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800000023

第23章 中卷(2)

楚庄王揣摩到了那位臣子只是酒后失态,并非恶意之举,如点灯查办,就会失去一个得力助手,于是便以宽容之心巧妙地加以处理,这就为以后唐狡在讨伐郑国时立下战功奠定了基础。楚庄王以宽容赢得臣下之心,使其竭诚为己所用,这是积极意义上的以“巇”钩箝之。可见,智慧不仅仅是表现在运筹帷幄上,而且也体现在简简单单的行动中。楚庄王庆功宴上一个简单的举动,不但保全了许姬的名声,而且得到一名尽忠的大将,赢得了一场战争。

齐桓公不计私仇用管仲

管仲,名夷吾,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然而,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是与鲍叔牙知人让贤的高风亮节、齐桓公不记前仇的宽宏气量分不开的。

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就是好朋友,彼此都很了解。公元前687年,齐襄公不理朝政,荒淫无道,以致民怨沸腾,国家大乱。为了避难,鲍叔牙随公子小白流亡莒国,而管仲则随公子纠逃往鲁国。不久,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后在雍林被杀,齐国君位一时空缺。

公子纠和小白听到这个消息都急于回国争夺君位。管仲认为,莒国离齐国的都城要近一些,如果小白先到,争夺君位就没希望了。于是管仲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上。不久,有一队车马急驰而来。管仲估计是小白来了,忙驾车上前参见,乘小白答礼而无防备的时候照小白射去一箭。小白‘哎呀’一声,倒在了车上。管仲见大功告成,便策马飞驰而去,并以为小白必死无疑,就放下心来,带领公子纠不紧不慢地向齐国进发。其实,这一箭恰巧射在了小白的衣带钩上,小白知道管仲箭法厉害,急中生智,应声而倒,还咬破舌头,口吐鲜血,装死骗过了管仲。待管仲离开后,他急忙同鲍叔牙抄近路返齐,昼夜兼程,抢先赶回齐国都城,登上了君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遂命鲍叔牙为统帅,以讨伐公子纠为名向鲁国进发。鲁庄公在齐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只好按齐国提出的要求,杀了公子纠,将管仲囚禁引渡回齐国。因鲍叔牙辅佐有功,桓公准备拜他为相,但鲍叔牙推辞不受,并极力举荐管仲。他说:“我有五点不如管仲:对民宽和,使民富裕,不如他;治国严谨,不失国家主权,不如他;团结人民,使百姓心悦诚服,不如他;制定礼仪,使人人都能遵守,不如他;临阵指挥,使将士勇往直前不如他。”鲍叔牙恳切地指出:“主上如要建立霸业,非管仲的辅佐不可。”桓公本来要报管仲一箭之仇,但听了鲍叔牙之言后,决定起用管仲,并在堂阜这个地方亲自给管仲解开了镣铐。

(31 千古一朋鲍叔牙)

管仲受任为大夫,主持国家政务。但他出身贫贱,朝中贵族豪门和功臣宿将很多,他怕不能服众,便把这个顾虑告诉桓公,于是桓公封他为上卿(百官之首)。过了一段时间,国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桓公问他原因,管仲回答:“手中无钱不好办事,所以不能使国家富起来。”于是桓公把税收赐给他使用。又过了一段时间,国家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桓公又问原因,管仲说:“我不是你的近亲,对公族的一些事情不好处理。”于是桓公尊称他为仲父,且号令全国不准直呼管仲的名字。

管仲有了号令百官、掌握财政、处置贵族这三个特权,便无后顾之忧,放手大胆地主持起国政来。

管仲的才干之所以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齐国强盛作出贡献,就是因为鲍叔牙对他的了解、信任和推崇。管仲曾说过:“我以前贫困的时候,曾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每次分红我总要多分一些,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家里穷。”又说:“我帮鲍叔牙办事,但往往没有把事情办好,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是没有碰上好机会。我曾三次做官,而三次被撤职,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他知道我是没有遇上大显身手的时机。”管仲回想起自己走过的道路,万分感激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在管仲为齐的上卿以后,鲍叔牙一直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工作,接受他的领导。所以,天下称赞管仲才能者少,而称赞鲍叔牙让贤者多。

