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400000021

第21章 进军USA(3)

于是,他将这份报纸改头换面,成为一份蓝领报纸,以醒目的标题吸引读者,如1977年的“停电专号”。1977年,纽约的夏天漫长而炎热,但对默多克和他的新主编斯蒂夫·邓利维来说却是求之不得。7月13日上午,纽约市的供电中断,前后持续了24小时,有人趁火打劫和纵火。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市民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纽约邮报》抓住这一事件大做文章。15日,《纽约邮报》便刊出“停电专号”,用纽约人从未见过的特大字号标题赫然写道:“恐怖的24小时。”一张插页上的图片说明写道:“一座荒废的都市。”《纽约邮报》并未提供什么新的信息,不过是重复其他两家报纸报道过的内容罢了,区别在于它耸人听闻的夸张手法。结果,《纽约邮报》那天的销量较平常多了7.5万份。

《纽约邮报》的另一大制胜法宝是在罪案新闻上兴风作浪。1976年7月29日,一个18岁的姑娘坐在房前的汽车里被人开枪打死,另一名女孩也受伤了。1977年3月,这个杀人狂又枪杀了2人,打伤3人。警察称此人为“萨姆小子”。4月份,杀手又打死了两人并在两具尸体旁边留下了一张签有“萨姆小子”的字条。

《每日新闻》比《纽约邮报》更早地知道并利用了这个新闻的潜在价值。《每日新闻》杰出的专栏作家吉米·布雷斯林开始给“萨姆小子”写公开信,并在他的专栏里刊登了一封据称是杀手自己的回信。这种做法当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默多克决心迎头赶上,任命邓利维负责报道这个案件。

《纽约邮报》以“持枪者给寻找莎姆小子带来线索”为标题开始了对此案的追踪报道,默多克坚决要求,每天必须有新的报道角度。8月4日,《纽约邮报》没有任何证据地宣称,纽约的黑手党头目宣布“萨姆小子”必须抓住,他们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追捕他。

8月10日晚上,一个名叫戴维·伯科威茨的男子被拘捕,警方认定他就是“莎姆之子”。8月II日上午,印着“抓住了”大字标题的《纽约邮报》卖了100万份。8月15日,《纽约邮报》又刊出了当年最令人难忘的头版:“‘莎姆小子’骇人听闻的信件:我是怎样成为杀人狂的——戴维,伯科威茨。”标题的下面及报纸的中间版面上登载了伯科威茨1972年写给一个年轻女子的信,根本没有提过他成为杀人狂的经历。

几个月后,默多克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我是怎样成为杀人狂的”那个标题“不准确,是错误的”,为此他应负责任。

默多克接管报纸后,《纽约邮报》渐渐变得煽情,犯罪和色情新闻增多,体育报道也扩大了,以劳工阶层为主要读者,报纸的发行量节节上升,一年后就由原来的40万份增加到100万份。但由于忽略了广告经营和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衰退,报纸发行量的扩大并未带来利润,亏损依旧。到1982年,《纽约邮报》还仅仅拥有纽约报纸6%的广告业务,而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时报》和《每日新闻》则分别占56%和38%。

据说到1988年默多克被迫将报纸转卖时,共亏了1.5亿美元。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美国公司在1983年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纽约邮报》即使是赔钱也是值得的,因为它标志着默多克在纽约这样一个城市里成功地拥有自己的报纸,这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

1988年,在拥有这份报纸长达12年之久后,默多克在政府的压力下被迫卖出《纽约邮报》。这次出售比他任何一次生意场上的交易都痛苦。

“在此之前,我们从来都没有在一个我们生活的城市没有我们自己的报纸。”安娜后来说。默多克钟情于这份报纸,是因为这是他在美国所买的第一笔重要的资产,因为它使他进入美国的政治生活,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而且它依然是一个权力的源泉,是所有其他业务的基地。此外,对于默多克来说,报纸的编辑部是一个特殊的环境,使他心旷神怡,没有什么事比在编辑部里更高兴。

根据美国的法律,一个人不能被允许在同一个城市同时拥有报纸和电视台。这项规定是联邦通讯委员会于1975年通过并实施的,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这一规定是专门用来防止那种不负责任的传媒老板,对地方的意见、观点有太大的影响力。

默多克在从约翰·克鲁格的手中买下了纽约的“5频道”电视台后,政府便勒令他马上让出《纽约邮报》。但默多克并没有马上就卖掉它。

1985年,在完成对电视台的收购后,默多克利用这一规章的某些漏洞,继续同时拥有报纸和电视台。

1986年7月,默多克将《芝加哥太阳报》出售给罗伯特,佩奇。此时,默多克在纽约拥有电视5频道;在波士顿,他刚刚收购了WXNWE视台,现在叫WFXT电视台。默多克寻求并且获得了暂时的搁置权,联邦通讯委员会给了他两年时间。此间,在波士顿,默多克想打一个“擦边球”,试图同时保住《论坛报》和电视台。

