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300000005

第5章 荆公非凡的少年路(4)

孟子的一句名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成了王安石的座右铭。也就是说,只要认定是正确的道理,就是有千万人反对,我也要坚持。正是这句名言,成了王安石日后变法时的精神支柱。

这一时期的经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在《忆昨诗示诸外弟》诗中,他这样写道:

旼天一朝畀以祸,先子泯没予谁依?

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曦。

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

王益去世后并没有按照一般的习俗把遗体运回老家临川安葬,而是暂时停厝于江宁,直至九年后才正式安葬于牛首山。据说安葬于江宁是王益临死前的遗嘱,因此王益死后王家人还是继续留在了此地。从此江宁成为了王安石的第二故乡,最终也将会成为他的魂归之处。

历史上任何伟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时代召唤和运气,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毅力,王安石就是这样一种具备坚定意志的人,因此他具备成为伟人的必要条件。王益去世后,王安石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从丧父之痛中摆脱出来,但是他明白,人死难以复生,活着的人仍然要活下去,而自己已然成年,就必须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让这个遭受无情打击的家庭不仅能生存下去,而且要比以前更好。王安石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定下了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要实现这个志向就必须从政,而对王安石这种已无背景的人来说从政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其实在王益去世前,王安石就已经决定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王益的突然去世不得不让他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因为时间上的耽搁加上他也要为父守孝,因此王安石必须要等待下一次的科举考试,时间是三年后。在这三年中,王安石的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感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上。此时的王安石不仅是要实现自己的报复,还要继承父亲的遗志,肩负振兴家族的使命,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把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家庭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多年的积累似乎正在等待着三年后的爆发。

在为父守丧的时期,21岁的王安石与两个哥哥王安仁、王安道一起进入了太学,王安石兄弟在当时的国家最高学府里学到了很多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在这段时期王安石还结识了一个朋友,此人名叫李通叔,字不疑,福建人。在太学诸生中,王安石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有着君子风度的人,在和他继续接触后,王安石认为其言也堪称君子,于是他想与这个容也君子、言也君子的人交朋友。李通叔也对这个小自己七岁却才气横飞的年轻人颇为欣赏,两人很快就成了朋友。王安石还曾做《太阿》一诗赠与李,李亦作《双松》一诗回赠王安石,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王安石在回忆与李通叔的交往时曾说过:“自予之得叔通,然后知圣人户庭可策而入也。”可见王安石对李通叔的为人和文采都是十分推崇的。但是李通叔却在太学的选拔考试中惨遭淘汰,在回乡途中乘船至建溪时因溪水暴涨不幸船翻遇难,时年28岁。惊闻此噩耗的王安石悲痛异常,他提笔写下了《李通叔哀辞(并序)》一文。

文章较为详细的回忆了他与李通叔的相识与相交,对李通叔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他写道:

我思古人兮维友之求,燕处日讲兮行相为谋。相翼以进兮相持以修,要归于道兮不入于尤。卒圣若贤兮其本则然,我无以是兮甚惧以忧。猗嗟吾子兮畜德挟材,杰然自如兮不群庸游。考讲六艺兮造穷微深,匪富贵慕兮匪贱穷羞。曰予既逢兮朝夕其旁,仁义之光兮忠信之陬。邪志荡夷兮正气独完,吾子赐我兮于安以畴。尚曰子兴兮羽仪于世,吾君德泽此兮淳漓固偷。孰神不兮陨子于溪,子生适然兮欲谁仇?所嗟存者兮志孤道辽,子之不就兮一朝而休。死不以所兮谁得子尸?谁衤遂于棺兮谁坎于丘?予欲恸哭兮子岂有闻?子不可作兮予生之愁。

这篇悼词文笔流畅,真情流露,令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此时王安石所承受的丧友之痛,不禁感叹天妒英才!

好友的突然离世让王安石很是苦闷了一阵,但是他仍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他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自己,他也将迎来生命中的第二个大的转折。

1041年,大宋仁宗庆历元年。王安石三年孝满,决定进京赶考。1042年,王安石又一次来到了京城——开封。至此踏上了施展抱负的第一步。当时王安石投宿在庆远客栈,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来应试的举子。客栈里面到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读书人。望着这些陌生的面孔,王安石心里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天,王安石正在房内温习功课,突然被隔壁的谈话吸引住了。说话者虽语气平和,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特有的沉毅与坚定。这个人也许真的是个有见地的人,王安石想,我得会他一会。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又有一丝的犹豫,这样似乎有点冒昧,也许是因为文人间那种惺惺相惜,立刻把犹豫压制了下去。他想:“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于是敲开了对方的门,他在诧异的目光当中看到了那个人。只见他也是二十多岁,面庞消瘦,但目光却炯炯有神,王安石朝屋里的人做了个揖,道:“在下王安石,刚才在房里听到阁下的高谈,甚合我意,故而唐突前来,想结识兄台。”那人缓缓地站了起来,面带微笑的说道:“在下曾巩,今日能有幸认识安石兄,幸会幸会!”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促膝长谈。

