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33

第33章 人生篇——活着究竟为什么(4)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移动是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的变化。直线运动是一个物体离开自身位置的变化。圆周运动虽然不会静止,但也是由一个静止状态开始的。一个物体由静止到运动,不可能自发地完成,而必须借助于外力的推动。就这样,在移动这种运动方式中,静止和运动的关系最终就可以被归结为推动者和被推动者的关系。任何运动,后面肯定有一个推动者。没有推动者,物体不会自行运动。既然如此,必然就会存在一个推动其他物体而自身却不被推动的“不动者”。因为,它如果再被推动,其后面还会有一个推动者。这样一来,必然会陷入无穷倒退的局面。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因为我们是经验不到它的存在的。后来的牛顿接受并继承了“第一推动者”的设定,并让它成为了“上帝”的代名词。可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一次一次地侵入原本属于上帝的领地,一次一次地取消了上帝的特权。后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上帝所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据说,拉普拉斯曾被叫去给国王讲解科学的进展,国王发现他没讲到上帝,便问:“那么,上帝在做什么?”拉普拉斯说:“陛下,我不需要这个假设。”

到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人们发现上帝真的几乎没什么事情可做了,一切都可以用科学的原理来解释,除了最开始的运动之外。因为按照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人们就问,那世界最开始是怎么动起来的?就此,牛顿说,上帝给了世界“第一推动”之后就不再管了,世界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和发展了。

“第一推动者”是一个前提式的设定,而且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设定。尽管整个世界的运动仅仅需要他推动一下,但没有它,没有这一把“第一推动”,人的理性思维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思考。就这样,在上古时代,在科学的童年阶段,宗教与文明、信仰与理性是作为一对孪生兄妹而出现的。二者尽管相互对立,但却又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正因如此,以理性为标志的科学同原始的宗教活动总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二者的分道扬镳又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当理性发展到不需要这个“设定”就能自圆其说的时候,自然就会对它表示怀疑,从而取消这个唯有信仰才能确认其存在的东西。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切东西应该造得尽可能简单到无可再简单。当两个不同理论给出同样精确的预言时,哪个更简单哪个就更好。”既然确定这个前提仅仅是为了方便,而现在没有它照样方便,自然就应该抛弃它了。

由此看来,西方对“上帝”的质疑和发难,是从自然科学开始的。西方的文明本来是在信仰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理性最终会掉过头来审查自己得以确立的前提。因为,批判一切、审查一切,本来就是理性的本性。

五、精神的鸦片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谓的“上帝”,其实是我们人类把自己的属性抽象出来,加以夸大和人格化,然后当做一个独立于我们,又强于我们的实体来崇拜。所以,与其说是上帝创造了我们,还不如说是我们创造了一个上帝。正如他所说:“人其实是人的上帝”。

“宗教就是欺骗!世界上第一个说谎者就是神学家!”费尔巴哈说。他认为人的宗教感情不是天生的,因为人没有天生的宗教器官。我们既不能用眼睛看见上帝,也不能用耳朵听到上帝,而知道上帝、信仰上帝是人在社会中慢慢被培养的结果。

基于此,费尔巴哈对基督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指出,基督教要人们祈求上帝,这就断送了人对自己的信任;要人信仰天堂的生活,因此断送了人对现实生活的努力。批判宗教就是使人“从神的朋友转变为人的朋友,从信仰者转变为思想者,从祈祷者转变为工作者,从彼世的候补者转变为今世的研究者,从基督教徒转变为人,转变为完全的人”。

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保卫者,宗教是科学的死敌。在费尔巴哈看来,宗教不仅摧残理性,还扼杀感情。用“天堂里的爱”来安慰现实世界受苦的人,其实就是对病死后的人的药物,对渴死后的人的饮料,对饿死后的人的食品。他说,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把旧的宗教关系颠倒过来,把人由过去从属于上帝还原为上帝从属于人,确立人“第一位”的主体地位。他宣称自己的唯物主义,就是要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将神学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

费尔巴哈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直接成为了后来马克思的思想源泉。不过,他的唯物主义与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有着明显的区别。之前的法国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出发点是客观的机械物质。而费尔巴哈的学说是人本唯物主义,出发点是有血有肉的人。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正是体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哲学关怀。

