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他们那儿得到些什么,他们目光中的慈祥和关爱已经说明了一切。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每一个人成长起来的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正是在家庭中,在父母的关爱中每一个人受到他最好的或者是最坏的道德熏陶,因为正是在家庭中他接受了贯穿其一生、直到生命结束才会放弃的行为准则。
我们都知道“行为举止造就人”这句话;还有一句格言叫做“心灵造就人”;而实际上更进一步的是这样一句话——“家庭造就人”。因为家庭熏陶不仅塑造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灵,而且还塑造人的品格。主要是因为,在家庭中,一个人的心灵开始敞开,习惯开始形成,理性开始觉醒,善良或者邪恶的品格开始初具雏形。
不管是纯洁的还是肮脏的家庭,都是产生社会原则和规则的地方。法律本身不过是家庭的反映。在家庭生活中,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的哪怕是最细小的思想的火花,到后来随着个体的成长也会向社会迸发,从而成为公众的意见。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
家庭生活应该为社会生活作准备,而且心灵和品格应该首先在家庭中形成,这是自然的秩序。那些后来构成为社会的个人首先要在家庭中学会交往,并彼此适应。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儿童成为公民。因此,家庭可以被当作是对文明最有影响的学校。我们从上一辈那接受到自己生命最初的引导。
在幼年时期环境的影响对任何人哪怕是对最有才智的人都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世间不可能存在一出生就成为一个自立更生的人,他必须依赖他周围的人并从中获得营养和教育。从他的第一次呼吸开始,他的教育也就开始了。当一位母亲带着她4岁的孩子去问一位牧师她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时,这位牧师回答说:“夫人,如果您还没有开始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您已经耽搁了4年的时间。从婴儿脸上第一次露出微笑开始,您就应该抓住机会开始教育。”不过,即使这样,教育也已经开始。因为小孩已经通过简单的模仿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无需努力,几乎是通过皮肤的毛孔进行的。有一句阿拉伯谚语说:“一棵无花果树看着另一棵无花果树,就变得硕果累累。”小孩子也是如此,示范是他们的第一位伟大的导师。在你的早年一切形成过程中,不管多么微小的影响都会贯穿于一生。儿时的品格构成成年时品格的核心;所有后来的教育都只不过是在儿时品格基础上的叠加,但是核心却很少发生变化。因此,正如密尔顿所说的,“童年预示着一生,正如早晨预示着一天。”那些持续时间最长、扎根最深的推动力,往往渊源于我们出生之时。正是在那时,美德或邪恶、快乐或感伤的基因首次移植于人的身体,并决定了人一生的品格。
幼年时的我们往往是站在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口,对其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起先,是四处观望,不久,便开始观察、领悟、分析、比较、模仿,把对事物的印象和思想牢记在心。如果能得到悉心的指导,我们所取得的长进是真会让人惊诧和喜悦的。布鲁姆爵士研究发现,小孩在18个月至30个月这段时间,对物质世界、对自己的能力、对其他个体的属性、甚至对自己的心灵和对他人的心灵的领悟,比他在日后一生中所获得的领悟还要多。在这一时期,一个小孩在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在心灵中所产生的思想是如此重要,假如一个人学到的东西可以擦掉的话,如果说一个小孩在此期间学到的东西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清除,那么,这个人的学问不用一周的时间便可全部清除。
我们充分地吸收各种思想,通过正确的引导,我们学会了服从、自制、对别人友善、忠实和快乐。我们有自己的意志,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母双亲的影响,不管是受到了良好的还是极其糟糕的引导。家是幼年时代的“爱的学习”的场所。对家庭的责任心不仅是对人类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训练。充分进行家务培训、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是父母的职责;而遵循父母的教导并增长才干是青少年的本分。教育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和受人尊敬的工作。按照基佐的意见,家庭是世界上已经出现的最伟大最让人崇敬的学校。只有家庭才教给人自我牺牲、崇高的品德和可贵的思想。它渗透于人的良心之中,使得生活可以让人接受,而不使我们怨天尤人。“培训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由”,一位伟大的作家指出,“对一名儿童来说,你越早让他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你就越快使他长大成人。”杜潘洛普曾经说过:“我对最年幼的儿童的自由的尊重比对成人的自由的尊重更小心在意,因为成人对我有防卫能力,而小孩却没有。只要我一想到小孩是可塑性很强的人,我就决不会侮辱他们,因为在他们身上会打上我的意志的烙印。”
