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900000003

第3章 宇宙的奥秘——无限未知的星空世界探奇(2)

1969年,在“阿波罗11号”探月过程中,当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后3小时,“无畏”号登月舱突然失控,坠毁在月球表面。设置在七十二公里外的地震仪测得月球表面的震动,这个振动持续超过十五分钟,就像用锤子用力敲击大钟一样,振动持续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失。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震波只能持续3分钟至5分钟。

欧美的报纸亦曾报道“月球钟声”,说登月舱在首次和以后几次起飞时,宇航员们听到钟声。那儿并无教堂,月球外壳(特别是背面)像是特种金属制品,整个月球犹如一口特大的铜钟!这一现象证明月球是空心的。

1969年11月20日4点15分,“阿波罗12号”进行了一次“人工月震”的实验:

美国宇航员以月面为基地设置了高灵敏度的地震仪,通过无线电波能将月震资料发送回地球。其中一台由“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设置在风暴洋。设在月面的地震仪十分精密,比在地球上使用的地震仪灵敏度高上百倍,它能测出人们在月面造成的震动的百万分之一的微弱震动,甚至能记录到宇航员在月面上行走的脚步声。当宇航员乘登月舱返回指令舱时,用登月舱的上升段撞击了月球表面,随即发生了月震。这使正在进行观测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惊得目瞪口呆:月球“摇晃”震动55分钟以上,而且由月面地震仪记录到的月面“晃动”曲线是从微小的振动开始逐渐变大的。从振动开始到消失,时间长得令人难以置信。振动从开始到强度最大用了七八分钟,然后振幅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个过程用了大约1个小时,而且“余音袅袅”,经久不绝。

在“阿波罗12号”造成“奇迹”后,“阿波罗13号”、“阿波罗14号”和“阿波罗15”号相继进行过月震实验,实验结果无一例外的证明:月球内部并不是冷却的坚硬熔岩,地球和月球的内部构造不同。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莱波特?理查德?路易斯在1976年出版的《阿波罗的宇宙旅行》一书中写道,阿波罗11号、12号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岩石标本的密度比地球岩石的密度要高得多(月球岩石的密度为3.2-3.4克/立方厘米,地球岩石密度为2.7-2.8克/立方厘米),对于实心的地球来说,越往内部,密度越大,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地球表面岩石密度的2倍,即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如果月球也是实心的,其平均密度也应该约为表面岩石密度的2倍左右,即6.6克/立方厘米。可是通过月球的质量除以体积的计算,中学生们都已经知道月球的平均密度是3.33克/立方厘米,与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几乎相差一半,也比预想中的月球的平均密度是6.6克/立方厘米小了一半。这就证明月亮不是实心的。

另外,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宇宙天体都有磁场。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磁场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地核。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是固态的,外核是液态的。它的黏滞系数很小,能够迅速流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磁场。换句话说,所有天然天体都有磁场,但大都是像地球一样,是实心的。而这种磁场在月球上几乎没有。根据“阿波罗”宇宙飞船采回的月岩样品及月球表面磁场的直接测量,月球周围的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强度的1/1000,月球几乎不存在磁场。科学家推测,这是因为内部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内核,它内部是空的。

有两位苏联的科学家提出大胆假说,认为月球是外表经过改装后中空的宇宙飞船。如此一来,才能圆满解答月球留给我们的各种奇异现象。

这个假设很大胆,也引起不少的争论,现在大部分科学家仍然不敢承认这个理论。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月球的的确确不是天然形成的。月球就像精密的机械一样,天天以同一面面对地球,也刚刚好与太阳一般大。外面是一层高硬度的合金壳,可以承受长时间高密度的陨石轰击,仍然完好如初。如果是一个天然的星体,是不该具有这么多人造特征的。

其中的奥妙何在?尚待研究。

月球辉光之谜

关于月球辉光的记载,最早出现在800多年前。1178年,5个英国人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现月亮上闪烁着奇特的光辉。1783年,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月球的阴影部分有一个地方在发光,光亮的大小相当于一颗4等红色的暗星。1963年,美国科学家观测到,月球上有巨大的移动发光体,共有31个,它们按照严格的几何轨道移动。

相关的类似观测有500多次,人类已经确定了月球辉光的存在。有人认为是太阳风作用在月球上,导致了月球辉光的出现;有人猜测是月球上少量的活火山喷发,出现了亮光;还有人认为是某种摩擦导致了月球辉光的出现。但是,根据宇宙飞船的探测显示,月球上一片死寂,根本没有物体的运动,怎么会有摩擦呢?