但是,费尔巴哈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之前,自然科学的大跨步前进,16世纪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都为费尔巴哈,乃至后来马克思的学说作了铺垫。可以说,费尔巴哈的这种人本主义,是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革命家联合起来对宗教进行绞杀的结果。

按照基督教的传统观点,为了赎去祖先犯下的“原罪”,人们必须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吃苦行善,以便在死后进入天堂,在末日接受审判。正如基督教教义所说的:“拯救灵魂,必须抛弃肉体。”因此,所谓的道德,无非是让人们容忍现世的痛苦,压抑内心的情感,牺牲个体的欲望,漠视人间的幸福,以期末日来临时能够进入天堂。

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人们突然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在理性的审判桌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上帝也不例外。正因如此,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不仅是反对当时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也是反对宗教和神学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所有的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所谓启蒙,就是要重新发现人,重新树立人的权威,重新发现人的幸福。过去,理性要在上帝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进行辩护,如果触犯了上帝的法律,理性就要被宗教裁判送上火刑柱。而现在,则是理性审判上帝的时候了。

据说,狄德罗在临死之前拒绝向上帝作任何忏悔,当神父用伏尔泰死后不能进入教堂墓地的事例相威胁的时候,这位无神论者用坚定的声音回答道:“我懂你的话,神父!您不愿伏尔泰安葬,是因为他不相信圣子的神性。好吧,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的任何人!”

这是多么无情的审判!狄德罗在临死之前首先宣判了上帝的死刑。众神隐去,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复苏。我们没有看到吗?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第一次露出了人的微笑,那是一种自尊、自信、藐视上苍的微笑。米开朗琪罗笔下圣母、圣约瑟和圣婴基督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天神,而是完全变成了世俗生活的普通人物,那是一些有感情、有个性而并不神秘的人物。

六、上帝死了

虽然自启蒙运动以来,上帝存在的基础已开始瓦解。但是,由于没有新的信仰,人们还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历史行进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一个疯子出现了,他宣称:“上帝死了!”。

这个疯子,就是尼采。尼采是一个狂人,在他看来,上帝的存在不过是一个“皇帝的新装”,是人自欺欺人地为自己树立的虚幻偶像。他杀死上帝,是要杀死在西方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基督教传统。正是因为活在上帝的阴影中,人才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杀死上帝,就是要让人从这种阴影中解脱出来,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由自己来开拓自身的价值。所以对尼采来说,悲观是以乐观为方向的,而乐观又是以悲观为基础的。

尼采杀死上帝,意义是消极的,也是积极的。说它是消极的,是因为西方人的生活从此没有了“根基”,不知道该如何活着了。以前的一切都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人的行为没有了标准,人的生活没有了规范,一切都陷入了虚无,人就像一只孤独的动物置身于无边的沙漠,感到的只有迷茫和无助。另一方面,尼采的结论又是积极的。因为人摆脱了外在的束缚,可以重新“拷问”自身的价值,承担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尽管人在没有任何依托的背景下行走是艰难的,但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属于自己的。正如他所说:“我们这些哲学家与‘自由人’深深感觉到自己是被一个新生的旭日所照耀着,心中充满着感激、惊喜、预感和期待之情。最后,我们的视线似乎更加开阔了,纵然还不够明亮,但我们的船毕竟终于能置身于大海去面对各种危险了,那属于我们的海——也许是前所未有的‘开放之海’——再度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偶然、恐惧而又绝对自由的视域,也是一个必须用生命去历险和搏斗的游戏。尽管“上帝死了”带给人们的“快乐知识”只是一种过于沉重的知识,尽管这种乐观主义只是一种沉痛的乐观主义,但是,超越自身,战胜自身,从而战胜痛苦、死亡与命运,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强力意志的绝对命令。

就此,尼采明确划分了两种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即彻底的悲观主义和颓废主义,它因虚无而彻底否定人生的意义;而积极的虚无主义,不仅敢于面对人生与世界的虚无,而且还要与这种虚无进行殊死的搏斗,成为人生和世界的主宰。这正是后来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与超人理想。

“上帝死了”这句话,在我们中国人听来似乎平淡得很。因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是靠外在的宇宙主宰活着的。但在西方人眼里,上帝却是一切意义的源泉。因为西方人一向以个体为本位,人和人之间是纯粹的契约关系,只有上帝才永远不会抛弃他们,它给他们的生命以价值和意义,给他们以生存下去的勇气,使他们有限的存在可以达到无限……因此,“上帝死了”这句话,对于西方人而言,与其说是轻松的,毋宁说是沉重的,甚至是痛苦的。