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的形象往往是高大而不可侵犯的。这一原则只要有片刻的模糊就会招致麻烦,人们的情感就会不能容忍并奋起抗争,直到这些权威得到恢复。驯服、自制和美德都是理想的状态。仅靠教育来灌输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影响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这也是因为身教更为困难一些。同时,最良好的影响往往是慢慢产生的,它逐渐地符合人的需要。
在你的童年时期,心灵的大门毫无遮拦地敞开着,时时准备接纳新鲜事物。这时,你不仅接受能力强,而且记忆力强。少年学的,好比石上刻的。据说,斯科特在学会读书写字之前,通过他母亲和祖母的朗诵,便已对民族文学如痴如醉。童年就像一面镜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反射着最早进入他生活的东西。第一次在孩子生活中出现的事情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第一次喜悦,第一次悲伤,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失败,第一次辉煌,第一次灾难,构成了一生的一种生活背景。
与此同时,品格也经受着锤炼,也在不断进步——性情、意志和习惯——这些都是日后幸福生活的依托。
上面讲了这么多,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其实,你对于生活的很多理解,很多原则,是来自你的父母,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多同父母谈谈心
父母对于我们,无论他们在与不在、充满爱意还是满怀抵触、能容忍还是独断专行——对于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十分重要。有时候儿女们无论嘴上说如何不在乎,表现得多冷淡,其实都是很在意父母的,在意他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不统一是难免存在的,你或许能或许不能改变父母的行为,但你可以给他们一张你最漂亮的照片,而且你一定可以改变自己对他们的反应,从而改变你父母的生活,还有你自己的生活。
你的父母永远同你在一起,无论是在记忆中还是在感情上,因此你需要消除与他们的矛盾。多同他们谈谈,试着同他们建立好的关系,而且可能会很好,只要你们能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你们现在的自我。
在你开始独立生活之前,你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那时你是小孩,他们是大人。这段历史很可能挥之不去。那就在你们的用心的交谈之中,父母讲话时用心倾听,脑中回想你认为自己听到的话。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也把自己的事告诉父母,让他们也能站在你的立场为你想一想。
如果他们没有听清楚,或者没有弄明白你所说的可以问:“你认为我说了些什么这样我就知道你听懂了没有。”你可能想给自己的讲话来个开场白:“我在这几年有了一些新的经历,我现在想同你们谈一谈我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你们就能更好地了解我了。”
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把子女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你的父母肯定会有兴趣了解你的生活,也会因为你给予他们了解你真实的自我而感动的。
一旦你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真实,你就会轻轻松松,走出那个我们习惯于倒退进的永远是孩子的角色。相反,你的父母会看到你的另一面,一个已经长大的你,这对你们双方都有好处。
通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倾心交谈,虽然,双方并不能了解对方的一切思想、行为,但亲情的纽带会更牢固,更紧密。
做子女的在成家立业之前,一般来说都比较听话,大都是乖孩子。在子女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责任变得更重了,虽然如此,按理说,父母倾其所爱给子女,子女就应以爱回报父母,孝敬父母。但相悖的事还是时有发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夫,他的父亲70岁了。农夫知道老人已经不中用了,就把他送到木棚去。他在那儿风吹雨淋,缺衣少食,肯定会死掉的。按说这农夫心肠还算不坏,他叫儿子把老头送到木棚去,再给他拿条薄毯子。十几分钟后农夫的儿子回来了,还带回来半条毯子。农夫见了很是诧异,问:“那可怜的老头子呆在木棚里,你怎么只给他留了半条毯子”儿子回答:“我想我该留半条毯子给你。”
在这个故事中,农夫对父亲的遗弃,召来儿子对自己行为的效仿。不论农夫动机如何,起码他没有真实地了解到作为人近老年的父亲被遗弃的心情,或许农夫儿子的话会让农夫清醒。其实,父母的心境并不是那么难以琢磨,毕竟自己也有作父母的一天。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到老年一定嗦。老人的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子女做的事不放心,总是嗦没完,在父母的心理上,往往不自觉地把子女当作儿时的孩子,对子女所做的事总是不放心,这其实是长辈的爱心的表现。碰上这种情况,子女应该想一想,父母嗦的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如果他的嗦是对的,就改正,他也就不再嗦了,要理解这嗦之中的爱,体会这种慈爱。如果不对,子女也应该容忍,和和气气地跟他讲一下道理,如果不见效,暂时离开也就没事了。这时加强沟通也可使父母了解你做的事的原则、方法,让他们对你有信心,这样他们自然也就放心了,嗦也就少了。另一方面是有些老人喜欢嗦嗦谈自己过去的事,这就是老人的怀旧感,正如梁启超所说的,老年人多回忆过去。碰上这种情况,做子女的最好是耐心听,在老人回忆年轻辉煌时就赞美几句,在老人提及伤感时就多劝慰老人,鼓励他们多享受现实生活。
