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子突然看到徐先生,不由地喊了一声:“叔叔
”并张开两只小手朝徐先生扑来,谁知被一块小石子绊了一下,顿时失去重心,书包还没放下。“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
“呜哇……”由美子疼得大哭起来。徐先生慌忙想上前搀扶,1.捕捉孩子的兴趣点
天津有个少年科技爱好者叫张明,11岁时,他就制作了台式收音机,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三等奖。但是他小时候却是“很不听话的”:不肯到幼儿园去,父母只好把他锁在家里。他在家摸爬滚打,浑身弄得脏兮兮的,把买给他的手枪、汽车等玩具拆得七零八落。
最初张明的父母都很讨厌他的淘气,后来在一位小学老师的启发下,父母才喜出望外地知道孩子拆卸玩具正是他好奇心强、爱观察、肯钻研的表现。
发现了孩子这一“兴趣点”之后,张明的母亲便同孩子一起拆卸玩具,同时边拆卸边教授道理,启发他的思维。终于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假如张明的父母仍是讨厌训斥、打骂孩子,那么科学天地里这一株茁壮的幼苗不就被扼杀了吗?
凡是发育正常的孩子,大多五六岁时就开始对某一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倘若父母能迅速及时地捕捉孩子的“兴趣点”,顺势予以引导,就为孩子成才打开了通道:
因为凡是孩子最敏感的也就是最有兴趣的,而兴趣则是孩子成才的启蒙老师。
不少父母对孩子生活上的照料可谓细心、悉心、精心,但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上却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粗心。
有的孩子多次在父母面前表现了对动物、植物、机械、色彩、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强烈的敏感,做父母的却视而不见,贻误了培养孩子成才的时机。
但是善于学习的父母却能让孩子取得成功。
我们要在这里呼吁:
细心观察孩子吧!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动作、眼神或所提的问题中去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吧,那样,你也许能为孩子成长找到个突破口,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更多地学习,因为它需要你有一双赏识的眼睛——能够实事求是地发现、捕捉孩子的“兴趣点”,而不是主观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这样只能造成贻误孩子潜力开发的后果。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森·费里曼说:“赏识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孩子需要赏识,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水分一样。聪明的父母,应该捕捉孩子的兴趣点,进行赏识,这种赏识将使孩子走向成功的坦途!
2.允许孩子“不听话”
中国的一个教育考察团去美国考察,看到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正在画画,有个孩子给苹果涂上了蓝色,老师赏识这个孩子。
专家问:“孩子苹果的颜色涂错了,你不纠正,反而赏识?”
老师说:“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完成任务就是好样的。你不觉得孩子的苹果画得不错吗?至于苹果涂成了蓝色,当孩子吃苹果的时候不就知道了吗?何必在这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故事带回中国后,很多人都从中得到这样的认识:西方的教育在赏识孩子的创造性方面比中国强,不少中国父母在这方面就不如外国人。
下面是发生在中国的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一个5岁的孩子画了个蓝色太阳,他说:“快来看我画的太阳。”
父亲说:“你的太阳怎么是蓝色的?”
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
母亲说:“海里的太阳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在中国父母的心目中,不是看看孩子具备了什么样的想像力,而是看孩子画得像不像。这是十足的“看到了芝麻,没有看见西瓜”。
这是另一个关于画画的故事:
一个小孩画子只唐老鸭,两个头,前面一个头,屁股上一个头,他说:“这个唐老鸦不怕野兽,后面来了野兽也能看到……”
然而这样的创意受到了他父母的批评!
其实,我们应该容忍孩子这样的“不同常规”,因为他有他的道理,更应该保护孩子的想像力,应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允许孩子在思维上“不听话”,这是合乎孩子独特的思维规律的;给孩子一点“不听话”的空间,就是保护他们的创造思维、创造欲望。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父母虽然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型的孩子,可是孩子真的出现一些创造型孩子的特点,有的父母又害怕、担心了。
这种特点之一就是不听话。其实这样的“不听话”贵如金。
因为这样的好奇心正是创造的种子,应该倍加珍惜、培育和赏识。
有个小孩子写了一篇作文,自己还拟了一个标题:《苍蝇是从哪里来的》。小作者在这篇不足百字的短文中说:他有一次摘下一个花朵,看见里面有许多小小的苍蝇,所以他认为苍蝇是从花里钻出来的。老师对这篇作文大为赞赏,这个小孩子受到了赏识,在后来的学习中勇于探索,成了一个很优秀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而培养天才的最好方法就是赏识: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赏识往往能够让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赏识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激发孩子的潜能和智能。
3.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女儿
孩提的女儿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无论走到哪里,人们总是投以赞慕的目光:“这小女孩长得多可爱啊!”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批改作业,女儿指着本子上的批改问我:“妈妈,这个为什么打‘√’,那个为什么打‘×’呀?”
