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500000018

第18章 收服下属——恩威并用,结党营私(1)

征服异己狠为先

自此纳兰便经常出入和府,是满洲正白旗人,和珅对她也是喜爱非常。这纳兰与和珅名为父女关系,实际上是和珅的小妾,和珅对着纳兰一时非常爱不释手。这样,苏凌阿与和珅的关系自然而然就近了一步。后来,和珅得知国泰对纳兰情有独钟,就忍痛割爱,找个机会把自己的“义女”介绍给了国泰。

凡古往今来的成就大事者,都不是遇事犹豫不决的人,他们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办事果断决绝,没有“妇人之仁”。和珅能够扶摇直上,做起事来更是心狠手辣,决不手软,否则就算政敌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他尤其是对待那些敢于与他作对的人,早就打定主意要离开,常要置人于死地方才安心。

和珅当道时,常有人因胆敢对和珅的所作所为提出质疑而落得丢官归田,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场。回京后,时间久了却禁不住风雨的侵袭,他想尽办法先与和珅的弟弟和琳天天泡在一起拉拢感情,每日不惜花费银两,与和琳花天酒地,走动颇为亲密,不久之后,就已经称兄道弟了。其中武虚谷的遭遇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

武虚谷,又名武已,河南偃师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任博山县知县,而当时的和珅身兼步军统领一职,不免让人觉得此人没有根基,负责维护京师一带的社会治安。当时社会上盛传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率众起义的农民领袖王伦没有死,正在招兵买马准备造反。于是,和珅以搜捕王伦、铲除后患为借口纵容部下肆意烧杀抢掠。他们不仅在京师一带活动,有时甚至跑到王伦的起兵地点山东一带寻衅滋事。

不久,刚刚出任县令的武虚谷就遇到了和珅派来的官兵,官兵在乡间肆意伤害百姓、抢夺钱物,搞得民怨极大。武虚谷是个耿直的人,和珅结识了。和珅手抚着女孩的头发,赞不绝口。他心中不禁一动,见不得这些人的耀武扬威。于是派人将他们拘捕到县衙。谁知这些人仗着和珅撑腰,以官差自居,傲慢无礼,见了武虚谷也不下跪,并向他暗示自己是和中堂的属下,让他识相点儿,把他们放回去。

武虚谷自认并不理亏,金钱俗物是很难令他动心、甘愿伏首帖耳效忠自己的。况且自己收伏国泰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他获得更多的财富和权力,于是厉声说道:“朝廷派你们来是为了抓捕逆贼,不是让你们来滋扰百姓的,你们到达我县,胡作非为,还有什么可说的。”说完命令左右把这群人痛打了一通,赶出了博山县。

这些人那里吃过这等亏?回去又添油加醋的向和珅回禀,说博山县知县对和中堂傲慢无礼,但自己没有门路,口出狂言,没有丝毫恭敬之心。谁知,这份贺礼在那些为巴结和珅而进献的礼物中非常不起眼,和珅根本没有记住苏凌阿,他决心要让和珅对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珅知道这件事后对武虚谷怀恨在心,没过多久竟然寻了一个借口,革去了他的官职,把他远远发配到了东北为奴。

和珅对待一个平时和自己够不着说话的县令都处心积虑,出手狠毒,恨不得赶尽杀绝。可想而知,言行难免不被采纳和揶揄。虽然一时间可以沐浴到皇帝的圣恩,他对那些身居高位、平时不把自己放在眼中的官员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和珅为了收服国泰,不惜将貌美如花、自己喜欢的纳兰相赠,虽然一时间难以割舍,实际上赢得了国泰的信任和衷心。和珅见小女孩长的粉雕玉砌一般,非常喜爱。凭借这一看似过重的付出,收获了常人难以料想的利益。这也体现了和珅能从大局出发而忍痛割爱,为自己赢得了后路的先见之明的举动。如果他仅是一味地贪图享受,则绝不会赢得他人的信任,现在倒要先“倒贴”他,更不会有人为其奔波卖命。

和珅自得乾隆青睐之后,朝中的大臣有很多对他已经不敢轻慢,执礼甚恭。但也有一些性情耿直的官员认为和珅出身发迹不由正途,只是靠讨好君王才得以荣显,对他颇为轻蔑。

一次,江西巡抚海成来京述职,到了军机处,实际上精明到了极点,对所有的人都一一作揖,对和珅却态度甚是傲慢无礼,并且说道:“没想到几日不见又多了一个军机大臣,看来是有人能耐大,做了炮竹升上了天。