曾巩虽然满腹经纶,却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朝廷的赏识,所以曾巩只能黯然离开了京城,但是他与王安石之间的友情却继续保存了下来。在与王安石相识之后,曾巩阅读了多篇王安石的文章,他读过之后大感钦佩,深感王安石是个可塑之才,颇有点相见恨晚的味道。曾巩对这个年轻人的文采大加赞扬,甚至把他与唐代著名的两位诗人韩愈、孟郊类比,所以就把王安石的文章介绍给了当时已经声名显赫的文化界泰斗欧阳修。欧阳修比王安石大14岁,中进士后也在地方干过几年,当时为集贤院校理。

宋时设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称为三馆,又名馆阁,任务是掌理秘书图籍,类似于国家图书馆兼国家博物馆,苏轼后来就曾在史馆担任过一些职务。

所谓集贤院,顾名思义,在里面的基本都是一些颇具贤才德能的人。可以说,集贤院是中低级官员们通往高层的一个阶梯。所以,在集贤院工作又称清要之路,虽然很清闲,但是很重要。集贤院最高长官称大学士,由宰相兼职,下设学士、直学士、修撰、校理等不同工作岗位。欧阳修当时主要是负责校理,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编辑,其实也就是对书中的某些错误之处进行一些校对和整理。

欧阳修慧眼识英雄,看了王安石的文章,大为赞叹,欣赏之余,还亲笔把王安石的几篇文章抄了下来,慢慢品读。

欧阳修在当时颇具名气,能让这位大文学家钦佩的人在当时并不多见。可见王安石在文学上的造诣却非同凡响。不管怎么说,以欧阳修当时在文化界的地位,经他的肯定,当时人皆以为王安石必得状元。

这一年,王安石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当时的考试,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难度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有举人才有资格进京考试。一次进京考试的全国举人大约有两三万人。考取的,就是进士,当时全国每三年只取进士四百名左右,做了进士,就有机会做官,那就意味着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些其实是大多数读书人所向往的,没有人不想来拼一把。

当时宋朝的考试制度非常严格,凡是涉及到考试的一些主要大臣都要被关50天禁闭,批阅时看不到考生姓名,为了防止有人认出字体,阅卷前,所有试卷都另找人重抄一遍,然后再评定档次。如果没有人作弊的话,结果还是相当可信。

王安石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心无旁骛,加上他本身所具有的才学,他的试卷答得相当出色。主考官读了王安石的文章,也是交口称赞,当时就内定了第一名非他莫属。

王安石的文章交给皇帝审阅的时候,是排第一的。如果不出意外,王安石就是状元。当时的状元每三年全国才会有一个,可见能做状元者必定是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之人。

放榜的时候,王安石并没有像其他考生一样挤去看榜,而是静静的坐在客栈里读书。榜出来后,王安石却是第四名,没有当上状元。

对外说的原因很简单,当考官们把已经排好名次的前十名考卷进呈给仁宗皇帝时,王安石排第一,王珪(音归,同圭,美玉,故人亦称王珪为玉相公)第二,韩绛第三,杨寘(音置,同置)第四。但因王安石赋中有“孺子其朋”一语,惹得仁宗大不高兴,至于仁宗为什么不喜欢“孺子其朋”四个字,野史正史各有猜测,再加上仁宗也不喜欢王安石冷峻峭拔的文风,所以向下压了压,和第四名调了个个,让杨寘当了状元。

据记载,杨寘是当时的知制诰杨察的弟弟。知制诰,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可以看到很多内部文件。

杨察偷看到送上来的卷子中,他弟弟杨寘排第四名,就提前派人密报给杨寘,参看黄色封皮书的内容。据野史记载,仁宗皇帝取杨寘为状元,是因为曹皇后看中了杨寘,想要招为侄女婿,不然为什么不取第二名王珪作状元,而独独挑到了第四名呢。

当王安石得知自己并没有拿到状元以后,反应简单而冷静,他对曾巩说:“状元不状元的无所谓,历朝历代,也有很多状元,但真正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又有几人?”此后王安石再也没有对别人提过状元的事情。“然荆公生平未尝略语曾考中状元,其气量高大,视科第为何等事耶。”因为王安石知道,其实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一定要争得头魁,而是自己的能力和进取精神,能把自己的毕生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至于那些虚名,有了更好,没有,也不必强求。

