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000000045

第45章

秦桧回到南宋,隐瞒了真相,说是杀死监视他们的金兵夺船而归的。大臣们随即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孙傅、何栗、司马朴是同秦桧一起被俘的,为什么只有秦桧独回?从燕山府(今北京城西南)到楚州2800里,要跋山涉水,难道路上没有碰到盘查询问?怎能杀死监守人员,一帆风顺地南归?再说,即使敌人防备不严,让秦桧偷跑了,一定十分匆忙,又怎能带着王氏一起走?这些疑问只有他的密友、宰相范宗尹和李回为他辩解,并反复说明他是忠于赵家皇朝的。

秦桧南归后,送给赵构的第一件“见面礼”就是:要想天下无事,就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南宋的军队和将领主要是西北、河北和山东等地人组成的,如果照秦桧“北人归北”的主张去办,就等于把北方土地全部奉献给金朝,而大批不愿投降金朝而南下的北方人士都得回去受金人统治,就等于南宋自己解除武装,表明对金放弃武力抵抗。秦桧奉送赵构的第二件“见面礼”是他首先递上一份写给金朝军事贵族挞懒的“求和书”。赵构感到秦桧的主张很合他的口味,他对大臣们说:“秦桧比谁都忠。有了他,我高兴得晚上睡不着觉呢。”他立刻任命秦桧做礼部尚书,三个月后,又提升他当副宰相,再过半年,秦桧就爬上了宰相宝座。

秦桧当了宰相之后,就明目张胆地干起卖国求和的勾当来。因为遭到南宋王朝内部许多大臣的谴责,赵构迫于舆论的压力,曾一度罢免了秦桧的相位。过了不久,秦桧重新上台。这时,人民支持下的抗金斗争节节胜利,使秦桧大为恐慌。因为金朝是他的后台,金朝一败,他在南宋也就站不住脚了。于是,他就唆使赵构发出命令,命已经打到朱仙镇的岳飞从前线退兵。

公元1141年,秦桧为利于他的投降卖国活动,密奏赵构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兵权。后来,在秦桧的运作下,南宋与金达成了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接着,秦桧又以古今未有的“莫须有”罪名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及其子与其部将!至于秦桧其他的排挤忠良、陷害大臣、作威作福等罪恶行径更是罄竹难书!

●南宋金绍兴和议

宋高宗赵构从当皇帝起一直很忌惮抗战派军事将领手中握有重兵,难以节制。于是,秦桧便趁机说服赵构解除主张积极抗金的岳飞、韩世忠、张俊等人的兵权,转而任命他们担任枢密使、枢密副使(岳飞为枢密副使),以把他们与各自部队剥离开来。张俊很快就将兵权交出,并表示支持向金称臣和议的既定国策,而韩世忠、岳飞则成为赵构与秦桧等投降派的公敌。于是,赵构宣布撤销三宣抚司,收回韩世忠、岳飞兵权,并提升秦桧为左丞相,以显示与金议和之不可动摇。之后,岳飞于公元1141年被罢官,并以谋反罪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同下大理寺狱,韩世忠则在为岳飞鸣不平之后辞官。

投降议和的障碍被扫除后,在秦桧的积极奔走下,金与南宋很快达成和议,这就是奠定整个南宋王朝对金关系的“绍兴和议”(绍兴是高宗的年号)。“绍兴和议”的主要内容为: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淮水以西的唐、邓两州,全部割让给金;宋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每年春季搬运至泗洲(今江苏盱眙北)交纳;金归还宋徽宗棺木与赵构的生母韦氏:等等。

●辛弃疾夜入金营

宋朝的辛弃疾不仅是中国历史著名的大文学家,还是宋朝的一位抗金名将。

辛弃疾于公元1140年诞生在山东济南一个世代仕宦的家庭,那时宋朝山东和北方的大片土地已被金朝的铁蹄践踏了12个年头。辛弃疾父亲早亡,从小靠祖父抚养。祖父投靠金政权做了个小官,但辛弃疾却从小就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凌云壮志。他不但刻苦攻读诗书,而且潜心练习刀枪武艺。后来,他在济南南部山区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的抗金武装力量。当时,潼关以东、淮水以北广大地区的抗金武装队伍纷纷建立,其中以济南农民耿京领导的最为壮大。耿京以山东东平府为据点,拥有25万人马,自称“天平军节度使”。为了加强抗金力量,辛弃疾就带了队伍归属耿京。当时的辛弃疾已是一位有名望的文人,得到耿京器重,被委任为掌书记。谁知就在辛弃疾奉耿京之命前往江南与南宋朝廷取得联系后,耿京却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张安国诱骗一部分队伍叛附金营。为了伸张正义、惩处叛徒,替耿京报仇,辛弃疾与伙伴决定出其不意,夜袭金营,生擒张安国。

