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300000005

第5章 荆公非凡的少年路(4)

孟子的一句名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成了王安石的座右铭。也就是说,只要认定是正确的道理,就是有千万人反对,我也要坚持。正是这句名言,成了王安石日后变法时的精神支柱。

这一时期的经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在《忆昨诗示诸外弟》诗中,他这样写道:

旼天一朝畀以祸,先子泯没予谁依?

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曦。

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

王益去世后并没有按照一般的习俗把遗体运回老家临川安葬,而是暂时停厝于江宁,直至九年后才正式安葬于牛首山。据说安葬于江宁是王益临死前的遗嘱,因此王益死后王家人还是继续留在了此地。从此江宁成为了王安石的第二故乡,最终也将会成为他的魂归之处。

历史上任何伟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时代召唤和运气,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毅力,王安石就是这样一种具备坚定意志的人,因此他具备成为伟人的必要条件。王益去世后,王安石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从丧父之痛中摆脱出来,但是他明白,人死难以复生,活着的人仍然要活下去,而自己已然成年,就必须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让这个遭受无情打击的家庭不仅能生存下去,而且要比以前更好。王安石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定下了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要实现这个志向就必须从政,而对王安石这种已无背景的人来说从政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其实在王益去世前,王安石就已经决定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王益的突然去世不得不让他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因为时间上的耽搁加上他也要为父守孝,因此王安石必须要等待下一次的科举考试,时间是三年后。在这三年中,王安石的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感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上。此时的王安石不仅是要实现自己的报复,还要继承父亲的遗志,肩负振兴家族的使命,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把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家庭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多年的积累似乎正在等待着三年后的爆发。

在为父守丧的时期,21岁的王安石与两个哥哥王安仁、王安道一起进入了太学,王安石兄弟在当时的国家最高学府里学到了很多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在这段时期王安石还结识了一个朋友,此人名叫李通叔,字不疑,福建人。在太学诸生中,王安石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有着君子风度的人,在和他继续接触后,王安石认为其言也堪称君子,于是他想与这个容也君子、言也君子的人交朋友。李通叔也对这个小自己七岁却才气横飞的年轻人颇为欣赏,两人很快就成了朋友。王安石还曾做《太阿》一诗赠与李,李亦作《双松》一诗回赠王安石,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王安石在回忆与李通叔的交往时曾说过:“自予之得叔通,然后知圣人户庭可策而入也。”可见王安石对李通叔的为人和文采都是十分推崇的。但是李通叔却在太学的选拔考试中惨遭淘汰,在回乡途中乘船至建溪时因溪水暴涨不幸船翻遇难,时年28岁。惊闻此噩耗的王安石悲痛异常,他提笔写下了《李通叔哀辞(并序)》一文。

文章较为详细的回忆了他与李通叔的相识与相交,对李通叔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他写道:

我思古人兮维友之求,燕处日讲兮行相为谋。相翼以进兮相持以修,要归于道兮不入于尤。卒圣若贤兮其本则然,我无以是兮甚惧以忧。猗嗟吾子兮畜德挟材,杰然自如兮不群庸游。考讲六艺兮造穷微深,匪富贵慕兮匪贱穷羞。曰予既逢兮朝夕其旁,仁义之光兮忠信之陬。邪志荡夷兮正气独完,吾子赐我兮于安以畴。尚曰子兴兮羽仪于世,吾君德泽此兮淳漓固偷。孰神不兮陨子于溪,子生适然兮欲谁仇?所嗟存者兮志孤道辽,子之不就兮一朝而休。死不以所兮谁得子尸?谁衤遂于棺兮谁坎于丘?予欲恸哭兮子岂有闻?子不可作兮予生之愁。

这篇悼词文笔流畅,真情流露,令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此时王安石所承受的丧友之痛,不禁感叹天妒英才!

好友的突然离世让王安石很是苦闷了一阵,但是他仍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他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自己,他也将迎来生命中的第二个大的转折。

1041年,大宋仁宗庆历元年。王安石三年孝满,决定进京赶考。1042年,王安石又一次来到了京城——开封。至此踏上了施展抱负的第一步。当时王安石投宿在庆远客栈,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来应试的举子。客栈里面到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读书人。望着这些陌生的面孔,王安石心里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天,王安石正在房内温习功课,突然被隔壁的谈话吸引住了。说话者虽语气平和,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特有的沉毅与坚定。这个人也许真的是个有见地的人,王安石想,我得会他一会。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又有一丝的犹豫,这样似乎有点冒昧,也许是因为文人间那种惺惺相惜,立刻把犹豫压制了下去。他想:“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于是敲开了对方的门,他在诧异的目光当中看到了那个人。只见他也是二十多岁,面庞消瘦,但目光却炯炯有神,王安石朝屋里的人做了个揖,道:“在下王安石,刚才在房里听到阁下的高谈,甚合我意,故而唐突前来,想结识兄台。”那人缓缓地站了起来,面带微笑的说道:“在下曾巩,今日能有幸认识安石兄,幸会幸会!”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促膝长谈。

