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800000034

第34章 中卷(13)

⑥ 去:离开,指巧妙地保持一定的距离。 塞窌匿端:堵起洞口,藏起头绪。此指把自己摩意的手法和目的隐藏起来,琢磨透了别人还不让别人察觉。窌,方形地窖。 患:忧虑,祸患。

⑦ 符应:符合响应。此指由于我们的摩意而发觉的对方相应的外在表现。

【译文】

摩意,是与揣情紧密相连的一种预测手段。通过寻绎、琢磨那些外在表现而准确地判断出其相符合的内在心理因素,是揣情的主旨。运用摩意术时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在暗中行事而不被人察觉。暗地里对人实施摩意术,顺着对方的欲望去探测他的内心世界,其内心想法一定会以相符合的形式反应出来,为我们所掌握。一旦反映出来,必然会有所作为。在我们掌握了外在信息和内在心理之后,就要藏起这种摩意术,有意而微妙地保持距离,以免被对方察觉,这就是所谓的堵住洞口、藏起头绪,或者叫做隐藏表象、掩饰真情,使别人不知道我们对他实施摩意术并且已经从外到内都掌握了他,故对我们无所戒备,我们就可以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达到目的而不留下后遗症。我们在这里对对方实施摩意术,对方在那里必然有所反应而被我们掌握其心志欲望等内在心理因素,然后我们把察得的这些信息运用到决策中,使用到行动中,便没什么事情办不成功的。

【原典】

(二)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①。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②。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③;成之于阳,故曰明④。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⑤;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⑥。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⑦。

【注释】

① 钩:钓钩。 饵:鱼饵,诱饵。此处指把鱼饵别在鱼钩上。

② 主事:此指主持国家政治、经济大事。 主兵:指挥战争。

③ 阴:隐蔽,暗中,背地里。 神:神妙。

④ 阳:公开。 明:事情办成了,功业彰显出来。

⑤ 积德:积累德行,此指对民众有好处的德政措施—个接着一个。 安:安心。

⑥ 积善:积累善事。此指“战于不争”,消弭战祸。 道之:顺着这条路走。道,遵循。

⑦ 战于不争:以不争为战,即用计谋权术消弥战祸。 不费:不耗费资财,指不用战争开支。

【译文】

古代那些擅长使用摩意术的人,就像渔翁拿着钓钩坐在深渊边上,装上钓饵,投入水中,必定能钓上鱼来一样。所以说,这种人主持国家政治、经济大事,就会一天比一天取得更大的成效而不被人察觉;主持国家军事大事,就会一天比一天取得更大的胜利而不被人发觉故而不畏惧我们。圣智之人便是这样在隐秘中谋划决策,所以被称作“神”;成事在明处,功绩人人能看到,所以叫作“明”。所谓主持政治、经济大事一天比一天取得成效,就是积累德政,让人民安于德政环境中,日以为常而不知为什么获取了利益和好处;就是积累善行,而人民便顺从我们造就的这条道路天天走下去,却并不知道长久处在这种和平安定环境中的原因。因此,天下人都把这样的圣智之士比作“神明”。所谓主持军事大事一天比一天取得胜利,是说经常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战而胜,使国家不用花费战争开支,使人民不知不觉地顺服、不知不觉地畏惧还不知道为什么顺服、为什么畏惧,因此,天下人都把这样的圣智之士比作“神明”。

【原典】

(三)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①。平者,静也②。正者,宜也③。喜者,悦也。怒者,动也④。名者,发也⑤。行者,成也⑥。廉者,洁也。信者,期也⑦。利者,求也⑧。卑者,谄也⑨。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⑩。