我说:“答得对的就打‘√’,答不对的就打‘×’。”
女儿会意地点点头说:“以后我上学了,都要老师打‘√’。”
一句话,让我激动得把她紧紧抱在怀里亲个不停。从那时候起,我便开始注意引导女儿了。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存在着主体与客体、受化者与施化者的相互作用。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3岁至7岁,家庭是主要施化者。家庭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在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都非常注意。如今常常挂在女儿嘴边的口头禅便是“跟妈妈学的。”
7岁的女儿,每天放学回来,一进门就高高兴兴地汇报:“爸爸,妈妈,今天我又得100分啦。”
有一天,女儿满面春风地放学回家,谁知却被春子太太一把拽住了手。,便边喊边将奖品递给我:“妈妈,我在智力竞赛中得奖了!”
我抑制不住高兴,连声说:“我的女儿真聪明,真聪明!”
女儿兴致勃勃地说,这次竞赛中有一道题很“怪”: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许多同学上了“当”,答:三个角;不少人答:五个角;也有一些人答:四个角;只有我答出全部三个答案:五个角、四个角或三个角。她一边讲一边做给我看。
我脑子里闪过一个思想火花——求异思维!这是教育的成果呀!
记得女儿3岁时,有一天,奶奶哄她睡午觉:“小马跑得慢,大马跑得快……”
她突然坐起来反问道:“奶奶,那为什么小汽车跑得快,大汽车倒跑得慢呢?”
问得奶奶一时答不出来,只好嚷道:“我怎么知道!我又没读书!去问你爸你妈去。”这时,她爸爸则不耐烦地“吼”道:“睡觉睡觉!罗罗嗦嗦的吵什么!”
一觉醒来后,我便带女儿出去玩,给她讲解:“小汽车比大汽车跑得快的原因——小汽车里的马达先进、高级,虽然小但是力气大,所以跑得快。”
当时我就想,女儿的求异思维很好,一般小孩子只注意事物的相同点,不注意分清不同点,能够分清事物的不同点是智力发展的表现。
成才之路告诉我们:观察是入门,思维是核心,创造是目标,自学是根本。于是,我就事事处处注意培养女儿的求异思维。
有一次,我指着桌子上的座钟和手上的手表考考女儿:“哪个走得快?”
女儿脱口而出:“小钟走得……”但她把“快”字咬住没说,突然改口道:“跑得一样快!”
我暗喜:她准是受了“小汽车”的影响,说明她记性好。更可贵的是她学会了思考——又是一大发现。我再问她:“为什么?”她很认真地说:“因为他们不是比赛跑步,他们要听北京时间‘嘟……嘟……’响的指挥,要遵守‘纪律’,谁跑得快,谁就不是好孩子!”
女儿的话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大家都在为她的求异思维进一步发展而高兴。
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名列前茅,老师们都说她思维敏捷,有独到见解。在北京大学就读时免试上了研究生,后来又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时期,发散性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的问题在成年人看来,的确有点“离谱”,但是正是“离谱”和异想天开的孩子,才具有创造潜力和发展前途。明智的父母们对孩子的求异思维都会采用赏识的态度,正确引导而不是抑制和扼杀。
4.允许孩子离谱
有一位初中生,平时成绩也就中等偏上,可是他看过很多课外书籍,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鸡毛蒜皮,知道的东西很多。在老师的心目中,这是一位很调皮的孩子。
有一天上课的时候,课文中有一句优美的句子:“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杜鹃。”
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这位孩子举手要求发言。老师只好停下来让他发言。
这位孩子说:“老师,课本上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烈士的鲜血不可能染红杜鹃花。花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是因为……”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花各种颜色的光学原理等等,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可是老师心中的无名火一冒三丈,把这个孩子赶出了教室,晚上还专门去搞家访,说这个孩子的脑子出了问题。
其实,可爱的老师一点也没有必要如此大动肝火,跟孩子讲清楚道理不就行了吗?这个句子使用的是比拟方法,取一种象征意义。并且,对这样的孩子应该进行赏识,因为他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不惜被老师赶出教室。有这样的韧性,还怕做不成一件大的事情呢?
