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员工假装什么都懂,一切事都不想问,上司会觉得“这个人恐怕不会是真懂”而感到担心,也会对你是否会在重大的问题上自作主张而产生担忧。
在工作上,重大问题的决策时,你不妨问问上司,“关于某件事,某个地方我不能擅自下结论,请您定夺一下”,或者“这件事依我看不这样做比较好,不知你认为应该如何”,等等。
在办公室里,你需时刻牢记一条:上司永远是决策者和命令的下达者,无论我们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无论你代替上司决定的事情有多细微,都不能忽略上司同意这一关键步骤。
否则,当上司意识到本应由自己拍板的事情,被属下越俎代庖,他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厌恶感,以及对于下属不懂规矩的气恼,足以毁掉你平时凭借积极努力所换来的上司对你的认同。
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莫过于此。
提防小人,不可轻易得罪小人
余秋雨先生在一篇散文中曾提到“小人”的问题,他说,英雄们在临终的时候,觉得最为痛恨的人不是自己的劲敌,他们往往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小人。看来,“小人”不小,他们的能量大着呢!他们可以做汉奸、叛徒,他们可能装出种种可怜的样子,以博得你的帮助,当你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就可能反过来咬你一口。蚂蟥的可怕之处是,它以不经意的亲热的方式去吸人血,而小人比蚂蟥还可怕。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办公室时刻都有这种小人存在,他们挖空心思地寻找漏洞,然后见缝下蛆,当蛆长大了,爬上桌面时,那种滋味是让人不得不恶心的。
但是,他们做得非常巧妙,不到关键的时候,他们不可能让你知道蛆的存在,到了关键的时候,你就是知道了,也已经来不及了,这也是他们最高明的地方。
“小人”是引起一个团体纷扰的罪魁祸首,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令人讨厌,所以人们对这种人不仅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
仇视小人固然足以显出你的正义,但在人性丛林里,这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显了你的正义的不切实际,因为你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不义。
再坏的人也不愿意被人批评“很坏”,他们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是人性,而你特意凸显的“正义”,却照出了小人的原形。这不是故意和他们过意不去吗?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击,因为他问心无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和小人保持一定距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疾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限,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何况你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小人。因为“小人”是一种人性现象,而人性是亘古存在的,因此不如和他们保持一种“生态”上的平衡。
而且,有“小人”的存在,才能彰显你这“正人君子”的价值与可贵。另外有一点也必须了解,“小人”有时也会有一些“正义”,会不留情面地揭露隐私与不法,这对游走于法令边缘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威胁,因此“小人”还是有某种存在价值的。
在办公室里与“小人”相处,你要做到:
(1)要有大度的气量。与心胸狭窄的人相处,肯定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缺乏气量,与之斤斤计较,就无法相处。相反,如果气量大度,胸怀宽阔,就会使那些不愉快的事化为乌有,同时,对心胸狭窄的人也是个教育。
(2)要有忍让的精神。有人因心胸狭窄,作出了对不住自己的事来,你应该忍让。忍让,绝不是软弱,而是心胸宽阔、风格高尚的表现。提倡忍让,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