【注释】

① 平:平和。 正:正面,直率。 喜:使之欢喜。 怒:激怒。 卑:谦卑。此指用平和态度对待摩意者。

② 静:此指以静为特征。

③ 宜:适宜,相宜。此指中正平和。

④ 动:动怒。

⑤ 发:发扬,张扬。

⑥ 成:成全,使之成功

⑦ 期:与人相约,此指承诺必行。

⑧ 求:贪求。

⑨ 谄:谄谀。

⑩故圣人……有之:意谓圣智之士所使用的摩意之术,都是取之于众人,从众人身上总结出来的。

⑩用之非:即用之非其道,用得不恰当,没用到关键处。

【译文】

在运用摩意之术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用平和态度的,有用正言相告的,有用讨好方式的,有用愤怒激将的,有时利用名声,有时采取行动,有时讲廉洁,有时讲诚实,有时讲利益,有时讲谦卑。平和就是让对方平静,正言就是直言相斥,欢喜就是让对方喜悦,愤怒就是激怒对方,名誉是为了飞扬对方的名声,采取行动是为了促成他,廉洁就是用清廉感化对方,使用信义是为了让对方明智,讲利益是为了让他追求,讲谦卑是为了迎合对方。上述手法,都是圣智之士十分明了并暗中使用的手段,都是从普通大众身上吸取总结而来的。但众人运用这些手段却难以奏效,是因为他们用得不恰当,不能像圣智之士那样用到点子上,该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

【原典】

(四)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①。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②。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③。故曰:或结而无隙也④。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⑤。说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⑥。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⑦;平地注水,湿者先濡⑧。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⑨。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⑩?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11。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12。

【注释】

① 悉听:使对方全部听从。 必成:—定成功,

② 三者:指谋周密、说悉听、事必成。

③ 通者:此指感情可以沟通、智谋层次相近的人。

④ 隙:裂缝,隔阂。

⑤ 数:术数,指揣摩之术。 道数:即道术。 时:天时,时机。 偶:相合。

⑥ 说听:让人听从你的游说。

⑦ 归类:归向自己的同类。 趋:此指扔向(火中)。

⑧ 湿者:指湿润的地方。 濡:浸润,沾湿。

⑨ 物类相应:同类事、物互相应和、感应。 势:形势,势态,此指摩意的局势。

⑩ 摩之以其类:此指用相同的感情,设身处地地去琢磨别人。 内符之以外摩:让别人的内心情意应和你的摩意而表现出来。

11 独行之道:策士们独自掌握的秘术,即上文所言“圣人所独用者”。

12 几:同“机”。此指通晓机微,善于掌握时机。

13 抱:通”保”,此指居功为己有。

14 化成:化天下,此指达到政治目的。

【译文】

所以说,谋划决策最难达到的在于周密无隙,游说别人最难达到的是让别人完全听从,做事最难达到的是一定要取得成功。这三种境界,只有那些掌握了摩意等权术的圣人们才能够达到。所以说,要使谋划一定周密,必须选择那些可以沟通的、智谋水准与自己相近的人一起谋划,这就叫作双方互补、密合无间而做出了没有漏洞的决策;要想做事成功,一定要运用权术,这就叫做基本原理、权术与时机三者相合而成事;要想游说时让别人完全听从你的意见,就要揣摩准别人的思想情意,这就叫做两情相合便言听计从。故而人们常说,世界上的事物都归向自己的同类,抱起柴草扔进火中,干燥的先被点燃;在平坦的地面倒水,湿润的地方先把水吸引过去。我们运用摩意术时也是这样,要想让别人的内心情意应和你的摩意而表现出来,你也要持有与其同样的情感立场。所以说,用以类相从的态度去摩意,哪有对方不相应和的呢?顺从他的心志欲望去琢磨他、游说他,哪有不听从的呢?这就是我们策士所独有的不二法门。总之,见到了事物的几微迹象便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不坐失良机;功成事就而不居功自喜,久而久之,我们定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追求,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以史为鉴】

纪晓岚巧言对答乾隆帝

清代最有意思的一对君臣就是乾隆皇帝与他的翰林院大学士纪晓岚,这两人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纪晓岚能言善辩、才智过人,有“铁齿铜牙”之美誉,因此后世尤以纪晓岚巧言对答乾隆帝的故事为多。

话说有一天,纪晓岚陪乾隆在御花园里散步。乾隆忽然问纪晓岚:“纪爱卿,忠和孝到底应该怎么解释呀?”

