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0200000030

第30章 印度智慧(5)

《梨俱吠陀》和《娑摩吠陀》中的那些圣诗和赞歌,本来都是古代雅利安人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感和崇敬感的自然流露。这些赞歌由祭司们口耳相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掌握和垄断这些赞歌和知识的祭司们,在宗教仪式上把它们当做呼唤神明的工具,并把自己打扮成人、神之间的沟通者。

因此,随着祭祀的日趋制度化,祭祀仪典上所用的颂诗、赞歌、祷词、咒语等越来越被人们视为神圣。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掌管祭祀的婆罗门又有意编造各种神话故事,把祭仪中的一切事项都说得神乎其神。他们宣扬《吠陀》经典是“神的命令”或“神的启示”,经典中的一词一句都代表神的旨意,因此要求信徒绝对忠诚于《吠陀》经文,从而也忠诚于他们。

在前《(吠陀》时期已经形成祭祀之风,到了后《吠陀》时期,随着研究祭祀理论和方法的各种《梵书》的出现,祭祀之风愈演愈烈。《梵书》的著者们都是一些婆罗门祭司,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故意夸大祭祀的作用,故意把祭祀仪礼弄得非常复杂。在他们看来,祭祀是万能的——祭祀不仅可以消灾祛病,降魔驱妖,可以请神助佑,保证战争胜利、国家昌盛,还可以使祭祀者直接成为神或众神之王。

当时,不仅祭祀的种类繁多,形式烦琐,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从祭祀种类上看,一般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家庭祭,一类是天启祭。家庭祭,又分好多种,主要是在家庭内举行。天启祭,是指大型的公共祭祀活动,大致可分两种:供养祭,是以动植物供奉诸神的祭祀,苏摩祭,是以苏摩酒供奉神灵的祭祀。

无论是供养祭还是苏摩祭,下面又分许多种。例如,苏摩祭通常分为六种:一是火神祭,对火神阿耆尼的祭祀;二是力饮祭,为使国王获得更大权力而举行的祭祀,在仪式上奉献大量苏摩酒,供神畅饮;三是即位礼,在国王登基时举行;四是马祭,婆罗门教最重要的祭祀,在祭仪中要杀马祭神;五是人祭,施祭的目的是乞求获得在马祭上尚未得到的东西,据考证,此祭要以人作为牺牲品;六是全祭,是为婆罗门长者出家到森林中静修而举行的祭祀,出家者在仪式中要将他所有的财产都奉献于人与神。

当时最大型的祭祀要数马祭。

马祭只能在王室中进行,正式仪式为期三天,而准备仪式却要持续一年以上,甚至两年。参加祭仪的有四位婆罗门祭司,国王的四位妻子,400名侍从,以及大批教徒。一匹专门用于献祭的马,不受羁绊,任其自由奔跑,漫游一年,并由一队400名的经过挑选的武士跟随护卫着。假如这匹马在奔跑中遭遇到任何国王的阻拦或捕捉,跟随的武士就要与之战斗。如果此马在一年之内未被人掳获,那么它所到之处的国王就要向纵马之国的国王称臣。祭马回到京城后,国王则举行盛大仪式欢迎,在仪式中此马与600头牧牛将作为牺牲品而被杀掉。这匹献祭的马,代表着在世界上空运行的太阳,象征其国王将主宰大地。一旦马祭成功举行,这个国王即可号称“王中之王”。

据《百道梵书》记载,当时经常举行这种大型的祭祀典礼。虽然上述的各种数字多有夸张,但从马祭的过程来看,足以说明当时祭祀的规模之大,形式之复杂。

所谓“婆罗门至上”,是说婆罗门祭司阶级在当时的宗教和社会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婆罗门祭司们千方百计地鼓吹祭祀万能,实际上是为了通过祭祀来显示自己的本领,提高自己的地位。他们不仅主管各种祭祀活动,负责创作种种圣诗、颂歌、咒语和神话传说,而且承担着传授一切《吠陀》经典和祭祀知识的任务。因此,随着祭祀之风的盛行,他们不仅成为宗教的主宰者,而且成为文化知识的垄断者。他们往往以人与神灵之间的联系者自居,俨然变成了“人间之神”。此外,在社会生活中祭司们也享有种种特权,如接受布施、豁免赋税、犯重大罪行可以免死等等。

