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32

第32章 人生篇——活着究竟为什么(3)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确实离不开社会;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人也确实需要孤独。正因如此,即便是再好的朋友,哪怕是相爱的情侣,倘若是如胶似漆、耳鬓厮磨地守在一起,早晚也会生厌的。什么“他乡遇故知”也好,什么“小别胜新婚”也罢,这些生活经验恰恰从反面证明,人有其渴望孤独的一面。然而从另一面看,人不仅渴望孤独,而且畏惧孤独。因为一味的孤独既不会给人带来价值,也不会给人带来意义,更不会使人产生安全感。孩子晚上怕黑,因为黑夜使其感到孤独;老人晚年要伴,因为老伴能够帮其抵御孤独。所谓“孤影自怜”也好,所谓“独木难行”也罢,统统道出了人对孤独的畏惧之情。

记得有一位垂危的病人说,我不怕死后尸体的腐烂,我不怕死后骨肉的生烟,我只怕孤魂野鬼那无尽的寂寞、永远的孤单……说穿了,死的可怕,便是那永远的孤独。正因如此,古代的帝王虽称孤道寡,但死后却总要让他那娇妻美妾陪他下葬,至少也要搞些石人石马与之为伴。从西安秦陵那威风凛凛的兵马俑,到北京定陵那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这些表面上的豪华与奢靡无非是在掩盖人类畏惧孤独的某些弱点。

死人如此,活人更是这样,无论是东方的伦理血缘,还是西方的宗教上帝,这些被称之为“文化”的东西,大都是为了摆脱孤独的幻想和手段。甚至令人怀疑的是,倘若没有心底的孤独,人们是否还会访亲问友,是否还会谈情说爱!然而遗憾的是,与生俱来的孤独是无论如何也排遣不尽的,“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事情就不必说了,即便是轰轰烈烈的友谊、山盟海誓的恋情也难以将孤独荡涤殆尽,就如一句歌词——“情到深处人孤独”。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要逃避和摆脱孤独,孤独就越是要找上门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感到孤独,在杯觥交错的酒场上我们感到孤独,在五光十色的舞会里我们感到孤独……

鲁迅先生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其实,这种“任个人而排众数”的良知和果敢,固然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即使是流血,也仍然有一个社会群体的观念背景作为其精神的支撑。因此,更为困难的,则是将自己置于“彷徨于无地”的孤独境地。对此,鲁迅也是深有体会的,他在《影的告别》一文中写道:“有我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意。我不愿意!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这难道不需要更深的果敢、更大的勇气?或许,人注定是要孤独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人就像那社会海洋中的一叶孤舟,他只有撑起那只孤帆,独自完成自己的人生孤旅。

人生的超越

人的肉体生命只能延长,却不能永驻。无论你是声名显赫的帝王,还是得道开悟的高僧,死后都将是一抔黄土。因此,人们便不得不在肉体之外寻找精神寄托。这便是“爱智慧”的意义所在。

一、偷盗神火的普罗米修斯

关于人类的起源,希腊神话中也有一个普罗米修斯造人的故事。

据说,天和地被创造出来之后,大海波浪起伏,拍击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鸟儿在空中歌唱。大地上动物成群,但还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周围世界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祗族的后裔,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伊阿佩托斯的儿子。他聪慧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在泥土中,于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调和起来,按照世界的主宰——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形。为了给这泥人以生命,他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它们封进人的胸膛里。在天神中,他有一个女友,即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惊叹于普罗米修斯这一神奇的创造物,于是便朝仅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获得了灵性。

就这样,第一批人在世上出现了。他们繁衍生息,不久形成了一大群,遍布各处。普罗米修斯则充当了人类的第一位教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人类。同样地,人们也用爱和忠诚来感谢他,报答他。但是,最高的天神领袖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也因此触犯了宙斯。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但普罗米修斯却想到了个办法,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枝,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

