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000000025

第25章

曹爽当了大将军以后,手下聚集了一批很有学问的人,其中有5个人最受曹爽的信任,这5个人是毕轨、何晏、邓庵、李胜、丁谧,他们对曹爽把大权交给司马懿很不服气。何晏说:“国家大权应该由曹氏宗族内的人来掌握,怎么能让司马懿说了算!假如司马懿有心造反,你怎么能控制得住他?”曹爽觉得有道理,问何晏应该怎么办才好,何晏说:“可以封司马懿为太傅,让他官做到最高等级,可是没有实权,把兵权夺过来归你自己掌握,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曹爽便对太后说司马懿功劳大,声望高,应该当太傅,而管理军队这样的事情应该由年轻人来办,皇帝和太后都同意。于是,司马懿被封为太傅,交出了兵权。曹爽乘机将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安排作管理军队的将军。从此以后,朝廷中的军政大权一起落到曹爽弟兄几人的身上。几年以后,曹爽兄弟权势越来越重。司马懿长年推说有病,也不参与国家事务,曹爽便更加放心地过着放荡的生活,一面私自建筑宫殿,一面四处游玩。各地方送给皇帝的东西,都经过曹爽挑选以后才给皇帝送去。曹爽特别喜欢出外打猎,经常许多天不回城。司农桓范不放心,劝曹爽不要经常外出,要留在京城中,防止京城中发生变化,曹爽不听。

公元248年正月,曹爽兄弟随同皇帝曹芳一齐去祭扫高平陵(曹睿的坟墓),扫完墓,曹爽带着自己的一班亲信就在外面打猎游玩。司马懿立即动手,派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发兵守住洛阳四面城门,夺过了曹爽弟兄在京城中的军营,派自己的亲信管理了军队。司马懿又打开武器库,将自己的军队武装起来,守住洛水桥。然后,司马懿进入皇宫,向郭太后上了一份表章,说大将军曹爽任用小人,不理国事,应该夺去曹爽弟兄的兵权,免得将来出娄子。郭太后本来就不喜欢曹爽,马上同意了司马懿的请求,并且还以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

司马懿又派出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让他俩告诉曹爽,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保证不伤他弟兄的生命。许允、陈泰走后,司马懿又将殿中校尉尹大目招来,让尹大目再去劝曹爽,保证不伤曹爽兄弟和家属的性命,并且指着洛水河赌咒发誓。同时,又给皇帝曹芳献上一份表章,说曹爽任命一大批小人,把持了朝廷的军权,上上下下都很不满,万一发生了变乱,后果不堪设想,自己不得已才起兵,目的只是罢免曹爽弟兄的大权,而且太后已经同意了我的做法,等等。

曹爽正在打猎,一连串听到几起报告,说太傅司马懿在城中发动了兵变,要夺自己弟兄几个的兵权,当时就吓得像木头人似的。从城中逃出来的桓范劝曹爽当机立断,发诏书,起兵和司马鼓对抗。但曹爽贪生怕死,最后交出了兵权,和皇帝一道回城,向司马懿投降。

曹爽一回城,司马懿便将他弟兄四个看管起来,给他们安了个图谋造反的大罪名,将曹爽弟兄四人和亲属,连同亲信们一起逮捕起来,判了斩刑。这就是魏国末年发生的著名的“高平陵之变”。

●司马昭诛杀魏帝

“高平陵事变”发生后不久,司马懿就死了,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司马昭做了丞相,更加专横跋扈,继续大肆杀戮曹氏集团中的人。他还把曹芳给废了,把曹睿的堂弟、年方14岁的曹髦迎来洛阳做皇帝。

曹髦对自己当一个小小的傀儡皇帝十分不满意,每当想起自己祖宗的丰功伟业,想起司马昭如此飞扬跋扈,便十分伤心。他有感于井中出现黄龙的民间传说,就提起笔来写了首《潜龙诗》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诗的大意是:可怜的黄龙被困在井中,不能到大海里自由翻腾。泥鳅鳝鱼居然也敢来欺侮,在黄龙面前摇头摇尾逞能。可怜的黄龙呀!你和我处境相同呀!这首诗传到司马昭耳中,他带着宝剑大步走进宫里,问皇帝:“你写的《潜龙诗》,里边的鳝鱼和泥鳅就是我吧?”曹髦低着头,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司马昭冷冷一笑,转身就走了。曹髦再也不想当这个憋气皇帝,找来三个大臣说:“我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带兵和他拼一拼!”大臣当然都劝他要慎重,他却从怀里抽出早就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自己去禀告太后。有两个大臣转脸就跑去报告司马昭。