锡克教:平等友爱,强调实干在印度,你会发现有种人蓄大胡须,留长发,头缠头巾。他们一般身材魁梧,性格开朗,语言诙谐,那就是信仰锡克教的锡克教教徒。

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被称为锡克人。现在锡克教教徒约2000万人,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旁遮普邦,其余散居在德里地区、哈里亚纳邦和孟买等地。18世纪以后,锡克人到海外谋生的日益增多,如在英国、加拿大、美国、泰国等等。居住在旁遮普的锡克人虽人数不多,但向全国提供的粮食占二分之一还强,有“印度粮仓”之称,是这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锡克教是印度的宗教之一。“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于15世纪末期由纳那格创立。

锡克教教徒非常尊重本教的首领和祖师,尊称他们为“古鲁”。从第一师尊纳那格(1469-1539年)算起,先后共有十位师尊。之后,虽然还有其他人继任领导,但都不再称为师尊。按照规定,凡承认锡克教义、十位师尊和锡克教的著名经典《格兰特·沙希卜》者,皆可成为锡克教教徒。

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锡克教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源。印度教森严的种姓制度和繁缛的教规,引起了贱民和一般教徒的不满。面对这些尖锐而复杂的种姓问题和宗教矛盾,一些人提出了宗教改革的主张,遂出现改革热潮,开展了“虔诚运动”。斗争声势浩大,影响很广。

纳那格师尊所处的时代,正值洛提王朝的统治时期(1451-1526年),当时印度教的种姓歧视非常严重,引起了低级种姓的强烈不满,洛提王国出现了混乱局面。这时,道莱特汉·洛提的儿子提拉华尔·汗怀有篡夺王位的目的,竟然给巴卑尔马上写信,鼓励他进攻印度。巴卑尔本来对印度就虎视眈眈,垂涎三尺。得信之后,喜出望外,遂率兵向印度进发,在帕尼帕特地区(现属哈里亚纳邦)同当时的国王易}、拉欣·洛提激烈交战,结果,易、拉欣·洛提战败身亡。

师尊纳那格对提拉华尔·汗的行径非常气愤,大为不满。他认为,这会使国家更加遭殃,人民更加受难。因此,他把这看成是引狼入室,比喻为“罪恶的迎亲队”。当时,虽有许多人大声疾呼,反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中间的伪善现象,但谁也没有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当时的统治阶层,只有师尊纳那格首先公开强烈谴责和咒骂腐朽的统治者以及封建领主,把他们说成是刽子手、恶狗和吸血鬼。对于耳闻目睹的血淋淋的事实、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他愤怒地写道:

出兵呼罗珊,印度吓破胆,敌人来进攻,不必怨苍天。

这时,为人们的苦难而悲伤的诗人纳那格激愤地责问梵天:“啊,梵天,你眼看着大家受苦受难,可是你丝毫也不怜悯,你怎能忍见一只残暴的老虎向一头弱小的母牛扑去!”借此谴责侵略者,同情和支持受难的人民。

当时,各封建领主大量掠夺人民的财富,纳那格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他希望给每个人以平等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他蔑视富有,同情贫穷,爱憎分明。

一天,有个地主请纳那格去吃饭,出乎地主所料,遭到他断然拒绝。地主问他不去的原因,他明确地回答:“你家的饭里渗着穷人的血。”与此相反,他常到当地一户贫苦人家去吃饭,说那是奶糕。他对富人和穷人的态度就是如此泾渭分明。

他公开反对朝圣和宗教的伪善。一次,师尊纳那格云游到哈里杜瓦尔,他看见人们站在恒河里,面向东方,朝着太阳浇水。因为他不面朝东,而是面向西浇水,人们误认他是疯子,有人还前来和他辩论,问他:

“你面朝西给谁浇水?”

“给太阳呀!”

“太阳有多远?”

“说不清。”

“说不清,可你为什么朝西面浇水?”

“在迦尔达尔普尔有我的地,都干了,我在给地浇水。”

纳那格说。

一个学者听了他的话后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轻蔑地问道:“可是你浇的水连河岸都到不了,都洒在河里了,怎么能到达迦尔达尔普尔呢9”纳那格立刻反驳道:“如果我浇的水到不了迦尔达尔普尔,那么,你浇的水怎么能到太阳那里呢?”他们被纳那格驳得哑口无言。

当时,社会上妇女备受歧视,在一些信仰印度教的种姓中,流行着一种杀害女婴的陋俗,女孩一生下来,就被杀死。师尊纳那格坚决反对这种野蛮行为,并指出了妇女的应有地位。他认为,在生活中,男子离不开女子,否则没法过日子。他还说,妇女既然能生出帝王、仙人和英雄,她们在男人面前为什么就一钱不值呢?怎能说她们低贱,微不足道呢?

