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同事约你星期天去钓鱼,你不想去,可以这样回答:“其实我是个钓鱼迷,可自从成了家,星期天就被妻子没收啦!”
5.用沉默说“不”。
当别人问:“你喜欢阿兰?德隆吗?”你心里并不喜欢,这时,你可以不表态,或者一笑置之,别人即会明白。
一位不大熟识的朋友邀请你参加晚会,送来请帖,你可以不予回复。它本身说明,你不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
6.热情说“不”。
明确表示你希望满足对方的要求,并表示同情,可是实际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请对方谅解,而不直接拒绝。这样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
客户要求电信局安装市内住宅电话,由于供不应求,无法一一满足,但又不能拒绝客户的要求。回答时,应表示同情,并热情地说:
“满足客户的要求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可是由于目前线路短缺,还不能全部解决,我们正创造条件,请你耐心等待。”
7.用回避说“不”。
你和朋友去看了一部拙劣的武打片,出影院后,朋友问:“你觉得这部片子怎么样?”你可以回答:“我更喜欢抒情点的片子。”
你正发烧,但不想告诉朋友,以免引起他的担心。朋友关心地问:“你试体温了吗?”你说:“不要紧,今天天气不太好。”
8.用模糊语言说“不”。
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说“是与不是”时,也可用这句话。还有一些话可以用做搪塞,如“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这个嘛……难说。”等等。
说“不”时候,一般在初次张口的时候最为为难,慢慢掌握了就容易的多。女人说“不”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技巧,还有注意以下禁忌,一面弄巧成拙。
1.忌没做好准备的说“不”。
我们可分析一下,那些在别人不论提出多不合理的要求时都很难说“不”的人,通常是由于以下一种或几种原因。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力缺乏自信,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别人不该期望自己做的。
其次渴望讨别人喜欢,担心拒绝别人的请求会让人把自己看扁了。对自己能力能够成功地负起多少责任也认识不清。
最后是自卑作怪,因而把别人看成是能控制自己的“权威人士”。
然而,不论出于何种理由,这些不敢说“不”的人通常承认自己受感情所支配。不管过去的经历如何,他们从未在别人提出要求时有一个准备好的答复。
2.忌说“不”绵软无力。
拒绝别人时若说话绵软无力甚至哼哼叽叽半天讲不清楚,会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厌恶,认为你不是帮不了他,而是根本不想帮他,因为一般而言只有心虚的人才会如此吞吞吐吐。
3.忌热情过头。
既是拒绝别人就认真说出理由,之后无论表示惋惜也好,无奈也好,别人不乐意,但也不能对你的拒绝妄加指责,但你若为了弥补对方,一个劲“可惜可惜”“下次下次”“一定一定”,则未免有些虚伪。
4.忌随意触动感情。
据心理学家研究,“触动”是很容易产生共同感受的,故想说“不”时应注意避免。给人以“敬而远之”的态度,比较容易把“不”说出来并说得较好,或者说,对方试图与你套近乎,你要保持头脑清醒,以免做了感情俘虏,给对方可乘之机。
一般说来,见一次面就能记住别人名字的人,常容易与人接近,故此,在交谈中不断称呼别人名字,并冠之以“兄”“先生”等常能产生亲近感,那么,反过来你想说“不”时,便应杜绝这种亲密的表示,即对方的名字一概不提,这样加大和对方的心理距离,容易说“不”。还有谈话时尽量距离对方远些,使其不容易行使拍、拉等触动性的亲密动作。另外,最好也不要触摸对方递出来的东西。东西也和人一样,一经“触摸”就会产生“亲密感”,想要拒绝就不容易了。
5.忌借口不当。
有些人不想直接说“不”,便随便找些不值一驳的理由来暂时搪塞对方,以求得一时的解脱。这个方法并不好,因为对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纠缠下去,直到你答应为止。比如你不想答应帮某人做事,推说:“今天没有时间。”他就会说:“没关系,你明天再帮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又如你要拒绝对方想转让给你的一件衣服,你推说:“钱不够。”那么对方会说:“钱够了再说好了。”就把你轻易应付过去了。或者你不愿意和对方跳舞,推说:“我跳不好。”那么他一定会说:“没关系,我慢慢带着你跳好了。”因为这些都是小小的谎言,一经反驳,你定有所慌乱,“不”的意志便很难贯彻了。所以对付这种情况,你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用较单纯的理由明确地告诉对方:“你托办的这件事办不到,请原谅。”“这件衣服的颜色我不喜欢,很抱歉。”“我已经另约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对不起。”等等。这样虽说显得生硬些,但理由单纯明快,不会给对方可乘之机,倒可以免除后患。
6.忌只针对人说“不”。
无论以何种方式说“不”,都是针对事件本身的拒绝,而不是对当事人个人的否定。