听到这个消息后,宙斯大怒,他吩咐火神给普罗米修斯最严厉的惩罚。但是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宙斯饶恕你。”普罗米修斯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只好把普罗米修斯带到高加索山,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把他缚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让他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在他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此外,宙斯还派一只神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但被吃掉的肝脏随即又会长出来。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屈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一位名叫海格力斯的英雄将他解救出来为止,他一直忍受着这难以描述的痛苦和折磨。

火是智慧的象征。在普罗米修斯向人间撒播火种之前,人尽管有了人形,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因为人还没有智慧。据说,当时的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使用他们的四肢,也不知道该怎样使用神赐的灵魂。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同梦中的人形,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却不知道发挥自身的作用。他们不知道采石,烧砖,砍伐林木制成椽梁,然后再用这些材料建造房屋。他们如同蚂蚁一样,蛰居在没有阳光的土洞里,觉察不了冬去春来夏至;他们做样样事情都毫无计划。

但是,这时的人,虽然愚昧,却没有痛苦。而普罗米修斯向人间撒播了火种以后,人的灵魂虽然变得高贵了,痛苦和烦恼也就就接踵而来了。宙斯之所以让普罗米修斯交还火种的寓意,正在于此。而倔强的普罗米修斯,却坚持要向人间撒播智慧的痛苦。所以,他犯了罪,就要受到惩罚。因为他既改变不了人类肉体能力有限的现实,也无法帮助人类实现追求无限的命运。提升不上去,也堕落不下来,注定了人一生的挣扎和痛苦。

想来也是如此。人是自然界中最孱弱的物种。帕斯卡尔不就说过吗?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是,就是这个最脆弱的东西,却又是整个物种中最聪明的动物。聪明本来是好事,但是人还贪婪,就有点麻烦了。聪明让人认识到自己的有限,而贪婪却让人不安于这种有限。聪明并贪婪,才是人痛苦的根源。众所周知的伊甸园神话,已经形象地暗示了这一点。

那么,贪婪的人如何实现人生的永恒不朽呢?如何完成从有限到无限的跨越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尝试。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追求生命的不朽,一种是追求精神的超越。从埃及法老修筑的金字塔,到中国皇帝建造的地下宫殿,我们都看到了古人千方百计追求长生不老的努力。他们总是希望有限的肉体生命能够无限地存活下去。不幸的是,聪明绝顶的人逐渐意识到,肉体生命只能延长,不能永驻。无论你是声名显赫的帝王,还是得道开悟的高僧,死后都将是一抔黄土。因此,人们便不得不在肉体之外寻找精神寄托。这便是“爱智慧”的意义所在。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理解西方的哲人们为什么总是纠缠住“世界的本原”这个问题不放了。他们之所以不满于对现实世界进行就事论事的研究,而要超出自然科学的领域去探究超验和永恒的哲学本体,与其说是为了给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不如说他们是在为人类的存在寻找一个更为永恒的家园。这个家园就是终极的关怀。

看来,“爱智慧”对人来说实在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可以说人高贵,有思想,不会像猪那样吃了睡,睡了吃,在被屠宰的那一刻还没有危险感。但另一方面,爱智慧何尝不是因为贪婪,是追求肉体永生不得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既然不能拥有全知全能的智慧本身,也就只能去爱智慧了。

二、不能偷食的禁果

在《圣经》的“创世纪”一篇中,有一则尽人皆知的伊甸园神话。

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后感到有些孤单,便用泥土照着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亚当,后来又用亚当的一条肋骨创造了夏娃。上帝在东方辟了一个园子给亚当和夏娃居住。这个园子就叫做伊甸园,那里简直就是天堂。