心胸狭窄的人极容易错误地估计形势,错误地对待人和事。因此,对心胸狭窄的人发扬忍让精神,绝不意味着迁就他的错误。对他的心胸狭窄忍让,但对他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决不迁就,这才是忍让。
这样可避免无端树敌,生活中,“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树敌过多,不仅会使自己在生活中迈不开步,即便是正常的工作,也会遇到种种不应有的麻烦。
容忍别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不记仇,给他以希望,他自然会对你有所感恩,将这份报恩的感情藏于心中,日后总要寻机将这份恩情还回去。当然,我们所做的这些,目的并不是贪图他人的回报,如果是那样的话,反而会让人瞧不起。
如果是因为你的过失而伤害了别人,你应及时道歉,这样的举动可以化敌为友,彻底消除对方的敌意。“不打不相识”这一民谚就包含了这一哲理,既然得罪了别人,当时你自己一定得到了某种“发泄”,与其等别人“发泄”回来,不知何时飞出一支暗箭,倒不如主动上前致歉,以便尽释前嫌。
有许多人只注重搞好与重要人物的关系,而对位居其次的人或是暂时处于低谷的人多是瞧也不瞧。这种从众的冷漠态度很容易令对方误会,一旦你有求于他,他对你根本没有好感,自然也不会伸出援手。
一个在机关工作的小伙子,工作能力强,为人机灵,很受大家的喜爱与认可。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他对“一把手”的态度总是公事公办式的不远不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并无多大实权的“二把手”却十分热情。
小伙子自有他的道理,“二把手”是个尴尬的角色,虽是领导,却总不为人所重视,我若和大家一样对他不冷不热,也就是无形中把他排斥出去。虽然讨好他不一定能起到什么好的作用,但是如果他想在背后给你起点消极作用的话,也是吃不消的啊。亲近他的目的,并不是想与他交下多深的关系,只是不想多一个暗敌。
如果你想化解已与他人结下的仇怨,缓解紧张的关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德报怨,宽怀待人。然而,要做到忍而不争,这却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气去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伤害,更需要宽广的胸怀。
擦亮眼睛,小心你的善良被人利用
有时你真心待人,对方却不能真心待你,这让你感到很生气。所以在办公室里要不时告诫自己什么人值得交往,什么人你得提防他。
这是一家广告公司。张峰比周明晚来公司半年,和周明同属一个部门,只是分在了不同的小组。张峰平时总是憨憨地笑着,偶尔也和同事们开玩笑。他在部门里算最年长的——35岁。
现在广告公司的人员都趋向年轻化,公司改组,请走了好几位年过三十的“老朽”。没想到,张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现在倒成了周明的领导了。
周明对张峰是有些好感,觉得他挺朴实的。况且,他是来自农村的人,能够到北京发展,并且到这家比较有实力的公司,他的阅历肯定丰富。除了憨,他的节俭也给同事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很多时候周明感觉工作上一定要跟对人,这次改组成了张峰的下属,周明挺满足的:有张峰的关照应该不会吃亏。
接着公司有了一个很大的项目,小组成员都会拿出自己的方案,最后择优选用。偏偏新官上任的张峰迟迟不开会商讨。这是怎么回事?急性子的周明问了张峰,他的回答是:“公司刚改组,开始不会好做的,这次的策划由周明来做。”
周明无话可说了。按照公司的规定,只有参与了策划才有钱挣,好点子会有额外奖金。成功的策划是可以名利双收的,张峰此举显然有他的意图。
几次事后,周明发现张峰实际上很有心计,会取巧。他的策划有很多是从别人那里信手拈来的,改头换面推出去。他还会把大家的好点子融合在一起,变为自己的创意。
不久,一件事情让周明彻底认识了张峰的为人。
那次周明出差三天回来,发现应由周明做的好几个方案都由张峰接手了,周明的创意,张峰的署名,并且有一个方案受到客户的赞许,老总发给张峰为数不少的奖金。
周明愤怒了,找到张峰,周明还没有开口,张峰就歉疚地对周明解释,说客户要得太紧,实在没办法,本来只是想拿周明的策划书应付一下,想不到客户很是满意,只好做了出来。还说他跟老板说过了,奖金分文不要。
话说到这,不好再说什么,工作上的摩擦在所难免,况且他是周明的直接上司,只要客户满意……
想不到过两天,张峰走了!是因为那份赢得奖金的策划书,另一家公司把他挖走了。他把周明的客户也带走了,还有公司的好多客户……他走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公司为此一下子陷入低谷。