月球的辉光到底是因何而起,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月球起源之谜

月球,就是我们常说的“月亮”。当我们仰望晴朗的夜空时,轮廓最大的天体就是月亮,它有时圆如银盘,有时弯若镰刀。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眼睛观察月亮,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就编出了诸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实际上,月球上并没有生物存在。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

多年来,人们对月球起源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种可能性,被大家比较看好的有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冲撞说等四种。

俘获说

这种学说认为,月球是太阳系里一颗普通的小行星,偶然运行到离地球很近时被俘获,于是成为地球的卫星。但这种说法难以进行圆满的理论解释。因为按照引力理论,当月球受地球吸引进入轨道的一瞬间,速度、角度要极其精确。而且对地球而言,月球这个卫星大了点,俘获它有些力不从心。一般行星的卫星直径,只有其行星的5%,而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27%。

同源说

主张这一假说的科学家认为,在原始太阳星云内,各行星温度和化学成分取决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太阳系的各个行星处在星云中不同的区域,是由不同化学成分的星云物质凝聚、吸积而形成的。月球与地球在太阳星云中相距较近,形成过程相似,属于同时形成的“兄弟”。对于地球与月球成分上的差异,他们解释说,形成行星时,开始是凝聚、吸积并形成以铁为主要成分的行星核,金属核进一步增长之后,星云中残留的非金属物质才逐渐凝聚,月球就是地球形成后剩下的残余物质所组成的。

分裂说

这种假说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在自转的过程中,赤道上的一大块物质被抛出。太阳的引力和离心力吸引了这块物质,使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不断地围绕地球旋转,同时吸收宇宙里的其他物质,逐渐变大、冷却,最后形成了月球。但经过对人类登月后带回的大量月岩的检测,人们从中发现了很多地球上从未见过的元素,这说明月球和地球并非原属一体。

冲撞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美国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关于月球成因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大约是在46亿年前,一个大小与火星相似的星体强烈划过并碰撞地球,结果地球被撞出了轨道,火星大小的天体也碎裂了。那些飞离的气体、尘埃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落”在地球的周围,通过相互吸引,先形成几个小天体,之后像滚雪球似地形成了月球。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种碰撞学说。宇航员们从月球上采集了大量的土壤标本,这些标本中所含的矿物质和地球上的非常接近,因此科学家们确信,地球和月亮有着共同的起源。冲撞说也还缺少观测证据,所以还没有被科学界最终确认。

总之,有关月球的起源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有一位科学家说“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亮渐渐远离之谜

以后人们的一天就不只是24小时,肯定超过24小时。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消息。美国科学家发现,现在月球以每年1.6英寸(4厘米)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也因此变长,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的时间也会变得更长,我们的一天也就变长了。

美国两位地理学家通过对鹦鹉螺化石的研究,发现月球确实正在远离地球。这两个科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化石的研究,发现其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年轮一样性能,螺纹分许多隔,虽宽窄不同,但每隔上细小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农历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这种特殊生长现象使两位科学家得到极大启发,他们又观察了古鹦鹉螺化石,惊奇地发现,古鹦鹉的每隔生长线数随着化石年代的上溯而逐渐减少,而相同地质年代的螺壳生长线却是固定不变的。研究显示,现代鹦鹉螺的贝壳上,生长线是30条,新生代渐新世的螺壳上,生长线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侏罗纪是18条,古生代石炭纪是15条,奥陶纪是9条,由此推断,在距今4.2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有9天。两位地理学家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学原理,计算了那时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得到结果是,在4亿多年前,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仅为现在的43%。7000万年来,月亮在以平均每年94.5厘米的速度离地球而去。

自从地球上产生人类,月亮就一直伴随着地球。从它开始围绕地球转第一圈的时候起,就已经存在着离开地球的可能,只是因为它被地球强大的吸引力给“挽留”住了,所以没有能走脱。

科学家得出的月亮脱离地球的速度虽然不同,可是一致的是,月亮正在缓慢地离地球而去。天长日久,总会有一天,月亮会飞离地球,逃之夭夭。这倒不用杞人忧天,因为那将是千百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以后的事。到那时候,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也许有可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来挽留月亮,让这颗美丽的星球永远陪伴着地球。

火星南北半球地貌差异之谜

自1976年“海盗号”探测器和20年后“全球勘探者”查明火星地形的全貌以来,我们知道火星南北半球表面的地貌有很大差异。北半球几乎是光滑的平地,环形山为数不多,而南半球由许多环形山覆盖。这个事实表明,南半球是比北半球更古老的地形。赤道一带有因大规模火山活动造成的塔尔西斯山区。火星南北半球地貌差异巨大,成因一直是未解之谜。美国科学家最近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认为,小行星或彗星等外力猛烈撞击是造成火星南北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数十亿年前,小行星或彗星猛烈撞击年轻的火星,造成地表巨大差异。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最新研究成果虽然为撞击说提供了更多论据,但仍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可能,如火星自身的地质运动。