师尊纳那格讲究实际,不相信出家为僧和云游山林就可以见到梵天的说法。他认为,家居是最理想的。他说,人们只有尽好家庭义务,才能沿着正确道路到达梵天那里。他发现,几乎所有教派只强调外表形式,因而相互争吵,有许多天真的人就是在这种争吵的烟幕中受骗上当。因此,他鼓励和开导这些人挣脱骗人的罗网。

师尊纳那格出生于平民之家,生活在平民之中,他一生从事耕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时常教导教徒:“生活在虚幻之中,而又不被虚幻所迷恋,才能得到真正的瑜伽(即精神和梵天融为一体)。靠外表的伪装,什么也不可能得到。”他认为,只是吹牛说大话和谈经论道的人,不会成为瑜伽者,只有平等待人的人才是真正的瑜伽者。

师尊纳那格活了70岁,他一生以普通人的身份传播着他的教义,影响很大。他死后,他所创建的锡克教,迅速地传播到整个旁遮普和印度河流域。

“锡克”的真正含义是“进了学的人”或“受过教育的人”,锡克教教徒们受的教育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有关英雄精神和维护尊严而献身的教育。这种教育远在第一师尊纳那格就已开始,到第十师尊时又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完成了锡克教军事化的任务,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锡克军,并率领这支锡克军同莫卧儿军队展开了长期斗争。

第十师尊要求教徒必须蓄长发,加发梳,上衣至膝,右手戴手镯,佩剑。

1919年4月13日,在阿姆利则上千锡克人遭到英国当局的杀害,致使许多锡克教教徒纷纷脱离英国人的控制,参加到甘地所领导的自由运动中去,各种形式的斗争此起彼伏。总之,在英国人统治时期,锡克人的斗争并未停止,在独立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为印度独立做出了贡献。

同类推荐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热门推荐
  • 当老鼠爱上大米

    当老鼠爱上大米

    一只老鼠的爆笑人生:至于这只老鼠生天都吃什么,具体做什么工作,甚至于他长得是不是很英俊,这些都无人知晓。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只老鼠也许就在我们身边,甚至这只老鼠本就是我们自己……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霸爱小魔女

    霸爱小魔女

    据说,听说,传说——她亲爱的冷哥哥明天就要结婚了捏?开玩笑,她如果让这场婚礼完美落幕,她就把轩辕羽姗四个字倒过来写。
  • 女王之名

    女王之名

    她一时兴起,勾起他的下巴,“美人,给爷亲一个。”他斜了一眼她,极好心地配合她一时的抽风。她得寸进尺,“再来一个。”他从善如流,俯身,亲吻。她继续色迷迷地调戏美男,“不够。”他了然:不够?好吧,这可是你主动的……
  • 重生弃妃也疯狂

    重生弃妃也疯狂

    她是天上的女神,被奸人设计,打得她魂体分离,落入凡间。而她的魂魄…竟然重生到了一名后宫冷宫中的妃嫔身上?好吧,虽然这具身子并不是吸收天地灵气的好容器,但看在她还尚在处子之身,她就勉强用着吧!花儿红,太阳当空照,她一不小心找到了自己的原身所在…是去还是留?这是一个问题。
  • 天道伏魔传

    天道伏魔传

    他为了报答自己义父的救命、养育、教导之恩,而踏入了玄清门去偷取“天玄鼎”,后来得知自己最敬重的义父却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而后踏入魔道,人称天道魔君;开始了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与灭魔之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皇后的敛财生活

    皇后的敛财生活

    她的座右铭是“我贪故我在!”嘴上信誓旦旦说我从来不干偷鸡摸狗之事,其敛财手段已跟抢钱没有分别。穿越到夏国正巧赶上皇帝选妃之际,国都开始风靡一项“皇后猜猜猜”活动,老百姓们都疯狂了,文武百官都抓狂了,宫女太监都癫狂了,正当他们黄金白银往上下注时,某人正在皇宫阴暗的一角阴恻恻地数银子。他眼中爱财如命的她,到底藏了多少秘密?当秘密全部揭晓时,他又该拿她怎么办?
  • 皇家童养媳

    皇家童养媳

    好吧,还有,被选进宫名义上陪侍太后的苏四小姐,原则上来说,你的责任,英明神武的皇帝,是勾引到太子,睿智高深的太后,成为未来的皇后或皇妃!,一群美貌聪慧的后妃……嗯。这些其实都不关苏如绘的事,毕竟,才女出身的皇后,她的目标不是嫁给皇帝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