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0100000004

第4章 老一代女强人的两大典型(2)

聪明的贾母喜欢和年轻人呆在一起,却又有自知之明,不让自己成为小儿女们寻求欢乐的障碍。螃蟹宴中,因风大,王夫人让她不要久留,她想的却是小辈们:“我怕你们高兴,我走了,又怕扫了你们的兴。”芦雪庵诗会时,因天冷风大,没有邀请她参加,但她却自个儿来了,一到场就发表声明,反复强调说:“你们只管照旧玩乐吃喝”,“我也来凑个趣儿”,她要大家:“就如同我没来时一样才好,不然,我就走了!”她把自己视为她们当中的平常一员。为了创造欢乐的氛围,她甚至以自己幼时的隐私和生理缺陷说笑逗乐,莲舌生花,令人解颐,每遇贾政等老爷们在场妨碍孩子们身心自由时,她总是适时地把他们支开,然后对宝玉和姑娘们说:“你们乐一乐罢!”“让姑娘们乐一乐!”于是众儿女立刻欢跃起来,“如同开了锁的猴儿一般”。这开“锁”的人就是贾母。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有时她竟故意不让贾政们离开,而要他们也参与娱乐活动,甚至要贾政当众说笑话,说不好还要挨罚。贾政说笑话,这本身就是个大笑话,乐得小儿女们心里直痒痒。在和小辈相处中,贾母不但不倚老卖老,作威作福,而且在自己有失误时,不管和谁有关,她都能及时公开认错,并且切实纠正疏误。这种思想境界和过人智慧,有力地消解了古稀老母与青少年之间的代沟。(《贾母:中国文学史上之第一母仪》)

作为家中的老祖宗,小辈们都感到她是一位慈祥、和蔼、亲切、睿智故可以依靠、信赖的长辈,乐意和她在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和欢庆的节日。在她主持的贾府中,女孩子们的心理在愉快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尤其是在她的调教和培养下,元春、探春这两个孙女在德智美和气质风度上都发展得非常出众。

贾母在治家的领域中无疑得到了相当全面的成功,她是中国母亲持家风范的集大成者。

即使贾府败落了,在败落中仍依旧显示出贾母在持家领域中的成功。当贾府在抄家之后爆发了财政的总危机时,她说:“是我早知道了的。”找出其中的原因是:“那些事原是(他们)外头闹起来的。”“他们爷儿两个”干的勾当。人们都抱怨凤姐惹祸,的确凤姐固然罪责难逃,外面的坏事主要还是贾赦和贾珍弄出来的。因为她有预防在先的思想,所以她六十余年如一日,积蓄了许多金银和财产,到了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她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独力挑起重担,说:“只好我替你们打算罢了!”她将“做媳妇时到如今积攒的东西都拿出来”,做出令人信服的公正分配和安排,让全家人生活下去。作为持家能手,她清醒地牢记历史经验,正视现实教训,将“余资”的主要方向散给维持家庭日常开销的各房女性,以防爷们在劫后依旧挥霍。

史太君之所以能够瞻前顾后、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地治理覃府,是因为她看透人生穷通,深谙世故人情,富有人生智慧。

●老马识途,史太君的人生智慧

贾母作为老人,以为母亲和祖母,富有人所罕见的人生智慧。

一个有智慧的人,充满了爱心。爱心使人的心理健康,心情愉快。为他人付出爱心,自己的心中会充满了阳光,这是善良之辈得到的最好的回报。贾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的爱幼恤老,就是有爱心的表现。从爱幼来说,贾母对于她身边和外出遇到的每一个孩子,她都表现出热情的爱怜之心。对身边的丫头鸳鸯、晴雯、袭人之类的聪明美丽的少女是这样,甚至愚笨的傻大姐、刘姥姥的外孙板儿,等等,也是这样,她无不疼爱。她同情痛苦中的孩子,如见到秋纹身体瘦弱,便生爱怜之心:“可怜见的,生得单柔!”清虚观的小道士冲撞了女眷,遭到凤姐的打骂,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得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贾珍答应,领他去了。她认真地作了一番具体的叮嘱、安排,要大家善待这个出家的孩子。对演戏、吹笛子的小艺人,真诚地赞赏她们的演艺,用语言和美食、钱财的赏赐鼓励和关爱她们,让她们幼小的心灵得到温暖。没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是绝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的。而施以爱心,也让贾母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和幸福。