辛弃疾挑了50名勇士,骑上快马向金营直奔而去。快到金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们把马拴在树上,然后乘黑摸进了金营。辛弃疾找到张安国后,将其五花大绑,口中塞了块布,扔进了一只大口袋中。然后,将口袋捆在一匹马上。这时,他们的行为已被金兵察觉,敌人从四面八方朝张安国的帐篷围来。“放火!”辛弃疾当机立断,命令部下点着了张安国的帐篷。顿时,火借风势,熊熊燃烧,烈焰冲天,整个敌营乱作一团。辛弃疾骑在战马上大声疾呼:“弟兄们!我是辛弃疾!叛徒张安国已被擒获!为了使中原的山山水水重见天日,不愿替金人卖命的,快随我冲出重围!”说罢,他双腿一夹,战马如离弦之箭,直朝敌丛奔驰。他迅猛地挥舞着宝刀,左砍右劈,敌人纷纷倒下,发出一阵阵嗽嗷的惨叫。那些被张安国诱骗来的人听了辛弃疾的话,纷纷聚集在辛弃疾的人马后,一齐杀出敌营。辛弃疾等人分成两路冲出重围之后,惊魂方定的金兵集中了几百精锐的骑兵,拼命追赶辛弃疾一行。辛弃疾凭借着自己的胆识、武艺和机智吓退了追兵,然后不分昼夜地继续向南驰去。就这样饥不暇食、渴不暇饮地奔走了两天一夜,终于渡过了淮河,进入南宋境内。稍事休息后,又把张安国押解过江,交给了南宋朝廷。

南宋朝廷接受了辛弃疾等人的意见,将张安国绑赴刑场,在人山人海的群众面前,一刀斩了,并且把这个叛贼的首级挂在城门口,号令示众。这一年,辛弃疾才23岁,英雄气概已崭露无遗!

●宋孝宗受困于“孝”

古往今来,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强调一个孝字!但像宋孝宗赵育把“孝”字发挥到极致、受困于“孝”的人却很难找到第二个!因为“孝”,他放弃北伐与金议和:因为“孝”,他的收复大宋河山的理想破灭?赵杳是宋高宗赵构的养子,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赵构在位30多年,他一心寻欢作乐,放纵奸相秦桧当朝,冤杀岳飞父子,向金称臣纳贡,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选对了继承人——赵眘,赵眘是南宋诸帝中最英明贤能的一位。

赵构唯一的儿子在3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而他又失去了生育功能;所以,赵构的皇位继承人就只能在宗室中挑选了。“靖康之难”后,宗室3000多人被金人掠走,一时之间,竟然无法选出一个合适的皇储人选。于是,赵构只好扩大选择范围,在太祖的后裔“伯”字辈中选择有贤德的人继承大统。自赵光义登基到南宋初年,太祖的后人散落民间,已有1000多人。

公元1132年,经过仔细地查访,10名7岁以下的儿童进入了候选名单,赵构选择了赵伯琮、赵伯玖两人分别交给两位嫔妃抚养。两个孩子在宫中接受教育,都是博学强记、天资特异之人,长大后先后受封为郡王。为了确认最终的太子人选,赵构分别赏赐2人10名美貌的宫女。一个月后,赵构召回了这些宫女,令人一一检验。赐给赵伯琮的宫女都完璧如初,而赐予赵伯玖的宫女却已经不是处女了。高下立分,赵构虽然并未将此事告诉别人,心中却已经有了决定。

公元1160年,赵构下诏立赵伯琮为皇子,改名赵玮,制授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为建王。两年后,赵构正式册封赵伯琮为太子,赐名眘,字元永。

