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小张在以前的学校是教学骨干,因为怀疑心重,跟同教一个班的其他任课教师关系协调不好,招来其他教师的不满,但是因为教学效果好,学校领导也不好说什么。后来,市里一位领导想把自己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插到她的班里,但是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学生,让学校领导在市领导面前下不了台。新学期开始时,学校给她分了一个很差的班,跟她搭档的教师也看出学校对她的不满,不再迁就她的教学风格,她一气之下申请调到了这所普通中学。
新学校管人事的副校长觉察出了小张的“不合群”,就找她单独谈话。小张在校长面前也跟在其他同事面前一样不怎么说话,问一句答一句。副校长以为与小张同办公室的其他教师搞小团体,孤立新教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番。副校长的这一行为使这些教师更加气愤,办公室里的气氛比以前更加紧张了。小张老师的教学再也达不到以前的效果了。
11. 自私自利终致败局
原文
败莫败于多私。
译文
很多失败的事情,根源就在于当事人的自私自利。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赏不以功,罚不以罪;喜佞恶直,党亲远疏;小则结匹夫之怨,大则激天下之怒,此多私之所败也。
【王氏注】不行公正之事,贪爱不义之财;欺公枉法,私求财利。后有累己、败身之祸。
■ 解读 ■
《老子》中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私心愈重,德行愈薄,德行失,则众心厌,如此必然会失败。私心是一种心理现象,表露于外,则化为利。举凡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行为,皆有其功利性的目的,但这里所说的利,是整体考虑的长远之利,而不是小利,眼前的利,狭义的利。大利和小利所对应的心理活动就是大私和小私。小私的同义词是自私自利,极端小人主义;大私的同义词却是天下为公。作为一国之君,如能以天下民众之私为私,在己为大公无私,在国则为民富国强,方为有为之君;如以一己之私为私,那就是地道的独夫民贼。
■ 处世活用 ■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自私心,这等于自杀。自私自利的人,好像一棵孤单单的、不结果的树,总会枯萎。因为自私自利的人总是鼠目寸光,并且自酿苦酒;自私自利的人总是自绝其路,而且痛苦不堪。”所以,自私自利的人总是讨人厌恶,自私自利的人总是没有人缘。
干涸的眼睛
亿万富翁患上了眼疾,解除痛苦的唯一药物,全靠他本人:只要他经常哭泣流泪,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人们特意为他上演了一些令人心碎的节目。他打量着这些化了妆的女演员,心中揣度着该出多少钱让她们来陪他乘车兜风、或是过周末。他已结过五次婚,是个老手,懂得不同的交往所需要的不同花费。好不容易收集到最悲伤的电影来放给他看,可仍然是空忙一场。因为,除了其他行业的生意,他还经营着一家电影制片厂。在给他放电影时,他不由自主地计算起拍摄电影所需的费用来了。放了一个半小时电影,他算了一个半小时。当然,在黑暗中,他的眼睛痛得更厉害了。怎么办?
事情发展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医生普雷斯顿想了整整一夜之后,终于在黎明时找到了一帖万无一失的药方。他下令把全国各地面目、身材都酷似亿万富翁的人全部找来,运气还真不错,他找到的人中,有一个正患着一种非常痛苦的病,在一家肮脏不堪的医院里奄奄一息。普雷斯顿命人将病人抬到亿万富翁的住所。亿万富翁每天都要在这垂死的人身边呆上片刻。亿万富翁看到自己(两人的面目非常相像)躺在床上,由于痛苦而脸部抽搐,浑身出汗,上气不接下气,双手没有一点血色,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他晃了晃脑袋,终于哭了,为自身而伤心掉泪。
就这样,每当他觉得眼睛痛时——不过,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只要他走到隔壁房间里,在病榻旁坐一会儿,就会伤心掉泪,眼睛顿时就不疼了。另一个“他”越是病痛难熬,他的眼痛消失得越快。
不幸的是,那穷苦潦倒的病人受到了比以前好的治疗,在某一个晚上溜走了。而那个亿万富翁却不知怎么搞的,染上了一种病,卧床不起,受着同样的痛苦。病魔并没有放过他,他很快变成了一具丑陋的僵尸,只有两只眼睛依旧完好无恙。
这是法国作家吉尔贝·塞斯布隆的小说《干涸的眼睛》的梗概。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彻底自私的人的丑陋嘴脸。
一般来说,自私自利的人都是鼠目寸光者。他们所关心的永远是眼前的利益,他们所患的是利益上的近视症。他们错误地认为理想是空的,追求个人利益是实的,“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使自己成了“拍拍肚皮吃饱了,摸摸脑袋糊涂了”的时代落伍者。因而当他们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永远是斤斤计较的,永远是争先恐后的,总是担心自己吃亏。而且他们往往还有这样一种奇怪的变态心理:若是争不到利益,那么就等于自己利益的失去,其内心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平衡不下来,正因为有这种心态,所以自己无法享受的事,也绝不让他人享受。自私自利的人处理不好与他人的关系,总是处于紧张、冲突之中,而且自私自利的人在解释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时,永远将责任归之于他人,并认为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 职场活用 ■
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宽广,他成功的机会就可能有多大。心胸和机会往往成正比。职场上,有些人总是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界线划分得一清二楚,他们在工作中总是表现出一副例行公事的架势。只知道获取一分报酬才付出一分努力。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一开始只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小利益,但久而久之,当争名逐利变成一种习惯时,为利益而利益,为计较而计较,就会使人变得心胸狭窄。这不仅会造成老板和公司的损失,也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责任感。
布赖恩的故事
