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800000027

第27章 魏晋六朝诗(5)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72),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73),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74),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75),而能不营(76),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77)!若趣欲共登王途(78),期于相致,共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79),不至于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80),欲献之至尊(81),虽有区区之意(82),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

【注释】

(1)颍川:代称山嵚,山涛的叔父,曾就职于颍川太守。(2)知言:知己之言。(3)经:常常。(4)意:心想。(4)河东:地名,今山西省夏县西北。(5)显宗:公孙崇,谯国人,曾为尚书郎。阿都:吕安,嵇康好友。以吾自代:指山涛打算推荐嵇康代替其职务。(6)傍通:善于应付变化。(7)可:许可。怪:责怪。(8)狭中:心地狭窄。(9)惕然:忧心的样子。(10)鸾刀:刀柄缀有鸾铃的屠刀。(11)漫:玷污。(12)并介之人:兼济天下而又耿介孤直的人。介,耿介孤直。(13)柳下惠:即展禽,名获,字季,春秋时鲁国人。为鲁国典狱官,曾被罢职三次,有人劝他到别国去,他自己却不以为意。居于柳下,死后谥“惠”,故称柳下惠。(14)达人:通达之人。(15)短:轻视。(16)执鞭:执鞭赶车的人。(17)子文:姓斗,名谷于菟(gòu wū tū),春秋时楚国人。(18)令尹:楚国时的官名,相当于宰相职位。(19)济物:救世济人。(20)达:显达,指得志时。(21)穷:指失意时。(22)君世:做皇帝。(23)许由:尧时隐士。岩栖:隐居山林。(24)子房:张良的字。(25)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26)揆:原则,道理。(27)殊途而同致:所走道路不同而达到相同的目的。(28)延陵:名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子臧:一名欣时,曹国公子。曹宣公逝世以后,曹人要立子臧为君,子臧拒不接受,离国而去。季札的父兄要立季札为嗣君,季札引子臧不为曹国君为例,拒不接受。风:指高尚情操。(29)长卿:指司马相如。(30)尚子平:东汉时期人,传闻他在儿女婚嫁之后,便不再过问家事,恣意游历五岳名山,不知所终。台孝威:名佟,东汉时人。曾凿穴而居,以采药为业。(31)孤:幼年丧父。露:羸弱。(32)见骄:被骄纵。(33)驽:劣马,这里形容迟钝。缓:松弛。(34)不能:不愿。能,同“耐”。沐:洗头。(35)胞:膀胱。(36)侪(chái)类:同辈朋友。(37)实:本性。(38)见:被。(39)顿缨:挣脱羁索。(40)金镳(biāo):金属制作的鹿笼头。(41)飨(xiǎng):喂。嘉肴:精美的饲料。(42)阮嗣宗:即阮籍。(43)礼法之士:借虚伪礼法来维护自己利益的人。绳:纠正过失。(44)大将军:指司马昭。保持:保护。(45)阙:缺点。(46)暗于机宜:不懂得随机应变。(47)万石:石奋,汉时人,一生以谨慎著称。(48)好尽:尽情直言,不知忌讳。累:过失。(49)惟:思虑。(50)不置:不已。(51)弋(yì):射禽鸟。(52)性:身体。(53)把搔:搔痒。把,同“爬”。(54)章服:官服。(55)机:同“几”,小桌子。(56)瞿然:惊惧的样子。(57)降:抑制。(58)诡故:违背自己本性。不情:不符合真情。(59)会显:会当显著,为众人所知。(60)促中小心:指心胸狭隘。(61)伯成子高:禹时隐士。(62)子夏:孔子弟子卜商。(63)元直:即徐庶。(64)华子鱼:即华歆。幼安:管宁的字。(65)桷(jué):屋上承瓦的椽子。(66)四民:指士、农、工、商。(67)章甫:古时一种绾在发髻上的帽子。(68)文冕:饰有花纹的帽子。(69)外:排斥。(70)事:做。冤:委屈。(71)转于沟壑:指流离而死。(72)悢悢(liàng):悲痛的样子。(73)嬲(niǎo):纠缠。(74)潦倒粗疏:放任散漫。(75)淹:贯通。(76)营:营求。(77)黄门:宦官。(78)趣(cù):急于。(79)重怨:大仇。(80)野人:居住于乡野的人。美:以……为美味。(81)至尊:君主。(82)区区:感情诚挚的样子。

