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22岁的王安石考中了进士,被派到扬州做淮南判官。他在官署里,除了办公事以外,就是埋头学习,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牺牲了。有时,他读书一直读到天快亮了,实在支持不住,才稍微休息一下,睡上一两个小时。而后,便匆匆起床,胡乱穿上衣服,就到府里去办公,常常连脸都顾不上洗。因此,人们总见他蓬首垢面,一副奇形怪状的模样。当时,担任扬州知府的是韩琦,他见这个科第出身的属官,如此不修边幅,放浪形骸,就怀疑他夜间饮酒过度,不务正业。日后,韩琦得知王安石所以衣冠不整,形容憔悴,是因为通宵达旦苦读的缘故,心中大为惊奇,从此,便对王安石格外的看重了,并且逢人就夸奖他。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改任鄞县知县。他一到职,就给自己订了个规矩:一周中拿出两天的时间集中处理公务,其余的全部用在读书和写作上面。他非常勤快,为了多读一些书,不仅忘记了休息、睡眠,就连吃饭的功夫也常常被挤占去了。每当他得到一本新书,就不分昼夜,专心致志地去诵读,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王安石平常最爱吃羊头歛,家里人在他看书的时候就送给他,他就一边看书,一边随手抓羊头歛胡乱往嘴里塞,连用筷子的功夫都没有。有时吃得太多了,他也不觉得,以致每每因为吃羊头歛而发生肠胃病。
鄞县有个书院,王安石有空也常到那里走走,去督促学生们研究学问。当时,他的一个外甥也在这个书院学习,但是这个孩子生性懒惰,不好读书,所以最怕王安石到书院里来。不过,这外甥很摸舅父的底,他得知王安石最爱读书,只要有书看,便什么都顾不得了。于是,他想了很多办法,去搜求新书,送给王安石看。王安石得书之后,如获至宝,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从此他便只顾看书,很少去书院里了。王安石满以为外甥送书给他,是尊敬他的一种表现,哪里知道外甥这样做,是别有一番用心啊!
王安石读书好追求字眼,即使是一些难懂的古字,他也总要弄个明白。他的这个特长,是远近都是出了名的。一次,扬州知府韩琦接到一封书信,信中多用古字,韩琦和他的属下都看不懂。当时王安石已离开那里了,韩琦很无奈,便笑着对他的部下说:“可惜王安石不在这里了,他倒是颇识些古字、难字的!”后来,王安石经过潜心的研究,还专门写出了一部《字说》流传一时呢。
王安石波澜群书,成效十分显著。多年来,他不仅钻研了大量经史典籍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著作,同时还研究了佛学和道学。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使王安石的眼界越来越宽阔,学问越来越深博了。
人们常常把诗句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个字,叫做“诗眼”或“句中眼”,意思是说那句话就好像画的一条龙,而那个字正是龙的眼睛。“诗眼”在诗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用好了,就如同“画龙点睛”一样,可以使诗中的形象一下子变得活起来。“诗眼”是格律诗产生后才普遍出现的。一首格调严谨、节奏和谐、形式短小的格律诗,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就得下功夫锤炼字句,于是便产生了所谓“诗眼”。
王安石作诗是很注意炼字的,他的诗中有不少被人们称赞不绝的“诗眼”。
有一次,王安石乘船停泊在长江北岸的瓜洲,这里跟京口相对。他要往南岸自己在金陵的住处钟山,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于是信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第三句中的“绿”字,就是一个出色的“诗眼”,据说王安石在草稿上曾先后改了五次才选定的。他先用了一个“到”字,觉得抽象死板,否定了;后改作“过”字,觉得与“到”字只是在时间和程度上稍有不同,还不能引起人们的实感,又否定了;第三次改作“入”字,仍觉得不能构成鲜明的形象,还是涂掉了;后来改成“满”字,仔细琢磨,依然不满意。就这样,涂了改,改了涂,反来复去,苦思冥想,最后才终于选定了“绿”字。这一个绿字把春风来至江南的景象,形象而生动的活画出来了,使原来的“静景”一下子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动景”。