某造纸厂的推销员上某单位推销纸张。推销员找到熟悉的这个单位的总务处长,恳求他订货。总务处长彬彬有礼地说:“实在对不起,我们单位已同某国营造纸厂签了长期购买合同,单位规定不再向其他任何单位购买纸张了,我也应按照规定办。”因为总务处长讲的是任何单位,就不仅仅针对这个造纸厂了。
★无声胜有声的身体语言
言语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交谈是一门艺术。
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仅仅重视口头交际是不够的,人们往往还习惯用身体各部分的动作来传达意思,这就是身体语言。比如借助手势来加强语气,用眼神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身体语言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言语交际,使交际变得深刻而含蓄,丰富而多彩。在某种情况下,体语也可能成为交往的唯一形式,甚至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成功的社交口才,既要有动人的谈吐,又要有得体的表情动作,方可趋于完美。语言较多地显示着内在的思想和智慧,举止则更多地显露着外在的风度和形象。恰当地调动姿势和动作来帮助自己说话,会使你的表达更加富有魅力。身体语言能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它通过有形可视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各种动作和表情,协助有声语言将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视、听作用双管齐下,能给听者完整、确切的印象,辅助有声语言更好地表情达意。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传递着大量的信息,显露出主体的思想感情、爱憎好恶和文化修养。身体语言的设计和运用能使谈话声情并茂、形神皆备,使谈话者风度翩翩、仪态万方。
作为女人的你不能可能不知道,身体离头脑愈远的部份,愈能诚实反映人的心声。那么该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呢?
1.你会坐吗?
除了演说之外,说话时多半是坐着的。关于坐有多种不同方式,有的人喜欢坐在中间,让大家围坐在自己身边;有的人喜欢坐在会场的角落,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其实,最好的坐位是面对听众,让大家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坐的时候,姿势要自然,而且保持端正,切不可斜靠在椅中,或者盘腿,或者把手臂搁在椅背上,这样都会引人轻视,这些都必须时时注意。
2.不可忽略的腿
不论坐着站着,腿部常常呈现出这样三种姿势:两腿分开、两腿并拢和两腿交叉。两腿分开是一种开放型姿势,显出稳定、自信,并有接受对方的倾向;两腿并拢的姿势则过于正经、严肃;两腿交叉是一种防御性姿势,往往显得害羞、忸怩、胆怯,或者随便散漫。
还有一种架腿的姿势,就是常说的跷二郎腿。架腿姿势通常是控制消极情绪的人体信号,专家们说它“颇有不拘礼节的意味”,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姿势。
说话时,最好采取两腿分开的姿势。站立时,两腿张开,两脚平稳着地成“丁”字形或平行相对,或一前一后,躯干伸直,不要屈膝和弯腰弓背,否则显得消极懒散,无精打采。坐宜端坐,即两腿稍稍分开,间距不超过肩宽,女性更要注意不过分叉开,腰板轻松地挺直,这样显得自然、从容,情绪饱满。
3.举放自如的手臂
当发表意见时,如何安放手是特别值得留心的。最好是把它们忘掉,让它们自然垂直在身体的两边。不过万一你觉得它们讨厌而累赘,插在衣袋里或是放在背后也可以。总之,能让你的情绪平和就可以了,不要过多注意它们是否有碍,更不必顾虑听众会留意你的手的位置。
如果在说话时将注意力集中于真情的流露,两手就会成为你表达意思的工具,会帮助你说话。在需要时,它们会自然地举起来,或放下去。不过,千万不要故意把手交叉在胸前,更不可勉强扶在讲桌上,这样就会使你的身体不能自由行动。
4.传情达意的表情
表情,即面部表情,主要是脸部各部位对情感体验的反应动作。它与说话内容的配合最便当,因而使用频率比手势高得多。
人的各种复杂心理活动常易在面部呈现出来,“面部是思想的荧光屏”,这是对面部表情的形象形容。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对一个信息的总效应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公式:一个信息的总效应=7%的词语+38%的语调+55%的面部表情。
常用面部表情的含义有: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否定;昂首表示骄傲,低头表示屈服;垂头表示沮丧,侧首表示不服;咬唇表示坚决,撇嘴表示藐视;鼻孔张大表示愤怒,鼻孔朝人表示轻蔑;嘴角向上表示愉快,嘴角向下表示敌意;张嘴露齿表示高兴,咬牙切齿表示愤怒;神色飞扬表示得意,目瞪口呆表示惊讶,等等。
号称美国“酒店之王”的希尔顿,其成功秘诀之一就在于服务人员微笑的魅力,“今天你对客人微笑了没有”这一句话已经成为酒店管理中的名言,正是微笑征服了客人。
5.会说话的眼睛
人们用身体各部分的动作来表达丰富的感情,眼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有时甚至可以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