爱幼和敬老,是爱心重要的两翼。有识见的《红楼梦》研究家充分注意和十分赞赏:贾母对李婶婶、族中老妯娌乃至张道士、王太医等老辈人,贾母均表现了尊老之情。由于贾母立下的规矩和她本人的表率作用,贾府子弟对乳母都非常尊敬和爱护。对刘姥姥,贾母更是一见如故,一声“老亲家”的招呼,就把她和刘姥姥一下子拉近了。一个是一品诰命夫人,贾府的老祖宗,一个是从乡下穷困农家来告穷的老农妇,其地位本是天悬地绝的,但贾母总是主动问长问短,诚心夸奖刘姥姥,同时,又诚心自嘲自贬,不矫不饰,恳切诚挚,使人如坐春风,感受到了人间之爱的温馨。

在旧时代,除了人间的敬老,人们还敬神拜佛,这是旧时各阶层都流行的,几乎无人不做的。贾母平时虽然不信神鬼邪说,不吃斋念佛,但她虔诚地信奉佛教。她对佛教的信仰,做得恰如其分。她接受佛教的教育,心里向善,待人善良,但她不搞形式主义的吃斋,因为她讲究生活的享受,吃斋要戒荤,就失去了口福。另外,常年吃素,对健康老人来说,营养会严重不足,贾母不吃斋,是她的正确选择。念佛,对一般人来说,枯燥乏味,讲究享乐的贾母也是没有兴趣的。贾母信佛,还表现为平时讲话时常常虔诚地念“阿弥陀佛”的佛号,还请人为她抄写佛经,作为功德;家里办丧事,也做佛事。除了佛教,道教的法事也做。但她为人洒脱,所以去清虚观打醮之类,也让平日出不得门槛的女孩们出去逛逛,贾母慈爱地对府中众位少女说:“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实际上这不仅是她口头上对大家说的,仅是消消夏而已。她每次都带着她们出去见见世面,让她们经历这种场面,以后作为大户人家的家庭主妇,碰到类似的需要,就有了经验。这是给她们提供学习的机会,而不单是带她们出去玩玩而已。信奉现代科学的当代人会认为这是迷信鬼神的宗教活动,在古代这却是严肃、正经、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当然,由于当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我们也要尊重人们的这类活动。

贾母教育后辈非常重视实践性的教育,这是生动的一个例子。

她还带领后辈一起经常看戏、听书、欣赏音乐和民间艺术。看戏都是昆剧名作,这便培养贾府众女眷高雅的欣赏趣味,极大地提高了她们的文化素质。贾母也善于欣赏民间文艺,可见她的文艺欣赏趣味纯正而又广泛。她也喜欢和后辈一起猜灯谜,讲笑话,家庭气氛活跃,情趣盎然。贾母又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对于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荒谬作品给予抵制,并有很强的批评能力。有一次,女艺人来表演一段新书,讲的是残唐五代的故事,名叫做《凤求鸾》。贾母道:“这一个名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先大概说说缘故,若好再说。”女艺人道:“这书上乃说残唐之时,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名唤王忠,曾做过两朝宰辅。如今告老还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众人听了,笑将起来。贾母笑道:“这重了我们凤丫头了。”故事讲的是这年王老爷打发了王公子上京赶考,那日遇见大雨,进到一个庄上避雨。谁知这庄上也有个乡绅,姓李,与王老爷是世交,便留下这公子住在书房里。这李乡绅膝下无儿,只有一位千金小姐。这小姐芳名叫作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贾母忙道:“怪道叫作《凤求鸾》。不用说,我猜着了,自然是这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女先儿笑道:“老祖宗原来听过这一回书。”众人都道:“老太太什么没听过!便没听过,也猜着了。”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敌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环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环?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搭后语?”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贾母笑道:“这有个缘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贾母特地说明,自己老了,空闷时听听,作为消遣,如果女孩子在身边,就不听这样的故事。

