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鸭”填不出一个好孩子】
人们常用“聪明”二字来概括人的智力。聪明就是耳聪目明的意思,顾名思义,聪明首先应当包括观察力。
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说:“自然观察力是指人们辨别生物,即动物和植物,以及对自然世界,如云朵、石头等的形状的其他特征敏感度的能力,能够认识到其他物种或类似物种的存在,能够把集中物种之间的关系罗列出来等等。”例如,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作者达尔文从小就喜欢观察各种动物、植物,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一次,达尔文在野外已经捉住了两只昆虫,他一手一只抓着它们,谁知这时又飞来一只更稀奇的昆虫。达尔文想抓住它,可是又舍不得手里的虫子。他急中生智,把右手的虫子放进自己的嘴里,再去捉那只稀奇的昆虫,尽管那只昆虫在达尔文的嘴里放出又辣又苦的液体,可是他坚强的忍受着,紧抿着嘴巴跑回家,小心地把三只昆虫装进瓶子里,仔仔细细观察起来。正是从小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达尔文才能发现动植物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提出“进化论”的理论。
观察力是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品质,它要求孩子从纷繁的表象中揭示出那些最本质最典型的特征。
观察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 ?
培养孩子们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力是父母的一个重要教育使命。因为,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是科学实验和科学发现的基础。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培根说“生理学是科学之母”,这句话已经显示出其在教育上的意义。忽略了感官的教育会使人困倦、模糊。如果我们思考一下,就会看出,仔细观察是一切伟大成就的条件,艺术家、科学家需要它,医生诊断需要它,工程师需要它。我们还可以看到哲学家的根本特点就在于能够观察别人所忽略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诗人能够看到众人看不到的美妙事物。因此,系统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信大家都知道福尔摩斯这个名字,是的,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侦探,当他第一次与华生见面的时候,就一眼辨别出华生是一名去过阿富汗的军医。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地知道呢? 答案很简单,他从小养成的善于观察周围任何细节的能力。
很多伟大的艺术大师能够画出传神作品,也恰恰源于他们的敏锐的观察力。举世闻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他画的虾质体透明、触须若动,给人一种“一旦受惊吓就会越出画面”的感觉。齐白石画虾的接触成就绝对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几十年细心观察与磨练的结果。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画虾,画了几十年,已经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但他却总因缺乏透明感而不满足,于是他便亲自在大碗里面喂养了几只虾,经常放在案几上,还常常用笔杆动它,让虾表演各种姿态,然后抓住瞬间状态变化进行写生。他把这些细心观察到的微妙变化统统融会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使虾在他的画笔下充满了生气,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这种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皮肤接触等方式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观察。
一个人如果有了敏锐的观察力,他将受用一生。苹果从数上掉下来,一直掉了几千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熟视无睹,见惯不惊,但具有独到观察力的牛顿却从中领悟了地球引力。一壶水沸腾了,壶盖在蒸汽的冲击下跳动着,常人眼中只看到水开了,开水可以喝,可以消毒,但瓦特却从中观察到了蒸汽的力量,发明了蒸汽机。
对于孩子来说,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比如给他们糖果的时候,提醒孩子们糖果的颜色、大小、纹理,对于细心的母亲来说,这非常的容易。在训练时,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明确的观察目的,在观察时,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使得他们带着任务去观察。孩子越小,任务就应该越具体。比如,当你问比较小的孩子 “这图片上的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他会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是如果换另外一种说法:“你看看图片上的小兔子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小兔子的毛摸起来时什么感觉?小兔子的耳朵长还是短?”或者“这只小兔子的是怎么跳的?”孩子就比较容易给出完整答案。
很明显,观察目的、任务的明确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目的、任务越明确,效果就越好,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观察事物的思维习惯。如果你在教育孩子这样做了,当你指着一棵柳树问孩子那是什么的时候,他就不会简单地告诉你那是一颗树,他会从高矮、粗细、形状、色彩等各个方面进行描述。
享誉世界的伟大博物学家法布尔,被世人尊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在昆虫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无人能敌。他常常趴在路边,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们的行动,几乎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他那本为所有孩子和成人深爱的《昆虫记》,起先名字就叫《观察记》,就是把他的观察手稿整理而成的。
观是看,察是想。
我们不难看出,观察力的训练,不仅教会孩子如何认知世界,还会引发孩子探索世界的需求。我建议父母们,为了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从小就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每个孩子都具有福尔摩斯般的观察力。
有研究表明:一个正常的人,从外界接触到的信息,有80%以上是从视觉和听觉传入大脑的,人类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都要通过听觉和视觉。可见,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前提。
实践证明,观察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己”“已”“巳”这三个字的字形、写法只有细微差异,观察力较强的同学就能看出来,观察力较差的同学就常常把它们认错或写错。在写作上,如果观察力较强,就可以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素材,感到有东西可写,对人物、事件的描写就细致、深入、具体、生动;反之,观察力较差的孩子,就会常常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写不具体,或就事论事,空洞无物。而在数学的学习中,如果观察力强,就很容易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在简便计算和速算过程中,也需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才能发现运算的各个数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简便方法;而观察力差的孩子,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看错数、抄错数的现象屡有发生。在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的学习上,敏锐的观察力尤其重要。我们会发现,那些成绩好的孩子,都有良好的观察力,他们多是在平时处处留心。
大自然蕴涵着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哲学,而人类天生就是自然观察者。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然观察能力,可以使孩子一直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使他更加喜欢大自然,观察力越来越敏锐,自然知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会动脑筋,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快乐、健康。
每一位有心的家长都不会忽略对孩子观察力的培养,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喜欢大自然。在户外活动,适合于每一个孩子,对那些在沥青和混凝土堆积的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在女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她观察世界了。
每次带她出去,我都让她看蓝天白云、遇到的车辆、路人带着的宠物,摸路边的植物、小树、小石头,让她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触感,对比两种叶子的不同等,来锻炼她的观察力。第一次看到雪的时候,她才半岁,我给她穿好衣服,抱到室外,让她感受雪花的降落,看到她睁大好奇的小眼睛盯着雪花在手心里融化,那情景很让人难忘。
由于有了很强的观察力,她总是能看到一些细节。
“妈——告诉您一个秘密:杂交的狗的舌头是紫色的。”啊?!这我还真没听说过,也没研究过。
“是吗?这我可不知道。我觉得你以后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今天电脑给多用20分钟,你上网查查资料,看看是不是真有这样的结论。”
“真的?好嘞!”
唉——因为她有敏锐的观察力,一些本来针对她的年龄的走迷宫、找不同之类的智力题根本难不倒她。
“小豆,考你一道题,看看这是多少面体?”我把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形在她面前一晃。
“正二十面体。”
“啊?等等。”我手忙脚乱地翻找着答案。
“嘿,真的是正二十面体。你看过我这书吧?你一定看了!”
“这个真没有。”她慢悠悠地说,“我在美术老师那里看到过正二十面体。”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观察力是记忆力、推理能力等一切智力的基础。有的孩子喜欢看星空,有的孩子对小动物感兴趣、有的孩子愿意研究植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去观察、研究,谁能说他们不可能是未来的天文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