曾巩虽然满腹经纶,却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朝廷的赏识,所以曾巩只能黯然离开了京城,但是他与王安石之间的友情却继续保存了下来。在与王安石相识之后,曾巩阅读了多篇王安石的文章,他读过之后大感钦佩,深感王安石是个可塑之才,颇有点相见恨晚的味道。曾巩对这个年轻人的文采大加赞扬,甚至把他与唐代著名的两位诗人韩愈、孟郊类比,所以就把王安石的文章介绍给了当时已经声名显赫的文化界泰斗欧阳修。欧阳修比王安石大14岁,中进士后也在地方干过几年,当时为集贤院校理。

宋时设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称为三馆,又名馆阁,任务是掌理秘书图籍,类似于国家图书馆兼国家博物馆,苏轼后来就曾在史馆担任过一些职务。

所谓集贤院,顾名思义,在里面的基本都是一些颇具贤才德能的人。可以说,集贤院是中低级官员们通往高层的一个阶梯。所以,在集贤院工作又称清要之路,虽然很清闲,但是很重要。集贤院最高长官称大学士,由宰相兼职,下设学士、直学士、修撰、校理等不同工作岗位。欧阳修当时主要是负责校理,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编辑,其实也就是对书中的某些错误之处进行一些校对和整理。

欧阳修慧眼识英雄,看了王安石的文章,大为赞叹,欣赏之余,还亲笔把王安石的几篇文章抄了下来,慢慢品读。

欧阳修在当时颇具名气,能让这位大文学家钦佩的人在当时并不多见。可见王安石在文学上的造诣却非同凡响。不管怎么说,以欧阳修当时在文化界的地位,经他的肯定,当时人皆以为王安石必得状元。

这一年,王安石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当时的考试,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难度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有举人才有资格进京考试。一次进京考试的全国举人大约有两三万人。考取的,就是进士,当时全国每三年只取进士四百名左右,做了进士,就有机会做官,那就意味着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些其实是大多数读书人所向往的,没有人不想来拼一把。

当时宋朝的考试制度非常严格,凡是涉及到考试的一些主要大臣都要被关50天禁闭,批阅时看不到考生姓名,为了防止有人认出字体,阅卷前,所有试卷都另找人重抄一遍,然后再评定档次。如果没有人作弊的话,结果还是相当可信。

王安石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心无旁骛,加上他本身所具有的才学,他的试卷答得相当出色。主考官读了王安石的文章,也是交口称赞,当时就内定了第一名非他莫属。

王安石的文章交给皇帝审阅的时候,是排第一的。如果不出意外,王安石就是状元。当时的状元每三年全国才会有一个,可见能做状元者必定是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之人。

放榜的时候,王安石并没有像其他考生一样挤去看榜,而是静静的坐在客栈里读书。榜出来后,王安石却是第四名,没有当上状元。

对外说的原因很简单,当考官们把已经排好名次的前十名考卷进呈给仁宗皇帝时,王安石排第一,王珪(音归,同圭,美玉,故人亦称王珪为玉相公)第二,韩绛第三,杨寘(音置,同置)第四。但因王安石赋中有“孺子其朋”一语,惹得仁宗大不高兴,至于仁宗为什么不喜欢“孺子其朋”四个字,野史正史各有猜测,再加上仁宗也不喜欢王安石冷峻峭拔的文风,所以向下压了压,和第四名调了个个,让杨寘当了状元。

据记载,杨寘是当时的知制诰杨察的弟弟。知制诰,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可以看到很多内部文件。

杨察偷看到送上来的卷子中,他弟弟杨寘排第四名,就提前派人密报给杨寘,参看黄色封皮书的内容。据野史记载,仁宗皇帝取杨寘为状元,是因为曹皇后看中了杨寘,想要招为侄女婿,不然为什么不取第二名王珪作状元,而独独挑到了第四名呢。

当王安石得知自己并没有拿到状元以后,反应简单而冷静,他对曾巩说:“状元不状元的无所谓,历朝历代,也有很多状元,但真正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又有几人?”此后王安石再也没有对别人提过状元的事情。“然荆公生平未尝略语曾考中状元,其气量高大,视科第为何等事耶。”因为王安石知道,其实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一定要争得头魁,而是自己的能力和进取精神,能把自己的毕生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至于那些虚名,有了更好,没有,也不必强求。

