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为情所累,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本来打算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天地,却不料到头来是给自己套上一个又一个精神枷锁,心里的那片蓝天在不知不觉中抹上了灰色,伴随着成长的足迹深植于心,在不经意中折磨摧残着自己。这时我们真的需要一点遗忘的精神。忧心忡忡的你不妨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事物本来的神韵,净化你的心灵,化解你的悲苦,遗忘你应该遗忘的那些东西。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心灵的空间去反思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学会遗忘可以让你感受到自己的空间清澈了许多,让琐事像漂浮物一样远离我们而去,沉淀下来的是我们对生活智慧的领悟。
学会遗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许多你想忘也忘不掉的悲伤、痛苦,它们是那么刻骨铭心。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痛苦,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应该去接受它,再忘掉它,不要为你的生活添上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学会遗忘吧,遗忘该遗忘的,留给自己一个清新宁静的生存空间。
§§§第五节 看穿生死的庄子
庄子有一次到楚国去,在路上碰见一具骷髅,庄子用马鞭敲着它问:“你是因为违背自然规律而死的吗?是国破家亡,遭到刀斧之刑而死的吗?是自己干了罪恶的勾当,有愧于父母妻子而死的吗?你是因为贫穷冻饿而死,还是寿终正寝正常死亡的呢?”晚上,庄子就枕着骷髅睡觉。
半夜,骷髅在梦中对庄子说:“听你说话,看来你是个能言善辩之人,但你说的那些都是活着的人的忧患,死了之后便不存在了,你想听听死人的道理吗?”庄子说:“愿意。”骷髅于是说道:“死了以后,上无君下无臣,也没有为生活而奔忙的四时之事,轻轻松松地以天地为春秋,快乐程度即使是世上的君主也比不上的。”庄子不相信,就说:“我让掌管生死的鬼神恢复你的形貌,归还你的肌肉骨骼,送还你的父母妻子和朋友,乡亲,你愿意吗?”骷髅一听立即不高兴了,紧皱眉头反对说:“我怎么会放弃比南面称王还快乐的事去到人间受那些劳体烦心的罪呢?”从此,庄子进一步悟到了死亡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安乐之事,既然死比生还快乐,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庄子对待死和生采取了一种“齐一生死”的态度,即生和死是一样的,死并不可怕。
庄子妻子死的时候,惠施前去参加吊唁,看到庄子叉腿坐在地上正在敲着瓦盆唱歌,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你的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侍奉双亲,操持家务几十年,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怎么还要敲着瓦盆唱歌,这也太过分了吧?”庄子见惠施这样说,慢慢答道:“她刚死的时候,我也有些悲哀。但想了想,实际上人间本来是没有她这个生命存在的,不仅没有她这个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甚至也看不到形体的物质元素‘气’,气原来是混杂在冥冥之中的,变化后成为气,然后才成形,然后才转化为生命。现在她又由生转化到死,这不是和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一样吗?现在,她的尸体还躺在天地之间,我却悲伤地在她身边痛哭流涕,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生命现象,没有看明白生和死,所以后来我就停下来了。”
庄子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挥了挥手,平静地说:“我死了之后,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玉宝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够丰富吗?”学生们听了之后哭笑不得:“老师啊,要是那样的话,乌鸦老鹰岂不是要把老师吃了吗?我们怎么能照办呢?”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吗?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要那么偏心呢?”学生们只好沉默。
