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400000001

第1章 祖父的上帝之光

如果要激励人们,你必须进入到他们的头脑和心灵之中。

——鲁伯特·默多克

曾祖父:苏格兰教会的“反叛者”

当年过古稀的鲁伯特·默多克仍然不知疲倦地飞行于世界各地,兢兢业业地维护着自己覆盖全球的庞大的传媒帝国时,人们心中的一个疑问也因为他永无休止的传奇般的进军征途而不断地神秘化: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梦想在支持他在传媒之路上奋斗不已?

鲁伯特·默多克,这位传媒产业巨头,以他独特的执拗强硬和精明圆滑、赌徒般的冒险精神和不服输的辛勤耕耘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让人们陷入了巨大的争议:在他被尊称为全球性媒体新闻集团首领的同时,更是许多人心中恶魔的化身。众说纷纭的背后是,人们想了解他,但同时人们又非常缺乏对他的了解,或许是默多克身上存在的多种因子,有偏执、有理性,还富于冒险精神,多方面的性格让默多克成为一个复杂的个体,默多克是多层次的,无法评价。于是,为默多克写传记的作家威廉·肖克罗斯也只能用这么一句话评价,“他是地球上最强大的人之一”。

在鲁伯特·默多克的性格里,既有超乎寻常的赌博本能,又有某种执拗的清教主义。他的外祖父鲁伯特·格林是一个八面威风、迷人并有一半爱尔兰人血统的赌徒。他的祖父帕特里克·默多克是苏格兰自由教会坚定的顶梁柱。鲁伯特·默多克矛盾的本性里不难找到二位先祖遗传的痕迹。从苏格兰自由教会的祖先那里,他似乎继承了对英国统治集团及其传统深刻的、始终不渝的反感。

提起默多克,人们马上联想的肯定是传媒帝国。可在三代以前,他的家族还是一个传教士家族。他的曾祖父詹姆斯·默多克和祖父帕特里克·默多克都是牧师。

1843年5月,苏格兰教会的450名牧师和一些神学院的学生,因不满英国国王对教会的控制,在一个名叫托马斯·查尔默(1780-1847年,苏格兰福音派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福音派的势力迅速增长。到1841年,由群众捐款修建的新教堂达220座,能够接纳更多的信徒,满足他们的宗教需要)的牧师的率领下,宣布同苏格兰教会断绝关系,并组织成立了自由苏格兰教会,从而震惊了整个基督教世界。

在这些激进的“反叛者”中,有一位名叫詹姆斯·默多克的牧师,他就是当今国际传媒业巨头、世界报业大王鲁伯特·默多克的曾祖父。

詹姆斯生于1817年,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反叛”运动达到高潮时,他才26岁,正值英气勃勃之年。与其他的牧师一样,他也是自愿放弃了薪金和教堂,住到了临时搭起来的简陋住所里。在1843年那个寒冷难挨的冬天,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许多同伴先后死于贫困。

所幸的是,新成立的自由苏格兰教会很快便得到了世界各地众多信徒们的支持。在当地原苏格兰教会的信徒中,有1/3以上追随新教会。

此外,新教会还得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的“长老会”教派的大量捐助。从1843年到1846年几年间,自由苏格兰教会筹集到的资金超过了100万英镑,这在19世纪40年代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到1847年底,新教会已经建立了700多所教堂,并在爱丁堡新建了一所神学院,作为自己的总部。这也宣告了他们挑战原苏格兰教会和伦敦政府的胜利。詹姆斯于1846年被任命为苏格兰的一个小渔港匹茨里格的教士,并于两年后与一位名叫海伦·纳姆斯的姑娘结了婚。

祖父:福音洒向墨尔本

1850年,海伦生下了当今报业大王的祖父帕特里克·约翰·默多克。

帕特里克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膝旁,并在父亲的布道坛前接受着反英、反正统势力的教育。到了十几岁时,他进入了自由教会所建的神学院。

自由教会的教士们使他在那里不仅学习了神学,还学会了从内心深处厌恶英国的所谓“绅士”,仇视英国保守党人,痛恨英国教会的等级制度。

尽管他对英国正统势力的痛恨带有某些偏执和狂热的成分,但他本人绝不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野蛮人。与自由教会其他的“福音传播者”一样,帕特里克也坚决否认自己是一个“异端分子”,而是把自己看做是老苏格兰教会真正的遗产继承人。