美国有一个小学出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三年级的孩子给一家炸鸡腿的公司去信,他在信中说,他非常喜欢吃炸鸡腿,希望这家公司为他一辈子提供免费吃炸鸡。这家公司居然答应了这种“无理要求”。当然,恐怕是因为这件事情能够引起更大的新闻效应。
这件事情是这样来的:这位孩子的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孩子给不同的公司、工厂写信,要求越荒诞越好。这个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想出这样点子的。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孩子开动自己大脑,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发现,从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们的想法的确有些让人感到有点可笑。但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分析,我们就会感到,孩子的思维不仅不可笑,而且值得喝彩。因为孩子的话打破了我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思维模式。
纵观历史长河,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都来自科学家“离谱”的思维或“突发奇想”。如小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遨游天空的现实。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不少父母对怎样培养孩子存在偏见,不懂得赏识孩子天才般的想象力,当孩子提出过于“离谱”的问题时,经常显得不耐烦,甚至责备、嘲笑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遇到迷惑不解的问题时,就可能不敢发问或不愿发问,以致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5.“你很聪明”与“你很笨”
著名的麦克阿瑟将军在小的时候就经常得到母亲的赏识。因为他的父亲经常在部队,所有培养他的能力和人格的任务都由他的母亲来完成。这位母亲经常对麦克阿瑟说:“你将来长大要成为一个大人物。”有时候则说:“你能像你的爸爸那样成为一个将军。”在她的儿子上学的时候,母亲为了促进他上学,搬家到学校宿舍附近来居住。而儿子在她的赏识下非常勤奋,后来这个聪明的孩子果然成了世界有名的将军。
有一位朋友小的时候他父亲不允许他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因为那些孩子非常淘气,不做正经事情。父亲经常对他说:你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你长大以后要成为很有本事的人。后来这个人的人生之路果然与别的孩子大相径庭。
还有一位父亲,一心想叫他的儿子学好外语,他就经常对他的儿子说:你以后要当外交官的。而且经常带着孩子去外国朋友那里让他操练“外交活动”。他的孩子果然受到这种正面意识的赏识,学习很努力,2岁多就能讲英语。
事实证明,正面的暗示使人成功,负面的暗示只会使人走向失败。
可惜很多母亲不明白这点。
所以说,父母的“你很聪明”和“你很笨”这两句简简单单的话,往往就能决定孩子的前途。这就是对孩子进行“自我暗示”。然而,世上有那么多母亲,一开口就骂孩子:“你怎么那么笨!”须知孩子一旦接受了这种负面的暗示,就真的会以为自己很傻,本来正在发展的智能,也受到了阻碍,而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笨孩子。
6.他赢了
记得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到朋友家玩,正好电视里在讲述了一个四岁孩子就能背100首唐诗的故事。
朋友的孩子跟婷婷同岁,她当时能背很多唐诗,朋友以此为荣,逢人就讲:“说不定我的女儿也是神童呢?!”当这些父母在做神童梦的时候,我只梦想女儿能喊我一声“爸爸”。
十年之后,我女儿从哑女变成了神童,而朋友的孩子在抱怨教育中长大,表现日趋平庸。
是我的女儿超常呢,还是朋友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朋友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呢?孩子因作文写不好,妈妈就把作文本撕得粉碎,弄得孩子又哭又闹:她撕碎的是孩子的作文本,而是孩子那颗幼小的心啊!在一次次打击下,孩子的自尊一点点地沉沦下去,开始厌学了。
我提议把孩子送到我家,让我来试一试。孩子在我那儿每天都学得不肯回家,我还是用当年教婷婷的方法教她,不断地欣赏她,鼓励她。
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厌学的孩子后来对学习如痴如醉。
比如有件事,婷婷有个“绝招”——快速记忆,即看一遍毫不相干的几十个词组,然后就把它默背下来,其关键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像力。我把方法告诉朋友的女儿之后,简单地训练了几遍就让她和婷婷比赛。按说婷婷“久经沙场”,比她强是必然的,可结果却出乎意料,她赢了周婷婷。
听了这个故事不知你有何感想。不仅仅是这位朋友女儿的潜力是巨大的,事实上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7.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日本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民族,它的教育有一些往往让我们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位姓徐的先生在日本研修的时候,结识了毗邻而居的一对日本宝贝儿女,9岁的儿子正男和5岁的女儿由美子。
春子太太是个很温柔的日本女性,她平时对待孩子总是和蔼、耐心,处处体现出日本妇女特有的母爱。
两个孩子中她似乎更疼爱小女儿,整天把她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像一只可爱的小蝴蝶,但徐先生也看到了她的另一种爱护自己孩子的方式。
一个初春的黄昏,徐先生下班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小院,春子正在洗衣服,由美子淘气地追逐着一只红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