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900000003

第3章 宇宙的奥秘——无限未知的星空世界探奇(2)

1969年,在“阿波罗11号”探月过程中,当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后3小时,“无畏”号登月舱突然失控,坠毁在月球表面。设置在七十二公里外的地震仪测得月球表面的震动,这个振动持续超过十五分钟,就像用锤子用力敲击大钟一样,振动持续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失。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震波只能持续3分钟至5分钟。

欧美的报纸亦曾报道“月球钟声”,说登月舱在首次和以后几次起飞时,宇航员们听到钟声。那儿并无教堂,月球外壳(特别是背面)像是特种金属制品,整个月球犹如一口特大的铜钟!这一现象证明月球是空心的。

1969年11月20日4点15分,“阿波罗12号”进行了一次“人工月震”的实验:

美国宇航员以月面为基地设置了高灵敏度的地震仪,通过无线电波能将月震资料发送回地球。其中一台由“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设置在风暴洋。设在月面的地震仪十分精密,比在地球上使用的地震仪灵敏度高上百倍,它能测出人们在月面造成的震动的百万分之一的微弱震动,甚至能记录到宇航员在月面上行走的脚步声。当宇航员乘登月舱返回指令舱时,用登月舱的上升段撞击了月球表面,随即发生了月震。这使正在进行观测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惊得目瞪口呆:月球“摇晃”震动55分钟以上,而且由月面地震仪记录到的月面“晃动”曲线是从微小的振动开始逐渐变大的。从振动开始到消失,时间长得令人难以置信。振动从开始到强度最大用了七八分钟,然后振幅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个过程用了大约1个小时,而且“余音袅袅”,经久不绝。

在“阿波罗12号”造成“奇迹”后,“阿波罗13号”、“阿波罗14号”和“阿波罗15”号相继进行过月震实验,实验结果无一例外的证明:月球内部并不是冷却的坚硬熔岩,地球和月球的内部构造不同。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莱波特?理查德?路易斯在1976年出版的《阿波罗的宇宙旅行》一书中写道,阿波罗11号、12号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岩石标本的密度比地球岩石的密度要高得多(月球岩石的密度为3.2-3.4克/立方厘米,地球岩石密度为2.7-2.8克/立方厘米),对于实心的地球来说,越往内部,密度越大,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地球表面岩石密度的2倍,即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如果月球也是实心的,其平均密度也应该约为表面岩石密度的2倍左右,即6.6克/立方厘米。可是通过月球的质量除以体积的计算,中学生们都已经知道月球的平均密度是3.33克/立方厘米,与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几乎相差一半,也比预想中的月球的平均密度是6.6克/立方厘米小了一半。这就证明月亮不是实心的。

另外,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宇宙天体都有磁场。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磁场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地核。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是固态的,外核是液态的。它的黏滞系数很小,能够迅速流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磁场。换句话说,所有天然天体都有磁场,但大都是像地球一样,是实心的。而这种磁场在月球上几乎没有。根据“阿波罗”宇宙飞船采回的月岩样品及月球表面磁场的直接测量,月球周围的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强度的1/1000,月球几乎不存在磁场。科学家推测,这是因为内部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内核,它内部是空的。

有两位苏联的科学家提出大胆假说,认为月球是外表经过改装后中空的宇宙飞船。如此一来,才能圆满解答月球留给我们的各种奇异现象。

这个假设很大胆,也引起不少的争论,现在大部分科学家仍然不敢承认这个理论。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月球的的确确不是天然形成的。月球就像精密的机械一样,天天以同一面面对地球,也刚刚好与太阳一般大。外面是一层高硬度的合金壳,可以承受长时间高密度的陨石轰击,仍然完好如初。如果是一个天然的星体,是不该具有这么多人造特征的。

其中的奥妙何在?尚待研究。

月球辉光之谜

关于月球辉光的记载,最早出现在800多年前。1178年,5个英国人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现月亮上闪烁着奇特的光辉。1783年,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月球的阴影部分有一个地方在发光,光亮的大小相当于一颗4等红色的暗星。1963年,美国科学家观测到,月球上有巨大的移动发光体,共有31个,它们按照严格的几何轨道移动。

相关的类似观测有500多次,人类已经确定了月球辉光的存在。有人认为是太阳风作用在月球上,导致了月球辉光的出现;有人猜测是月球上少量的活火山喷发,出现了亮光;还有人认为是某种摩擦导致了月球辉光的出现。但是,根据宇宙飞船的探测显示,月球上一片死寂,根本没有物体的运动,怎么会有摩擦呢?