帕特里克成长的文化是加尔文主义的,非常民主,社会开明,自力更生,讲究实际和充满活力。他成为伦敦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传道士的助手。1878年,帕特里克本人也终于成为一名教士,被委任为阿伯丁郡二个小渔村克鲁登的牧师。1882年,当了四年牧师之后,帕特里克与安妮·布朗成婚。又过了两年,即1884年,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遥远的澳大利亚墨尔本自由教会的邀请信。当时,苏格兰向南方大陆的移民活动方兴未艾。1884年10月,帕特里克举家到达墨尔本,距英国的第一批囚犯被流放到新南威尔士差不多刚好100年。

澳大利亚,这块南半球古老的大陆,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几乎一直沉睡着。在15世纪之时,中国航海家们的足迹已遍布锡兰(今斯里兰卡)、爪哇、东非等地。明朝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期间,曾经派人去澳大利亚,并在现今达尔文港附近雕刻了石像,埋藏于地下。这个石像现今已被挖掘出来,并保存于该市博物馆里。

欧洲人发现澳大利亚的存在已经是17世纪的事了。1606年,荷兰探险家威廉·詹斯绘制了昆士兰州约克角西部的海岸图,这是欧洲人接触澳洲的最早记录。同年晚些时候,西班牙探险家路易·凡,托雷斯航海经过了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海峡。1642年,又有一位名叫阿贝尔·塔斯曼的荷兰船长进入了南澳大利亚水域,他将所看到的这一大片陆地称为“新荷兰”。此后,占领着印尼的荷兰人经常因偏离航线而驶入澳大利亚水域,但他们当时认为这一地区没有什么商业价值,因而一直没有进行认真的考察,更没有正式占领。

1688年,威廉·丹皮尔成为在澳洲海岸登陆的第一位英国探险家。

但直到1770年,才有另一位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乘“恩德沃尔”来到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博塔尼湾,将科学考察之行扩展到南太平洋,以进一步绘制澳洲大陆东海岸图。他在一个小岛上升起一面英国国旗,正式宣布把他所发现的地区统统划为英国领士,并把这一地区称为新南威尔士。

1783年美洲殖民地发生革命后,英国人失去了来自美洲的原料和粮食供应,出现严重的食品短缺。时值工业革命初期,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流落于城中,犯罪现象急剧增多,以致如何处理犯罪人成了困扰英国政府的一大难题。当时的社会改良者向政府提出了一项“伟大的”建议——消除犯罪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罪犯驱逐出这个社会,流放到另一块大陆去。

1787年5月13日,由阿瑟·菲利浦船长率领的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舰队,浩浩荡荡地从普茨茅斯港起航,前往澳大利亚的博塔尼湾。这只由11艘船只组成的舰队,押载着586名男犯,191名女犯。这些船还搭载着13个犯人的孩子、211名水手和英国政府官员以及46位随行家属。

此外,还有一位总督和9名随员。1788年1月18日,船队到达了库克船长所发现的博塔尼湾。

但是,菲利浦船长认为这个地方不甚理想,于是带领船队继续向北航行,从而发现了一处世界上少有的天然良港杰克逊湾。1月26日,他们开始在这里采石造屋,建成三层石楼,作为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总督府,建立起了澳洲大陆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点,并以当时负责殖民事务的英国住房部长洛德·悉尼的名字来命名这块地区。从此以后,澳大利亚就成为英国政府流放罪犯的固定地区。

直到1850年,也就是帕特里克·默多克出生那年,英国政府才取消了这一做法。到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经济生活都还非常落后,在欧洲人的眼里,那里依然是一块“蛮荒之地”。

澳大利亚的繁荣始于1851年。这年4月,有一个名叫爱德华·哈格拉维斯的人在新南威尔士的一个山谷里发现了黄金。很快,在维多利亚和昆士兰也发现了黄金。这一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世界,无数的欧洲人、美洲人和中国人蜂拥而至。到1861年,澳大利亚人口总数从1850年的40万增加到120万。

这股“淘金潮”自然也波及苏格兰,许多苏格兰人带着“发财梦”移民到了澳洲。而刚刚从苏格兰教会分离出来的“自由苏格兰教会”也随着这股移民浪潮在澳大利亚落了脚,先后在悉尼和墨尔本建立了分部。墨尔本是在1835年才建立起来的一个小镇,起初叫菲利浦港。1837年,为纪念当时的英国首相威廉·墨尔本,才起了现在这个名字。