飞箝术其实是一种制人之术,“制人”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识人为己所用,这是国君与谋臣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另一种就是利用对方的弱点将其铲除,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在此鲍叔牙、齐桓公便是运用了前一种:“度权量能”,识人为己所用。而且,齐桓公不因一箭之仇而心怀怨恨,其胸襟实在宽广,同时又能听取鲍叔牙的意见将管仲封为相国,更是难能可贵。飞箝术强调“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这不正是对飞箝术的灵活运用吗?后来管仲一心一意辅佐齐桓公,改革变法,励精图治,最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商界活用】

约翰逊投其所好拉广告

约翰逊是美国《黑檀》月刊的主编,有一次,他想要拉到森尼斯公司的广告。但当时,该公司的首脑麦唐纳却是个极其精明能干的人。

一开始,约翰逊就先写了一封信给麦唐纳,要求和他能见个面,并谈谈森尼斯公司的广告在黑人社会中的重要性。

麦唐纳当即回信一口拒绝了:“来信已经收到,不过我不能见您。我并不主管广告。”

约翰逊可没那么容易就打退堂鼓,他又写了封信给麦克纳,问:“我可不可以拜访您,谈谈在黑人社会进行广告宣传的政策。”

麦唐纳这次回信道:“我决定见您。不过,要是您想谈让我在您的刊物上登广告的事,我立刻就结束会见。”

约翰逊在这次见面前翻阅了一下美国名人录,发现麦唐纳是一位探险家,曾到过北极,时间是在汉森和比尔准将于1909年到达北极后的几年间。汉森是黑人,并曾就自己的经历写过一本书。

约翰逊本能地觉察到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条件。

于是,他找到了汉森,请他在自己买的书上签名,以便送给麦唐纳。此外,他又想起汉森绝对是己方写篇文章的好题材,由此,他从还未出版的《黑檀》月刊中抽去一篇文章,而代之以介绍汉森的一篇文章。

当约翰逊走进他的办公室时,麦唐纳的第一句话就是:“看到那边那双雪鞋了吗?那是汉森给我的。我把他当作朋友,你看过他写的那一本书吗?”

“看过”,约翰逊回答,“凑巧我这里有一本。他还特地在这本书上签了名。”

麦唐纳接过来翻着那本书,显得非常高兴。接着,他又说:“您出版一份黑人杂志,在我看来,黑人杂志上就该有一篇介绍像汉森这样的人的文章才对。”

约翰逊对他的意见表示赞同,并将一份7月份的杂志递给他。然后告诉他说,创办这份杂志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像汉森这样克服一切障碍而达到最高理想的人。

这时,麦唐纳合上杂志说:“我看不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您的杂志上登广告。”约翰逊最终如愿以偿。

“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当洞悉、摸准了对方的真实情志后,便离成功不远了。约翰逊知道每个人都有乐意显示自己辉煌战绩的心理,便在初战受挫的情况下,重整旗鼓,根据麦唐纳的喜好和经历,改变了接近麦唐纳的方法,攻心求同,终于使麦唐纳主动答应了在自己的杂志上刊登广告。

机智的墨菲

约翰·墨菲是一位经验老道的汽车销售人员,此刻,他正在向可能的买主奈特介绍一辆赛车。

墨菲:“奈特先生,这辆赛车可是非常舒适的。”奈特没有作出回答。

墨菲:“(意识到自己的口误)请坐到汽车驾驶座上试一试吧!(奈特坐进驾驶室)您坐在里面感觉舒适吗?”

奈特:“舒服极了!”

墨菲:“您觉得座位调得如何?您坐在方向盘后舒服吗?”