月球的辉光到底是因何而起,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月球起源之谜

月球,就是我们常说的“月亮”。当我们仰望晴朗的夜空时,轮廓最大的天体就是月亮,它有时圆如银盘,有时弯若镰刀。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眼睛观察月亮,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就编出了诸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实际上,月球上并没有生物存在。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

多年来,人们对月球起源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种可能性,被大家比较看好的有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冲撞说等四种。

俘获说

这种学说认为,月球是太阳系里一颗普通的小行星,偶然运行到离地球很近时被俘获,于是成为地球的卫星。但这种说法难以进行圆满的理论解释。因为按照引力理论,当月球受地球吸引进入轨道的一瞬间,速度、角度要极其精确。而且对地球而言,月球这个卫星大了点,俘获它有些力不从心。一般行星的卫星直径,只有其行星的5%,而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27%。

同源说

主张这一假说的科学家认为,在原始太阳星云内,各行星温度和化学成分取决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太阳系的各个行星处在星云中不同的区域,是由不同化学成分的星云物质凝聚、吸积而形成的。月球与地球在太阳星云中相距较近,形成过程相似,属于同时形成的“兄弟”。对于地球与月球成分上的差异,他们解释说,形成行星时,开始是凝聚、吸积并形成以铁为主要成分的行星核,金属核进一步增长之后,星云中残留的非金属物质才逐渐凝聚,月球就是地球形成后剩下的残余物质所组成的。

分裂说

这种假说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在自转的过程中,赤道上的一大块物质被抛出。太阳的引力和离心力吸引了这块物质,使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不断地围绕地球旋转,同时吸收宇宙里的其他物质,逐渐变大、冷却,最后形成了月球。但经过对人类登月后带回的大量月岩的检测,人们从中发现了很多地球上从未见过的元素,这说明月球和地球并非原属一体。

冲撞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美国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关于月球成因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大约是在46亿年前,一个大小与火星相似的星体强烈划过并碰撞地球,结果地球被撞出了轨道,火星大小的天体也碎裂了。那些飞离的气体、尘埃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落”在地球的周围,通过相互吸引,先形成几个小天体,之后像滚雪球似地形成了月球。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种碰撞学说。宇航员们从月球上采集了大量的土壤标本,这些标本中所含的矿物质和地球上的非常接近,因此科学家们确信,地球和月亮有着共同的起源。冲撞说也还缺少观测证据,所以还没有被科学界最终确认。

总之,有关月球的起源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有一位科学家说“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亮渐渐远离之谜

以后人们的一天就不只是24小时,肯定超过24小时。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消息。美国科学家发现,现在月球以每年1.6英寸(4厘米)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也因此变长,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的时间也会变得更长,我们的一天也就变长了。

美国两位地理学家通过对鹦鹉螺化石的研究,发现月球确实正在远离地球。这两个科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化石的研究,发现其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年轮一样性能,螺纹分许多隔,虽宽窄不同,但每隔上细小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农历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这种特殊生长现象使两位科学家得到极大启发,他们又观察了古鹦鹉螺化石,惊奇地发现,古鹦鹉的每隔生长线数随着化石年代的上溯而逐渐减少,而相同地质年代的螺壳生长线却是固定不变的。研究显示,现代鹦鹉螺的贝壳上,生长线是30条,新生代渐新世的螺壳上,生长线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侏罗纪是18条,古生代石炭纪是15条,奥陶纪是9条,由此推断,在距今4.2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有9天。两位地理学家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学原理,计算了那时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得到结果是,在4亿多年前,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仅为现在的43%。7000万年来,月亮在以平均每年94.5厘米的速度离地球而去。

自从地球上产生人类,月亮就一直伴随着地球。从它开始围绕地球转第一圈的时候起,就已经存在着离开地球的可能,只是因为它被地球强大的吸引力给“挽留”住了,所以没有能走脱。

科学家得出的月亮脱离地球的速度虽然不同,可是一致的是,月亮正在缓慢地离地球而去。天长日久,总会有一天,月亮会飞离地球,逃之夭夭。这倒不用杞人忧天,因为那将是千百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以后的事。到那时候,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也许有可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来挽留月亮,让这颗美丽的星球永远陪伴着地球。

火星南北半球地貌差异之谜

自1976年“海盗号”探测器和20年后“全球勘探者”查明火星地形的全貌以来,我们知道火星南北半球表面的地貌有很大差异。北半球几乎是光滑的平地,环形山为数不多,而南半球由许多环形山覆盖。这个事实表明,南半球是比北半球更古老的地形。赤道一带有因大规模火山活动造成的塔尔西斯山区。火星南北半球地貌差异巨大,成因一直是未解之谜。美国科学家最近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认为,小行星或彗星等外力猛烈撞击是造成火星南北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数十亿年前,小行星或彗星猛烈撞击年轻的火星,造成地表巨大差异。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最新研究成果虽然为撞击说提供了更多论据,但仍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可能,如火星自身的地质运动。