作为一位信佛的老太太,她在贾府被抄家之后,为了消灾和预防以后发生新的灾难,她祷天求神(第一百零六回)。贾母感到大难从天而降,合府无一人分忧,作为一家之长,她已束手无策,只能求天保佑了:且说贾母见祖宗世职革去,现在子孙在监质审,邢夫人尤氏等日夜啼哭,凤姐病在垂危,虽有宝玉宝钗在侧,只可解劝,不能分忧,所以日夜不宁,思前想后,眼泪不干。一日傍晚,叫宝玉回去,自己挣扎坐起,叫鸳鸯等各处佛堂上香,又命自己院内焚起斗香,用拐拄着出到院中。琥珀知是老太太拜佛,铺下大红短毡拜垫。贾母上香跪下磕了好些头,念了一回佛,含泪祝告天地道:“皇天菩萨在上,我贾门史氏,虔诚祷告,求菩萨慈悲。我贾门数世以来,不敢行凶霸道。我帮夫助子,虽不能为善,亦不敢作恶。必是后辈儿孙骄侈暴佚,暴殄天物,以致合府抄检。现在儿孙监禁,自然凶多吉少,皆由我一人罪孽,不教儿孙,所以至此。我今即求皇天保佑:在监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总有合家罪孽,情愿一人承当,只求饶恕儿孙。若皇天见怜,念我虔诚,早早赐我一死,宽免儿孙之罪。”默默说到此,不禁伤心,呜呜咽咽的哭泣起来。

她在祷词中自责:“我帮夫助子,虽不能为善,也不敢作恶,必是后辈儿孙骄奢淫逸,暴殄天物,以致合府抄检。”作为一个老人,又是女性,见闻只能局限于家中府内,她无法了解儿孙在外的具体作为,她以自己的人生智慧,分析出门庭败落的根源在于“后辈儿孙骄奢淫逸,暴殄天物”,这种作恶的行为,引来了抄家搜捕。作为老年女性,她不知儿孙在外的具体罪孽和劣迹,不知凤姐背着她作恶的具体罪孽,这是无可奈何的。可贵的是,她不是一味求神保佑,而是清醒地自我责备,公正地批评儿孙的罪责;出于母爱的牺牲精神,自己愿意独力承当“不教儿孙”,“皆由我一人”的“罪孽”,以自己早死作为赎罪,在这个基础上才恳求神佛保佑自己的家庭渡过难关。这是诚实和理智的。

而在平时,她具有更清醒的理智,不会随便受到“神怪”的惊吓。九十四回写怡红院枯了的几株海棠忽又开出好花来,众人都说“古怪”,唬得合府上下惊惊惶惶,怪论四起,但是贾母却力排众议,凭着她不信妖邪的基本观念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对春花冬开现象作了无师自通的符合生物科学的巧妙解释:“这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还迟,算是十月,应着阳春的天气,因为暖和,开花也是有的。”古代流行着花草树木都有灵性,与人有着心灵感应的说法,所以大家在诧异、兴奋之余,有的说这是兆喜,有的说这是兆忧。无知而俗气的贾赦竟然耸人听闻地夸大说这是“花妖”,平时出言谨慎的贾政竟也随声附和,贾母当即指责并阻止:“你们不许混说。”为了清除众人的恐惧,这位老祖母还大无畏地挺身而出,有福不享、有难独当:“若是好事,你们享去;若是不好,我一个人当去!”贾母有理有据、有胆有识地解释和担当此事,终于打掉了众人的恐惧,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地将海棠开花一事作为一则佳话,打发过去了。