曹髦带着兵进攻司马昭,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司马昭指使的凶手成济杀死了。司马昭听说皇帝死了,故意装得万分惊讶与难过,先命令把曹髦的尸体收殓起来,又在舆论的压力下灭了成济三族。派士兵去逮捕成济,成济自然不服气,就光着膀子爬上房顶,大喊大叫:“是司马昭让我杀死皇帝的。”这一下,就把司马昭的阴谋抖落出来了。他的野心人人看得明白,即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了曹操的孙子曹奂做后帝,改年号为景元元年。至此,司马昭篡权活动的重大步骤已经完成,曹魏政权名存实亡,而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行将结束了。

●孙峻专擅吴朝政

吴大帝孙权临死前,从武昌召回诸葛恪,任他为太子太保,并诏令百官,朝中诸事由诸葛恪统管,并为诸葛恪置卫队、造府第。

诸葛恪为吴勋臣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其人才干出众,但刚愎自用。孙亮初即位,诸葛恪掌大权,极想建功,大行惠政,废除负责纠检的校事之官,赦免逃犯,免除关税,于是很得民心。

诸葛恪人心己附,又想树立军威,公元252年,即发兵二十余万人,不顾劝谏一意伐魏,民心哗然。后诸葛恪率兵攻魏新城(今湖北房县),时值炎夏酷暑,加之瘟疫流行,吴军病死伤残人数过半,于是民怨渐起。诸葛恪回都,不但不自检过失,反迁怒众将百官,令朝野失望,民怨更重。

公元253年,吴宗室、侍中郎孙峻利用民怨来泄私忿,设计诛杀诸葛恪,夷及三族。孙峻自任承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又取消了容易与丞相争权的御史大夫一职,将朝政总揽于自己手中

●“乐不思蜀”的阿斗

刘禅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蜀汉灭亡后,刘禅还留在蜀地。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都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部正指点。

到了洛阳后,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刘禅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50多人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特色的舞蹈,让您回味回味啊!”这场舞蹈让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只有刘禅看得挺有劲,依然谈笑自若,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宴会后,司马昭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又过了几天,司马昭问刘禅:“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喝,我怎么舍得回西蜀呢!”这就是“乐不思蜀”的由来。

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身边也没有什么大危险,所以,并没有杀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

●司马炎代魏建晋

司马昭掌握朝政大权,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那样,将帝位留给儿子司马炎去做。后来,司马炎接替父亲掌管魏国朝政。公元265年,司马炎在洛阳逼魏帝曹免让出帝位,建立了晋朝。

司马炎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并没有开始过高高在上的奢靡生活,而是审时度势地巩固自己的帝位。他知道父亲司马昭和祖父司马懿对曹氏所进行的残酷杀戮使人们对他也存有戒心,南边的东吴也还没有统一,这都是他的心病。为了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采取了以仁义治国的方针:赏赐安乐公刘禅的一个子弟做驸马都尉,安抚人心。又专门下诏书,准许原是皇帝现为陈留王的曹奂继续用皇帝的仪仗出入,向他上书时也可以不用称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包括自己统治区、西南的原蜀国领地。

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司马炎专门颁布诏书,将无为而治作为治国方针。当年,他又向地方的郡国颁布了五个诏书:一是正身;二是勤百姓;三是抚孤寡;四是敦本息末,即鼓励农业这个国家之本,压制商业这种末业;五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灭吴后,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司马炎颁布了占田制,废除了原来曹操所实行的屯田制。每名男子可以占田70亩,女子占田30亩。占田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西晋经济的发展,这从户口数量上可以看出来,灭吴国那一年的户数是240万户,两年后猛增到了371万户。

●晋师灭吴成一统

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唯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了。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非常残暴,他大修宫殿,尽情享乐不算,还用剥脸皮、挖眼睛等惨无人道的刑罚镇压百姓,上上下下都把他恨入骨髓。