在伊甸园里有许多树,其中有两棵树最特别,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智慧之树。据说吃了生命之树的果子可以长生不老,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便有了智慧。上帝告诫亚当和夏娃,伊甸园中唯有智慧之树的果子不能吃,吃了就会死。但是后来亚当和夏娃禁不住蛇的诱惑,终于偷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于是,悲剧发生了:他们被赶出了伊甸园,而且子孙万代都不得不为这个偷食智慧之果的“原罪”付出代价。

没有吃到生命之树上的果子,人就不能长生不老;而吃了智慧之树上的禁果,则让人意识到了自己不能长生不老。于是,人就开始了痛苦的思考。哲学就这样产生了。

伊甸园的神话,暗示了人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一方面,人偷吃了智慧之果,有了和上帝一样的智慧。可是,人没有吃生命之树上的果子,被轰出了伊甸园,也有了一个早晚会死去的肉身。人有肉体并不可怕,大不了可以像动物那样无忧无虑地活着。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皮浪,他就主张人像猪一样活着。前文已讲过,据说有一次,他同他的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说,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

可是人变不成猪。因为除了沉重的肉身,人还有一个高贵的灵魂。灵魂不甘心成为肉体的奴隶,总想摆脱挣脱肉体的束缚,重新回到天堂。动物之所以不痛苦,并不是因为动物不会死,而是因为动物意识不到自己会死。而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必然会死去,而且还和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做着悲壮的抗争。

如果人是动物,就不会提出哲学问题;如果人是天使,则不需要提出哲学问题。麻烦的地方正在于,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动物,才会提出那些自己无法回答的哲学问题。人属于自然,但还想超越自然;人本来生命有限,却总想达到永恒。还是尼采说的好:“人便是一根绳索,连接在禽兽和超人之间——架空于深渊之上。”

三、上帝的慰藉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一场辩论会上,人出乎意料地败给了猪。猪的辩词是:“你们监狱里押的是人,刑场上枪毙的是人,挑起侵略战争的还是人,可无论在监狱、刑场、还是侵略战场上,却连我们一个影子都没有,世界上最最残暴的事是不是人干的?”

人辩不过猪,既不是人的嘴笨,也不是猪能言善辩,而是因为人在欲望的驱使下干了很多动物干不了的肮脏事。动物靠本能活着,行为本无好坏。而人就不一样了,不仅有干坏事的欲望,而且还有干坏事的头脑。一旦灵魂约束不住肉体,各种欲望就会像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泛滥成灾。

美国最近一项对人脑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这项研究表明:人脑分三个层次:最深的层次是“爬行类脑”,中间是“哺乳类脑”,最上层是“灵长类脑”。

人的行为是随人脑的进化而进化的。攻击、争夺、恐吓、讨人厌恶的行动都是爬虫类的行为;激烈的感情、微妙的情绪、母体的本能行为都属哺乳类;知觉及判断、行为的压抑及实行、语言活动、深思熟虑、知性行为等属灵长类行为。但由于进化得仓促,在人类身上经常出现有攻击性的爬虫类脑和具有克制行为的灵长类脑混淆的现象。

由此看来,肉体不仅是有限的、必死的,而且还是邪恶的、罪孽的。人之所以具有魔鬼的一面,正是因为其肉身都是由欲望的细胞组成的。这些欲望如同娇艳欲滴的禁果,引诱着天使般的灵魂趋之若鹜地堕落,沉迷于快感而淡忘了幸福。人要想得到拯救,就必须摆脱肉身的束缚,而摆脱肉身,就是要用“灵魂”去战胜“魔鬼”。唯有灵魂,才能将人带入天堂。人的悲哀就在于人高尚的灵魂被一个沉重的肉身羁绊着,得不到拯救。人所居住的地球属于“欲界”,因此只要是拖着肉欲的身体,就永远得不到救赎。只有彻底放弃肉欲,灵魂方能得到拯救。而这,也正是基督教所宣扬的。