1851年,在维多利亚发现黄金以后,墨尔本成了维多利亚的首府并迅速繁荣兴旺起来,从一个小港口变成了一个商业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与当地淘金者云集于此,进行黄金和其他商品交易。到1880年左右,“墨尔本,美妙的墨尔本”已经拥有约50万人口,不仅成为澳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而且也跨人世界大城市的行列。由于教区人口的迅速增多,墨尔本自由教会倍感力不从心,要求苏格兰的“总部”给予支持,派遣最好的牧师前来工作。

然而,当帕特里克·默多克来到墨尔本以后,发现这个城市的情况并不那么“美妙”。整个城市拥挤不堪,大街小巷吵闹、肮脏。

“淘金潮”已经过去,经济萧条和干旱折磨着这个城市。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工资却很低,几乎没有什么法律保护工人,电灯也只是刚刚出现,用水仍然以贮存在蓄水池中的雨水为主。

帕特里克·默多克的蓝砂岩石教堂位于威廉大街和朗斯代尔夫街的街角处,后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在这里建起了无线播音室。帕特里克个头很高,宽肩膀,腰板很直。他喜欢高尔夫球和保龄球。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布道者,不喜欢冗长的布道。他的布道充满了基督徒式的风趣,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够感受到他的个性的魅力。一个牧师同事说:“他和其他几个人塑造了澳大利亚的精神,形成了当今澳大利亚长老派教会的方针。据说,男女老幼都被他巨大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住了。”到墨尔本三年后,他又转到了墨尔本郊区坎伯韦尔的三一教堂做主教,在那里一直待到1928年12月退休。

帕特里克·默多克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他卷入了教会和国家的政治斗争。1898年,他被选为维多利亚教会的司会。1905年,他又当选为澳大利亚教会最高机构——澳大利亚总会的司会。他还在国家中学宗教教育皇家委员会任职。他也是参与制定今天澳大利亚长老派教会宗教政策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帕特里克还是新闻自由坚定的支持者。他把它称之为“暴政可能最强大的敌人”,并说:“没有哪一个独裁者能够容忍他的人民对他的行为进行自由的议论和广泛的宣传。”

1890年,帕特里克离开人世,此时的鲁伯特仅仅9岁。在鲁伯特的记忆里,老年的帕特里克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喜欢一个人独自坐在花园的一个柳条编织的椅子上,晒着太阳,读着书报,对自己和其他几个兄妹和蔼可亲。

外祖父的冒险本性

鲁伯特·默多克的外祖父鲁伯特·格林,孩子们一致称他为“受欢迎的格林”。他与帕特里克·默多克的“独来独往”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

外祖父总爱带着孩子们在附近四处闲荡,从不拒绝孩子的要求,给他们买冰激凌。当他们不听父母的话时,外祖父也不予以纠正,有时还鼓励他们。每当孩子们做了坏事,他总是积极为他们辩解,帮他们开脱。他让他们开他的汽车到那些骑自行车难以到达的地方,甚至有一次海伦开汽车径直穿过一个邻居家的围栏。他是那种每一个孩子都梦想拥有的老人。鲁伯特·默多克的母亲伊丽莎白后来说到她的儿子:“从他父亲凯恩这方面说,他是个完全的苏格兰人,这对鲁伯特有好处;但他可能从我家这方面继承了多动和风趣,可能鲁伯特从我父亲那里继承了冒险的本性。”

默多克本人也说,父亲凯恩·默多克很担心外祖父格林对他的影响:“我父亲认为,外祖父粗野无理,又是酒鬼加赌徒。为了家庭生活幸福,他都容忍了外祖父的行为。我父亲的一个噩梦就是我将变得像我的外祖父。我可能确实是这样。”

鲁伯特·格林的父亲,也就是伊丽莎白的祖父威廉·亨利·格林,是一位爱尔兰铁路工程师。他后来到了英格兰,然后于1860年左右移民来到澳大利亚,被任命为铁路助理督察员。他与芳妮·格沃特结婚。芳妮的父亲叫乔治,生于1798年。由于乔治的身体不好,被父亲送到了澳大利亚。10年后,他结了婚并有了4个孩子,他们住在墨尔本附近。在这里,他的女儿芳妮遇见了威廉·亨利·格林,并同他结婚,于1870年生下了鲁伯特·格林。