而在纽约,默多克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保住《纽约邮报》。但《纽约邮报》的发行量开始下降,从70万份下降到不足50万份。到1987年,报纸每天要亏损10万美元。迫于多方压力,联邦通讯委员会既不想让《纽约邮报》倒闭,也不能让它继续留在默多克的手中。

1987年8月,联邦通讯委员会明确表示,要依照法律来办事。国会的许多民主党人士,以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主席欧内斯特·霍林斯为首,坚决反对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搁置企图。当年11月,新闻自由基金要求联邦委员会取消这一规定。新闻自由基金主席说,这不利于自由竞争。联邦委员会主席丹尼斯似乎也倾向于取消这一规定。然而,在爱德华·肯尼迪议员的压力下,霍林斯决定,联邦委员会现在应当防止取消规定以给默多克以永久性的搁置权。

当时,美国新闻公司是唯一享受搁置规定的公司。但在12月22日的深夜,这一法案终于获得通过。

1988年1月9日,联邦通讯委员会决定坚持立法,拒绝默多克延期搁置的要求。1月25日,参议员霍林斯给《纽约时报》写信,抱怨默多克与联邦通讯委员会之间“邪恶的联盟”。他说,这种联盟开始于默多克收购城市传媒时,联邦通讯委员会允许默多克保留《纽约邮报》至今。

“我们需要提醒联邦通讯委员会和默多克先生,让他们知道我们民主的三个重要原则:电波属于公众;传媒的所有权过于集中在一个人之下会威胁自由言论;而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默多克回应了霍林斯的攻击,向联邦法院指控,认为肯尼迪一霍林斯修正案是违反宪法的,因为这一法案的目标只有他一个人。

即使默多克知道将不得不出售《纽约邮报》,但仍然拖延。随着这一可怕的日子的来临,他变得越来越消沉。他在考虑任何拖延的可能性。

他考虑到的一个逃跑、脱身的途径是:将《纽约邮报》转成为一家全国性的报纸。他常常感到遗憾的是,他没有从一份像《今日美国》那样的报纸开始。

到现在,新闻公司董事会中没有一个人要他保住《纽约邮报》。实际上,安娜也不想再要这份报纸了。但是,默多克仍然发现他几乎是不可能放弃它。他赶走了大多数试图来买报纸的人,就如同一个父亲拒绝女儿的求婚者一样。他认为,这个竞标者是不值得信任,另一个是出不起钱,仅仅是想出名而已。最终,他还是进入与彼得·卡里科夫的谈判,后者是纽约的不动产开发商和地主。

1987年,《纽约邮报》的亏损额为1700万美元。据默多克说,卡里科夫要从默多克那里得到最好的价钱,就必须从工会那里得到让步。

工会如果不让步,交易是很难最终完成的。1988年3月5日,出售协议最终签订。报纸的第一版宣布,默多克做出了痛苦的抉择,要亲手卖掉《纽约邮报》。

默多克认为,失去《纽约邮报》是一次失败。更坏的是,他败在了敌人的手里。这是一个“噩梦”。在默多克的世界之战中,这是最重要的一次失败。

5年之后,也就是1993年,彼得·卡里科夫破产了。由于当时除了默多克,没有任何人具备足够的资金去经营这份亏损报纸,政府同意默多克将《邮报》又买了回来。州政府为促成这桩买卖,专门向联邦法院申请豁免,允许默多克破例在同城经营电视台和报纸。

“克拉克环”和默多克的梦想

在1980年11月罗纳德·里根当选之后,默多克在白宫和唐宁街10号都找到了一种新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是里根、撒切尔夫人和戈尔巴乔夫的时代。这10年是震撼世界的。默多克喜欢把自己也看成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不过他确实也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

默多克除了在牛津时曾经陶醉于列宁之外,对于其他的预言家一直没有什么兴趣。他的紧张生活不允许他有空闲的时间去读书。除了到处收购和经营公司外,他也没有什么时间用来思考。不过,有一个人的洞察力却一直在吸引着他,他就是科学幻想作家阿瑟.C.克拉克。默多克很喜欢引用克拉克的预言:“在争取信息自由的斗争中,最终的裁决者将是技术而不是政治。”

