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000000046

第46章

司马光做官后研读了很多历史著作,在学习钻研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古以来的历史著作虽然卷帙浩繁,但却没有一部上下贯串的通史。另外,在司马光看来,各种各样的史书实在太多,皇帝看不了,如果编一部通史,也可给皇帝读史书提供点方便。于是,他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自己动手来编一部,打破这个尚无通史的局限。他参考了众多的历史著作,花费了2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从战国到秦末的史书,按照自己的设想,给书取名为《通志》。《通志》编成,正是宋英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就把这部书献给了英宗。英宗读过之后,觉得大开眼界,对自己治国理政很有帮助,就下令为司马光专门设立了一个书局,让司马光全权组织编写人员,准许他们借阅官府的藏书。英宗的支持使司马光得到极大的鼓舞,他立即邀请了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刘恕、刘和、范祖禹等做助手,组成了一个编写机构,把《通志》写下去。

到了宋神宗即位,司马光又把新编好的一部分稿子献给神宗。神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读了司马光的稿子后,更是高兴。他认为司马光的书,不仅可以帮助做皇帝的人了解历代的盛衰起落,而且这种起落盛衰,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人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所以,神宗就把《通志》这个书名改为《资治通鉴》。“资治”是帮助治理,“鉴”的原义是镜子,用来表示警戒和教训的意思。后来,人们又把《资治通鉴》简称为《通鉴》。

司马光与王安石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王安石受神宗器重,回到朝廷主持改革的时候,司马光是翰林学士。由于司马光思想保守,就开始与王安石谈不到一起了。后来,王安石被升为宰相,提出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司马光不仅一条也不同意,而且还拼命地反对。由于司马光的学识和影响以及他反对变法的强硬态度,他竟成了反对派的领袖人物,同老朋友完全闹翻了。于是,司马光就向神宗辞职,离开京城到了洛阳,一心编写《资治通鉴》去了。司马光前后一共花了19年,才把这部著作全部写完。

《通鉴》采用的是编年体,也就是按照历史年代的发展顺序,逐年写出历史上每年发生的大事。记载了自公元前4D3年到公元959年,即从战国始到五代十国止的1360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材料丰富,剪裁有致,考证严格,而且文字精练,富于文采。历史上,《通鉴》与《史记》齐名。

●苏东坡多才多艺

在大宋朝这个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之中,苏东坡(即苏轼,因其号东坡居士,故又称其为苏东坡)可算是当时最浪漫和富有个性的人物,他的诗、词、文写得纵横开阔,意脉流畅。尤其是在词的创作上,苏东坡贡献更大,开创了一个新的词派,使词的面貌焕然一新。词是自中唐从民间逐步发展起来的,直到苏轼所处的时代,前后已有了300余年的历史。虽然出现了不少名家名作,但词一直被认为是“诗余”,是“小道”。因此,词的题材非常狭窄,特别是唐五代,词一直流连于花与樽酒之间,大都写离别的伤感、男女的爱情,形式上处处受到音乐的束缚。而苏轼的词,在内容上却完全打破了题材上的束缚,各种生活内容尤其是反映农村景象和生活的题材,在苏轼的词中都有反映,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苏轼因此开创了一个新的词派,叫豪放派。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槽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写出了苏东坡面对自然、感怀今昔的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了他飘逸旷达的精神。词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在这样浩渺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叹,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这种人生哲学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但是也反映了苏东坡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

有一次,苏东坡问一个唱歌的人说:“我的词与柳永(宋朝著名词人)的词相比,怎么样?”那人也是个风趣的人,回道:“柳永的词,只适宜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拿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名句);你的词,须要关西大汉,手拿铁板,高唱‘大江东去’。”这个回答十分形象地说出了苏东坡的词与另一词派(婉约派)的区别。

除了诗、词、文之外,苏东坡还是个大书法家,他擅长行书和楷书,吸取了前人许多名家的特长,且能自创新意。他用笔丰腴跌宕,具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情趣。苏东坡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至今仍有不少人在学习他的书法。

苏东坡虽然多才多艺,但为人刚正不阿、黑白分明。在宋朝王安石变法前后,不论是变法派当权,还是顽固派当权,他都坚持不随波逐流。因此,他一生中有大半生的仕途不顺,屡遭贬放。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苏东坡蒙大赦回到常州后,便一病不起。次年,这位百年难求的文坛大才子就与世长辞了。他给后人留下了《东坡集》《东坡后集》以及《东坡乐府》等珍贵的文化遗产。

●欧阳修“文学变革”

