或者说:“这让我想起——”那就是让他们一直很快乐的名字和地点。可以这样说,一直没有人说出来的一个了不起的旅行根由就是,旅行是寻找一个让人感觉最幸福的地方。人们寻找最理想化的家园的版本,的确,人们寻找的是完美的回忆。

朋友也时常让我们想起自己的过去,提醒我们知道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样的一些人与事。他们是我们过去的历史的一个沉淀处,我们的友谊和彼此的关爱使我们能够重新找到记忆。最有人性的情绪与活动使我们与过往的历史保持接触,而那过去的一切也是另一种说法,表明神经症时常让我们彼此远离,让自己的过去无法把握。弗洛伊德说,只有不满足的人才会产生幻想,他这么说的时候并不是指你越是不幸福,就越是容易进入回忆。反过来,他说,如果“幻想变得过于丰富,过于强烈,那会形成神经症或精神疾病的起始病况”。

不管出自什么原因,当一个朋友离开你的生存轨道时,你最能够明白友谊对回忆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为死亡、失踪或误解而失去一个朋友,那不仅仅是对自我价值的一次打击,而且也是对回忆的一次堵塞。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那样悲伤的回忆是真实的:我们的回忆的一部分已经跟失去的朋友一起消失了。

这种情形当中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婚姻中的悲哀——分居与离婚。我与妻子于1990年分居。那个事件的痛苦有许多种起因。那是一次情感的创伤,但不止如此,看起来就好像我已经被人做了脑叶切除术,我的一部分大脑已经被人切走了。我妻子一直是两个人的体验当中的仓库,我指望她来提醒我想起已经遗忘的一切。当她看我刚刚写下的什么东西的时候,她有独特的判断能力。甚至在我自己都不明白的情况下,她也总是明白我做的事情,她明白我是在重复自己的话,或者成了一个无趣的人。她的在场刺激我的回忆,因为她的回忆是我自己的回忆的延伸。我们曾经一切生活过,彼此相爱过,共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让一个作家去思考什么比较容易,因为他那门职业的本质就是孤独,因为他/她是一个人在从事自己的事业。但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一个作家不可能是《荒原》中的孤独的人物,他不可能是一个人在光秃秃的舞台上表演的演员。“我写过的一切都源自一种深刻的孤独。”亨利·詹姆斯写道。孤独,是的,但他不是一个人——他不可能是孤独一人而又写出如此复杂的一个世界,写出那么多的风景,写出那么多的社会层次。矛盾的地方在于,作家涉及社会和一个世界,但他也与社会与世界异化了。他不可能使自己脱离于由人组成的社会,也不能够脱离事件的流逝,但是,刺激写作的正是对写作过程形成的种种障碍。旅行是一个强烈的刺激物,如我早先说过的一样,但是,当你旅行的时候,写起东西来可真叫受罪。

我跟妻子在伦敦分手,并很快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够在那个城市里生活下去了。分居的当天我便去了美国。我需要童年生活的家园来安慰自己。我需要得到确认,需要风景和声音的刺激,需要那种天气,那种气温,那种气味的刺激。那是冬天,有霜冻,有吱嘎作响的树枝,有房间内木板发出的叽叽声,有黑暗中的天空,有枯败的树叶。

我还需要房间内的种种人造品,需要像照片和种种小物件等等的东西。我的椅子、我的书桌、我的书。有了这些东西,我才觉得自己可以重新开始。有一次,那是大约六年前,我们在伦敦的房子被人偷了。人们对抢劫有各式各样的反应。你感觉被侵犯了,他们说。小偷一定是绝望了:他们说。罪犯可能是一些迫不得已的家庭出来的人,他们在吸毒,他们需要毒品,如果你不在家里,那是你的运气,因为他们可能会杀掉你。