关于宗教,马克思曾经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对西方人而言,现实正是无情的,人生也恰是无奈的,偷食禁果的原罪注定了人唯有靠一生的劳作才能换来救赎。而这种救赎必须尽量摆脱罪恶的肉体。正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人生在世,不过是行色匆匆的旅客。”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这个说法弥漫着强烈的宗教情绪,它昭示着人的幸福不在现实中,而在通过信仰朝向上帝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去读一读但丁的《神曲》和弥尔顿的《复乐园》,对这一点将会有更为形象的认识:里面不仅有高高在上“天堂”,还有十八层以下的“地狱”。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完全取决于“因果报应”。正如卢克莱修所说的:“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在自己。”

由此看来,上帝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对他们来说,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但却不能没有上帝。没有上帝,生活就没有了依托,人生就失去了根本。西方人的价值世界和精神家园正是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世界。正是这个世界,给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活下去的勇气。就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死亡不可怕,因为人死亡以后会上天堂;这个世界的神秘并不可怕,因为上帝创造的这个尘世是和谐的,只要人发挥自己的理性,就能够认识到这种和谐;人遭受苦难并不可怕,因为上帝并不会抛弃他的任何一个子民。正如伯奈特在《早期希腊哲学》中所说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异乡人,身体是灵魂的坟墓,然而我们决不可以自杀以求逃避,因为我们是上帝的所有物,上帝是我们的牧人,没有他的命令我们就没有权利逃避。”当年尼采喊出了那句“上帝死了”的惊世骇俗之言时,对西方人信仰的冲击和动摇,我们这些黄皮肤的人是远远无法体会的。

四、第一推动者

在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上帝”一开始是作为“第一推动者”的设定而出现的。

同类推荐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金再嫁:夫君萌萌哒

    千金再嫁:夫君萌萌哒

    第一次,她穿为小病君的冲喜新娘,被他视若珍宝,一心相护,却仍死于非命。十数年后,她重生为林府傻千金,对他一见钟情。他却痴恋亡妻,将她一剑穿心。然后,请旨相娶。柳伊:夫君念念不忘的亡妻就是自己肿么破?急,在线等!吃醋吃到前世的自己头上,她也很绝望啊!
  • 金丝雀变凤凰

    金丝雀变凤凰

    何为金丝雀?就是指拥有华贵的外表天籁的嗓音有着最舒适富贵的家庭却没有属于自自由。何为凤凰?受世人景仰膜拜的神鸟无拘无束代表着广大与幸福提倡自由拥有快乐。故事的主人公乌瑞亚本事神界的一名天神因为在凡间屡立功劳被玉皇大帝赐封为“立地耀天神”。但是后来乌瑞亚因为被其他的天神所欺骗以至于贪赃枉法被玉皇大帝下令斩立决。昔年乌瑞亚在凡间拯救了很多凡人的生命,因此施法将乌瑞亚的灵魂化为一只金丝雀转世到了凡间。
  • 不寒而栗:七月冰八月雪

    不寒而栗:七月冰八月雪

    艾思(ICE)是公司的一名新人,然而,她孤傲而冷漠,身边除了想对她“潜规则”一把的上司,几乎没有男人对她感兴趣。不过一个叫彭七月的警察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市里接连发生几起离奇的命案,现场都遗留下她的痕迹。警察隐隐感到,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其外表下,隐藏着某种叫人不寒而栗的东西……
  • 流水无言

    流水无言

    穿越了?好吧,生无可恋,穿越了也好。心碎之际温柔的他风度翩翩的出现在自己眼前,深邃的眼眸包容了她所有的心痛,但是你为什么突然离开,让自己一个人在尘世挣扎?完美的容颜高贵的气质,却有这狠辣的心肠,怎么能沦为你的奴隶,她决定逃开!孤儿时的流疏就是她获得新生的动力,天命所归,她注定和他一生纠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幸福只要一点点