而现在呢?上帝死了,但人还活着。人类在杀死上帝的同时,也被上帝无情地抛弃了。上帝死了,它把我们所一向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也一同带进了坟墓。因为这一切一切,原来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上帝死了,而太阳还在发光,地球还在运转,那么,宇宙的目的何在?原来,这一切都是按照上帝的意志创造出来的,现在呢,它们和人又有多少关联?正如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所说的那样:“一个能用理性的方法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个亲切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的幻觉和光明都消失了,人便觉得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他成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于失去家乡的回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的生活分离,演员与舞台分离,真正构成了荒诞感。”

确实,自从尼采杀死了上帝以后,人生的荒诞感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暴露出来了。这似乎不是危言耸听。据说,在欧洲最舒适的“福利国家”丹麦,每年竟有1600多人死于自杀。一些分析家指出,由于丹麦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受任何宗教禁忌约束的国家,因此丹麦人认为他们有权自我毁灭。而尼采本人,试图通过“超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可是,他失败了。因为“超人”仅仅是自我超越的代名词,而不是超越所达到的终极目的。没有了朝向的彼岸,这种朝向又有多少意义?超人在不断追求权力意志,不断超越的过程中,离人群也越来越远,只能独自一人去面对无法忍受的空无,只能和青山为伴,与河流为伍,没有人听到他的呐喊,更没有人为他欢呼,受伤了也只能在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抚慰自己的伤口。

这种状态,人能忍受吗?估计不能。晚年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哲学家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这悲天悯人的呐喊。他们彷徨,他们悲观,他们痛苦,但他们从来就没有放弃寻找、放弃探索。人要回家,哲学家要在苍凉无际的荒野上踏出一条荒芜英雄路。

一、承担“偶然”

舒伯特正在作曲,他的友人问:“为什么你总是作这样哀伤的音乐?”

舒伯特抬起头:“你可知哪一首是欢乐的音乐?”

是啊,万丈红尘,生命的欢歌究竟何在?帝王威赫一生,到头来却哀叹“可怜生在帝王家”,百姓孱弱无依,人生更如浪卷漂萍,生命的音符尽管丰富,却总是残忍地谱写着绵延的哀歌,命运的祭台上草草堆放着的,不正是那一段段曾让我们沉沦不能自已,最终却被它弃之如蔽履的生命岁月吗?

人类曾多么庆幸自己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的在思索着的生命,的确,大概没有哪一种生物比人类能够更清楚的意识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个体的渺小,然而,这究竟是我们的幸运抑或不幸呢?

芥川龙之介有一篇著名的小说《河童》,说是河童这个种族的婴儿将要出生时,它的父母将询问它是否愿意降生人间,如果回答不愿意,它的生命将自动消失。可惜的是人类却无此幸运,尼采早就断言:“最好的东西就是你永远得不到的:不要出生,不要存在,化为虚无。”

可是,现实中的人却没有如此幸运。海德格尔曾经有一句著名的话:“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被”字表明这是一个主语欠缺的被动语态。主语的欠缺,表明人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由谁决定的,他是非常偶然地发生的行为。这里的“抛”字非常形象,它在向我们昭示:人来到这个世界是非常偶然的。他不会对任何外在的事务负责,没有任何债务需要背负,他就是他,一身轻松,表明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个被动语态,又说明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完全被动的,这由不得他选择,也不会征求其同意。从这一方面看,人来到世界上又是何等的宿命!所谓自由的后面原来是更深、更大的不自由!正如萨特所说:“人生就像是被抛上了一列飞速运转的列车,对于它来自何处,还是驶向何方,人们一无所知。人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在存在中自由选择,并独立地对自身及整个世界担负起责任。”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热门推荐
  • 第一嫡女

