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对于生活的突然变故,他试着用各种方法去安慰自己。但这都无法平缓他肉体和精神的伤痛。
人生的转机往往只是在于一次偶然。有一次,他的车正穿行在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克里斯朵夫·李维静静地望着窗外的风景,美丽的景色不能再唤起他对生活的激情,他的心依然沉寂在这次灾难的痛苦中。突然,他注意到:每当车子即将行驶到无路的关头,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前方转弯”。警示文字赫然在目,而拐过每一道弯之后,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地,风景可能比原先更好看。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在他面前变换的是一幅幅不同的风景。“前方转弯”的指示牌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眼睛,这也渐渐地叩醒了他的心扉。他对现在生活的感悟突然有了一种灵感:原来,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他恍然大悟:自己之所以沉沦,只是不知道转弯而已。
从此,他以轮椅代步。根据自己对影视的了解,他开始当起了导演。他的这种改变也改变了他的生活:他首席执导的影片就荣获了金球奖;他还用牙关紧咬着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他的第一部书一问世就进入了畅销书排行榜;与此同时,他创立了一所瘫痪病人教育资源中心,并当选为全身瘫痪协会理事长。他还四处奔走,举办演讲会,为残障人的福利事业筹募善款,成了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又恢复了原先的对生活的那种激情。
克里斯朵夫·李维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位演员,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做导演,当作家,并成了一名慈善大使。原来,当不幸降临的时侯,并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你该转弯了!”
学会转弯也是人生的智慧,因为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也是转机;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路随心宽,换一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峰回路转。
庄则栋是我国的乒乓名将,在一次国际的比赛中,他的对手是一个日本人。在此之前,庄则栋曾在三次比赛中都输给了他。这次,要想赢对手,这种可能性太小了。但这次比赛与往日不同的是:此次比赛涉及到与日本的外交,他被更多的人给予关注,周恩来亲自过问。对于这场比赛,就连庄则栋自己也没信心,因为日本人把他的特点都研究透了,比赛必败无疑。
所有的人都以为庄不可能战胜对手,但就在比赛之前的一个小时,容国团的一席话启发了庄则栋:“ 日本人把你的特点都研究透了,那么我们就不用优点和他打,我们用你的缺点对付你的对手。他们只会研究你的优点,对你的缺点是一无所知的。”
有了容国团的这番话,庄则栋在比赛中以三比零的绝对优势战胜对手。日本人很是疑惑:就在三个月前还是自己手下的败将,为何现在自己在他面前却变得不堪一击了。
因此,生活中总有许多限制。每当遇到一件事,已无法解决时,也许你可以停下脚步,暂时地想一想是否有转折的空间,或许换种方法,换条路走,事情就会简单点。如果在那一刻想不到这些,就会一味地在原地踏步或绕圈,让自己一直陷在痛苦的深渊中。
有一种叫马嘉鱼的,平时生活在深海中,但到它产卵时,就随着海潮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坠,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陷入竹帘孔中为渔人所获。因此,不会转弯的往往只有死路一条。
可见,行不通时,只要转了个弯,就会轻松绕过困难,能成功地到达终点。转弯不是在逃避。做一件事失败了就转做别的话,也许就有人说这人没有毅力。其实东方不亮西方亮,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因循守旧的继续失败。转弯是为了寻找更好成功的道路,并不是逃避,更不是没有毅力。当你失败时,如果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学会转弯,又何尝不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风光呢?
9.学会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的故事源于《论语》:说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概括成“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会一件东西后,就可以用灵活地在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运用。
一个人掌握了某一事物的规律或知识,就能够以此类推,了解并掌握其他同类的事物。清代人也有:“使吾辈举事,能事事如此,便是圣贤一路上人,要当触类旁通耳”一说。所谓触类旁通,是指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或相类似的其他事物。因此,可以这样说,能够触类旁通的人一定会举一反三。只有真正掌握了别人教给自己的东西,才算是真的学会了知识技能,否则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一座山上有两个道观,他们各是不同的派别。每天早上,两个道观分别派一个小道士到山下的市场买一些用的东西。他们两个出门时总能碰面,于是,两个人经常暗地比试彼此的灵性。
有一天,一个小道士问另一个:“你到哪里去?”
“师傅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另一个回答。
问话的小道士不知如何应答。他回到道观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你问他‘师傅没说,你到哪里去?’这样就可以击败他了。”小道士听完点头称是。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另外一个小道士,满怀信心地问:“你到哪里去?”
没想到这个小道士这次回答道:“想到哪里去我就往哪里去。”
提问的小道士一时语塞,又败下阵来。
小道士回到道观,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地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你没有想,你到哪里去’嘛!”小道士听了以后,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能够胜利。
第三天,遇到那个小道士又问道:“你到哪里去?”
“我到市场去。”另一个答道。这个小道士又无言以对。他的师父再次听了小道士的遭遇之后,只能无奈地感叹道:“举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从两个或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属性的事实出发,推出其中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已经具有的其他属性的思维方法,是一个人灵气的外展。在解决问题时具有很大的指引作用。
哈格里沃斯因为看到了碰倒的纺车,经过思考,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同样的,在奥地利有一位名叫奥恩布鲁格的执业医生。有一次,他不能判断病人的胸腔是否积满了脓水。后来,他看见经营酒业的父亲用手指关节敲叩盛酒的木桶,根据不同的声音估计桶中酒的藏量,从而发明了“叩诊”这一医疗方法。施温发现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核,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和改造蒸汽机,都离不开触类旁通的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直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给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更大的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群在刚创业的时候,他发明了一种电子打火枪,它是一种很好的产品,但苦于没有销路。后来,他决定参加广交会,希望借这个平台来打开销路。然而,在那么大的一个展销会上,怎么才能够引起买家的注意呢?突然间,他迸发出一股灵气,他想起了中国茅台酒打入国际市场的故事:
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无人问津。最后一天,销售员干脆将茅台酒往大厅里一摔,顿时酒香扑鼻,吸引了众多客商和评委,并重新评选,将茅台酒评为国际金奖。
这个故事启发了他的思路:他左手拿一支喷火枪,右手拿一支脉冲枪,“啦啦啦,啪啪啪”地示范起来,幽默的举止与产品的示范,立即吸引了众多客商,电子打火枪由此一炮叫响。茅理群的成功突破,就在于他在关键时刻能够举一反三,是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的结果。
天文学家开普勒说:“类比是我最可靠的老师。”哲学家康德说:“每当理性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我们前进。”类比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对新事物的有更深的认识或创造新事物,首先得有对“相似性”敏感的直觉;当要创造某一事物而又思路枯竭的时候,就可通过类比直接寻找创造对象的对应物,这样便可以激发自己的灵感,在不经意间给你带来惊喜。
一个人要活出最好的自己,在每天遇到的一些事情中就要懂得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就是一个人灵气的外展,一个有灵气的人思考模式就像细胞分裂似的由此及彼,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鲜的东西。
10.改变生存状态
人生不可能有坦途,当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环境时,要想跨越生命中的障碍,取得某种突破,往往需要一定的魄力,换一种思考模式,积极地转换自身的生存状态。
有一条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
可以,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河水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颓丧地自言自语道:“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
这时候,沙漠低沉的声音响了起来:“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