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400000048

第48章 萧条的回归与繁荣的道路——经济危机篇(2)

第二是持续的价格上涨。这是指价格上涨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趋势,而不是偶尔出现的。比如说,这一段时间由于铁路运力受影响,某个城市的蔬菜供给跟不上来,蔬菜价格普遍上涨,但是过一段时间又恢复了,这也不叫通货膨胀;再比如,东北寒冷的地方,一到冬天蔬菜的生产成本较高,绿色蔬菜都会涨价,这也不叫通货膨胀,而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通货膨胀必须是在一定时间内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通货膨胀,那就是钱不值钱,钱变“毛”了。通货膨胀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从古至今、中外各国都发生过通货膨胀。当钱贬值的时候,原来100元能够买一袋米,现在只能买一包火柴了,这都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曾经有一个笑话,说有个老太太提着一篮子的钱去买米,结果不小心篮子被小偷偷走了,但是小偷却没有拿钱!原来是一篮子的钱都不够买一个篮子呢,篮子比钱还值钱!还有报道说,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居民拿着麻袋装钱去买米。国外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曾经有人打车时先付车费,因为担心下车时,物价又上涨了,就根本付不起车费了。可见,通货膨胀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除了钱贬值之外,通货膨胀还有其他的影响。

第一是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的,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给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说白了,在没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你借给别人1000元钱,能干很多事情。结果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别人再还你这1000元钱的时候,你发现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值钱了,什么都买不到。这就是说借钱的人受益,而债主却承担了损失。

第二是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这是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也会下降。而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工资的调整总是慢半拍的,即使经济中发生了通货膨胀,工资的上涨也总是慢一些,你发现自己赚到的钱永远也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东西越来越贵,可是自己却挣的越来越少,于是严重影响了生活。

第三是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另外,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往往是债务人,而购买公债的广大居民则是债权人,通过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债务人是受益的,那么政府也会通过通货膨胀受益。

第四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除了刚才提到的几点之外,经济学中还专门有几个名词来阐释这个现象。例如菜单成本,是指厂商改变加工,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改变价格的信息和理由;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一笔开支和费用。虽然菜单成本的数值并不大,但是,如果菜单价目表变动的次数很多,那么也会给厂商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顾客感觉不快和麻烦等。企业不经常改变价格是因为改变价格有成本,相反,企业往往宣布价格,并使价格在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不变。一种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大约一年改变一次自己产品的价格。

但是通货膨胀增加了企业必须承担的菜单成本,当高通货膨胀使企业成本迅速增加时,一年调整一次价格是不现实的。例如,在超速通货膨胀期间,企业必须每天变动价格,或者更经常地变动价格,以便与经济中所有的其他物价保持一致。

假设成都小吃店每年1月印一份新价格菜单并使其价格在一年中其他时间不变。如果没有通货膨胀,马兰拉面的相对价格——与经济中其他价格相比其饭菜价格——将会在一年期间不变。与此相比,如果通货膨胀率是每年12%,马兰拉面的相对价格每月自动下降1%。在刚刚印了新菜单后一年的前几个月,餐馆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在后几个月相对较低。而且,通货膨胀率越高,这种自发的变动就越大。因此,由于在一段时期内价格只变动一次,通货膨胀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动就大于没有通货膨胀时。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受到通货膨胀的严重影响。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叫做“鞋底成本”。这是说当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必须频繁地到银行去存钱,以保证所持资金的市值。这样频繁地光顾银行,必然使鞋底磨损得较快,所以将这种成本称为鞋底成本。可见通货膨胀给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除了这些有形的影响之外,通货膨胀最可怕的是影响了人们的信心,终日惶恐地生活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之下,使得人们担心生活而无法正常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严重影响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国家的稳定。

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并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综合来看,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我们都知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是供给和需求,那么这两方面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致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度的需求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于是引发了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样,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厂商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过程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一样的,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而以进口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国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结合来看,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即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还有一种观点,直接抛开这些经济的直观现象而剖析本质,认为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本质上是由于钱太多了而导致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综合来看,通货膨胀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通货膨胀的继续攀升,以保证生活的稳定。

■ 是什么在阻碍经济的复兴?——通货紧缩

1929—1933年,美国物价总水平连续4年下降,结果导致经济大萧条,实际GNP分别下降9.9%、7.6%、14.9%和1.9%,失业率由1929年的3.2%急剧攀升到1933年的25.2%,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之中。因此,通货紧缩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先兆。