奈特:“行,挺舒服的。不过,驾驶室太小了。”

墨菲,“还小?您在开玩笑吧?”

奈特:“我说的完全是实话。我感觉在里边坐着有点儿憋气。”

墨菲:“但汽车前舱的空间有二英尺啊!”

奈特:“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觉得有点儿憋气。”

墨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停止了反驳)当然了,这辆车确实比不上大型车宽敞。但正如您刚才所说的那样,坐在里面还是很舒服的。您可能已经注意到这辆车的装潢还是相当不错的,使用的材料是皮革。还有比皮革这种材料更好的吗?(他没有提出具体理由来进一步证实为什么使用皮革材料来进行装潢)”

奈特:“我不懂什么皮革不皮革的。但我觉得皮革夏天太热了,冬天又太冷。(看来奈特向来不喜欢皮革)”

墨菲:“(自己本来可以,也应该在事前了解清楚顾客对各种材料做的外套有什么看法的。不过,这仅仅是一个无关大局的细节问题。因此,他决定避开它)对,那仅仅是个人喜好问题。其实,我明白您的意思,在炎热的夏天,皮革确实有点热。但在这个国家,夏天从来都不是太热的。应该这样看待问题才是,您说呢?不管怎么说,皮革肯定要比塑料凉爽得多了。您同意这个看法吗?”

奈持:“那或许有可能。但有些时候,我要在夏天开车去其他国家。”

墨菲:“(他本来可以进一步指出,他不可能把车开到赤道去。另外,开车到国外的时间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但他觉得这样谈下去会扯得太远,并且会引起争执)好吧,我们来关注—下其他问题吧。您准备用这辆车来干什么呢?(墨菲又回到汽车的主要用途上,并打算用它来证明这种汽车的前舱空间还是足够的)”

奈特:“我准备开车去上班或者到我们的乡村别墅去。”

墨菲:“路程远吗?”

奈特:“不是特别远。”

墨菲:“家里人口多吗?”

奈特:“我们有两个小孩,都在念书。”

墨菲:“那么说,你是想要一辆节省汽油的车了,对吗?(墨菲为了绕开汽车大小问题,又换了一个新话题。不过,他还远远没有脱离危险区,因为他又转到了汽油价格这样一个人人关心的中心话题上)您知道汽油现在的价格吗?”

奈特:“价格还可以吧。但关于节油的种种说法都是靠不住的,事实上,每一辆汽车所耗费的汽油量总是会比说明书上介绍的多得多。”

墨菲:“当然了,耗油量的大小还取决于您怎么使用您的汽车。”

奈特:“(很生气)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墨菲:“车开快了,就要经常更换档位,这样耗油量就大一些。”

奈特:“在很多情况下,宣传说明书上所说的都是不可靠的,这不是事实。说明书上说,行驶20至30英里才耗费1加仑汽油。我们就按照说明书购买了一辆汽车。结果呢?还没有行驶15英里,就耗费了1加仑的汽油。‘宣传归宣传,事实归事实。’我的好朋友对我说……(接着,他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

墨菲:“(控制住自己)好吧,我们可以在试车的时候检查一下这辆车的耗油情况。奈特先生,您可以亲自开车,好吗?”

奈特:“好的。(他们开动了汽车)”

墨菲:“您的夫人也会开车吗?(他准备把这辆车便于操作这一点作为推销的要点)”

奈特:“她准备去听驾驶课。”

墨菲:“(接过新话题)我们有自己的驾驶学校,如果您需要的话,我可以帮助您夫人联系上课的事宜。”

奈持:“不用了。”

墨菲:“(刚准备有所表示,但及时地控制住了自己)不管怎么说,对您夫人来说,开小车要比开大车容易。您说呢?”

奈特:“我想是的。(奈特随之又想出了一条反对的理由)像这样一辆小车怎么会那么贵呢?”