贾母的婚姻观充分显示了她过人的见识。

贾母的婚姻观是通过为宝玉择媳之事表现的。贾母的择媳标准是女方的模样和性格,其他不论,不讲究对方的出身高低、富贵:“不管她家根基、富贵”,“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贾母反对封建社会中上层家族所推行的婚姻观:注重对方的家族状况,着重婚姻的政治影响和政治、经济的利益。贾母并不否定封建婚姻最重要的标准“门当户对”,这是因为结婚当事人双方有大致共同的语言、认识水平,否则难以沟通,互相看不惯,就难以共同生活了。鲁迅说焦大是不会爱林妹妹的,贾母也绝不会作出“焦大(如果焦大是年轻人的话)与林妹妹”相配这样的蠢事。

有时尽管门当户对,尽管对方有财有势,如孙绍祖,贾母反对迎春与他的联姻。另如有人说媒,说张老爷家“富贵双全”,但张家小姐性格儿不好,贾母当即断然否决了。(八十四回)

贾母自己作为一位优秀聪慧的女性,她见多识厂泛阅人极多,看到众多优秀女性要远远强于须眉男子,所以她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她一切以具体个人的本身的角度出发,来评价人的价值。所以,贾母对优秀的男孩和女孩都疼爱有加。在她的子女中,她说得很清楚,她最疼爱的是女儿贾敏,而非儿子贾赦、贾政。她的两个孙女都十分优秀,她把孙女们都放在身边亲自教养,使她们有男子不可企及的优越之处。

贾府的“脂粉英雄队”的形成,显然是贾母的直接培养和支持的结果,是她的女性价值观的体现,而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和珍爱更是贾母熏陶、影响和支持的结果。

同类推荐
  •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精品集,展示了那个年代如此坦荡的爱情!
  • 绕不过的肉身

    绕不过的肉身

    这里有汉奸、有志士、有君子、有小人,这里有激情、有理性、有诗意的表述,更有细节的震撼。这样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肉身和灵魂的挣扎。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热门推荐
  • 冰血妖姬

    冰血妖姬

    梦儿推荐一下自己的新文:《傲世如风》:她,是冷血的杀人魔,是黑道上人人闻之丧胆的“冰血妖姬”,就算是本事再强大的修行者也不愿意和她对战,因为她曾经以以一己之力将美国的异能基地夷为平地,更是将美国一百多个异能者抹去了近乎半百,轰动世界。她,是温和可人的林氏二小姐,脸上那永远温和的笑意是那样的暖人心肺,是被人称颂的“白雪公主”。她善良无比,资助过很多贫困儿童完成学业,甚至远赴非洲,建立学院,举世震惊。她是迷人的罂粟花,美丽却又带着致命的毒素;她是纯洁的雪莲花,高贵清雅却不容亵玩。她有着一个清幽的名字,听到背会让人联想到她的性子——林如月。如月似水,温柔若梦,冷淡是真。感觉她离你很近,可是实际上却又像是梦中的景象一般,遥不可及。没有人知道温柔的林如月,善良的月中仙子会是杀人如麻,嗜血如命的“冰血妖姬”;没有人能够想到纯洁的雪莲花却是被血水养大的血莲,浑身上下都沾满了献血的气息。她是双重性格的人吗?当然不是!没有人知道在夜深人静时,她寂寞的望月低叹;没有人知道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她一个人偷偷的躲在被子中低泣。她只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而已…
  • 绝色医神