与通货膨胀引起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样,通货紧缩也是一个与每人都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价值持续升值的过程。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如日本,通货紧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经济复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为通货紧缩,一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也有学者将通货紧缩细分为deflation与disinflation,前者的标志是CPI转为负数,亦即物价指数与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后者的标志是CPI连续下降,亦即物价指数月度环比连续下降。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若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两个季度下跌,则表示已经出现通货紧缩。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后,全球范围内没有再次爆发大规模的资产泡沫。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仍然没有意识到泡沫和萧条之间的关联性。直到日本遭受了严重的泡沫危机后,其经济在随后的10多年里持续萧条,人们终于意识到:通货膨胀很容易导致通货紧缩随之而来,使经济衰退加剧、经济复兴更加困难。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紧缩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失去的十年”,一旦通货紧缩已经形成,要想让经济继续增长是非常困难的。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会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通货紧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货紧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理论认为,通货紧缩一般依以下传导影响经济增长:物价下跌一企业亏损一企业裁员一消费下降一供过于求一投资减少一物价再度下跌。物价下跌,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利润下降,亏损企业大幅度增加,生产跟着下降,继之,企业将裁员以减低成本。

数据显示,美国2008年11月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已创下了16年来新高;香港l0月个人申请破产较9月增加13%,申请公司强制清盘的比去年同期增加50%。最近几个月,美、日、欧的各大企业集团都传出裁员的消息,这些信息都在打击着世界经济的信心。

通货紧缩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也会让通货紧缩形成恶性循环。在通货紧缩情形下,大量的失业以及工资下降的情况让消费者的支出更趋谨慎,缩减支出,市场则因此而供过于求,只能让物价再向下调整,逐渐造成物价、薪资、利率、原材料价格等齐齐下跌,倒闭的企业越来越多,失业人口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全球的通货紧缩隐患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引起的:首先,因经济周期导致的景气循环,需求下滑或延后;其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出口,推动国际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激烈竞争;再次,高科技的进步和普遍应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跨国竞争的趋势;最后,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总需求不足。此外,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中政府的不当政策以及企业的不法行为也是引发通货紧缩压力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在网络泡沫和企业诚信危机的重创下,经济迟迟没有强劲复苏,对伊拉克动武的可能性又再度为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

■ 老百姓的福祉——经济增长

我们常常能够在电视中看到经济增长率这样的字眼,那么经济增长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

经济增长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说白了,就是现在生产出的东西比过去更多,或者现在的收入比过去更高。

经济增长是每一个老百姓的福祉,因为经济增长就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高的工资,有更大的消费选择范围和更多的投资选择。

可是就像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处于高峰一样,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永远实现增长,那么,经济不增长或者负增长的现象就叫做经济衰退。历史上著名的大萧条就是美国于1930年代发生的萧条。

1929年,美国似乎日趋繁荣,工业生产指数上升,股票市场行情高涨,实业家、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可是从1929年秋开始,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大量工人失业,许多人无家可归,工厂倒闭,银行破产,人们的生活没有保障……经济萧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大批的经营者都会顺应好运大赚一笔;但是当经济萧条的时候,却有大量企业被洗牌出局,剩下的也只能苟延残喘,龟缩不前。萧条并不可怕,很多企业正是在萧条中成长起来的。

台塑企业就走了这样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在经济低迷时企业的老总王永庆仍然坚持投资塑料行业。这在当时被很多人看做是将钱往水里扔,可是王永庆有自己的道理,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后来这条规律被别人总结成“冰淇淋哲学”。

如果在逆境中能够活得不错,那么在顺境里一定会表现得更好。经济有繁荣也有萧条,商业行情有高涨也有跌落,这些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面对的难题,是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改变的。所以,萧条是对企业的考验,能够胜出的,便是强者。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学会把握经济不景气时的机会,在萧条时能够生存下来,那么经济复苏的时候就会迅速发展壮大。

不少经济学家不赞同从外因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增长是由内因推动的,如一国的货币政策、投资环境、消费量、心理预期等。

人们都希望经济增长,因为这样企业才能够欣欣向荣,人们才更容易就业,工资才更高,消费品市场才更丰富。那么,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呢?从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来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虽然人们将爆发的危机命名为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同样那么艰难?如果说,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那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作者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创新的停滞。创新停滞导致生产力增长乏力,社会支出大于社会产出,主权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政府基于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诉求,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释放流动性,制造通胀。“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政府对解决危机的一次次拖延,使危机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热门推荐
  • 大夫人

