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流很不服气地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
“因为你一直维持原来的状态,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继续说道。
小河流惊恐地说:“放弃我现在的样子,蒸发到微风中?不!不!那不是等于自我毁灭吗?”
“微风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汽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还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的本质不会改变。你之所以坚信自己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本质。”
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似乎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也是由微风带着,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汇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化成水蒸气,投入到微风的怀抱之中,奔向它生命中的归宿。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有坦途。当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环境时,要想跨越生命中的障碍,取得某种突破,往往需要一定的魄力,换一种思考模式,积极地转换自身的生存状态。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环境与事物,每个人随时随地可能都需要转换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生存角色、生存意识。如果始终拘泥于一种思考方式、一个固定的位置,就会成为井底之蛙,看不到更广阔的空间,得不到更长远的发展。
有一家公司的主管,在一次培训课上用一幅图诠释了一个人生寓意。
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
主管说:“这是你的舒服区。这个圆圈里面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工作。在这个圆圈里头,人们会觉得自在、安全,远离危险或争端。现在,谁能告诉我,当你跨出这个圈子后,会发生什么?”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一位积极的学员打破沉默:“会害怕。”
另一位说:“会出错。”
这时,主管微笑着说:“当你犯错误了,其结果是什么呢?”
最初回答问题的那名学员大声答道:“我会从中学到东西。”
主管说:“正是,你会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当你离开舒服区以后,你学到了你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你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所以你进步了。”
主管再次转向黑板,在原来那个圈子之外画了个更大的圆圈,还加上些新的东西,如更多的朋友、一座更大的房子,等等。
“如果你老是在自己的舒服区里头打转,你就永远无法扩大你的视野,永远无法学到新的东西。只有当你跨出舒服区以后,你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圆圈变大,你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优秀的人。”主管说道。
人生是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里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的舒服区。如果不走出这个舒服区,人生的圆圈就只能那么大;只有勇敢地跨出自己的舒服区,才能拓展自己的人生,也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无论是面对逆境,还是一直走在坦途之上,只有怀着积极心态的人,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在未来世界的发展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勇于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转换自己的生存状态,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
11.你的路绝不会只有一条
创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需要多种思维模式的共同参与,才能在众多可行的路径中寻找出最佳捷径。
一般人的思维模式,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拾阶而上的,也就是习惯于把思维的触角向前、向上延伸,而忽略了向左、向右、向后、向下的思考路径。
但是,优秀者往往鄙弃这种思考模式。他们喜欢突破传统,他们热衷于灵活思考,所以,他们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玩具 R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在创业之初,由于他灵活的头脑和坚实的努力,使公司的效益一直很好。但是,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公司效益一日不如一日,仓库的产品越积越多。
为此,詹姆斯和员工们想尽了许多改进的办法,但是都不见成效。公司的很多员工见公司的状况一日不如一日,都纷纷作鸟兽散。
面对倒闭的压力,詹姆斯简直有些喘不过气来,整日寝室不安。妻子看到他灰心丧气,便建议他:“你不如先出去旅行几天,释放一下心中的不快,缓解一下压力,说不定过几天公司的事情就会有转机了。”
詹姆斯接受了妻子的建议,开车和妻子来到了海边,他们在海边的一家小旅馆住下。这里风景不错,每天可以观看潮起潮落,欣赏大海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及飞来飞去的海鸥。但詹姆斯却无法忘怀工作上的烦恼,他始终在思考着如何处理公司的积压玩具的问题。
这天中午,正当他终于放心不下公司,准备回去的时候,妻子推了推他说道:“亲爱的,你看那些孩子多可爱,面对如此丑陋的玩具,竟然玩得如此开心。”
詹姆斯顺着妻子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正在争夺一只丑陋无比的玩具,他们奔跑着,打闹着,脸上洋溢着无比快乐的笑容。
此时,詹姆斯头脑中一个念头一闪而过:原来如此丑陋的玩具也能讨得孩子们的欢心啊!
回去以后,詹姆斯立刻将公司的那些玩具都进行了变脸,使他们成了丑陋无比的怪物。同时改进公司的设备,专门生产那些丑陋的玩具。
结果正如詹姆斯所料,玩具极其畅销,公司也因此度过危机,并最终发展壮大。
面对问题,许多人往往容易采取惯性思维模式,也就是总按着常情、常理、常规去想,或是按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顺序去想,比如从前到后、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去想。
这样想问题,容易找准切入点,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效率也会比较高。
但是,对于在变化万千的商场上奋力搏击的人们而言,这样的思维模式却未必奏效。陷入困境中的詹姆斯正是这样,他一开始只是采取惯性的思维模式,想尽各种办法去改进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方针,但却一无所获。直到他转换思路,从玩具本身下手创新,这才赢得了一条发展之路。
时常转换思维模式,寻找另一条创新之路,这是聪明的做法。他们相信,他们脚下的路不会只有一条,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们从不让思维定势束缚住自己的手脚,他们经常会主动地打破思维的框框,给自己一个自由伸展的思维空间。
约翰是一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有所成后,他怀揣着博士文凭去找工作。不料,自信满满的他却到处碰壁,根本无法实现自己高收入、高发展的梦想。
几次碰壁之后,他不由得开始反思,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好吗?按理说,计算机专业是“朝阳”专业,应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啊!可为什么自己就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呢?反复思量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是自己把目标定得太高了。
于是,约翰决定改变思维方式,降低择业标准,从最低层干起。他收起了博士文凭,用一种普通人的身份来到IBM,参加一般员工的应聘。
结果,他被录用了,做了一名普通录入员。这份工作是稍有学历的人都不屑一顾的,而他这位博士却干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没过多久,主管就发现了他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因为一个小小的录入员竟然能看出公司程序中的错误,这是一般录入员所无法比拟的。此时,约翰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主管马上给他安排了一个与本科生对口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主管又发现约翰在这处岗位上依然干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且还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建议。这令主管大感意外,因为这是一般大学生所无法企及的。这时,约翰又拿出了自己的硕士文凭,主管又提升了他。
因为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公司的老总们开始格外地注意观察约翰,发现在这个新岗位上,他的所作所为仍然是一个硕士生所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这一情况再次引起了老总们的注意,甚至惊动了总裁托马斯·沃森,他亲自找约翰谈了一次话。
至此,约翰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博士文凭,并讲述了自己的求职经历。托马斯·沃森此时才恍然大悟,并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约翰的成功,一方面是源于他过人的学识、能力,以及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但最主要的是,他在求职过程中所应用的创新思维,更是深得托马斯·沃森的赏识。因为托马斯·沃森相信,只有创新意识强的人,才能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活力。
约翰在众人皆“进”的情况下,却出乎意料的采取了一种“退”的方式。这种“退”,不是逃避,而是以退为进!前进是为了取得成功,后退也是为了取得成功——只要达到了成功的目的,后退一步又何妨?
思维作为一种灵动的精神活动,它最忌讳的是呆板与教条。任何形式的清规戒律,都会束缚其手脚,使它不能大展所长。想要成长为全新的自己,又何必把自己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思维定势之中呢?
我们应该用一种大的视野、一种鸟瞰全局的胸怀来看待职场和商场;用一种灵活多变的形式、一种随机应变的智慧去分析判断问题。该进则勇往直前,绝不畏首畏尾;该后退时就果断撤退,绝不拖泥带水!
总之,不管用哪种方式,走哪一条路,只要你最终解决了问题,它就是最好的方式,最正确的路!记住,办法绝不会只有一个,脚下的路也绝不会只有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