有一个星座是以克拉克的名字命名的,而卫星运行的轨迹也是在地球上空的“克拉克环”上。这个地方对默多克而言十分重要。第一个提出卫星通讯想法的人就是克拉克。早在掌握建造卫星的技术很久之前,克拉克得出了一套这样的理论,他觉得这是可行的。他精确地计算出,在地球上空2230英里,卫星能够在24小时内环绕地球一圈。因为地球本身按自己的轴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如此一来,在地球上空的卫星就会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了。后来,克拉克还演示了他的这一想法:“关于地球自转的轨道大家都知道了,了解了。自牛顿以来,任何一个人都看到了这一点。我的贡献是认识到卫星是全球广播分布问题的答案,而卫星就是被放置在传送电波的地方。”克拉克如此质朴和谦逊,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一个天才。

克拉克在1954年认为实现他的想法至少还需要半个世纪,但此后不久,第一颗低轨道叫“斯普特尼克一号”的卫星于1962年发射入轨。接收天线可以追踪它在天上飞行的轨迹,大约一小时,它就坠人大气层。

克拉克没有预见到在此后几年技术以惊人速度进步着。澳大利亚晴朗的天空和广袤的沙漠对于火箭和卫星新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到20世纪60年代初,由澳大利亚提供卫星通讯系统的位置以及高空跟踪站,美国能够给卫星定轨,执行月球探险使命。

在1964年,在华盛顿成立国际通讯卫星集团,它的重要任务就是组织研究新的技术。到了70年代末期,这一组织的成员概有100个国家,分别控制着14颗卫星。这些卫星均分布在“克拉克环”不一样的位置上。这些卫星为世界171个国家和地区发射电视、电话和其他的数据。

这个组织提供世界国际通讯线路的2/3,以及几乎所有的国际电视转播。

国际通讯卫星集团提供了30多种不同的服务,从电话到复杂的计算机信息交换以及联网国际会议等。这个系统主要由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主宰着。大部分的美国军事和外交通讯是由国际通讯卫星集团所承担着,莫斯科与华盛顿的热线也通过这个系统。

在华盛顿,尼克松政府认识到了可能会出现新一代的卫星。美国政府在白宫成立了通讯政策办公室,担任主任的是克雷·怀特海德。怀特海德是美国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的研究员,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的任务之一是安排政府繁忙的通讯线路问题。野心勃勃的怀特海德试图在美国国内起草一项新的卫星政策,以此解决有线电视争吵的问题。他要把竞争机制引向整个通讯业。在怀特海德的督促下,白宫向联邦通讯委员会施加压力,允许向国内的通讯卫星开放天空。最后的结果是,在之后的几年时间中,由私人投资经营的几十家卫星被发射进入“克拉克环”运行,为美国国内提供各式服务,如电视节目和金融业务等。

最早使用卫星直接广播的国家是印度。

从1975到1976年,印度用美国的卫星进行了一年的试验工作,主要是给偏远的农村提供一些信息。不过,此种方式的费用实在是很高。

就技术而言,试验还是很成功的,至少美国中央情报局是这样看的。

在1976年,加拿大以及印度尼西亚开始了用卫星直接播送节目的试验。苏联也开始利用卫星向西伯利亚和北部偏僻地区的居民广播。在1977年的1月,世界无线电会议在日内瓦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切割“克拉克环”,为各国卫星分配空间,安排位置。另外,还要分配不同的频道。

欧洲各国的政府十分紧张。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在2230英里高空上的任何一个卫星,所覆盖的面积都不会只有一个国家。可能法国的节目会被发射到英国,也可能英国的节目会被传到德国。尤其是法国人最害怕,担心美国节目的电波将充斥着他们国家的天空。这对于法国政府而言,是非常不受欢迎的。正如克拉克曾经预言的,电讯革命将会对国家主权的性质重新进行定义。

111个国家的6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起草了一项国际广播卫星服务的计划。“克拉克环”的卫星世界被分割为三个地区。一号区域包括了欧洲、非洲、苏联以及蒙古,二号区域是美洲和格陵兰岛,三号区域包括亚洲、澳大利亚以及太平洋地区。在此次会议上,分裂为两派:一派是以法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提出了对广播严格控制的要求:另外一派则是以美国为首的,他们鼓吹要开放天空,结果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法国坚持对欧洲要有非常严格的计划,欧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最多只能有五个频道,而美国认为,这种限制是荒唐可笑的。

事实证明,美国人是正确的。到了70年代末,显然,所有的卫星几乎都能够用作发射台,直接地进入那些拥有接收天线的家庭。当然,要有电视机。这一进步为像新闻公司这样的国际传媒帝国提供了跨国的机会,且似乎是无限的。对于默多克而言,卫星所提供的前景,正如铁路当年给大亨所带来的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可以跨越时空世界的时代。默多克看到的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智慧锦言