    幸福只要一点点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夜王的冷情妃

    夜王的冷情妃

    前世,她是国家最出色的情报人员,却被唯一的朋友背叛。一声枪响,她带着满腔的恨意和讥讽闭上双眼。今生,她本为将军府尊贵的嫡长女,却出生丧母,又不得父爱,受尽屈辱与折磨!没有实力,她隐忍;没有权势,她建立。然而突如其来的圣旨仿佛一道枷锁,将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硬生生的缠在一起,他追逐,她远离,却始终躲不开情之一字。既然注定纠缠,不如放手一搏!赢了,她笑!输了,她杀!如此简单,而已――可当身旁傲世无双的男子用那双狭长的冰蓝眸子深情不悔的看着她时;当那人为她笑,为她痴,为她怒时,她冰冷的心是否还能无动于衷?她心底的伤痛又能否彻底放下?【本文系宠文无虐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新文求支持,求收藏!】【初见】“蓝小姐并不似传闻那般怯懦无知?”他淡淡道,完美的俊脸上看似不带任何情绪,只是望向眼前清冷出尘的少女时,一向凉薄的心中却是不可抑制的浮上一抹诧异和惊艳之色。“传闻是什么?不过道听途说罢了!莫非夜王殿下相信?”蓝羽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和讥讽,径自说道。“本王自是—不信!”他上前几步,低头看着她,神色很是专注。窗外的暖阳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男子的风华绝代合着女子的清冷高贵绘成了一副唯美的画卷。【复仇篇】望着冷漠的连一丝感情都没有的白衣女子,蓝清灵心中尽是绝望和恐惧。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原来都逃不过她的掌控,自己就像个跳梁小丑般,一步步的走进她的陷阱。原以为可以将她永远踩在脚底,却不想自己才是万劫不复的那一个。“你到底要做什么?当初就该杀了你!杀了你!!”身边是亲生母亲的嘶喊,她瞪大了眼睛想出口阻止。可是,张了张嘴,却吐不出半个字,痛苦的泪水从那张已不复美貌的脸上滑落。她的舌,早已经被那个妖孽一般的男子下令拔掉了;她的脸,也已经被毒素彻底侵蚀。她怎么会忘了,那日日夜夜的折磨?一切都是她们自找的啊!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她张嘴大笑,无声的自嘲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失败,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 鸾凤鸣

    鸾凤鸣

    ★※【轻松版文案】※★上帝给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她却带着它住进冷宫俗话说的好,是祸水,总会祸害人间的冷宫怕什么,她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隔三岔五骗骗皇帝老爹的三千老婆,有事没事耍耍瓜田李下的宫女侍卫闲了就躲到龙床下听听那啥…闷了就出宫溜达溜达听老娘的旧情人念念经说说佛,好不惬意但是——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云……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一个事实——某女在皇宫混不下去了于是乎,桃之夭夭,转战江湖蒙上帝照顾,一不小心认了个老顽童师傅然后,便宜接二连三,玉面神医是大师兄,武林盟主是二师兄……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天下第一公子罩着自己,某女奸笑,这下,她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了只是,这两师兄怎么没有一个和自己对盘的?而冷冰冰的天下第一个公子,似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他’可是,他干嘛装作不认识她!虽然她骗了他几千两银子,也不至于对她这么冷淡吧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让他负责。谁让他倾城一笑,把她的魂给勾走了呢?…………且看冷宫之凤与江湖之鸾如何演绎一场精彩绝伦的爱情盛宴【看完本文正文只需4.5元,番外0.7元】现半价回馈读者,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广而告之————————穿越文《财迷王妃》【5.5元】架空文《凤戏东宫》下面推荐好友文:南乔妹妹的文《青丝引》玲珑天心《蛮妃的契约》
  • 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

    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

    21世纪的生存概念就是不断地充电和永远的学习,所有的人都必须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为再造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规划一生的学习生涯。学习是快乐的,如何在快乐学习法则的基础上成功建构理想的学习平台?本书列举了大量终身学习的典范,足以给你一个成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