有时候老年父母有些不合时宜的毛病,子女讨厌他,远离他,他当然感到自卑,感到生活没有乐趣,甚至感到活在世上没有意思。有的老人还有固执的性格,总是固执己见。因为他在社会经历较长,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积累了许多积极的成功的经验,消极的失败的教训,形成了他的一套生活模式,而且总认为他的观点和方法是对的,为了替子女考虑,他也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工作生活。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耐心听老人说完,尽量采纳其中合理部分,不要公开与他顶撞,那样会严重刺伤老人的自尊心。对他不合理的地方耐心向他做些正面说理,态度应诚恳,使老人在自愿的基础上不再坚持那些不符合实际的做法和看法。有时为了家政,子女和老人可能产生隔阂,做子女的要尊重老人,需要与老人沟通以消除误会。化解矛盾要讲究方法,已婚子女不要同时在场,子女态度要诚恳。
●父母也需要赞扬和鼓励
人们往往有种误解,认为老人不是小孩,不需要赞扬。其实每一个人都喜欢被别人赞扬。子女对老年父母所做的每件事都要表示关怀和赞扬,哪怕那件事做得不怎么好,也应找出他好的一点加以赞扬,毕竟父母心中渴望得到子女的认可。
子女要鼓励老人多参加社交活动,参加集体旅游、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这样他们就不会避世孤独,不会把自己闭锁在小圈子里,会更注重自己的体态仪表,通过各种活动,使他们增进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父母老了,子女的关心更不可少,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很重要。有的老人的自尊心格外强,老人退休在家,子女们上班工作,孙辈们入学读书,左邻右舍关门闭户,老人就会感到孤独寂寞,特别是父母丧偶后形单影只,孤独感更是明显。还有老人怀旧感明显,退化感出现。老人最怕孤独,做子女的要多陪老人聊聊天,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除照顾好他们的物质生活外,要更多关心他们感情上的需要,尽量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在他们情绪低落时尽量用高兴的话题去转移他们的情绪。
孝的意义对中国人来说不必多谈,几千年来,无数人已无数次谈论过它。或许过多的言辞并没有什么意义。实际的才是现实的。试着问问自己,你尽了一个子女所能做的了吗多同你的父母谈谈吧,了解他们的心理,他们的需求,他们的一切……不要许多年以后,你仍发出一声叹息:子欲孝而亲不在。
●珍视生命中的亲情
亲情是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感觉到的情感。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之中,我们成长起来。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亲情的温暖。如果你有兄弟姐妹的话,这种感觉或许更直接一些,因为他们和你的心理更接近一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暖暖的、甜甜的亲情,有时像吃腻的某种糖果,不似以前那么美味,我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把亲情看得是那样那样的重要,因为我们有了友情,有了爱情,有了更多的选择,亲情相对它们来说显得有些缺少激情,少了些绚丽。但往往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当你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你自己也成为亲情的激发地时,你会有一种更新的认识,对那个曾给予自己一切的家充满感激。
家庭是亲情关系,出于真情实感的家庭关系是最稳固的。尽到第一个成员应尽的义务而作到“心安”,就能享受到最大的快乐。
亲情,这个充满温馨、甜蜜的字眼,让人欢喜,备感亲切。然而,眼下这个字眼却时不时让人觉得烦心和沉重。
没错,亲情是生活的雨露和阳光。当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父母用亲情和深爱哺育我们长大;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亲情的温暖情怀给我们安慰和新的自信。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亲情,温暖才时时环绕着我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亲情,我们的心灵才有了寄托和归宿。
家庭是任何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单位,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基本组织。传统中国家庭的文化中心是儒家式,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仁作为人的最高德性,既是个人的,又是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当然不限于家庭)。因此,儒家伦理从根本上说是德性伦理,不是规范化的家庭伦理或社会伦理。一切规范,是建立在德性之上的。一个家庭成员,固然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但又是一个德性的存在,只有完成和实现自己的德性,才能建立家庭伦理。德性是一切伦理的基础,而人的德性首先是天即大自然赋予人的道德情感,在家庭关系中则是“亲情”。因此,仁的实现不是从别处,正是从家庭开始的。仁在家庭的表现就是亲情之爱,进而表现为孝。孝的本质是一种原始本真的自然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