鲁伯特·格林小时候营养不良。他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什么。长大后,他成为一名羊毛专家,为一家新西兰公司服务。他的同事们都非常喜欢他。他花钱没有节制,嗜好赌博,不是赌马就是赌牌,总是背着一屁股债。他与兰西·福思结婚。伊丽莎白是他的第三个女儿,鲁伯特·格林非常疼爱她。

鲁伯特·格林的赌博瘾头太大,以致他的妻子不得不把房子出租出去,而将全家搬到公寓里去住。生活来源从来就没有保障。伊丽莎白从小就老是提心吊胆,为生活担心。后来,鲁伯特·格林在墨尔本最大的赛马俱乐部当发令员,这才限制了他的赌博,但他仍然是一个很粗鲁的人物。无论是在哪一个方面,他都与帕特里克·默多克和凯恩·默多克格格不入。

但我们不能不认为,默多克继承了祖父与外祖父的各种特质:执着、勤奋、崇尚自由,再加上赌徒般的冒险精神,让他站在这个世界的最巅峰。

默多克喜欢通过兼并不断拓展自己王国的疆界,不过他总是在看好之后才出手。对此,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动手最快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成功。”这似乎与当前网络业流行的法则有些矛盾。因为默多克不是一个喜欢泡沫的人,他像澳大利亚最淳朴的农民一样要求实实在在的成就。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热门推荐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讲述的是一位90后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崔敬文一开始只是一个平凡、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他和很多学生一样逛网吧、考试作弊,因为成绩退步而进入B班,后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逐渐成长为一名精英中学生。高中后的崔敬文过得如鱼得水,参加模拟联合国、接待外国中学生、打篮球、踢足球、学钢琴,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名牌大学。小说重在对90后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深入描摹,直指90后的内心深处,对中学生的很多困惑提出了哲理性的解答。主人公独特的学习方法、娱乐方法以及对待早恋的态度,值得90后学生借鉴。全书语言幽默机智,文字功底尤其突出,为90后文学难得的佳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校学系:学园禁地,校内惊悚事件(新惊魂六计)

    高校学系:学园禁地,校内惊悚事件(新惊魂六计)

    死亡的气味,让人如此胆寒心惊!绝对恐惧、凄婉、离奇、诡异!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场景、恐怖的气氛、奇异的故事,一切,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吓到你胆颤-吓到你神经错乱!阅读时务必当心,胆小者切勿尝试!越恐怖越上瘾,让你冷彻骨髓、胆寒崩溃的恐怖故事。
  • 姜太公兵书

    姜太公兵书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兵书战策无疑是一朵夺目的奇葩。本书收录的中国古代第一名将,也是中国古代第一名相姜子牙的用兵之策。他的谋略思想,主要体现在《六韬》之中,《六韬》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内容奥秘精深、变化无穷、玄妙莫测,其军事谋略思想,至今仍具有可资借鉴的参考价值。
  • 丫头回家种田

    丫头回家种田

    她,古灵精怪,一舞《烈焰红梅》赢得众人赞许;他,号称“鬼才”,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他们在一个实现共同梦想的环境里相识、相知、相爱。但是正当他们准备走向爱情的康庄大道时,一位长辈的临终遗言将他们既定的人生轨迹瞬间改变。面对新的挑战,她决定迎难而上,而他则选择隐身幕后,默默地支持着、帮助着属于自己的心爱女子……
  • 九元狂尊

    九元狂尊

    神秘的身世,超强的天赋,滔天的仇恨,不屈的命运,如何一层层去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谜团?如何一点点从一个废柴修炼到巅峰?如何一步步走上自己的复仇道路?又是如何从一颗棋子变成掌棋人?
  • 媚妖绝恋柔情君

    媚妖绝恋柔情君

    红玉,一个妖界有史以来最为奇特的妖精,她不仅身份奇特,感情经历奇特,性格奇特,语言奇特,她还有一个巨大的奇特的秘密隐藏在自己的心中。有人说她幸运,有人说她不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倾寒,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守护了几千年不娶的男妖,只爱心中那一份感情,即使他一辈子都对人冷酷,也要用最美丽的笑容面对他此生唯爱的女人,此份爱不掺杂任何杂质,不离不弃,用最理性的爱面对自己所爱的女人时,却发现与爱的女人却越走越远……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解密中国大案(二)

    解密中国大案(二)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