公元279年,晋朝一些大臣认为时机成熟,劝说晋武帝消灭东吴。晋武帝决定发兵20万,分5路沿长江北岸,向吴军齐头并发。晋军攻入吴境后节节胜利,兵威大振。吴主孙皓闻报慌乱不已,他派将军张象带领水军1万人去抵抗。而当张象的将士看到满江都是晋军的战船,无数旌旗迎风飘扬,遮天蔽日,吓得吴兵早早竖起了降旗。

吴主孙皓知道吴军不能力战,他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水军将领陶浚对孙皓说:“我所率的水军船只都小,陛下若给我2万水军和大船,我自有计攻破晋军。”孙皓马上封他为大将,把御林军也都用上,叫他指挥水军迎敌。第二天,陶浚率水军行在江面上,忽然北风乍起,昏天黑地,战船上的旗帜都被吹落到江里。陶浚的水军一时军心散乱,四处逃散,晋军即直扑建业。

王浚率领的晋国水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一帆风顺到了建业。建业附近100里江面,全是晋军的战船,王浚率领水军将士8万人上岸,由张象叫开城门,以摄魂夺魄般的气势进了建业城。

孙皓听说晋兵进城,吓得六神无主,经中书令胡冲的提醒,也学起了蜀汉后主刘禅,脱下上衣,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一批东吴大臣,到王浚的军营前投降。这样,从曹丕称帝(公元220年)开始的三国分立时期宣告结束,全国又进入了统一的时代。

##第十四辑流水的朝代

●贾南风飞上枝头

公元265年,司马炎当了皇帝,建立了晋朝。之后,又在选立太子的问题上遇到了麻烦。

当时,杨皇后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司马轨,两岁时就生病死了,老二司马衷,老三司马东,要立太子,只有在这两个孩子中来选择。按常理,应该选立年龄大的司马衷为太子,可这个儿子智力非常差,七八岁了,连一个字都教不会,司马炎不想让他当太子,怕他长大后不会治国。可是杨皇后非常喜欢司马衷,一天到晚在司马炎面前嘀嘀咕咕,要立司马衷为太子,还说,立太子应该按年龄大小来排列。司马炎宠爱的赵夫人又在司马炎跟前帮杨皇后说话,说司马衷虽然现在糊涂一点,但他毕竟是个小孩,将来长大了说不定还大器晚成呢!司马炎受不了这两个人的天天劝说,加上杨皇后的哥哥杨骏等人也帮司马衷说话,这样,在公元267年正式立司马衷为太子。

过了几年后,太子已经十二三岁了,按皇家规矩应该选择太子妃了,这又是一件大事。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太子妃子当然就是将来的皇后了,所以大臣们都很关心这件事。

车骑将军贾充是晋朝的功臣,当年就是他帮助司马昭杀掉了曹髦的,在征讨蜀国时也立过大功,被司马炎封为鲁公。他正好有两个女儿在家等待出嫁,年龄与太子相仿,大女儿叫贾南风,小女儿叫贾午。两个女儿都不漂亮,而贾南风特别丑陋,如果公平地竞争,是没有可能人选为皇太子妃的。贾充和妻子郭槐一商量,决定走走后门试试。

贾充的妻子郭槐买通皇宫里的仆人,给杨皇后送去很多礼物,又在杨皇后面前拼命地吹嘘贾充的女儿怎样有才,怎样好品行,就是相貌差一点。杨皇后被人说动了心,又来劝司马炎,说贾充是国家的功臣,他的女儿贾南风又有德行,又有才学,应该选作皇太子妃,至于相貌不怎么好看那是小事一桩。司马炎经不住皇后的劝说,有点动心了。一次,在和大臣们宴会时,司马炎又谈起了为太子选妃的事情,侍中荀勖又极力称赞贾充女儿,说得天花乱坠,司马炎一高兴,说:“那就让贾充的女儿当太子妃吧!”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死,太子司马衷即位为皇帝,这就是晋惠帝,惠帝封贾南风为皇后,丑女终于“飞上了枝头”。

●八王之乱晋室衰

贾南风杀了司马通,赵王司马伦抓住了把柄,派禁军校尉、齐王司马同带兵进宫逮捕贾南风。贾南风一见齐王带兵进宫,大吃一惊,大叫大闹,指望惠帝来救她,可无济于事,赵王把她抓起来杀了。