    绝色医神

    推荐自己新文:【天颜】【轻松风,yy无限,男主强,女主更强。双结局。】是据说神秘无踪貌赛天仙的医神?是据说妖娆风情脾气古怪的毒仙?还是一出生就被丢在绝山十六岁接回的骄纵蛮横的相府六小姐?或者说是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的阎罗门的门主罂粟?还是说天下经济命脉掌握者沂阁翩翩俏公子夏沂?亦或者,就是那异世一缕惊艳才绝的幽魂夏依笙?能文能武,善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煮饭煮菜绝对沾毒,却偏偏色香味俱全,银针试不出。且看她如何潇洒走天下!看她怎样轻松玩转这遍地美男的风行大陆!但,若玩转异世之时,她的心悄然遗失,如何是好?而,所遗失的对象,到底是那妖娆魅惑的红衣男子,还是那一直默默守护的他?...亦或者,又是那温柔似水的白衣剑客?...还是,哪个他?一次意外,她失去了对他们的记忆。而当失忆之后,她又将如何再起波澜?最后的归属,孰是孰非?◆美男榜◆冷酷少言莫离(已经被亲亲(紫韵伊雪)领养)“寂,是你的。也只是你的。”◆温柔疏离君澈夜(已经被亲亲(紫殇影月)领养)“我,只是想在你身后守护你,仅此而已。”◆可爱单纯洛言萧(已经被亲亲(夜雨昕雪)领养)“依依,别丢下言言一个人,好不好?”◆邪魅妖娆尹云清(已经被亲亲(某旋涡)领养)“是谁,敢抢我红颜苑的花魁了?”◆霸道别扭钟离玥(已经被亲亲(叆叇云)领养)“你,就这么讨厌我吗?”◆阳光帅气颜初(已经被亲亲(墨燏子)领养)“夏依笙你个没良心的,还笑!”◆高贵忧郁钟离陌(已经被亲亲(莫莫馨)领养)“依笙...男女授受不亲的...”◆强大多变夏依笙(已经被亲亲(ya336699)和(到达未来)共同领养)“不要以为,我失忆了就可以为所欲为。我的底线,你不能碰。”【支持某殇的方式】:one:注册潇湘会员,点击收藏此书。two:点击投票推荐。three:在最下方发表留言。four:加入‘依笙天下’,群号:73087464。喜欢某殇文滴亲去加群讨论一下哦~~敲门砖:文名。five:送火红火红的鲜花。six:送闪亮闪亮的钻钻。◆【推荐好友滴文文】佳佳【极品妖妃】随心【误惹黑道总裁】小鬼【冷面王爷不冷妃】依依【霸上美人父】欣晨【残欢】蝶青【不负相思引】丫丫【圈养迷糊小涩鬼】音音【孽爱宠情】雪馨【魅夜罂粟冷公主】
  • 感悟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感悟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感悟与道德修养》针对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研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很具现实指导意义。全书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材料丰富翔实,经验之谈让读者感悟,适当的理论化又让读者得以升华。
  •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制度与规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企业,绝对少不了制度。无视或者经常破坏企业制定的制度和管理规则,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员工、竞争对手、客户牵着鼻子走,企业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就有了公平,就意味着效率。而效率,则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良药。所以,做为管理者,要改变通常惯用的“人治”,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正确的奖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 金牌王妃:罪臣女生存手册

    金牌王妃:罪臣女生存手册

    却穿越到了一个病弱美人的身上。好吧,想她堂堂现代一大警花,穿就穿吧好歹有爹爱有娘疼,有了上一世从来没尝的亲情。可进宫当皇帝的女人?爹爹还为了她的身体不惜叛国?好吧,为了这一世的亲情,下的武场,她只好以身冒险了,至于那个皇帝小子,哼,上得厅堂,别想着她会从一而终,等她找出了内贼救了爹爹,你这个万千后宫的渣男就给她有多远滚多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要成大事,绝非易事,但也并非高不可攀,就看你以什么心态入世,抱定怎样的决心。正所谓大器有大成,小材有小就。为此,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精心推出了此书,单从以下九个方面阐述了能成大事的九种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勉谦恭的心态;诚实守信的心态;敢于挑战的心态;善于合作的心态;知足平衡的心态;乐观豁达的心态:宽厚容人的心态;永远自信的心态。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天文奇观(走进科学)

    天文奇观(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