以品尝食物为例,我们决不会只靠味觉,而是会同时注重食物的色香,以及装盛方式或排列方法等,这些都是视觉影响心理的现象。假使我们在阴暗的房间里用餐,就是知道那是美味佳肴,也会产生不安的感觉,使我们无心品尝,甚而胃口大减。反之,在整洁、明亮、灯光柔和、食物装盛器皿精致的餐厅进餐,就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就餐情绪。可见,视觉位居“五官之王”,足以支配其他的感官。的确,从医学角度看,眼睛是人类五官中最灵敏的,其感觉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感觉的70%以上。
交谈时,要敢于和善于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这既是一种礼貌,又能帮助维持一种联系,谈话在频频的目光交流中可以持续不断。更重要的是眼睛能帮你说话。
交谈中不愿进行目光交流的人,往往叫人觉得是在企图掩饰什么或心中隐藏着什么事;眼神闪烁不定则显得精神上不稳定或性格上不诚实;如果几乎不看对方,那是怯懦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些都会妨碍演讲。当然,和别人进行目光交流并不意味着老盯着对方。
研究表明,交谈时,目光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宜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超过这一界限,可认为对对方本人比对谈话内容更感兴趣;低于这一界限,则表示对谈话内容和对方都不怎么感兴趣。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失礼的行为。
6.丰富的手势语
手势语几乎时时伴随着言语交际,忠实地充当着言语的“帮工”,有时甚至“喧宾夺主”,一马当先,独立地在言语交际中“冲锋陷阵”,所以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
当你与人握手、手持酒杯或一边谈话一边做手势时,可曾注意到你的或者别人的内心秘密正通过双手暴露出来。人们有沉默不语的时候,却很少见到手部完全僵直不动的情景。弗洛伊德说:“没有一个凡夫能守秘密。”这就是说,一个人尽管能很好地控制语言,面部表情也显得若无其事,但他的一些下意识的姿势动作会把心中的秘密暴露出来。
例如,你为了找个合适的工作,正在接受面试,若招聘人员说话做手势时是手掌伸开,手心向上,那么他可能是个直爽诚实的人,此时,你若根据他的手势来相应交换自己的手势,你们之间即可进行顺利交谈,而且会给他留下良好的印象。
如果这位招聘官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指着你,那么这个人可能相当自负,与这种人说话,你最好双手合十,手指顶着下巴,并以坚定的目光看着对方,这是向他表明你是不怕压力的。如果这位招聘官谈话时单手握拳向上,作出个似乎在“宣誓”的样子,你可得当心,因为他是试图给人一种印象,好像他是个“非常诚实”的人,但实际往往相反。
手势传达的信息是双向的,因此你在谈话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动作:不要两手相握,也不要捏弄拇指,坐立不安地玩着钥匙,这些动作表明你缺乏自信,过分紧张。最好的办法是稳稳地坐在那儿,把手随便地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这样会给人一种镇静自若、轻松自如的气氛。而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则形成一道屏障,是“防御”之信号。双臂抱在胸前,身体靠在椅背,是以懒散表示消极、漠然的态度。如果双臂放在背后,昂首挺胸,是向人表示自信和权威。
7.身体前倾
善于讲究身体的方向。与人说话时,身体的方向要正面对着对方,上身微微向对方倾斜,以显示对方的吸引力。在同人交谈中,如果把身体的侧面或背面对着对方,只把脸转过去,那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肢体语言,千万要注意避免,否则就容易被人误解为傲慢无礼。
身体语言在说话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但它毕竟只是完成表达任务的手段,而不是说话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对于口才来说,身体语言并没有独立价值,而只有辅助价值,在谈话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正是这种从属地位,决定了身体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必须由表达的内容、情绪和对象等因素的特点来决定。
比如人体的动作如能保持久一点,会给人端庄、稳重的感觉。稳重可以让人感到安定、平和、舒适和愉快;反之会让人感到不安、激动、焦虑和难受。说话时适当的动作有助于语言的表达,但是多余的重复的琐碎的动作会使人感到说话者的不安和急躁。
在人际交流中,身体语言是交往的一种技能,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应当努力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良好的行为使对方作出良好的反应,这样才有利于确立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