公元1162年,赵构下诏:“皇太子可即皇帝位。联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宫,皇后称太上皇后。”随后,举行内禅大礼,让位于太子赵眘,这就是宋孝宗,大宋王朝大统重新回到了宋太祖一系。

行内禅之礼时,赵眘再三避让。他身穿朝服来到紫宸殿接受群臣朝贺,但却拱手侧立,不肯在御座就座。直到群臣再三劝说,才勉强就座,但还是忍不住难过地说:“君父之命,出于独断。然而如此重担,恐怕难以承担。”仪式结束后,赵眘衣不解带,立刻冒雨送赵构回德寿宫,直到宫门口还不肯止步。赵构再三推辞后,赵眘才让侍从扶回了寝宫。此情此景令赵构感动万分,一再感叹自己:“付托得人,再无憾矣。”

赵眘虽然继位,但对选中自己的养父一直心存感激,总是尽量顺从他的意愿。起初,赵眘每月4次前往德寿宫向赵构请安,后来,赵构建议他以国事为重,不必频繁探望,才将请安的次数改为每月2次。赵眘怕赵构久居深宫,心情寂寞,每次出游总是恭请赵构同行。翻开《宋史·孝宗本纪》,不时可以看到如下字眼:“从太上皇、太上皇后幸四圣观”,“从太上皇、太上皇后幸东园”,一片孝心跃然纸上。

每到赵构的寿辰临近的时候,赵杳就亲自诏见礼官,和他们讨论庆寿的仪仗、典礼和庆贺的寿礼等问题。寿辰当天,在宫内大宴群臣,命群臣均要前往德寿宫贺寿。每次,赵眘都会送上贺礼。此外,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恩之心,赵眘先后4次加封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封号,还命人撰写《太上皇圣政》,颂扬高宗的丰功伟绩。

赵眘登基后,和贪图安逸的赵构不同,他年轻气盛,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他恢复了名将岳飞的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罢斥了一批秦桧的党羽,鲜明地表现自己主战反和的立场。但他的立场却与赵构发生了冲突,倍受压抑。

赵构虽然已经闲居德寿宫,不理朝政,但是偏安求和的一贯思想却没有丝毫改变。赵眘对他的孝顺,成为主和派的砝码。

赵构一方面牵制赵眘北伐,另一方面极力敦促他达成和议,维持偏安的现状。有一次,赵眘赴德寿宫探望赵构,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抗金大计,赵构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说:“等我百岁之后,你再谈论此事也不迟!”按照赵构的逻辑,赵眘反对议和等于就是反对他在位时的既定国策,这就是不孝。于是,“孝”就成了约束赵眘大展宏图的紧箍咒。在赵构和赵眘的较量中,赵构占了上风,赵眘的对外方针始终受困于“孝”。但在内政治理上,赵眘确实治国有方。他惩处贪官,整顿吏治,频繁更换宰臣,集中皇权;发展农业,五谷丰登,出现了百姓富裕,社会太平,人心安乐的“乾道之治”。

后来,赵构病重,赵眘多次前往德寿宫探望。不仅如此,为了给赵构祈福,赵眘大赦天下,分派群臣前往宗庙、社稷祭祀。后索性不上朝,专心看护赵构,遇到朝中大事则由宰相到内殿禀报。

公元1187年,赵构病卒,赵眘诏告群臣按照以日代月的惯例为赵构守孝,而自己则坚持守孝三年。后来,在百官的一再请求下,赵眘勉强听政,但开始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

公元1189年,赵眘正式禅位于赵悼,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赵构服丧。纵观赵眘的一生,如果不是过于执拗于“孝”,以其英明贤武,宋朝的历史将会重新改写。