火星沙尘暴之谜

人类通过“水手9号”和“海盗号”探测器观测到火星上巨大的沙尘暴,而且“全球勘探者”也于2001年观测到几乎覆盖火星的大规模沙尘暴。大规模沙尘暴大多是在南半球的冬春两季频繁发生。例如2001年6月发生的一场沙尘暴。一开始只是南半球赫拉斯盆地上空的一团尘云,接着它的体积稍微有所增大,但是到了6月27日那天,风暴开始肆虐,尘云也急速膨胀起来。到7月初,尘云已扩散到盆地之外,并蔓延到整个火星上空。沙尘暴直到9月底才结束,但是卷起在高层的沙尘还照样浮游在大气中,所以到11月火星看上去还是朦胧不清。

火星的大气很稀薄,只有地球的十几分之一。从理论上来说,大气大循环模型所表现的大规模的风,按火星上那样的条件不能轻易地刮起来,所以欲从表面扬起沙尘是困难的。尽管如此,实际上大规模沙尘暴还是发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火星上的河道之谜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加帕雷里利用火星近日点与地球会合的机会,用口径24厘米的望远镜观察火星后发现,火星表面有些模糊不清的暗线和暗斑,这些暗线把一个个暗斑连接起来,有的暗线宽达120千米,长4800千米,纵横交错,形成覆盖火星大陆的网络。斯加帕雷里将自己的发现绘制成图表,公之于世,引起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对这些暗线和暗斑也进行各种猜测。

1964年至1977年间,美国先后向火星上发射了“水手号”和“海盗号”两个系列共8个探测器。1971年11月,“水手”9号对火星全部表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照相,发现了火星上有宽阔而弯曲的河床。不过,这些河床与轰动一时的运河完全是两回事。这些干涸的河床,最长的约1500千米,宽达60千米或更多。主要的大河床分布在赤道地区,大河床和它的支流系统结合,形成脉络分明的水道系统。还可以观测到呈泪滴状的岛、沙洲和辫形花纹,支流几乎全部朝着下坡方向流去。科学家们分析,只有像水那样的少黏滞性流体才能造成这种河床,这是天然河床,绝不是“火星人”的运河。

那么,火星上为何只有河道而没有水?这是科学家们长期不解的一个问题。

如今经过探测器探测,火星表面温度很低,大部分水作为地下冰存在于极冠之中。极稀薄的大气,使得冰在温度足够高时只能直接升华为水蒸气,自由流动的河水是无法存在的。而这些火星河床说明,过去的火星肯定与今日的火星大不相同。

关于火星河床的成因,一种假说认为,在火星的历史早期,自转轴的倾斜度比现在更大,因而两极的极冠融化,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大量的水蒸发并凝成雨滴在赤道地区落下,形成河流;另一种假说认为,在火星历史的早期,频繁的火山活动喷出了大量气体,这些浓厚的原始大气曾经使火星表面温暖如春,造成了冰雪融化、河水滔滔的景色。后来火山活动减少,火山气体逐渐分解,火星大气变得稀薄、干燥、寒冷,从此,河水干涸,成为一个荒凉的世界。

当然,对于火星河流的形成还可以提出更多的猜想与假说。然而,科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滔滔的河水跑到哪里去了?有人提出,从巨大的江河到今日滴水皆无,这说明火星的气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火星文明之谜

同类推荐
  • 同桌冤家:考试真疯狂

    同桌冤家:考试真疯狂

    伍美珍,喜欢小朋友、喜欢开玩笑,被好友昵称为“美美”的人。善于用键盘敲故事、而用钢笔却写不出一个故事的……奇怪的人。在大学课堂讲授一本正经的写作原理的人,在小学校园和孩子们笑谈轻松阅读和快乐写作的人,在杂志中充当“阳光姐姐”为消解小朋友的烦恼出主意的人。每天电子信箱里都会堆满“小情书”,其内容大都是“阳光姐姐,我好喜欢你”这样情真意切表白的……幸福的人。已敲出七十多本书的……超人!
  • 失落的文明探索

    失落的文明探索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丹麦童话20篇

    丹麦童话20篇

    相信这些童话,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一次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阅读体验,还能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真、善、美,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胆地展开想象……总之,这些经典童话中的可贵品质,会使孩子们的人格变得更健全,内心变得更强大,心性变得更随和。
  • 会飞的耳环

    会飞的耳环

    丢了一只耳环,菲菲在房间唱歌时感觉有一个幽灵般的黑影在身边绕。竟然有两人同时投案,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会飞的耳环》,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突然。奇怪的事发生了,谁真谁假呢?,菲菲发现她的耳环不翼而飞了。逐一盘查中,嫌疑人小娟和顾老板竟然一口承认是自己偷了菲菲的耳环。《会飞的耳环》的故事内容如下:歌星菲菲住进了七星大酒店
  • 凉开水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