火星沙尘暴之谜

人类通过“水手9号”和“海盗号”探测器观测到火星上巨大的沙尘暴,而且“全球勘探者”也于2001年观测到几乎覆盖火星的大规模沙尘暴。大规模沙尘暴大多是在南半球的冬春两季频繁发生。例如2001年6月发生的一场沙尘暴。一开始只是南半球赫拉斯盆地上空的一团尘云,接着它的体积稍微有所增大,但是到了6月27日那天,风暴开始肆虐,尘云也急速膨胀起来。到7月初,尘云已扩散到盆地之外,并蔓延到整个火星上空。沙尘暴直到9月底才结束,但是卷起在高层的沙尘还照样浮游在大气中,所以到11月火星看上去还是朦胧不清。

火星的大气很稀薄,只有地球的十几分之一。从理论上来说,大气大循环模型所表现的大规模的风,按火星上那样的条件不能轻易地刮起来,所以欲从表面扬起沙尘是困难的。尽管如此,实际上大规模沙尘暴还是发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火星上的河道之谜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加帕雷里利用火星近日点与地球会合的机会,用口径24厘米的望远镜观察火星后发现,火星表面有些模糊不清的暗线和暗斑,这些暗线把一个个暗斑连接起来,有的暗线宽达120千米,长4800千米,纵横交错,形成覆盖火星大陆的网络。斯加帕雷里将自己的发现绘制成图表,公之于世,引起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对这些暗线和暗斑也进行各种猜测。

1964年至1977年间,美国先后向火星上发射了“水手号”和“海盗号”两个系列共8个探测器。1971年11月,“水手”9号对火星全部表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照相,发现了火星上有宽阔而弯曲的河床。不过,这些河床与轰动一时的运河完全是两回事。这些干涸的河床,最长的约1500千米,宽达60千米或更多。主要的大河床分布在赤道地区,大河床和它的支流系统结合,形成脉络分明的水道系统。还可以观测到呈泪滴状的岛、沙洲和辫形花纹,支流几乎全部朝着下坡方向流去。科学家们分析,只有像水那样的少黏滞性流体才能造成这种河床,这是天然河床,绝不是“火星人”的运河。

那么,火星上为何只有河道而没有水?这是科学家们长期不解的一个问题。

如今经过探测器探测,火星表面温度很低,大部分水作为地下冰存在于极冠之中。极稀薄的大气,使得冰在温度足够高时只能直接升华为水蒸气,自由流动的河水是无法存在的。而这些火星河床说明,过去的火星肯定与今日的火星大不相同。

关于火星河床的成因,一种假说认为,在火星的历史早期,自转轴的倾斜度比现在更大,因而两极的极冠融化,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大量的水蒸发并凝成雨滴在赤道地区落下,形成河流;另一种假说认为,在火星历史的早期,频繁的火山活动喷出了大量气体,这些浓厚的原始大气曾经使火星表面温暖如春,造成了冰雪融化、河水滔滔的景色。后来火山活动减少,火山气体逐渐分解,火星大气变得稀薄、干燥、寒冷,从此,河水干涸,成为一个荒凉的世界。

当然,对于火星河流的形成还可以提出更多的猜想与假说。然而,科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滔滔的河水跑到哪里去了?有人提出,从巨大的江河到今日滴水皆无,这说明火星的气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火星文明之谜

同类推荐
  • 印度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印度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印度著名的科学家恶心巴拉教授研制出了一种爆炸性病毒,只要将其暴露在空气中,便能以爆炸的姿态瞬间充满周围的空气,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周围扩散,人类在粹不及防的情况下便会全部死亡。巴拉教授在将他的这项发明呈送给卡西欧博士的过程中却因遭遇意外而将病毒丢失。博士惊慌失措,立刻派遣田健三郎带领大批人马前去印度寻找病毒,米娜、卡奇和莱恩也闻声而动,身为联合国特派员的哈利也加入了行动,他们与田健三郎斗智斗勇,努力完成拯救人类的计划……
  • 科学探谜

    科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古城未解之谜

    古城未解之谜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亚古城失落之谜,孔雀帝国失落之谜,古埃及古城失落之谜,玛雅失落之谜,中美洲古城失落之谜,印加帝国失落之谜,欧洲古城失落之谜等。
  •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诗经》,更直观、真切地感受《诗经》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陪伴孩子成长的创造发现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创造发现故事

    每当雨点从天而降,我们用什么来遮风避雨呢?首先大家想到的就是雨伞。可是,大家知道雨伞是怎样发明的吗?其实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德行书

    德行书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理于人,内得于已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的代言人,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
  • 九神变