从此,赵王掌握了政权,野心更大。公元301年,赵王干脆把晋惠帝软禁起来,自己称起皇帝来。赵王一即位,就把他的同党,不论文官武将,或是侍从、兵士,都封了大大小小的官职。

各地的诸侯王听说赵王做了皇帝,都想夺取这个宝座。这样,在他们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厮杀。参加这场混战的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顺、长沙王司马义、东海王司马越,加上已经被杀的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一共有八个诸侯王,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十六年,到了公元306年,八王中的七个都死了,留下的最后一个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了晋惠帝,另立了惠帝的弟弟司马炽,这就是晋怀帝。

八王之乱期间,全国死亡人口达数十万人,许多城镇均被焚毁,使西晋初年并不发达的社会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关东地区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和瘟疫,致使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激化并爆发了。

●刘渊称皇帝建汉

刘渊字元海,新兴(在今山西)匈奴人。公元304年,刘渊起兵反晋,自称大单于。同年十月,刘渊对众宣称:“昔汉有天下之长,恩结于民。吾者汉氏之甥,结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于是,建国号为汉,刘渊即汉王,尊蜀汉刘禅为孝怀皇帝,建元元熙。刘渊称王建汉后,势力不断增长。石勒造反兵败,率领胡人部落几千人、乌桓部落两千人归顺刘渊,上郡(今陕西北部)四部鲜卑陆逐延、氏酋大单于徽、东莱王弥等也都投奔刘渊,这样形成了一支由匈奴、鲜卑、氏、羌等各族组成的反晋力量,刘渊称帝的意图也渐明显。为给建立帝业做准备,刘渊四处出兵,频繁侵略晋地。

公元308年冬,刘渊正式称帝。公元309年正月,刘渊又根据太史令宣于修建议,正式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

●永嘉之乱洛阳陷

同类推荐
  • 大唐之极品富商

    大唐之极品富商

    特种兵重生盛唐,不玩改造反去经商。自此一代富商横空出世,建造富商帝国。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热门推荐
  • 爱上伪良民:我本无良

    爱上伪良民:我本无良

    她成绩优秀,但是却不是好学生,请假从不交假条,典型的霸王假,老师们总是拿她没有办法。他无良,可是却每次都让她得逞后功成身退,他觉得他上辈子一定欠了她什么,这辈子来还债的。当她爱上他,可是间歇性失忆的病症却让她忘了他,当爱已经降临,他们的命运将会被谁主宰……
  • 移动藏经阁

    移动藏经阁

    白晨的脑袋里藏着一个藏经阁,藏经阁里收尽天下武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宇山

    宇山

    浩瀚星际之中,太阳不过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颗恒星,可是这个直径只有十四万公里的小家伙却即将爆炸,一旦发生就足以令整个人类彻底消亡,淹没在宇宙当中,所幸当时一批伟大的人类独树一帜,利用当初并不完善的技术,将一部分人送进未知的无尽宇宙。技术的缺陷令许多人永远的变成了宇宙尘埃,所幸总还有一部分幸运者活了下来,分散到了宇宙中从未探索的各个角落,艰苦求存,自成体系,发展着各自不同的文明与科技…… 大迁移的千年之后,灾难的阴影似乎已经远去,平静的生活安逸而舒适。可是总有人心怀梦想,希望找回那旧日失落的家园,传承血脉与亲情;希望打破束缚的时空,探索未知的奥秘;希望奔向广袤的星空,攀上宇宙之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逆袭王府:嫡女很逍遥

    逆袭王府:嫡女很逍遥

    爹不亲娘不爱,兄弟姐妹忙陷害,一穷二白婚事遭阻碍,这就是王府大小姐夏云染悲催的现状。惊雷一声,死于暗害的大小姐诈尸还魂,二十一世界新新灵魂入驻重生。赚银子,置产业,养吃货,踹美男,防姐妹,斗后娘,逆袭王府,夏云染的穿越生活忙碌又充实。马不停蹄的背后总有疲惫,唯有那一袭清隽白袍缭绕不去,她只对他说:“你且随意,我自倾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