纪晓岚不假思索就回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此为孝。”

乾隆一听,顿起捉弄之心:“我现在以君王的身份,要你立刻去死!”

“这……”纪晓岚一下子慌乱了,不过他脑子一转立马想出个好主意,便恭顺地说:“臣遵旨!”

乾隆好奇,问:“那你打算怎样死?”

“跳河。”纪晓岚显得又害怕、又紧张地小心回答。

乾隆更加好奇了,一挥手,说:“好!你现在就去跳吧!”等纪晓岚走后,他便在花园里踱着步,心想着纪晓岚究竟会如何摆脱这道难关。

不一会儿,纪晓岚跑了回来。乾隆故意板起脸来问道:“纪爱卿,你怎么还没有去死呢?”

纪晓岚说:“我刚刚走到河边时,不料碰到了屈原,他不让我跳河寻死。”

乾隆感到奇怪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刚才我站在河边,正想跳下去。河里突然涌起了一个大旋涡,好像要有东西从水里冒出来一样。我一看,竟是投江自沉的楚国忠臣屈原。”纪晓岚一板一眼,说得仿佛真的似的。

(45 铁齿铜牙纪晓岚)

“真的吗?那他对你说了些什么呢?”乾隆明知他故弄玄虚,但仍想看看他如何作答。

纪晓岚不慌不忙地答道:“屈原指着我问为什么要跳河,我就把刚才皇上要臣尽忠的事情告诉了他,他说:‘这就不对了!当年楚王是昏君,我不得不跳河。可是我看当今皇上是个圣明之人,不应该再有忠臣要跳河啊!你应该赶紧去问问皇上,他是不是也是昏君?如果他自认是,那时我们再作伴也不迟!’因此臣只得跑回来。”

乾隆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好一个巧舌如簧的家伙!朕算服你了。”

在这个故事里,纪晓岚以其机智的辩才摆脱了乾隆帝故意设下的困境,最终以昏君明君之辩赢得乾隆帝一笑,其中也有对乾隆帝的奉承与溜须拍马。一般的阿谀奉承都会显得卑贱和刻露,而纪晓岚却不是这样,他虽是拍马屁的,却是这个局的赢家,其关键就在于纪晓岚对乾隆帝心意的揣摩得当。

鬼谷子说到,善于运用“摩术”的人,就如同拿着渔竿在水边垂钓一般,只要运用得当,必有鱼儿上钩。乾隆本想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来为难纪晓岚,纪晓岚却将计就计,以屈原的昏君明君之辩为饵下了钩。如果乾隆确实让其投河,就证明了他的昏庸;如果就此作罢,那为难纪晓岚的计谋就以失败告终。权衡利弊,乾隆也只能暗自认输。

蔡泽说范雎退隐荐贤

蔡泽是战国时期一位有名的说客,他曾到诸侯各国游说,但一直未受重用。正在他踌躇满志却无人识才的时候,他得知了另一说客范雎的消息。范雎投奔秦国之后受到秦王重用,然而由于用人不当,良将自刎,叛将投敌,致使秦国内外交困,因此秦王对范雎颇有微词,而面临失宠的范雎则整天心事重重。蔡泽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觉得这正是他的出山良机。

蔡泽一到秦国,立刻放出风声:“名士蔡泽,胸怀韬略,能言善辩,智慧无穷。只要一见秦王,就可以代范雎而取相国之位。”范雎听闻风声之后,非常气恼,于是派人将蔡泽叫到家里,问他是否有这回事,并要求解释。

蔡泽对范雎说:“先生也是明白人,难道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谋取富贵功名是人之常情,有谁不想益寿延年、永葆功名呢?可是历观各代,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成功的,名扬天下,失败的,性命堪忧。想当年,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革新,明法令,废井田,开阡陌,劝民农桑,令士兵习武,结果秦国富强了,无敌于天下,这都是商鞅的功劳,可是商鞅自己呢,却遭受车裂之刑。楚国吴起,励精图治,奖励耕战,裁撤冗官,使楚国一时强盛于天下,可他自己呢,最后却中乱箭而亡。还有越国大夫文种,胸怀韬略,拯救越于危亡,辅佐勾践雪耻奋起,终于称霸诸侯,结果却也落得个自刎廷前的下场。这三人都是盖世奇才,为什么结局如此悲惨?就是因为功成之后,不善于及时隐退的缘故。先生您觉得自己与这三人相比如何呢?”