我的情形却不是上述的任何一种,我感觉到,他们偷走的是我的回忆,他们把我思想的一部分挪走了!我对他们实话实说:那些东西是无价之宝。我再也不会看到那些东西了,再也无法想起它们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跟发了疯似的气愤难平。我在谈的不是一台录像机,也不是一台收音机。我在谈的是一只小小的银制盒子,它会发出新加坡的樟木香气;我在谈自己用它写了七八本书的那只钢笔,上面还有我的手指磨出的印迹;我在谈那条琥珀项链,是我用自己在土耳其剩下的最后20美元买的。所有这些东西都没有了,都被拿到了伦敦某处一道篱笆后面。人们会说,那里面有情感上的价值。是的,但是,对我来说,并没有其他的价值存在。如果我们谈到的只有钱,那么,那些东西就有可能被替代掉,我会一点问题也没有。那些小偷从我身边拿走的是我最珍视的回忆当中的刺激物。

有趣的是,弗洛伊德也是这么一种喜欢收集小物件的人。他的家里和书房里挤满了罐子和雕塑及人造艺术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埃及的、希腊的和罗马的。他从来不写那些东西,但是,毫无疑问,它们刺激了他,因为他的作品充满了古典的影射和历史细节。可惜的是,弗洛伊德家从来都没有受人抢劫,因为假如发生那样的事情,我会乐于看看他对自己情感的分析,看看他作为一名珍品被劫的受害人有什么样的一些感受。

在涉及物质财富的地方,我渴望成为万事无忧的佛陀。那就是我的理想。我并不是如此执迷于那些东西,因此而为它们所左右,尽管我有时候的确感觉依靠它们。我觉得,一个人必须多加练习,当那要求太大的精力集中程度,也要做出很大的心理架势——我希望学会如何放弃它们。那一定是我相当有信心的一个决定。我不想有人从我手中夺走它们。很明显,最幸福的人就是真正明白这些的东西都是幻觉的佛陀。佛陀本身也从不拥有这些东西——一切都在他们的回忆当中。

写作的行为——艺术创作——都取决于回忆,它本身都是一种记忆手段。最奇怪的是,在记忆上作画,比如写一本小说,我是在给一套回忆赋予声音的特征,同时形成一个结构,便于记忆写作一本书的情景。看看我写的差不多所有东西,我都可以想起那个房间,当时的天气,我的思想状态,还有世界的状态,我可以想起写作那本书时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对于一位读者或评论家来说,这是带有欺骗性的。例如,我在《圣人杰克》当中描述的炎热和多云的热带生活时,正好就在多塞特,在英国的西部地区,而当我在《黑屋》中描写多塞特的时候,人却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特斯维尔。我看着《蚊子海岸》,看到伦敦南部地区,当我看着《丛林情人》的时候,听到的却是中国保姆在我新加坡的房子里喂孩子时发出的唧唧声。

我的书对我来说也有同样的意义,它们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叙述方式如何,这跟那些属于个人的风景和情境是一样的,它们有一种唤醒的力量。常有的情形是,写作一本书的回忆往往会淹没作品本身。写作的这一面从来都不曾有人探索过,分析过,但是,大多数小说家在有人问及某个特别的作品时,都会想到写作那些作品时的一些情景,他们的房子,家庭,还有天气,写作的房间等。这几乎是所有序言当中的离题话题。我可以老实地说,我写的差不多一切东西都带有写作时的情景。《画宫》碰巧是我的第十二本小说,但是,那个书名可以应用于差不多其中的任何一本。

这样的一些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历史——是我自己的世界和关于我自己的一段历史。尽管我的一些作品是有意识的,但是,它们也许还是充满很多不准确的地方,但是,它们在我创作的过程当中还是一样真实的。我对于研究《荒原》的人失去了耐心,敢对于热爱怪诞者失去了信心,就是拿语言本身翻来覆去地摆弄的那些人,就是为了热闹而制造声音的那些人。“那就如同通过一个锁孔放出‘安妮·洛里’屁的人。”这是古利·吉姆在《马之嘴》当中说的。“那是聪明的做法,但是,值得那样费力脱了裤子放屁吗?”弗洛伊德说,戏剧的反面就是严肃认真,而不是现实本身。