写诗如绘画一样,应该做到形象含蓄、意味深长。为此,一些优秀的诗人常常巧妙地运用能产生声、色、香、味、触等感觉效果的字,绘声绘色地加以描述,来唤起读者充分的联想,给他们造成如临其境、如闻其身、如品其味的实感。“绿”字所以比先前的几个字用得好,就因为它具有这种造型艺术的特点,使人们仿佛看到大地回春,一片嫩绿的江南画面;同时,又给人带来无限生机,令人感到春风拂面,万象更新,万物又活动起来了。你看,这一字之改,竟把读者引向了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绿”字的妙用,在唐诗中本来就是常见的。丘为的“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和李白的“东风已绿瀛洲草”,这一“绿”字就都用得恰到好处,耐人寻味。然而,王安石由于专心致志地寻找“诗眼”,并没有想到前人的这些诗例,结果竟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王安石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就连才华横溢的大学士苏东坡在他面前也得礼让三分。
有一回,苏东坡去王安石那里,正碰上他在书房里整理图书。东坡走进书房一看,只见左右二十四个书橱全部打开着,每个都装的满满的。有些书大概由于长久不翻了,上面竟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东坡见此情景,便笑着打趣说:“看来有些书老相公是从来都不看的,不然上面那会有这么多的灰尘?”
王安石一听,便知道苏东坡是在取笑自己,于是正色道:“你以为我是好藏书而不好读书的人吗?我这二十四橱书,每橱中有上、中、下三层。你可以从中任取一册,不管前后,随便念上文一句,我若答不出下句,就算我没有什么学问。”
苏东坡暗暗思忖:这老头也太不切合实际了!难道这些书你都能记在肚子里不成?心里虽然这么想,但仍觉得不好意思去考他,就说:“这个,晚辈不敢!”
王安石道:“咳,难道你不懂得‘恭敬不如从命’这句话吗”?
王安石这么一说,正合苏东坡的心思。于是,苏东坡有意走到一个积满灰尘的书橱面前,从最下面一层里抽出一本书。他料想这书王安石好久不看了,自然不会记得住,因此也没有细看书名,就从中间揭开,任意念了一句。苏东坡话音刚落,王安石竟随口背诵出了下一句,而且还对这两句话做了透彻的解释。这样反复试验了几次,竟然没有丝毫的差错。苏东坡终于心服口服了,对王安石的博学强记简直赞叹不已。
还有一次,苏东坡因为错续了王安石的两句咏菊诗,着实被王安石教训了一番。事后,当苏东坡明白自己错了,去向王安石道歉时,王安石又一本正经的对他说:“读书人切不可轻举妄动,凡事须细心察理才对。我若不是亲自到黄州看过菊花,怎么敢在诗中乱道黄花落瓣?”满腹文章、才学过人的苏东坡一时无话可说,只得乖乖地站在一旁听着。
如此看来,王安石既有丰富的学识,又举止谨慎,善于细心察理,该不会闹笑话了吧?其实不然。他自己也曾犯过类似苏东坡的错误呢!
有一次,王安石到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去视察工作,当地一位文人写了一首诗,请他给看一看,改一改。诗中有这样两句: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王安石看了以后,不觉好笑,心想:这位诗人也太不懂常识了吧!悬在天空的明月怎么会叫唤呢?偌大的一只黄犬又岂能卧于花心?哎,真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啊!于是他淡然一笑,挥笔将原诗改为:
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改罢,心中暗自得意,满以为改得恰到好处。
其实,王安石这回倒是恰恰给人家改错了。原来,诗作者的家乡有一种叫做“明月”的小鸟,经常在天空鸣叫,声音清脆动听,特别招人喜爱;还有一种名叫“黄犬”的昆虫,每逢花开之际,常常爬卧在花心上。原诗写的完全符合实际。王安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这一实际情况没有弄清楚,就凭主观臆断,信手乱改,结果闹出了笑话。
王安石知道了这件事情后,羞愧不已,连忙给原诗的作者写信道歉,信中不仅向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惭愧。从这以后,王安石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用功了,没有把握或者是自己不懂得事情,他再也不去主观猜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