范雎听完这一席话后,心中气恼早已平息,默默沉思,最后叹息着说:“我比不上他们。”蔡泽看着范雎说:“是啊,但您的声名、财产和地位却远远超过他们,我很为您担心啊!”这正是范雎的心事所在,听蔡泽如此一说,他忙侧身求教:“先生认为我应如何避祸呢?”

蔡泽知道范雎已与秦王有隙,了解他担心灾祸随时降临的恐惧心情,于是说:“常言道‘乐极生悲’。先生您大功告成,声名已出,正可谓如日中天,在这种情形下,就应该学陶朱公范蠡,功成身退,以得善终。不然的话,只怕商鞅、吴起、文种的悲惨下场也会降临到您的头上!”范雎深为认同,连连点头称是。蔡泽接着说:“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识时务者为俊杰。先生何不趁声名正盛之时归隐山中,以终天年,让位于贤能之土呢?这样先生既得荐贤之名,也保住了自己的功名,何乐而不为呢?”范雎毕竟还是留恋名位,对于蔡泽所指出的道路,他很不情愿,但是为了保全自己,却也别无选择,只好说:“感谢先生赐教,我听从您的忠告。”于是将蔡泽留在府中,给予厚待。

(46 清仿汉铜镜铭文)

不久,范雎在秦王面前大力举荐蔡泽,使蔡泽成为秦王的上宾并得到重用。之后,范雎又借故请退,秦王多次挽留未成,只好准许所请,任用蔡泽为相国。

日本人中井积德说:“‘摩’在揣度之后,如以手摩弄之也。既能通晓彼人之情怀,而以我之言动摇上下之,以导入于吾橐中也。或扬之,或抑之,皆有激发,即所谓‘摩’也。”蔡泽正是凭着对范雎处境的深入了解,揣摩透了范雎的心理,以历史上功成身未退的商鞅等人的悲惨下场说中范雎的痛处,动摇了他留恋名位的决心,才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范雎退隐荐贤,并最终取其位而代之。

管仲看透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中开创霸业的第一人,而齐桓公的霸业征途上不可不提的是他的辅佐者管仲。如同清代的纪晓岚与乾隆帝一样,管仲与齐桓公之间也是极有故事的一对君臣。纪晓岚得名于其辩才,管仲的才能则在于他对齐桓公的见微知著,并适时调整策略给予辅佐。

一日,齐桓公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商议讨伐卫国的事情,退朝回宫后,就有一个卫国国王的妃子前来拜见他,这妃子态度十分恭敬地替卫国国君请罪。齐桓公心中纳闷,自己又没把攻打卫国的消息透露给她,她是怎么知道我的心思的呢?于是就问她:“你为什么这样一心为你们国的国君请罪呢?”那妃子答道:“我刚刚看到您下朝回来,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我就猜想您一定是要讨伐某个国家,所以才表现出如此的盛气凌人。而我卫国是个小国,又与多个国家接壤,各国都想攻打我们,齐国当然也不例外。当您见到我的时候,脸色就变了,这又进一步证明了您有攻打我国之心啊。”齐桓公听后很佩服这小妃子的眼力和智慧。

第二天上朝时,齐桓公见到管仲,亲自给他作揖,然后把他拉到后堂,请他坐下。管仲一看齐桓公这样的举动,就知道他有事要说。于是管仲问他:“君王放弃攻打卫国的打算了吗?”齐桓公惊讶地问:“仲父,您是怎么知道的?”管仲拱手回答:“君王的拱手礼很恭敬,说话缓慢,见到我好像面有愧色,我就知道您改变主意了。”