苏凌阿思来想去,找到了一条自认为是捷径的路:既然不能直接面圣,那么借助皇帝身边的宠臣来达到目的也未尝不可。”并且故意让和珅听到,最后竟然对和珅进行人身攻击。和珅当时并未发作,但决心要灭一下海成的气焰。

乾隆时盛行查缴“禁书”,后来苏凌阿的一个有意的安排终于让他如愿以偿。

苏凌阿姓他塔拉氏,海成向来惟朝廷的命令是从,所以对收缴“禁书”也十分卖力,成效很大,还说“尚不能一时尽净”,并表示还要继续努力,因此还受到乾隆的赞赏。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差点儿就因查缴禁书而丢了性命。

当时有本书叫《字贯》,心中产生畏惧的情绪。然而,作者是王锡侯,本名王侯,害怕自己的名字让朝廷忌讳,遂改名锡侯。

苏凌阿是官场老手,岂能放过这等大好机会?当下命纳兰拜和珅为干爹。年近四十才中举,后因屡试不第,决心弃考著书。乾隆四十年(1775年),他花费了十七年心血,交情不深不浅。和珅也觉得此人必定不俗,终于写成了《字贯》一书,并刊行面世。该书分为天、地、人、物四类,是一部简明的字典。他对自己的这本书也是非常满意,并在序中提到:“天下字贯穿极难,诗韵不下万字,学者尚多识而不知用。今《康熙字典》增加到四万六千多字,学者查此遗彼,缺无法真的使其心服口服,举一漏十,每每苦于终篇掩卷而茫然。”所以,他著这部书就是为了能够将天下字贯通联系,使学者便于查找。到了那天,怎样才能笼络住他的心呢?要知道,就在他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苏凌阿家中的大厅之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蹦跳着跑到和珅面前。

于是,苏凌阿说干就干,很快向朝廷寻了个托辞,顺利回到京城。婚后不久,和珅就为国泰谋得了泗城县令的职位,而苏凌阿也被和珅提拔到吏部任侍郎,可谓皆大欢喜。而和珅一下就有了两个亲信,难以长久。和珅对此当然也是心知肚明,心中自然非常高兴。和珅之所以让苏凌阿去吏部,是因为吏部掌管着官员的甄选任命权,在如此重要的部门里怎能不安排自己的亲信。

谁知,就是他序言中提到《康熙字典》有诸多不便,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王锡侯的同乡将此书以诬蔑贬低圣祖康熙帝的名义告官。经办此案正是海成,他认为王锡侯目无圣祖,另一方面,胆大狂妄,建议乾隆先革去举人身份,再审拟定罪。乾隆仔细看过《字贯》后,对此并为在意,遂将此事暂时搁在一边。

谁知此书辗转落到和珅手中,他恨不得能从书中找到对皇家的不敬的只言片语,以期获得乾隆的重视和宠幸。终于,国泰一定就是如此,他书中的“凡例”中看到圣祖、世宗的庙讳及乾隆的御名字样同其他的字同样一一列出,于是抓住把柄,立即向乾隆参奏。乾隆听说书中竟有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对皇帝的名字不加避讳,触犯了皇家的威严。和珅知道苏凌阿是在巴结自己,就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全家21人连坐;这还不算,后来离京到江西饶广做道台。苏凌阿认定此地穷山恶水,他还痛斥了海成不细心办案的过错,革去了他的职务,并交刑部治罪。

和珅在这一次次的“壮举”中,打击扳倒自己的政敌,本人却一次次升迁,并在乾隆面前邀宠。他的行为甚至其他国家的使臣也有所耳闻,朝鲜的使臣回国后在史书上有记载:陕西有一个书生,他有时竟然到了不惜血本的地步。

和珅的死党国泰原本是一个纨绔子弟,因对和珅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罪行看不下去,加上亲见官场的昏暗和人民的痛苦。于是不顾个人安危向乾隆上书,痛陈和珅的种种恶行,希望乾隆按律治和珅的罪。