    大夫人

    ★那年,桃花树下,为博她一笑,小小的身影折枝而武,白色身影舞动,手中淡红花瓣飞舞,少年浅笑吟吟:“君儿,等你长大,我娶你为妻。”桃花树下,另一侧,墨衫少年绝美的脸上冷若冰霜,一双墨眸深不见底。多年以后,桃花依旧笑春风,人却已经不再是那时的人。★红罗帐内,剪影浮。男人不带一丝情欲的声音传来:“何事?”红罗帐外,纤细的身影笔直而立,罗裙摇曳,白皙十指轻拍两声,四位各具特色的女子缓缓而进。“为了君家,请夫君行房之时选好对象,这四位小姐身家清白,身子更是清白。”★她求的不多,无非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为什么就这么难呢?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定当遨游天下,君家不是我想要的。他说:我得不到的东西另愿毁掉也不让其他人得到,别人不要的东西我更不会接收。他说:不管如何我都会永远守护在你身边保护你。他说:君儿,和我一起沉沦于黑暗吧。吵闹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可为什么又要来打扰呢?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地狱游戏

    地狱游戏

    刑警队长安力身边发生了一系列妖异的怪事。先是感觉到有一双邪恶的眼睛时时刻刻监视着他,这眼睛甚至能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读懂他的思想,甚至逐渐控制他的思想,让他有杀人的冲动……在一次执行抓捕罪犯的任务时,他又发现有内奸出卖他,想置他于死地……一个在网络游戏QQ幻想中与他结识的清丽少女眉间来到他身边。她有着异于常人的力量和速度,两个身经百战的特警被她瞬息间打倒在地。接着,与他结仇的八个地痞被莫名其妙的杀死,安力被认定为嫌疑犯,遭到逮捕和审问。安力在逃跑时中枪,被眉间救回家中。两人在疗伤中,渐生情愫。而凶手的真面目也渐渐露出。这个凶手具有神奇的能力,不仅有巨大的力量和快捷如电的速度,而且可以看到别人眼中看到的景物,他将知道自己是内奸的人逐一杀害,就在他要杀害安力和眉间时,另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出现了,经过一场血战,救了两人。眉间被人抓到一座高塔之上,身上安装了炸弹,安力如果在50分钟内救不了她,炸弹就会爆炸。安力在高塔内经历了蟒蛇,油锅,损肢,毁容等种种劫难,终于冒死救了眉间,而这一切,居然不过是一场游戏中的一个程序。原来这一切是一个因爱妻幼子被残忍杀害而对世人充满愤恨的科学家所为,他创造了一种叫《地狱游戏》的程序,可以让人在游戏中感觉到真实人生一样的经历,同时,他借用《地狱游戏》控制人类,激发人类的潜能,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的手下,以达到控制世界人类的目的。最为恐怖的是这科学家最后在自己身上值入了外星人的DNA,简直成了一个打不死的神秘怪物……安力被奉命去除掉这个可怖的、体内有两个人共同生存的怪物……安力能打过这个怪物吗?他用什么方法消灭这个怪物?他杀死了这个怪物后,能救活自己心爱的眉间吗……本作融爱情,科幻,悬疑,动作,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于一体,具有精彩的故事性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同时,人物性格鲜明生动,想像力丰富,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小说。
  • 帝后传说Ⅱ庶女皇后

    帝后传说Ⅱ庶女皇后

    这年头穿越的事情多了,可谁TMD的有这个福分,一而再再而三的穿越。你这个贼老天,我杨紫衣招你了还是惹你了,连死都不让我死。好吧!我忍,可你偏偏又让我感受了一次爱的苦。难道我真的要再一次执起长剑来个美女救英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五岁之前,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五岁之后,在亲眼看到父母在自己面前被人杀害以后,她成了无血无泪的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她报了父母的仇,然后自己也举枪自尽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了一个一动也不能动的婴儿还有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就是她的身份一个被人陷害的一国公主但是她却并不想回去四周都是恐怖的狼叫声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她被一个怪老头抱回了一个林子后来她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医‘风老子’可是她只叫他‘疯老头’然后她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来的二十年间,她最常听到老头一句话就是:“风无情,你这个死小孩怎么就这么冷血无情啊。”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

    紧张、焦虑,这成为对当今中国人心理状态最贴切的描述。其实,中国人一直过度紧张,供奉中庸与和谐的中国人一直没能学会淡定平和《过度紧张》作者臧一民从国民性出发。从历史典籍和当今社会现状中寻找分析的素材,深挖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渊源,总结七种造成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基础。
  •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穿越?牛肉丸子能噎死人?她见识到了!一穿越居然跟这个痞子王爷有扯不清的关系,老天还有太子,简直是没大脑。娶她?做梦,她是那么好娶得吗?等着吧!莫名其妙成了晋王的未婚妻,太子还想娶来做小妾?看她的样子跟狐狸精扯得上联系吗?当她白痴是不是?在现代都不做人小三,到古代还要做小三?想得美!看她怎么玩转古代!
  •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人的成长,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低,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学习则是接受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看待治学与教育这一人生的发展话题?本书精选了中外作家、教育家、艺术家、经济学家、科学家以及文化名人关于这方面的经典文章,让您在耳目一新的观点碰撞中深悟治学与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