欧阳修,字永叔,吉水(在今江西)人,出身于低级官吏家庭。欧阳修幼时丧父,家中贫寒。欧阳修从小聪明好学,他的母亲便用沙土当纸,以棍做笔,教儿子习字,对其进行启蒙教育。后来,其母带欧阳修投奔在随州任推官的叔父欧阳哗,方使欧阳修所受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从而也使北宋文坛最终出现了他这样一位文学大家。

欧阳修到了叔父家后,更加好学,看书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从柳开、穆修到石介,复古主义的文论都有重道轻文,甚至完全把文学看做道统之附庸的倾向。而欧阳修却与之不同,且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首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答李诩第二书》)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此外,他还认为文具独立的性质。

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欧阳修对西昆体和太学体的矫正

柳开等人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而欧阳修却重于继承韩愈的文学传统;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中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

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散文创作的成就

(一)功能的加强和题材的完备

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它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

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辞赋和四六也是他擅长的文体。

首先,欧阳修对前代的骄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其名作如《秋声赋》。

其次,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

(二)平易纡徐的文风

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纤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例如《醉翁亭记》的开篇一段。

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清明上河图》传世

大宋王朝时,经济发达,都城汴京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繁华都市,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还有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虽然后人已经无缘得见当时的盛景,但一位画家用他的如椽巨笔为后人留下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图卷,这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字正道,山东东武(今诸城)人。他早年游学汴京,学习绘画,宋徽宗赵佶在位时供职于翰林图画院。《清明上河图》是他存世的唯一画作,描绘的是汴京夏末秋初的景象。“清明”一词,本是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而不是指节气的名称。

画面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大桥西侧有许多摊贩和游客。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

《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将它呈献给了赵估。赵估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他用“瘦金体”亲笔在图上题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很可惜,这段原画现在已经遗失了。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9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更是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曾经5次进入宫廷,4次被盗出宫,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现在则安稳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供人们欣赏研究。

●大宋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历城(今济南)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易安体”,被推为“词采第一”,以刚柔相济、柔美见胜,是一代婉约派词宗,诸多诗词堪称千古绝唱。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是个文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人正直,又是苏轼的学生,受到奸臣宰相蔡京的打击。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她18岁那年与赵明诚结了婚,夫妻俩相敬如宾,除都能诗善文外,还共有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的嗜好。及至赵明诚步入仕途,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还因此特意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录,进行有序的摆放。

过了几年,赵明诚被派到外地去做官,李清照留在家里。李清照就用词的形式写信?给赵明诚,这些信文辞优美,饱含着感情,赵明诚看了非常感动,也常常写词给李清照。有一年的重阳节,李清照一个人在家里饮酒、赏菊,觉得丈夫不在身边,很寂寞。她马上拿起笔来,写了一首词,叫《醉花阴》:薄雾浓云秋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的意思是说李清照想丈夫赵明诚想得发愁,身体也因为吃不下、睡不好,比菊花还瘦。

李清照把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赵明诚非常感动,觉得写得太好了。他决心要写一首比他妻子写得还好的词,就关起门来,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写了三天三夜,终于写出了50首词。赵明诚把李清照的那首和自己的50首混在一起,给他的朋友看,让他评一评哪一首最好。结果,他的朋友说,只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句写得最好。李清照的才华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赵明诚完成了一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金石录》。但在战乱的年代,要想整理和保存这些文物谈何容易。当东京被金兵攻陷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还在淄州(在今山东)。不久,金兵四处剽掠,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把最名贵的金石图书,随身带走了巧车。而随着金兵南下,凝聚着李清照所有心血的家中十几间文物,竟被战火烧为灰烬。

南宋建立后,赵明诚被派到湖州当知府。兵荒马乱,李清照未能随他上任。临走的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打过来,我该怎么办?”赵明诚说:“瞧着办吧。实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弃了,再不行,把书画古器丢了。但是有几件珍贵的古代礼器,你可一定得亲自保护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样。”李清照神情凝重地点点头。然而,两人谁也未曾想到,赵明诚此一去,竟与李清照从此阴阳两隔。

丧亲之痛让李清照日渐憔悴,每想起死去的丈夫,李清照都会柔肠寸断。当时,金兵南犯,李清照一孤寡妇人不得不四处逃难,她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就这样苦苦地支撑着。为了文物不致散失,为了完成丈夫生前的遗愿,她想尽快追上南移的朝廷,以捐献的方式使这些文物得到保护,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逃跑的宋高宗赵构。李清照先流落到衡州,后又到了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20000卷书、2000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面对国破家亡,珍贵文物散失,李清照用诗歌控诉对赵构等投降派的不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振聋发聩的《绝句》慷慨雄健、掷地有声,是对苟且偷生者的最大嘲讽!