    九神变

    简介:道术与魔法双修,生出九尾九翼,闯深渊魔域,破六道鸿蒙,取元晶,掠元丹,制魔杖法器,祭仙剑法宝,纵横异界大陆,争霸王朝帝国,挥舞着九双彩色翅膀的全系元素魔法师,摇曳着九条斑斓巨尾的全职元气修炼者,自由穿越九大位面空间和亿万个次空元,傲视九重天,武动天河星辰,天上地下横行无忌的九界至尊。。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的图腾!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暗帝的邪妻

    暗帝的邪妻

    八岁的他,径直走到她前面,霸道的开口:“我喜欢你,嫁给我。”回应他的是银铃般的笑容。十七岁的他,登上皇帝的宝座,同时迎娶她。十五岁的她,撕心裂肺的质问他:“为什么,不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囚禁在你的皇宫里,我不是那金丝笼里的雀儿——”“为了他吗?”他表面淡定如斯,内心却早已抓狂。21岁的他,中毒昏迷不醒,她心急如焚,对天发誓:“只要他醒来我甘愿承受一切。”……梦梦欢迎各位读者勾搭qq:2205130728
  • 十年赌约一场爱恋:愿赌服输

    十年赌约一场爱恋:愿赌服输

    一个赌局她输掉恋上别人的权力,成为了他的挂名女友,期限为十年。他赢了她的第二天便消失在了她的世界,了无音讯。她空守着这份约定,对任何人都宣称她云小小的男朋友是蓝羽,八年不曾变过。可是,他突然回来了,带着满身的暴戾和复仇的欲望。我本于世无争,奈何世不容我?这一切已经将她牵扯在内,想逃已无退路。赌,只能赌。愿赌服输!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 钢之魔法师

    钢之魔法师

    他被穿越了成为大法师的魔宠,然而终极召唤进行时他本来有机会变成个超级强者,却鬼使神差的选择了一个毫无战斗力的辅助天赋,能查看任何人心里的想法,做为化工双硕士学位的亚洲第一实验员,渐渐的他发现魔法什么的,其实真的很简单!
  • 贤妻生存守则

    贤妻生存守则

    她只是小小的六品官家女儿,实在高攀不上国公府这样的名门望族,可她就是在姊妹闺蜜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了…夫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三房杂居,二房当家,长辈的多有偏心小心眼。看似和睦,实则暗潮汹涌。安静茹唯有步步小心,谨慎地周旋其中,为自己,为丈夫博得一席之地。而夫家,自有夫家的贤妻生存守则…1、温柔贤惠,通情达理。例如:丈夫看上某个女子要想办法给丈夫娶回来。2、勤劳治家,任劳任怨。例如:累死累活的半夜,丈夫要运动,也必须尽力配合。3、相夫教子,心胸阔达。例如:要调教丈夫言行举止,要管好孩子的教育问题。4、孝敬公婆,团结妯娌。例如:婆婆病了要尽心伺候,婆婆闷了要说话解闷,妯娌闹矛盾要及时调解。5、…娘得!老娘不干了,你TMD可以三妻四妾,我却只能守着你一人,你还嫌弃我没有眼光,看上的女子不合你的心意。你不知道老娘管着一家老小累死累活,哪有什么心情和你做运动!老娘是你老婆不是你老妈,凭什么还要教管你的言行举止?!!总之,这就是安静茹嫁去国公府的生活现状。那啥,可以和离不?某男一个眼神飞过来——你丫的再说一句试试!!哎,丈夫貌似不完全属于她,孩子千真万确是别人的,她咋就这么命苦呢?种田、宅斗、爱情、家长理短、男主腹黑实则一闷骚货色、绝对一对一、小三什么的都是浮云,总之这是一个闷骚男主调教娇妻反被娇妻调教的温馨的文文!!小果归来,嘿嘿,别忘了收藏留言啊,小果鞠躬感谢!推荐小果完结文:《任家五小姐》《长媳》《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农女小包子养成记

    农女小包子养成记

    她,花千寻,篮子村传说中的寡妇一名,传说中的儿子一个,破房子一间,锅子一口,锄头一把,薄田二分,母鸡两只,公鸡一只,够穷吧!二嫂看好她家唯一产粮田地一块,大嫂看上她家的那口锅子,三嫂子看上她家的破房子一间,四嫂子是个好人,问她只要十个鸡蛋和一只母鸡,五嫂子跟她是仇人,时常半夜三更冲进她家找人!精彩抢先看:天还没亮,她就听到有人在砸她家隔壁的破墙,她急忙跑出去问。“赵公子说这里他要盖新房,具体的价钱他亲自找你面谈!”做工的工人一面砸着墙,将她偷看了好多眼,一面暗想赵公子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什么?赵西端要来和她做邻居,他想干嘛?还嫌她的名声不够差吗?篮子村唯一的黄金单身汉看上寡妇?她决定有多远躲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