这次考试的状元杨寘,榜眼王珪,探花韩绛,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了王安石的朋友,对变法多少都有些帮助。韩绛和韩维是仕宦子弟,外祖父王旦是真宗朝宰相,父亲韩亿是仁宗景祐间副宰相,当时韩绛韩维和韩缜合称“三韩”,经常与梅尧臣、欧阳修等人谈诗论赋,皆有才子之名。韩缜也是本年进士,后来在神宗朝做到了枢密院使。

对王安石影响较大的是韩绛、韩维,韩绛进士及第后,对王珪等人的态度都很一般,唯独佩服王安石,认为王安石有经天纬地之才。韩维、韩绛做过太子赵顼的伴读,兄弟两人经常在赵顼面前提起王安石,并介绍王安石的文章给赵顼看。赵顼看了王安石的文章,对王安石的文风和观点都很佩服,曾提出要提拔王安石到京城来陪自己读书,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事一直被搁浅。后来赵顼当了皇帝,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王安石。

可惜的是,到后来韩维反对王安石变法,只有韩绛一力支持王安石,兄弟俩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顺便提一下,这一年的进士中还有一个并不为许多人所知晓的人----黄庶,知道他的人肯定没几个,但他儿子名气非常响,这就是黄庭坚。当时还有一个进士——吴充,后来成了王安石的儿女亲家。

在当时,有了功名的人往往受到豪门大族的青睐,他们往往采取联姻的方式来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势力。比如状元杨寘被仁宗曹皇后看中之后,由她做媒,把娘家真定王府的侄女嫁给了他。据传,王安石也被当朝老宰相吕夷简看中,派人请王安石到家里吃晚饭谈话,王安石深知其意,但因为已和吴家表妹定下了亲,所以没有上吕府,由此得罪了吕夷简的儿子吕公著、吕公弼兄弟俩。

不论怎样,王安石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第一个目标。当时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似乎庆幸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对自己、对父亲、对家族有了个交代。但是随即他的表情又慢慢的严肃起来,他明白自己将踏上一个全新的人生旅程,在旅程中各种各样从未经历过的惊喜、困难都将随之而来,而自己真的准备好了吗?

同类推荐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张居正评传

    张居正评传

    ,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时光之翼:百年泪

    时光之翼:百年泪

    几个十六岁的少年,来到了明朝末年被误认为是刺客!却又正巧赶上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他们又被莫名其妙的放了出来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巫师设计的这个美丽的巫师和这几个少年打了一个赌:七年之后,如果还能有一个人活着,那你们就可以全部回去,但如果你们都死了,就永远呆在明朝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君临天下为红颜

    君临天下为红颜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本以为自己还在睡梦之中,忽然一个肥婆将自己‘叫’醒。妈妈呀,不会吧?这样也能穿?!穿就穿嘛,竟然自己要被卖身?!天啊,这到底是哪啊?!想让姐姐屈服,没门!一场歌舞,一段邂逅,一个玩笑,一次意外,两个人就这样牵缠在了一起。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面对爱情,面对权利的纷争,她与他能否再次重逢?历经挫折后,她与他的爱情是否依旧?
  •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通过对黄如论的描写和评述,为我们揭示出了一条真正能通向成功的经商之道。黄如论出身寒门又无靠山,为何能在不可胜数的民营企业家中脱颖而出?他的企业为什么能持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什么经历那么多风浪他都能越做越强?他为什么能多次名列“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的榜首?书中写得很实在也很清楚。黄如论的这种经商之道,如王朝柱评述的那样,它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当代世界经营管理与文明发展的新鲜经验,更是在他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和验证的。
  • 农门贵女傻丈夫

    农门贵女傻丈夫

    江九月穿越了,穿到了一处绿树成荫的小山村。破屋烂墙,没油没粮,有个老娘,病的!才醒过神来,上山采药却采来一个长相过的去智商不过关的男人!怎么办?清泉眸光湛湛:我饿——九月一指木柴:劈一捆柴换一碗饭,去。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不就是破屋烂墙没油没粮吗?好!且看她一双巧手如何创业发家,带着母亲走上康庄大道,栽好梧桐树等个金夫婿!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梧桐树没有引来金凤凰,反而引来一群如狼似虎的亲戚和凶恶威武的大汉!大汉:混账,你居然敢让我家主子给你干活?九月昂首:不劳动的人没有吃饭的资格。大汉:你这个女人心机深沉,放长线钓大鱼,你到底给主子施了什么妖法,让他呆在这里不离开?九月瞪大眼:冤枉!我可是受害人,分明是他先赖上我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梦里

    梦里

    梦里的他,她,它还是他们原来都只是我的假想?我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迷失在这不真实的世界里再也回不去了。那么我也该明白:我,是不应该对着一切有所动情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才对。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