●宋光宗绍熙内禅

公元1189年,赵眘禅位于太子赵悼,是为宋光宗。赵惇即位后,第二年改元绍熙。赵惇在位5年,李皇后操纵朝政,宦官、权臣乘机窃弄权柄,政治十分黑暗。

公元1194年,太上皇赵眘病危。六月初九,赵眘去世。期间,赵惇始终未去重华宫问疾,也不执丧,朝中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尚书左选郎官叶适向左丞相留正建议,立皇子嘉王赵扩为监国,以解释国人对朝廷的怀疑。留正于是向赵惇提出这个建议,赵惇表示想要退位。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主张禅位给赵扩,而留正认为建储诏还没有下达而谈及此事,日后一定难以相处,于是称病离开。赵汝愚无奈,只得通过知阁门事韩优胄将内禅之意向太皇太后请示。第二天,赵汝愚请立赵扩为太子,并且说到赵惇“念欲退闲”,太皇太后于是应允。七月初五,太皇太后命赵汝愚以旨谕赵扩即位,他坚决推辞,后被强披黄袍,立为皇帝,是为宋宁宗。赵扩的皇后韩氏的父亲是韩同卿,他是韩健胃的兄长。赵惇被尊为太上皇,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她的权势这时才被削弱。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宋光宗内禅,也称为“绍熙内禅”。

##第二十一辑连年战火中的文明

●皇帝与《太平御览》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初年,国家藏书仅有史馆中的万余卷。于是,赵光义颁下召令,凡向国家献书者赏。因此,国家藏书一下子增到了8万卷,这些书分藏于史馆书库、昭文书库和集贤书库。早在梁代时,这三个书库就已经建立了。赵光义即位后去视察,发现屋舍破旧,便下令重修。公元978年,重修工程竣工,皇帝赐名崇文院。院中有昭文书库、集贤书库、史馆书库等6库,规模空前宏大。而在新馆落成的前一年,赵光义已下诏用馆藏书籍编辑《太平总览》《太平广记》以及诗文总集《文苑精华》等。

《太平总览》摘取的多为经史百家之言。全书保存了不少古籍,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书历经6年才编成。成书后,赵光义对宰相宋琪说:“从今天起,每天把《太平总览》给我送来3卷,我要亲自阅读。”宰相宋琪说:“陛下以读书为乐,借古鉴今,自然是好事,但每日读3卷,是不是太多了,不要累坏了身体。”赵光义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许多乐趣,多看一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虽不能行万里路,但读万卷书还是不难的。凡是喜欢读书的人,总有他读书的乐趣所在;如果不喜欢读书,就是按着他的脖子,他也会读不进去的。”众大臣听了非常敬服。此后,赵光义果然每天读3卷,从不间断。有时因为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这样一部巨著,赵光义一年内全部看完,然后将其更名为《太平御览》。

●司马光一心著史

司马光,字君实,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公元1019年,他出生在陕州夏县(在今山西)一个做官人的家庭里。他自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十分聪明伶俐。7岁的时候,便开始专心读书,而且十分刻苦,不论是在三九严寒滴水成冰的季节,还是三伏盛夏酷热难当的时候,他都照样读书写字。人们见了,都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同类推荐
  • 锦衣当权

    锦衣当权

    卧底十年,铁血军人孟岩重新活了过来,成为一名锦衣卫。一把绣春刀,一身霹雳胆,男儿血,尤未冷,美人随,斗权阉,收漠北,定安南,下西洋,权倾天下!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品味朱氏家族近三百年统治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盛与凋敝。纵观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威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目4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者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琢磨不透的明朝。《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热门推荐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噬金狂神

    噬金狂神

    少年古羽得旷世奇遇,拥有了吞噬的逆天能力!从此,金属,法宝,功法,丹药,敌人,无一不成为他吞噬的对象!什么?还能吞噬美女?嘎嘎……
  • 名门嫡女

    名门嫡女

    穿越时空的冷若岚成为名门嫡女,可是美得冒泡的夫婿却冷漠的如山,所以……女儿当自强!美男乖乖来生娃吧!怎么?美男联合起来欺负人?哼,你们都给我等着,看我这异世凤凰如何让你们的世界翻天覆地!我冷若岚就要逆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阿修罗王传3

    阿修罗王传3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 误惹不良拽殿下

    误惹不良拽殿下

    落也音不小心把姜邵炫踹入河里,她误以为他是“女生”,吃了豆腐就跑路了。被弟弟逼迫巧退花痴女,半路却被他吻了,这家伙还拽拽的说她是刺猬。她意外看了他的身体,他竟然说“你把人家的身子看光了,说什么也要对人家负责。”黑灯瞎火的她都没有看清楚,绝对不能负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九章之孙悟空

    九章之孙悟空

    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一个不一样的洪荒。魔族等将卷土重来,灵明石猴破石而出,他将如何带领族人带给洪荒和平?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