默多克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了解互联网而且永远也不会懂。不过你不必了解互联网,只要懂得如何利用它就好!”正如用人,你不需要知道这个人职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只要会用此人的才能即可。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你想在商界纵横遨游么,你知道香奈儿时尚界传奇的创业历程么,你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么,你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么,你想成为下个IT界的戴安娜么,那么关注这些叱咤商界的精英们吧。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夕阳芳草》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一部。本书描述清军、农民起义军虎视眈眈,内部党争不断,大厦将倾的前一刻,江南士人名流还在为自己的理想、欲望苦苦挣扎。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面貌,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崇祯十五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军威逼山海关。而在大后方南京,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还在延续,在党争中失利的前礼部右侍郎、东林党前领袖钱谦益与宠妾柳如是商议,为了复官,谋划与内阁首辅周延儒进行利益交换,答应利用其影响力说服多数复社成员在虎丘大会上做出公议,支持阉党余孽阮大铖出山。同时,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襄为了将父亲调离前线也私下接受周延儒恩惠。
  •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一书共分10个部分,内容涵盖店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职业素养、销售沟通技巧、服务顾客技巧、日常工作点拨等。本书汇聚了店员日常工作中最容易疏忽、最容易出错的问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店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避免店员重蹈覆辙,从而改善店员的个人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个人业绩,使店员能成功地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月归宫阙夕已去

    月归宫阙夕已去

    她是金枝玉叶,刚落地却被追杀;养母是青楼艺妓,师傅是世外高人。跳出世外本无忧,姻缘巧合解恩仇!她会绝世武功、她是施毒高手!生性聪明、爱张扬、爱打抱不平!她的故事一串串,她的经历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呢?欢迎大家来解读……“什么闭月羞花!什么沉鱼落雁!根本就丑陋到极点才会如此!丑得月亮都不想看,花儿都怕见!丑得吓得鱼儿当场晕倒,那大雁压根就吓破了胆!听明白没有!!!哼……
  • 上神,请捡起节操

    上神,请捡起节操

    泱泱三界大神无数,是非礼还是摧残?
  • 妖妃嫁到

    妖妃嫁到

    倒霉的冲喜新娘,拜堂之际秒杀新郎。被暴戾的小叔子一记闷摔,想不开而悬梁自尽,再醒来已是轮回身。作为前储君的未亡人,她在夹缝中求生存,最大的愿望便是无病无灾、寿终正寝。无病无灾?那怎么可能!生性冷傲的新任储君为了得到她,不惜手刃手足;风流邪魅的皇子看上她之后,对别的女人再无兴趣;而她心爱的男子,不仅因她而失明,之后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更有那贱到不能自拔的神仙为了寻找她而甘愿到人间与凡人博弈。她在一群男人中间闪转腾挪,艰难度日。……猫咪不发飙,你们真当老娘是乖喵喵呢!这年头,女人不狠,男人不滚!继续放大招!然而,到最后才发觉,这一切竟然都在腹黑男人的掌控之中……你这般腹黑,你父皇造(知道)吗?A男“你还要多少个男人死在你手里?”“他们甘愿受死,我有什么办法!”“除了朕,任何人娶了你,都得死!”“我劝皇上还是慎重一点。别到时候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生不如死……”B男“按位分,你该唤我一声嫂嫂吧?”“你?也配?”“我呸!”C男“别管我,他们不敢把我怎样,你赶快逃!”“不要乱动!你若是敢伤了腹中的孩子,我定不饶你!”“好,叫你不听话!你今天要是被他们杀了,我明天就大着肚子改嫁,一天都不等!”————————————她是猫,一只已经轮回八世、单等第九世寿终正寝之后便可以飞升为仙的猫,却因反抗狗仙的欺辱而被报复轮回到了一个古代女子身上,且注定了要周.旋于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数个男人中间。心系前世爱侣,她只想无病无灾、自然终老,顺利升仙。可一切怎么就这么难呢!简介神马的都是表面功夫,百转千回的情节才是王道!热烈欢迎亲们点开章节欣赏,戳一下下面的收入书架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说,沉默是金。其实,沉默更是一种智慧,它往往比雄辩更有力量。沉默,是一把含蓄的剑,它胜在以柔克刚的技术和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沉默暗藏着高瞻远瞩的眼光,蕴蓄着胸怀大局的气度,显现着以退为进的策略。它是心灵深处的慧智,是从容淡定的外现,它为进攻做好了缓冲……
  • 像浙商一样思考

    像浙商一样思考

    正所谓“无浙不成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可以说,“浙商”是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创富商帮。作为一个商人群体,何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保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是什么样的思维,让他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神话?本书意在带读者走进浙商的思维世界,看看他们是用怎样的经商哲学创造财富的。像浙商一样思考,你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商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