这次考试的状元杨寘,榜眼王珪,探花韩绛,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了王安石的朋友,对变法多少都有些帮助。韩绛和韩维是仕宦子弟,外祖父王旦是真宗朝宰相,父亲韩亿是仁宗景祐间副宰相,当时韩绛韩维和韩缜合称“三韩”,经常与梅尧臣、欧阳修等人谈诗论赋,皆有才子之名。韩缜也是本年进士,后来在神宗朝做到了枢密院使。

对王安石影响较大的是韩绛、韩维,韩绛进士及第后,对王珪等人的态度都很一般,唯独佩服王安石,认为王安石有经天纬地之才。韩维、韩绛做过太子赵顼的伴读,兄弟两人经常在赵顼面前提起王安石,并介绍王安石的文章给赵顼看。赵顼看了王安石的文章,对王安石的文风和观点都很佩服,曾提出要提拔王安石到京城来陪自己读书,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事一直被搁浅。后来赵顼当了皇帝,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王安石。

可惜的是,到后来韩维反对王安石变法,只有韩绛一力支持王安石,兄弟俩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顺便提一下,这一年的进士中还有一个并不为许多人所知晓的人----黄庶,知道他的人肯定没几个,但他儿子名气非常响,这就是黄庭坚。当时还有一个进士——吴充,后来成了王安石的儿女亲家。

在当时,有了功名的人往往受到豪门大族的青睐,他们往往采取联姻的方式来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势力。比如状元杨寘被仁宗曹皇后看中之后,由她做媒,把娘家真定王府的侄女嫁给了他。据传,王安石也被当朝老宰相吕夷简看中,派人请王安石到家里吃晚饭谈话,王安石深知其意,但因为已和吴家表妹定下了亲,所以没有上吕府,由此得罪了吕夷简的儿子吕公著、吕公弼兄弟俩。

不论怎样,王安石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第一个目标。当时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似乎庆幸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对自己、对父亲、对家族有了个交代。但是随即他的表情又慢慢的严肃起来,他明白自己将踏上一个全新的人生旅程,在旅程中各种各样从未经历过的惊喜、困难都将随之而来,而自己真的准备好了吗?

同类推荐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热门推荐
  • 回门礼

    回门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囊括顶级企业家的管理智慧,汇聚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思想。揭露管理学神奇的定律,让管理不再难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考零分作文精选大全

    高考零分作文精选大全

    从这些年流传出的零分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愤世嫉俗型。此类作文切合题意,但是思想消极、偏激。它常常以激烈的言辞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上各种现象的不满。二是玩世不恭、恶搞型。这些作者才华横溢,但却违背了出题人的意愿,它常常以调侃社会、调侃高考为乐,本着娱乐至上的大无畏精神将“严肃”的高考活动戏弄一番。三是挑战高考型。四是严重跑题型。此类作文文采飞扬,言辞犀利,但却严重地跑题。无论是以上四类中哪一种类型的零分作文,都普遍反映出现在的学生因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产生的逃避态度和抵触情绪,并致使他们不能从容应战。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完善。
  •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富人有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给富人带来光环,让他们在常人的眼中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幸运。富人为什么会富?富人凭什么富?富人有什么?富人拥有的东西你一样可以拥有,你同样也可以成为富人。
  • 神医萌宠

    神医萌宠

    ~姊妹篇《神医弃女》火热连载中~她,是身怀异宝,医术无双的神农后裔,他,是俊美无铸,却离奇失明,腹黑的隐世王爷。异世穿越,她成了一个被家族背弃的小废物。逆天召唤、禁忌魔法,她一朝崛起,锋芒乍现,睥睨诸强。当轻狂撞上腹黑,天才杠上妖孽,那一刻,世界,为之战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蔚蓝攻略

    蔚蓝攻略

    在这片蔚蓝色的大陆上,天外来客任杰,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化解身边的一场场危机,破奇案、夺异宝、入神宫···一步一步成为大陆上超凡入神的强者,最终缔造出蔚蓝大陆上第五篇神话传说。
  •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作者从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五个层面逐级展开,为国内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项目、采购等部门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是一部使精细化管理得以有效落实的工具书。本书不仅适合企业高层管理者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培训师、咨询师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 穿越之重新长大:迷你小皇妃

    穿越之重新长大:迷你小皇妃

    被暗恋男友的女同学推一把,她跌到山下臭水沟华丽丽的穿越了……太子失踪了,五岁她变成楚国的假大王,亲了蓝将军的脸,牵了小尚书的小手,搅得七皇子休妾休妻,全皇宫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