与布赖恩相处时,人们往往会被他发自内心的兴致感染,所以能同他坐下来聊上好几个小时。他对别人的言谈话语很留意,对别人微妙的情绪变化也很敏感,并能适当地流露真情,单单同他待在一起就让入觉得心情舒畅。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二十几年来,布赖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布赖思来找我的时候,正值事业的颠蜂,他几乎事事如意,只是对自己的成就缺乏满足感。他已结了婚,有三个孩子,在风景秀丽的地方拥有两所住宅,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而且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他定期去做礼拜,而且是教会董事会的成员。然而一无所缺的布赖思最终却感觉自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能让他满足。
多年以来,布赖恩的眼里只有自己,其他的人、事、物只不过是他猎取的对象罢了,做礼拜也仅仅是个形式。布赖恩似乎走不出自己的小天地,融入不到他人的世界中。他把自己禁锢起来,对什么事都不满意,这种情绪不断增长,使他越陷越深。布赖恩终于尝到了自私自利的苦果。
布赖恩可谓是迷途知返。职场中,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规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但不要因此气馁,一如既往地付出,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出现。有些人通常会想:“公司和老板为我做了些什么?”而那些富有远见的人则会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可以了。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更多,才能获得更多。
■ 管理活用 ■
与下属的相互信任关系,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管理者本身的人品、性格倾向以及人格。我们不能要求管理者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有时管理者身上的缺点反而独具魅力。但有一点是不能让步的,那就是,管理者是否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下属对这一点嗅觉尤其灵敏。把自己不愿意做或者嫌麻烦的事情推给下属、自己光挑能出风头的美差;吝啬;把下属的功劳据为己有;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吹毛求疵;一心只想着自己,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自私自利型管理者的表现。
无私的秦玉焰
宏启抽油杆有限公司生产一车间主任秦玉焰,1985年毕业于当地一所建材技校。他是一名实干家。凭着自己的努力,靠着一股干劲和钻劲,他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中队领导。他熟知车间生产的每个环节,工作中他坚持严格细致地进行管理,特别是在去年,管理局招收了一批子女临时用工,一车间的操作工80%是子女工。秦主任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曾开玩笑地说自己是“保姆”。因为这些人年龄小,没有工作经验,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对他们进行管理和培训。
天车班是由12名女孩子组成的,她们从事车间的吊装任务。这是一个特殊工种,是一项高风险、高责任心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为之尽心竭力、一丝不苟、不得有半点马虎和侥幸心理。针对这些,他在天车工中间开展岗位竞赛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她们诚实负责、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在活动中,秦主任要求她们做到“三不伤害”“四不放过”,在每周的安全会上,互相交流经验,畅谈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使她们能够取长补短,更快地掌握和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对她们工作中的一点点进步,也不忘加以鼓励;对她们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不是粗暴批评,而是帮助她们分析原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她们消除为难情绪。通过开展这些活动,12名天车工从认识上、情感上、信念上、习惯上养成“忠于职守”的自觉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时刻牢记于心,吊装速度和吊装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尽管日常工作繁重,秦玉焰仍然坚持刻苦学习,不断钻研。车间的平板车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人推动的,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秦主任就查找相关书籍,给平板车安装驱动系统,经过维修人员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
“五一”长假期间,处处洋溢着节日和谐喜庆的气氛。当大多数人尽情享受休闲娱乐的时候,秦主任却依然在生产一线坚持工作,解决生产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协调各工序的生产。这充分体现了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的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
在他的领导下,一车间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头,锻造38空心抽油杆16000米,淬火22D级抽油杆10968米。他连续多年被评为集团“先进个人”,却没有一点自满情绪。他常说,我得多学习,学习“新时期五大标兵”、“基层建设十面红旗”,为搞好二次创业,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秦玉焰以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作为管理者,如果对下属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爱,把下属当做工作的工具,当然就得不到下属的信任。管理者应具备舍己为人的品质,把下属培养成将来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出色完成工作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者最终必将失败,这种人没有资格指导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