墨菲:“(从这一问题,墨菲意识到车的大小问题并不很重要。所以,他不准备更多地讨论车辆大小问题。如果反驳奈特的这一看法,并且指出汽车的价格不高的话,那么他们就可能发生争论。所以,他决定不直接讨论价格问题)奈特先生,您开车是很有经验的,嗯?”

奈特:“我想还可以吧!”

墨菲:“那么,依您看,车的哪一方面最重要呢?(通过承认对方有经验,这就造成了一种融洽的气氛,并且以提问的方式把话题转向一些更重要的问题上)”

奈特:“唔,当然是车开起来稳不稳、车速和车的质量最重要了。噢,还有价格问题。”

墨菲:“(谨慎地纠正对方的看法)当然也要节省,是吧?”

奈特:“当然了。”

墨菲:“所以,应该是稳、速度和节省。奈特先生,就速度而言,您以为哪一方面是最重要的,是最高速度指数,还是变速器?

奈特:“当然是变速器重要了。不管怎么说,人们一般不使用最高速度。”

墨菲:“(现在他终于了解到顾客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了)你说对了,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在决定一辆车的价值的时候,它们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晕一致的。”

奈特,“是的。”

至此,墨菲已然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进行洽谈,应该避免哪些问题。他从上述几个方面解释了这辆车的价值,并且间接地反驳了奈特先生认为车的售价太高的看法。在第三次业务洽谈时,墨菲终于把这辆车销售给奈特了。

《飞箝》篇中说到,要想说服某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先衡量对方的智慧和才能,权衡他的实力,审度他的气度仪表,抓住他的喜好弱点去迎合他、随顺他,用飞箝之术协调他与我们的差距,用我们的意图去开导、启发他,这就是飞箝之术控制人的妙用。所以,不管对方怎样与你针锋相对,不管他怎么一个劲儿地想与你吵架,你也不要争论。因为争论并不等于说服,它很少能使人真正心悦诚服。而说服的关键就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迎合、随顺、褒扬,努力协调双方的差距,引导、掌控对方一步步靠近己方的意图,进而让对方经过自身的思想斗争做出决定,最终接受己方提出的种种交易条件。

伊斯曼的办公室

乔治·伊斯曼是著名的柯达公司的创始人,当他成为美国巨富之后,不忘回报社会,非常热心于公益事业,捐赠巨款要在罗彻斯特建造一座音乐堂、一座纪念馆和一座戏院。

为了能承接到这批建筑物内的座椅,制造商们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无一例外的,来找伊斯曼谈生意的商人们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毫无所获。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优美座位公司的经理亚当森前来会见伊斯曼,希望能够得到这笔价值9万美元的生意。

伊斯曼的秘书在引导亚当森去见伊斯曼之前,一再叮嘱亚当森:“我知道您急于想得到这批订货,但我不妨现在就告诉您,如果您占用了伊斯曼先生超过五分钟的时间,您就完了。而且他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大忙人,所以请您进去以后要快快地陈述您的来意。”亚当森微笑着点头称是。

亚当森被引进伊斯曼的办公室后,看见伊斯曼正埋首于桌上的一堆文件,于是便静静地站在那儿仔细地打量起这间办公室来。

过了一会儿,伊斯曼抬起头来,发现了亚当森,便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秘书把亚当森作了简单的介绍之后,便退了出去。这时,亚当森并没有马上谈生意,而是饶有兴致地说道:“伊斯曼先生,在我们等您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您的这间办公室。虽然我本人长期从事室内的木工装修,但却从没见过装修得这么精致的办公室!”