●千古绝唱《示儿》诗

千古绝唱《示儿》诗是陆游写的。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年时的陆游经历了北宋灭亡的国恨家仇,也看到、听到了很多江南军民抗击金兵的可歌可泣事迹。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便滋长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29岁那年,他参加了两浙地区的考试,中了第一名。宋孝宗赵眘刚即位之时,想做一番恢复中原的事业。于是,赵眘任用老将张浚做枢密使。张浚请朝廷发布诏书出兵北伐,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当时陆游在枢密院做编修官,张浚就派陆游起草这份诏书。陆游热情支持北伐,可担任统帅的张浚缺少指挥才能。宋军出兵没有多久,就在符离(在今安徽)被金兵打败,全线溃退。

北伐失败后,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又在赵眘面前大肆攻击张浚,还说张浚用兵是陆游怂恿的。不久,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到山阴老家。

同类推荐
  • 三国的奥秘

    三国的奥秘

    曾仕强告诉你《三国演义》中做人做事的20大奥秘。·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刘备突破发展瓶颈的奥秘·寻求合作共赢局面的奥秘·长远竞争中树立自我品牌的奥秘·孔明经营蜀汉集团由弱转强的奥秘·曹操得势却依然失败的奥秘·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的奥秘·抓住机会做大局面的奥秘·曹操得天时却最终失去机会的奥秘·与领导有效相处的奥秘·关羽名重天下却以失败收场的奥秘·忍辱成就大事的奥秘·强势下属与弱势老板相处的奥秘·孔明保持晚节的奥秘·博弈中选择因势利导策略的奥秘·交代好后事,使局面延续的奥秘
  •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实行两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两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来往于两都之间。本书对元代两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础,上都则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城市。对元史、蒙古史、中国都城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热门推荐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自游人

    自游人

    我们不打开,这么个顺序。她们笑了,说完再打开,开心地笑着注视着对方,渐渐地,直说吧柳平说。写作!烹饪!旅行!两人异口同声,翻开手掌,果然都是这几个字,两只写满字的手攥成了拳头。直说就直说,眼睛湿了。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想做点什么?你呢?我们再猜好不好!当妖了——只写三个!只能是最想做的三件事!当然了!片刻,她们很幸运,找到了知己,柳平问淡出之后,重塑了人生。一样!紫玉应和着
  • 重生嫡女难为

    重生嫡女难为

    盼了多年,等了多年,终于迎来新婚花轿,熟料未婚夫君早有负她之心!逃出魔窟,惊闻父亲猝死,幼弟身亡。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姨娘和长姐所为,在负心郎和长姐的新婚之夜,她被残虐致死,含恨九泉!若有来生!她一定会叫那些人,血债血偿!重生到五年前,她不再是单纯的嫡女,步步惊心,处处谋划,只为父亲,幼弟,自己一生平安,害她,伤她之人,得到报应!八王爷的款款深情,叫她再次打开心扉。姨娘的阴谋诡计,被她见招拆招。长姐的心狠手辣,她笑里藏刀。负心人的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这一世,她活的潇洒自在,携手心爱之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刘诗涵,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平凡而不普通的女高中生,她,希望好好读书,从未将儿女情长绕上心头。但是因为偶然的意外,爱情来敲门,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被驱逐,又被接纳,小小的心灵受创……何依依,性格开朗外向,愿意跟所有的人交朋友,但是背后总是藏着自己的小九九。为了让自己在寝室里有一席之地,她不惜出卖自己的朋友,在女生之间挑拨离间。为了爱情也可以恩断义绝。她不愿意随遇而安,只相信事在人为。叛逆的少女时代,热情的校园学生,喧闹的女生寝室密语不断。女生间的矛盾,学生间的纯爱,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青春时代。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逼上花轿入深宫:错爱冷血帝君

    逼上花轿入深宫:错爱冷血帝君

    男人,即便你是全天下最骄傲的皇家人又如何,我要让你爱上我,然后万劫不复……
  • 羽灵

    羽灵

    正?邪?亘古不变的话题。世上又何来绝对的正义与纯粹的邪恶?昔日同门是否会因以后的立场不同而挥剑相向?修仙一说又是否是镜中花,水中月?伊人倩影,音犹在耳,为何终随纷飞花逝?温语相问,君心何失。为何只刹那,便是一生。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古灵精怪:重生王妃

    古灵精怪:重生王妃

    陈思琪,活泼可爱的一位大学生,在一次车祸中穿越时空,在这里,她成为了宰相的三女——上官紫兰,她一次次死里逃生,上天让她在这里创建了一个她自己的商业王国,遇上了自己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喜欢读书的朋友们,请加入QQ群:149662168)
  • 废都

    废都

    当代文坛最受争议的作品,一部毁誉参半的奇书。1993年该书问世时,季羡林先生曾预言:20年后,《废都》会大放光芒。1997年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0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这是一部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