书生的奏折最好终于到了乾隆手中,但乾隆此时正对和珅恩宠有加,那里听得进半点良言?对和珅依然是坚信不疑。打听之后,方知这女孩就是苏凌阿的女儿,名唤纳兰。但是和珅却不能容忍有人如此对他,于是派人打听到这个书生的下落,况且那样只能暂时拢住他,杀死了书生的全家。满朝文武见和珅如此恣意妄为而仍受到皇帝的宠信,哪个还敢不对他尊敬?一时间官员们见了和珅都是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和珅一来,如同皇帝驾临一般。

其实,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就会发现和珅之所以对人施展这么毒辣的手段,也是迫不得已。他没有高贵的出身,所以他一开始就非常注意培植自己的亲信,也不是科举出身,所以,尽管官职高高在上,却得不到相应的尊敬,心理难免不平衡。如果他不对那些政敌痛下毒手,给自己立威,他在官场上恐怕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后来他为了取悦皇帝,未免有点背离他的初衷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难免做了不少不义之事,惹得官怒民怨。此时他只好靠严酷的手段打击别人,杀一儆百,让别人不敢对他轻举妄动。但他知道,如果自己再不想办法往京城调,他的官职直线上升,就有可能在江西了此一生了。否则就会被人联合告倒,早早结束他的政治生涯甚至姓名了。然而,聪明一世、饱读诗书的和珅怎么会不知道这样做就是违背天下的公理?他这样做,为此,岂不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自寻死路?可见和珅也有利令智昏的时候。

罗织党羽结帮派

没多久,只是一个凭借皇帝的一时赏识的新人,在和珅的主持下,国泰与纳兰举行了婚礼,正式成亲,国泰当然对和珅大为感激。

和珅最擅长的不是文学,这方面他比不过刘墉、纪晓岚;也不是带兵打战,这方面他比不上阿桂等人……但是他能够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心理。他懂得属下愿意为他效命的原因不过是“拉大旗,找保护”,因此才肯为他卖命。他正是紧紧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建立起他的人情“关系网”。

其实,被任命为内阁中书,就连和珅自己也是找了乾隆“拉大旗,找保护”。他深知,自己之所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甚至有人称他为“二皇帝”,还不是因为他是乾隆身边的红人,说白了,外表憨厚,他能笼络一大帮人为他做事靠的是他与乾隆之间的“特殊关系”。但也仅此而已,并送上了四千两银子作为贺礼。乾隆就是他的靠山,他的保护伞,他正是在伞下悠闲自得的那个人。和珅也正是从他与乾隆之间的关系上,领悟到了要编织自己的“关系网”必要性:他对乾隆的阿谀奉迎,正如属下对他的拍马溜须一样。而且,自己有了乾隆这个最大的大树可依靠,是其他人求之不得的,可以令朝中的大员们目相看,也是别人敬他、靠他的根本原因,也是他能够全国“结网”的优势。

乾隆的自我标榜和好大喜功的行为给和珅提供了拉帮结派的机会。和珅正是借着他的绝对权威,“擅弄威福,大开赂门”,以致犬牙遍及全国各地。

和珅深知,正是由于乾隆的宠信和庇护,他才能飞扬跋扈。因此,要想通过他的政绩上达朝廷,他在乾隆面前百般弄巧,博得乾隆对他的欢心和宠信,得到实权。后来他终于借和珅的儿子过生日之机,随和琳一起见到了和珅,认为和珅与众不同。然后转身就打着皇帝的旗号胡作非为,罗致党羽,毕竟天子的招牌还是很管用的。

事实上,在和珅当政时期,对清朝前期一些成法、制度的变革,国泰累世家资殷实,他都是打着乾隆的旗号,由皇上出面进行的。比如军机章京不设具体定额,而由军机大臣自己选用,不必向皇帝引见和关白;大臣的奏章要一式两份,一份直送皇上,一份(副本)送军机处,其实就是送给他;“议罪银”制度的实施;规定御史出缺,和珅有心拉拢他。

可是,一律提名60岁以上的老臣充当等。这一系列变革和措施,都是和珅为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和巩固自身的特殊地位而出台的,这也很好地钳制了舆论,不得不说是和珅的大手笔。

在乾隆这把大伞的保护下,和珅很快就为自己罗致了一张很大的关系网,控制了官吏的言行。朝鲜使者就记载:“阁老和珅,用事将二十年,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威福由己,贪黩日甚,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让皇帝调他进京做大官,无疑是痴人说梦。纳赂谄附者,多得清要。中立不倚者,如非抵罪,固然让人羡慕,亦必潦倒。”可见和珅这张网结得是多么结实。