    凉开水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

    《凉水里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小问题、小现象加以剖析,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让你通过《凉水里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体会到生活窍门和科学知识的无处不在,并进一步被它们的魅力所吸引,让你学会自主发现身边的科学与生活中的学问,变得更加善于学习和思考,更加热爱生活。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世子妃

    重生世子妃

    前世,亲娘被害,亲弟被杀,就连她也沦落成家人争权夺利的工具,一朝重生,她发誓要狠狠地报复,离家出走救娘亲,顺带拐走亲爹唯一的子嗣,若干年后,卷土重来,前世欺她之人统统给我去下地狱。只不过——“那谁,你离姐远点,姐跟你不熟。”“媳妇,你是我未婚妻,咱们得相亲相爱!”“滚,未婚妻就是还没成亲,男女授受不亲!”“媳妇,那啥,我昨天晚上打劫来着……”“允许你摸摸小手,抢了多少?统统上交,敢留私房钱你就死定了!”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魔鬼的私宠天后

    魔鬼的私宠天后

    “没想到,你竟是如此的美味,哼!”一道阴冷邪魅仿佛来自地狱的声音,重重的砸在女人的心头,痛彻心扉。这一刻,慕婉晴已经麻木了,深深吸了吸气,然后冷漠地说道:“你到底是谁?为何要如此残忍的掠夺我的清白?如果只是为了毁掉我,那么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可以放我走了吧?”想不到她的第一次,竟然是被一个根本看不清样子的陌生男人夺走,悲哀,真是悲哀啊!“让我放过你,不是不可……
  •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在两个相互看着不顺眼,凡事对着干的上司之间受夹板气,无论听从哪一个都落得里外不是人;原本以为能商量出解决办法的会议却演变成了互相指责、推卸责任的口水战;求人办事请人吃饭,结账时才发现没带钱包;应邀到好友家做客,却失手把他最心爱的纪念品弄坏打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王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突发状况,人生处处充满意外,也处处充满尴尬的陷阱。没有人喜欢尴尬,谁都期望自己在事情突发的一瞬间就能做出最妥当的处理,但面对突发状况,能真正冷静对待、妥善处理的又有几人?陷于尴尬境地的我们,要如何为自己的过失、他人的旁观窃笑“埋单”?如何运用智慧和应变能力化解尴尬于无形?
  • 一匹马换一相公

    一匹马换一相公

    一匹马换回一个相公,赔否?一匹马娶到一个媳妇,赚否!这年头,找个厚道的媳妇儿不容易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划天为界

    划天为界

    月光下,一张血盆大口大张,黑色的漩涡出现形成一股恐怖的力量,正在吸食灵气的一群鬼魂惊叫着被吸进了漩涡之内,仙人拥有的是不灭的身体仙人有漫长的生命可是他们同时拥有的是无边无际的寂寞永恒的孤独这一世,她幸运的遇到了海,平凡的人生从此有了不同人都有七情六欲,怎样从一个凡人修成正果,她真的可以成功吗?成仙,还是成魔,皆在一念之间......片段一:”吼!“一只狂暴、头上长着一支金色独角的棕熊从天而降,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成功了!“一道惊喜的声音突兀的响起。就在熊呆呆将这群鬼魂吸进口中时,旺盛的灵气骤然一齐向那只红色鬼魂疯涌,轰!红色的鬼魂身体发了一阵强烈的光芒......一瞬间消失不见了。片段二:白衣人径自走向床上的少女,只见她全身像煮熟的虾子般,红彤彤的发亮,一头长长的青丝凌乱地披散在床单上,双眼迷茫已是失去了神智。白衣人撩起她面上的青比唤道:“依依、依依——”少女抬起头来,对着她媚笑着,身体如蛇般迎上来。白衣人皱了皱眉,一双如海般浩瀚的眸子放射出刺目的金光,直直地射向少女双眸。少女一呆,宛如失去了灵魂般顿时静止在那里。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少女的身体里走出一个银色的小人来,与白衣人身体里走出的金色小人纠缠在了一起,片刻少女的身体痉挛起来,身体里流出一股暖流来。渐渐地少女身体恢复了瓷白,呼吸也变得正常,却仍然双眸紧闭,没有醒来
  • 向上的力量

    向上的力量

    会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在百年的岁月洗礼和世事变迁中,持续平稳地发展?又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自1987年被引入华文世界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 15 年获得全世界卡内基训练业绩第 1 名。黄皮肤黑眼睛的受训者,带着卡内基方法,排除焦虑,缓解压力,在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进步和成功。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