人若连死都看得透,那在这人世间还有什么看不透、想不开的呢?庄子这位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生和死的参悟和实践实在是一种凡夫俗子无法达到的境界。人一旦看透生死,也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心宽意大,自然活得更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第六节 超越生死的禅师
嵩岳慧安国师,又称老安,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禅师。他年纪轻轻,就已天下闻名。当时,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大肆征召劳役,田园荒芜,饥民如蝗。慧安到处化缘,救济流民,无数性命因此获救。隋炀帝慕名请他入宫,他理也不理,潜入了太和山隐姓埋名数十年。唐高宗也曾派遣使臣前来迎请他做国师,他老人家金蝉脱壳,连夜逃到了嵩山。
他比五祖弘忍年长整整二十岁,而且名气也比弘忍大得多,然而,他却不管不顾,一头拜倒在弘忍面前。他比六祖慧能大了五十六岁,按年龄,他完全可以给慧能当爷爷了,但他与慧能十分投机,多次向朝廷推荐慧能,说慧能才是禅宗的真正传人。慧能最重要的弟子怀让,本来先投在了他的门下,他说:“我教不了你,与你投缘的师父是慧能。”
然而这个老顽童却没有拗过武则天,被皇家的轿子抬到了京城。当时,他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松姿鹤形,银髯飘飘,好像天地精魂所化,恰似太虚神仙下凡。
武则天很是好奇,问他年纪多大了?他说我不记得了。武后说怎么可能呢,一个人怎么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呢?慧安禅师淡淡一笑,道:
“人之身有生有死,如同沿着一个圆周循环,没有起点,也没有尽头,记这年岁有何用呢?何况,此心如水流注,中间并无间隙,看到水泡生生灭灭,不过是幻象罢了。人哪,从最初意识到有死亡,一直都是这样,有什么年月可记呢?”
武则天这个铁血女皇,因此心服口服地跪倒在了慧安膝下。
神龙三年,一百二十八岁高龄的慧安大师带着唐中宗赐给他的袈裟与国师封号,回到了他钟爱的嵩岳。三月三日,他对弟子们说:“再等五天,为师就入灭了。我死后,你们将我的尸体放置在山坡上的树林中,自有野火来荼毗(火化)。”
到八日那天,慧安大师安然而逝。门人遵嘱将他的遗体放到山林中,果然野火自燃,烧出了无数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的舍利。
生死都已看破,记这年岁又有什么意义呢?
“无生恋,无死畏”,对于活着,并没有什么留恋;对于死,也没有什么畏惧。人生如同空中的浮云,从何处来,就向何处去。唐代的本净禅师曾说过:活着,好像睡觉在做梦;死了,好像睡觉不做梦。看穿了生死,其实,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佛门中,参透生死的人还有很多,普化禅师也是其中一位。
普化禅师在临济禅师座下。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有信徒拿上好的袈裟给他,但他又不接受人们供养的法衣。
有人把此事报告临济禅师,临济就买了一口棺材送他,普化非常欢喜地说道:“我的衣服买回来了。”
普化立刻扛起了棺材,跑到街上大声叫着,说道:“临济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东门。”
第二天,普化准时扛着棺材到了东门,一看,人山人海,人们都想来看这一怪事,普化对大家说:“今天看热闹的人太多,不好死,明天去南门死。”
如此经过三天之后,从南门到西门,从西门到北门,再也无人相信普化禅师的话,大家说:“我们都被普化骗了,一个好端端的人,哪能说死就死?再也不要上他的当了。”
到了第四天,普化扛了棺材至北门,一看,没有几个看热闹的人,就非常欢喜地说道:“你们非常有耐心,东南西北,都不怕辛苦,我现在可以死给你们看了。”说罢,普化进入棺材,自己盖好盖,就无声息了。
得道的高僧为什么能预知生死?因为他们已看破了生死,超越了生死,生死全然在掌握之中。
面对死亡,绝大多数禅师都显得极豁达,极洒脱,毫不以此萦怀,言笑自若。并且还在死法上变出许多新奇的花样来:有坐着去世;有站着去世;有倒立着去世;有手摇铃铛自己走进棺材;有在海水退潮时,坐在木盆中,吹着铁笛,唱着歌,当木盆翻倒在海上的一刹那将铁笛掷向空中而去,告别众人时还要说一通水葬的种种好处,全然没有一丝悲凉的气氛。
这种潇洒,这种自在,唯有参透生死的禅师才做得到。
品茶话人生:
人若连死都看得透,那在这人世间还有什么看不透、想不开的呢?人一旦看透生死,也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心宽意大,自然活得更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