    第一嫡女

    人家倒霉穿成不得宠的庶女要斗法她运气好穿成了得宠的嫡女为什么还是要斗法?一朝选秀,府中小姐们斗得个你死我活,她也有幸被卷入其中哎!既然你们铺就一条荆刺之路,我偏要走出一路锦绣,且看我嫡女无敌﹡﹡﹡﹡原以为在大宅子里斗斗嚣张的庶女也就罢了,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入宫为妃深宫大院,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反复思量后决定,不争宠,不抛头,不露面,米虫到底,总没人会来找我麻烦了吧!可上至皇上太后,下至侍妾宫女,一个都不肯放过她好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说啥么???你也是穿来的?这是肿马回事,原来穿越也能遇同行且看两个现代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如何在封建闭塞的代斗朝臣,斗宫妃如何能在岗位竞争如此激烈的后宫之中谋得一席之地谱写两段传奇的人生————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男主自始至终只有一人,想看N多美男的请绕道本文关键词:种田+宅斗+宫斗+爱情——————————新文推荐新文《带着女儿嫁豪门》每天凌晨的骚扰电话,是带着欲望的粗喘,夹杂着放肆的呻呤不接,就是一条又一条的露骨短信,还附带着丈夫完美身材的图片就连女儿回家都甜腻的问她:“妈妈,爸爸出轨了,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谁?想要逼疯她————————————喜欢懒鱼和文的朋友可以加群84125388,敲门砖,潇湘会员名聊天,探讨剧情都可以的哦!!###【白沐雨】由亲亲hslr小言【苍瑾煊】由亲亲qwasd9988765【莫宁】由亲亲朝暮染雪推荐自己的文《天价贵妇》故事源起于欧洲百年家族的一块血玉图腾娶她只为得到那一块百年大家族的血玉图腾嫁她就真的只是因为爱她从不知爱了她四年的男人竟然如此的狠,四年童话般的爱情,原来都是他所编织的假象那一天,他得到了那一块血玉图腾那一夜,他爱的女人回来了那一天,他得知她怀有身孕,亲手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扼杀那一晚,他亲手将她送上了其他男人的床那一晚,他搂着心爱的女人,看着她表演的那一场活春宫任身上陌生男人无情的驰聘,挂着鲜血和鬼魅笑意的嘴角只吐出一句话“欧洛翊,血债就要用血来偿!”那一夜,情已断,爱已绝,恨横生【五年后】一个清丽的女子抱着一个酷帅的宝宝走出国际机场复仇的游戏从这一刻开始!!!亲亲可以去关注一下懒鱼的微博哦http://m.pgsk.com/2238604140推荐好友文
  • 腹黑小皇“叔”

    腹黑小皇“叔”

    一九四一年的冬季很漫长,漫长到,已经没有人去想,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偌大的收发室很安静,静到唯有发报机嘀嘀嘀作响的声音和沙沙的记录声,偶尔有人推开椅子从座位上站起,椅脚和水泥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便显得格外刺耳,紧接着又是一片安静,然后会有人拿着一打记录安静而又匆匆地从后面走过。“老姜,这是大老板的人。这些都是老鹰一手带出来的人,老鹰死后,这里就交给了老姜。”李阳压低了声音……
  • 罪后系列2

    罪后系列2

    命运的作弄永远在幸福背后我追寻着你的脚步却永远只能追寻因为我……牵不住你的手如果磨难是我们相爱的前提条件我想超越了千年的羁绊已经够了吧……
  • 逆仙

    逆仙

    男主候易是后羿的转世,现在是新蜀能源集团的总裁,还曾经做过侦查兵,这时蜀山现世,男主作为蜀山的门生,代表政府跟师门交涉,为了破毁黑洞,拯救地球,一众仙人与世人合作,然后男主前往仙宫找到了拯救地球的办法,借助政府的力量,传播仙炼诀,让普通人也能快速修炼成仙,集结灵气,然后男主几经辛苦,找到所有神器之魂,并让破天弓融合了所有神器之魂,注入收集的灵气,破开黑洞,但自己也消失了,从盘古那里的得知了一切,最后男主为打破轮回,救出了女涡,可惜轮回还是继续了,男主又重新开始了。
  •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如同大自然的一幅全景画:人类、动物、植物、风光。人类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与大自然和谐或不和谐地相处着,他们享受着自然的给予,也忍受着自然的磨难。
  • 星球上唯一的女人

    星球上唯一的女人

    她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却莫名穿越到一个人类已经失去生育能力的星球。身为唯一一个有着孕育能力的女性,她所要的只是活下去和拥有一份平凡人的生活和爱情。但仅仅只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在这个星球上也难以实现。身份特殊的她会怎样获得她所想要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月的天空下了雨