同类推荐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从这个角度看,向中原大地瞭望,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站在长城线外,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你会发觉,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 餐馆盈利术:中小餐馆利润突破与管理细节大全

    餐馆盈利术:中小餐馆利润突破与管理细节大全

    民以食为天,人要活着就得吃饭,餐饮业是个常青的行业,但并不是每个餐饮店都生意兴隆。餐饮业的经营到底有什么秘诀呢?多个高速成长的餐饮企业告诉我们:餐饮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决定餐饮店永续生存的关键,在于餐饮店所提供的附加价值。本书就是要告诉你餐馆盈利的技术。我们从细节入手,清楚准确、细致入微地指出餐馆经营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为餐饮企业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是有效增强餐饮企业竞争力的得力助手。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本丛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两本。编者分别在中国和外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人文奇景,也有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套丛书不仅有精美的图画,还辅以翔实的旅游相关资讯、文史科普知识、传说故事等等,全面介绍了父母和孩子在领略这些旅游胜地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尽可能详尽地提供了各个旅行地的有关资讯,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热门推荐
  • 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

    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

    赵凡禹编著的《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讲述了:推理惊悚小说距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之所以风靡全世界,就在于它拥有让人充分发挥逻辑思维找到事件真相的空间,让人在阅读时沉迷于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中不能自拔,最终却是在得知难以预料的结局时恍然大悟,继而获得阅读快感。《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精心甄选全世界各地著名的推理惊悚大师之著作,让读者在这些大师诡秘奇异的文字当中,获得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
  • 太子嫁到

    太子嫁到

    夕阳偏西,彩云落幕,天边还残存着一丝红色。一道人影快速地穿梭在原始森林中,高大的树木完全将她瘦弱的身体遮掩了起来,但是沉重的呼吸,身上的多处伤痕却将她的身体所在方向暴露了。在她的不远处,几道人影在森林中忽隐忽现,在看到女子的身影后,脸上露出了狰狞的微笑,那笑仿若来自地狱般。一道剑光闪过,女子的身上再度添加了一道伤口,那移动的速度也滞缓了不少,不过,却没有停下,因……
  • 尸坟秘录

    尸坟秘录

    人死之后,魂魄华散,归九阴,葬幽冥。而亦有邪尸扶棺凝卧,久弥成灵;尸壳蜕现,重塑三尸之气。烜尸,奸恶之人,拟烜尸坟,破尸还阳;悖天地之法理,逆尸坟之鬼路。尸鬼破棺,积怨而生。一个从死坟里爬出来的女人,能否活在世上?尸体,为何我的尸体活过来了?草帽中人,过路行者;红眼鹤,镇魂香……为何他们去往那沉寂多年的死墓花坟、月夜荒宅?
  • 傲世魔女

    傲世魔女

    单纯小乞儿,本该无忧无虑地生活,因为遇上他,一个自幼被认定为孤煞七星的男子,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女降世,魔女相随,江湖动荡。不料真相揭开,她竟是至女和魔女的双重结合体!一次惊变,魔女现世,江湖,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当我们翻开书,去努力寻找时,才恍然发现,那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常识是最基础的、最朴素的,但同时也是最丰富、最深刻的。《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立意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本书《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就是《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之一。它通过知识+故事的形式,让你轻松悦读,并掌握文学常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鱼跃农门

    鱼跃农门

    投身农家的杜小鱼发现,原来小农女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地少要买田,没肉吃要开源,看病看不起要自个儿学医,除了种大米外还得寻找合适的经济作物,总之,纯靠天吃饭绝不靠谱! 所以,她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农书绝不离手,种田高手绝不放过,杜小鱼相信,只要努力,日子总能越过越好,一切都取决于态度! (新书闺门春事已开,求收藏求推荐!)
  •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