伊斯曼闻言回答道:“哎呀,您这一说倒提醒了我差不多给忘记了的事情。这间办公室是我亲自设计的,当初刚建好的时候,我喜欢极了。但是后来一忙,一连几个星期都没有机会来好好欣赏一下这个房间。”

亚当森走到墙边,用手在木板上略一擦过,便说道:“我想这是英国橡木,对吗?意大利的橡木质地不是这样的。”

同类推荐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进书里心慌慌

    穿进书里心慌慌

    人家穿越,她也穿越,人家要么介入夺嫡之争,活出自己的精彩。要么穿越平凡农家,农夫山泉有点田。她捏?她竟然穿进了自己刚刚看完的文,恐怖有没有,焦虑有没有,听者伤心闻者流泪有木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不是女主,不是女主啊不是女主,但是,反面女一号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好不好?恶毒女配也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真是,真是,真是无语问苍天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奋斗起点

    奋斗起点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道德修养,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真正达到良好的道德修养,我们精心策划了本丛书!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道德故事,展现出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美德和令人憎恶的丑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诡辩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诡辩术

    诡辩术是智慧的另一个消极变种,是智慧后边拖着的那一条黑影。《智慧诡辩术》介绍244种适合不同对象的超级口才,包括:训练你的诡辩智慧、诡辩术中的幽默等内容。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帝后:媚乱六宫

    帝后:媚乱六宫

    一句话简介:她看着眼前风华若妖的男子,冷声讽刺道:“惜若竟不知皇上对妾身一介弃妇这么有兴趣。”……***青梅竹马、贫苦相依的夫妻情分在他高中状元之后灰飞烟灭。她抱着三岁稚子跪在朱漆红门前求他回头。寒冬腊月,一盆冰冷的水从里面泼出,随后丢出的是他亲手写好的一封休书。“周惜若,你拿着这银子滚回乡下。这里没有你的夫君!他现在已是郡主驸马!你,配不上!”府门前,满头朱钗的女子笑得得意非常。她抱着稚子在冰天雪地中簌簌发抖,看着那张高高在上的高傲女人,含着屈辱拿起散落一地的碎银。破庙容身,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黯然了此残生,却没想到厄运紧随其后。“娘亲,爹爹不要我们了吗?”发着高热的儿子揪着她的衣襟问道。她心急如焚,深夜求医,却不防病重的儿子却被人设计偷走。从此母子天涯相隔,不得相见。当她再次回到那高高的郡主府邸,看着他一身锦衣绣袍,扶着美艳的郡主从身边含笑而过,终于泣血含恨:“邵云和,终有一天你会不得好死!我要你身败名裂,为我的儿子陪葬!”她狂笑而去,却不知不远处有一双邪肆凤眸把这一切收入眼中。“想要报仇吗?”那个男人挑起她精致的下颌,笑得风华若妖:“朕给你一切你想要的东西。”她看着眼前邪魅男子,冷声讽刺道:“惜若竟不知皇上对妾身一介弃妇这么有兴趣。”三年后,她高高在上,生杀予夺,执掌权柄,毫不容情,负心郎低头低声道:“若惜,你忘了从前吗?”她笑得千娇百媚:“周若惜已死,今日的我,你要尊称一声皇后娘娘。”江山如画,后宫美人如过江之鲫。他翩翩而来,龙袍加身,面容邪魅如妖,究竟他是昏庸无能的少帝还是心有沟壑的一代圣明君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怜她惜她助她,只是这一份深情如何来还?深宫重重,荆棘遍地,帝王之爱若即若离看似有情又似冷酷无情。她在爱恨中一步一血,走上不可回头的一条……此文为弃妇文,美人谋的升级有孩版。高虐+斗智斗勇+加斗前夫小三,不适者请点叉叉。冰的文一向喜宫廷权谋喜江山社稷喜美人英雄,一定要多多收藏!
  • 带着校草去私奔

    带着校草去私奔

    我叫项小五,一个俗到不能俗的名字,一个平庸到不能平庸的女生,在一个美女多到比牛毛还烦人的私立学校读书。可笑的是,我们云霄中学只有两大帅哥:晟思危和顾南湘。哼!帅哥!了不起吗?那些家伙在我眼里就是可笑的猴子。可是、、、、、、很丢脸的说,我是顾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