后来周明明白了,因为张峰遭遇过贫穷、艰辛,所以向往成功,也更要不择手段。一个从小地方来的人,能在大城市扎根,本身说明他很不简单。
这件事给周明的教训是,有些人是很可怕的,可怕在别人不知道他(她)潜在的内心,他(她)可能在向你微笑时,从背后戳上一刀。所以对于面似忠厚的人,在没有了解他的真面目的时候,得防着他一些。
办公室里忌不拘小节,该修边幅还得修
不拘小节常被人看做是大度潇洒的表现: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的人哪顾得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错矣。知道吗?大事全部是由不起眼的小节组成的,唯有注意小节,才有可能做成大事业。更何况,许多小节也许不会给你带来明显的收入,但却是一个人修养素质的全部体现,是一个人潜在的形象及人际资源方面的投资。
托尼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任高级精算师,受一家保险公司之邀,前去商谈一些可能合作的培训项目。托尼提出与地方的保险经理们见个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的保险业市场。
托尼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在某保险经理人的会客室,托尼见到了几个重要的负责人。
处女座的托尼非常注重细节和卫生,而那天会见的人,却着实给托尼留下了一个“难忘的第一印象”。他说:“那个主要负责人热情地坐在我身边,专注地介绍着保险业的前景,而我的视线却无法离开他的鼻子,我根本没有听进去任何内容,我的思维全被那‘红杏出墙’的鼻毛占领了!只要一看他的脸,我就产生强烈的欲望——要替他剪掉那扰乱我思维的鼻毛。我试图忘却他的鼻毛,把目光和注意力移到他头以下的部位,却又看到他肩上落着白花花的一层头屑,我忍不住要作呕。为了礼貌,我只好又把目光放在他脸上。整个上午,我的大脑中只有两个画面——黑鼻毛、白头屑。待到中午吃饭时,我生怕自己被安排在他身边,借口讨论技术坐在另一个负责人身边。”
如此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给客户留下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凭着这样的影响,即使生意谈妥了,你还指望会有下次吗?
有的人也许腰缠万贯,但却言辞卑鄙,举手投足好像个下里巴人;有的人口袋里没几个钱,衣着打扮也非名牌,但就是举止大方,气度不凡,让人不敢小瞧。
比如说走路这样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行为,有的人走路时低头驼背、无精打采,有的人则挺胸抬头、气度轩昂;有的人在左摇右晃或连蹦带跳,有的人则端庄大方、沉稳干练,等等。同样的道理,站姿、坐姿、吃相、着装等无一不向别人传递着你的修养品味、性格学识等多方面的信息。
小乔和小A是同一天来到某文化公司应聘美编的。单从两个人的作品上看,技术水平不相上下。小乔在思路方面略胜一筹,因为她在广州有过3年的工作经验,两个人一起参加试用,但最后只能留下一个。
小乔上班时间从来都是一身T恤短裤的打扮,光脚踩一双凉拖鞋,也不顾电脑室的换鞋规定,屋里屋外就这一双鞋。不管是在工作台前画图,还是在电脑前操作,只要活干得顺手,一高兴起来准把鞋踢飞。
刚开始,同事们还把她的鞋藏起来,和她开玩笑,后来发现她根本不在乎,光着脚也到处乱跑。相反小A是第一次工作,多少有点拘谨,穿着也像她的为人一样——文静、雅致,带着少许灵气,她从来不通过怪发型、亮眼妆来标榜自己是搞艺术的,只是在小饰物上展示出不同于一般女孩的审美观点来,说话温温柔柔的,很讨人喜欢。
有一天中午,电脑室的空气中忽然飘出腥臭味道,弄得一班人互相用猜疑目光观察对方的脚,想弄清到底谁是“发源地”。后来,大家发现窗台下面有嗦嗦的响声,原来那里放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有胆子大的打开来一看,居然是一大袋海鲜。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小乔身上,没想到她坦坦荡荡地说:“小题大做,原来你们是在找这个。嗨,这可怪不得我,这里的海鲜只能算是海臭,一点都不新鲜,简直比广州的差远了。”
这时小A端过来一盆水:“乔姐,把海鲜放在水里吧,我帮你拿到走廊去,下班后你再装走。”小乔一边红着脸,一边把袋子拎走了。
结果呢,试用期才过了两个月,小乔背包走人,尽管她的方案比小A做得要好些,但是老板不想因为留下这样一个太不修边幅的人,而得罪一大批其他雇员。
临走的时候,老板对小乔说:“你的才气和个性都不能成为你搅扰别人心情的原因,也许你更适合一个人在家里成立工作室,但要在大公司里与人相处,该修边幅还得修。”
不要以为小节无伤大雅,相反要注意从小处入手,全方位地完善自我,最终使自己登上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