同类推荐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极速女生I---狂妄公主

    极速女生I---狂妄公主

    我写的是关于两个中国女孩在日本留学的故事,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两个人可不是一般的人,她们可是武术高手哦,当她们遇到日本五位即帅气有狂妄的富家少爷的时候;他们与她们之间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那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泼妇招夫

    泼妇招夫

    穿越到异界,爹不亲,娘不爱,下头还有五个妹妹,古代超生队是有,可要全都是女孩,就不被人待见了。家里堂兄弟多,可尽欺她们没有兄弟,爹娘怕没有人养老,早早的巴结别人家的孩子,属于放养的孩子伤不起,特别是还要照顾这一干小屁孩子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太家常便饭了,生活怎么可以这么悲崔!于是穿越过来的有喜怒了,吃不饱,只要能入口的,都让她找了出来,穿不暖,小本生意可以做,只要六姐妹齐心,这日子还是过得风风火火的。只是,为啥这些三姑二大姨的,个个都争做媒婆了?她这泼妇不是无人问津的吗?还有,这些最是无耻的堂兄弟,说的是人话吗?什么叫她们只是赔钱货,迟早都要嫁出云,她们东西都要他们的?最最可恨的,明明她们这一干姐妹的努力,怎么到了父母的嘴里,就变成他们的产业了!她陆有喜就要守住家业!女孩就不是传后人了吗!于是,村姑的招夫行动开始了。被一干恶狼般的亲戚吓狠了,陆有喜的招夫对像,必须要满足第一个,那就是无父无母,无不良亲戚!想像太美好,结果招了个家里尽是兄弟的曾一鸣。原因无他,人家兄弟多,保准家里的亲戚占不到甜头!相公人是穷,不过看他志不穷的份上,她就接收了。
  • 邪王妖妃:逆世驱魔师

    邪王妖妃:逆世驱魔师

    她资质平平却是命定宗主继承人。是幸运还是阴谋?《乱世》游戏呼起她沉睡千年的记忆。当宿命之刀架在脖前。是顺从还是反抗?“难道为魔为妖就是错?难道天界诸神就是对?”小小少女执剑问天,率领远古蛮兽翻云覆雨。势力倒戈,风云再起!废柴少女强势崛起,三界众生为之震撼。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宅斗作弊器

    宅斗作弊器

    从前,有一个书香门第的少女捡到了一颗自称系统的破珠子,得知自己是所谓“未来世界养成游戏”的女主角。系统:你爹在你十岁生日的时候会死。系统:本游戏的内容是将你从十岁抚养到十六岁。系统:本游戏共有十名可攻略对象,七百九十六种不同结局,五千四百种隐藏结局,一万八千多个豪华事件。“砰!某颗啰嗦的珠子被塞进梳妆盒中。这既是一个小家碧玉在系统和舅舅调教下成长奋发上进的故事,也是一个金光闪闪的系统最终沦落为作弊器的血泪史。
  • 爱我就请结婚吧

    爱我就请结婚吧

    “女人,我这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某帅哥嚣张地指责。无奈正主儿不甩他,他撇了撇嘴继续嚷:“别再犹豫了,嫁给我吧。”终于正主甩了他一眼。他很有面子却装着不耐烦地拉着她的手:“走吧,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我请你!”^^【PS:浪漫又精彩的言情文。】
  • 重生娱乐大咖

    重生娱乐大咖

    1997年,梦想从《快乐大本营》起航。本书是单女主。 新书《都市掌门系统》,换马甲8月5号首发 大学生孙禅被一块从天而降的“掌门令”砸中了脑袋,于是现代都市多了一个武功盖世的大宗师。 他是酒店小保安,顶级会所保镖,美女老板保护神。 他是功夫巨星,陈龙,真子丹都自愧不如。 他是拳王,泰拳,空手道全都不是菜。 他是武门天下的开宗祖师,开武馆,收大明星、名人为记名弟子。 人人习武,人人如龙,这就是孙禅的理想世界。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