    九月的天空下了雨

    颜玖玥幼年失怙,与爷爷相依为命。卓然被疾病缠身,休养在家。那一年,她六岁,他九岁。他们相识于人生最初的寂寞时光里,她明眸清澈,他干净如画。一场意外,让年幼的玖玥失去光明,同时也失去了最亲爱的爷爷。从此命运对她关闭了彩色的窗。年轻的姨妈将她接走,在陌生的城市开始全新的生活。如果知道转身即是漫长的离别,那一日她一定会等他回来。再相遇已是十年后。颜玥的世界依旧没有光明,而卓然却成长为白衣翩翩的英俊少年。他是她人生最美好的牵挂与惦念,依赖与爱恋;她是他深埋心底的愧疚与自责,牺牲与偿还。当玖玥恢复光明,卓然悄然远走,那些尘封的往事一一揭露。背上行囊,她勇敢踏上飞往未来的客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汶川大震:来生我们一起走

    汶川大震:来生我们一起走

    中国首部反映汶川大震,中学生心灵成长的长篇小说!废墟下经常的灵魂震撼!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和无限的怀念……小说着重描写了大地震中四个女生和一个男生被挤压在废墟深层一个狭小空间里,互相关爱勉励,与一步步接近他们的死神抗争的故事。他们由过去惟我独尊一代独生子女的狭小废墟圈子里痛苦地挣扎出来,演绎出一个个凤凰涅盘磐的生动形象。——谨此献给汶川地震活着和永远离去的老师同学们!
  • 狂妄邪妃

    狂妄邪妃

    本文女强,女主腹黑,残忍无情,外加冷血,有仇必报,有恩必还,对敌人毫不留情,对手下爱护有加,惊天容颜,绝世武功,精通毒术,医术……她是名顶尖的杀手,为复仇,与敌人同归于尽。再世为人时,她是那云月皇朝的太子,女扮男装,周旋于皇室的权力争斗之中…只因他长的像前世为救她而死的男友,她便给予了他绝对的信任,将自己暗中建立的组织全权交给他来打理…她以为,他们会像前世一样相亲,相爱,相知,相许,岂料,这一切不过是他用来欺骗她的假相…狩猎场中,他与她相隔数米,面对面,同时举箭,放箭,她的箭越过了他,直射入他身后不远处的野兽体内,而他的箭,不偏不斜,直没入她的心脉之中…她满脸骇然,颓然掉落于马下,在她坠马的同时,她看到,从四面八方涌出了数不清的黑衣人,将拥护她的人斩于剑下…他冰冷绝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太天真了,你以为我是真的喜欢你么?如果不是为了皇位和晚婷,我才不会强压着心中的恶心,日日夜夜陪在你这个无盐女的身边!”此时她方才幡然醒悟:原来一切,他早有预谋…原来他爱的人并不是自己,这十年的感情,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原来她只是他登上皇位的踏脚石…“呵呵!”她笑的凄凉而又空洞,心如死灰…断情崖边,万箭齐发,她自那万丈悬崖上一跃而下:“倘若我今日不死,他日定会让你们生不如死!”再次归来时,她白衣飘飘,绝色容颜,挥袖之间,天下动荡。“云皇陛下,近来可好!”她温柔浅笑,眸底却犹如千年寒冰,永无融日。为了找齐五块玉玲珑,救活爱她之人,同时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她步步为营,弄权朝堂,血洗江湖,搅乱后宫,掀起阵阵惊涛骇浪。权欲,利欲,贪欲,情欲,欲念之上,欲望之下,亲情,友情,爱情,情理之中,情理之外,谁能凌驾于爱情的巅峰!谁又能主宰他人的命运!本文美男多多,温柔的,腹黑的,霸道的,妖孽的……陆续登场,淡看江山美人,究竟花落谁家……推荐自己文文:《洛王妃》:《罂粟妃》:《冷心弃妃》:推荐好友文文:夏天滴新文:《十夫临门》梦梦滴新文:《夜宠妃》果冻滴新文:《废后训夫》妙妙滴新文:《狂佞邪妃》幽幽滴新文:《色宠多夫》晨晨滴新文:《残欢》宁儿滴新文:《霸上儿子的总裁爸》图图滴新文:《邪帝冷妻》莲心滴新文:《代嫁弃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