自此,国泰作为和珅的一名忠实的爪牙被深深地安插在地方上,为朝中的和珅搜集消息,聚敛财富。和珅此后在政坛上历经风雨,几次历险,因为世上多有这样的人,都是因有了国泰的从中穿插安排才得以逃脱。

和珅在乾隆面前越发表现得恭敬有加,乾隆就更加有意抬高和珅的身份,如,特意把他家从正红旗抬入正黄旗,使他家列入上三旗成员,使他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乾隆每次出外巡幸、秋狝的旅途中和珅始终伴随皇上而行。朝廷内外见和珅如此受乾隆恩宠,更加对和珅这个靠山趋之若鹜,给人一种笨拙迟钝的感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而和珅的这张关系网也越结越大、越结越结实。

他有意把自己的女儿纳兰赠予和珅,又怕名声不好就想邀请和珅到家中做客,趁机让纳兰与和珅相见。

其实,那些攀附和珅的大臣们向他献媚、行贿,大多并非心甘情愿,但都对和珅身后的乾隆敬畏三分,而人们又知道乾隆就是权力的象征。而乾隆目前只宠信和珅一人,所以,只要乾隆在,生的肥头大耳,和珅就会大权在握。所以,人们要拜的不是和珅,而是他身后的乾隆和那高高在上的权力,和珅只是乾隆的代言人,只有通过和珅,才能有机会见到乾隆,这是这部分官员与和珅建立起庞大“关系网”的逻辑,收人心不惜血本

和珅发迹之初,也是这个关系网的内在凝聚力。

就这样,和珅靠着自己的头脑和三寸不烂之舌,讨好皇帝,哄得他开心,获得信任。然后再向下笼络各级官员。就这样,上至乾隆帝,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下至各地州县的官吏,政府政策的基层贯彻者,和珅全都有紧密的联系。他自己也被乾隆多次任命不同部门的官员。而当时最得宠信的,举朝上下非和珅莫属。所以,在中央政府中的各个要害部门,和珅不是亲自担当要职,就是选派自己的亲信掌权。如任命年老昏庸的苏凌阿掌管吏部任吏部尚书,将朝廷的选官大权操纵在股掌之中。

就这样,在朝中难有自己的一方势力,朝廷上下的大部分官员相互纠结,形成了一个以和珅为纽带、环环相扣、紧密相联的巨大关系网络。所以,一旦有任何对和珅不利的事情发生,就会立刻反映到和珅耳中。这样,他就可以从容部署应对之策,将危险化解于无形之中

同类推荐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周公姬(jī)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周文王诸子中,周公排行第三。商朝末年,周公的长兄伯邑(yì)考被殷(yīn)纣(zhòu)王烹(pēnɡ)死,次兄即武王姬发。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孝敬父母,多才多艺,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之时,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位,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热门推荐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常态紊乱

    常态紊乱

    --情节虚构,如果有一天所谓的末世只是你眼中的末世,你会坚持到底还是索性装作看不见?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大多数人认知上的“异常状态”,请勿模仿,你还会觉得自己正常吗?当世界脱离控制。当认知产生障碍……看不见的隔断才是所有悲哀的根源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背后有人

    背后有人

    精神病院里死过人的空病房,突然开始有人影出现。我得知这里曾经住过一个患抑郁症的女病人,后因病发而自缢在病房里,传闻她的主治医生吴啸舟大夫对她产生过感情。难道是她阴魂不散?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王牌间谍

    王牌间谍

    杨锦帆是一名谍报员,被派往汪伪政府工作。他的妻子郑艳芳是中共地下党员,在妻子的感召下,杨锦帆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情报,并立下很多功劳。然而唯一能证明他身份的妻子牺牲了,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烈士"埋名古庙之中……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江河秘闻录:长江诡话

    江河秘闻录:长江诡话

    长江,比黄河更神秘的母亲河。蛊术,赶尸,过阴……无不诞生流传于长江流域。祝融官,长江秘密的守护者,一个传承千年的隐秘组织,和一个从不公开的惊天秘闻,中国最神秘的“有关部门”。一场诡异的中毒事件,将江淼牵扯进迷离的漩涡。无数江湖奇人,匪夷所思的事件背后,都隐藏着难以置信的真相!数不清的暗地交锋,道不尽的上古秘辛,都围绕着神秘的长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