【赏析】

生活在魏晋交替之际的“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政治上正面临着王朝更迭的风暴。“七贤”在政治上亲魏,但随着司马氏日兴,魏廷衰败,他们便分化了。首先是山涛,即山巨源,投靠司马氏做了官,随之他又出面拉拢嵇康。嵇康是“七贤”的精神领袖,出身寒门,与魏宗室通婚,因此对司马氏采取了拒不合作的态度。为了表明自己的这一态度,也为了抒发对山巨源的鄙夷和对黑暗时局的不满,他写下了这篇有名的“绝交书”。这封信分为五段:

第一段,开门见山说明绝交的原因,“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足下故不知之”。交友之道,贵在相知。这里是斩钉截铁地申明与山涛并不相知,明白宣告交往的基础不复存在了。接下来点明写这封信的缘由:“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这里“越俎代庖”的典故用得很活。此典出于《庄子·逍遥游》,原是祭师多事,主动取厨师而代之。嵇康信手拈来,变了一个角度,道是厨师拉祭师下水,这就完全改变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嵇康特别强调了一个“羞”字:庖人之引尸祝自助,是因为他内心有愧,因为他干的是残忍、肮脏的事情。他就一下子触到了山涛灵魂中敏感的地方。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具有“先声夺人”之妙。行文用典,历来有“死典”、“活典”之别。像嵇康这样,随手拈来,为我所用,便是成功的运用。至此,与山巨源的基本分歧,明白点出,下面就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看法。

第二段,作者高屋建瓴,提出人们相处的原则。文中首先列举出老子、庄周等十一位历史人物,借评论他们的事迹阐发了“循性而动,各附所安”的原则。表面看来,嵇康这里对出仕、归隐两途是无所轩轾的,且以“并介之人”推许山涛,但联系上文一气读下,就不难体味出弦外之音。既然在那样的时局中,做官免不了沾染鲜血,那么出仕者的“本性”如何,自在不言之中了。于是,推许成了辛辣的讽刺。当然,这种讽刺是全然不动声色的,而对方却心中明白、脸上发烧。古人有“绵里针”、“泥中刺”的说法,指的就是这种含蓄的讽刺手法,在阐述了“循性而动”的一般处世原则后,作者笔锋一转:“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指出人们根据气节本性选择的人生道路是不可强行改变的。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第三段,描述起自己的本性和生活状况来。他写了自己极度懒散的一些生活习惯后,用了一个比喻:“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真是形象至极!禽即擒字。作者自比野性未驯之鹿,他对山涛说:不错,出去做官可以得到“金镳”、“嘉肴”——富贵荣华,但那负面影响我也是知道的,那要牺牲掉我最宝贵的东西——“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因此,我宁可窘迫至死,也不要这富贵的圈套。写到这里,不必再作抽象的议论,作者就已把自己的浩然正气、大义凛然的人生态度,以及不与恶势力妥协的立场,生动地描摹出来了。然而,作者并不肯就此罢笔。

第四段,他进而举出阮籍受迫害之事,指出自己与朝廷礼法的矛盾更为尖锐。嵇康把这些矛盾概括成九条,就是很有名的“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这九条排比而出,如大河奔流,势不可当,丝毫不容对方有置喙的余地。嵇康自己那种“龙性谁能驯”的傲岸形象也就随之出现到读者的面前。这“七不堪,二不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似乎狂得过分一些。而在当时,一则疏狂成风,二则政治斗争使然,所谓“大知似狂”、“不狂不痴,不能成事”,所以并不为怪。在这一大段中,作者渲染出两种生活环境:一种是山涛企图把他拉进去的,那是“官事鞅掌”“嚣尘臭处,千变百伎”、“鸣声聒耳”、“不得妄动”;一种是他自己向往的,是“抱琴行吟,弋钓草野”、“游山泽,观鱼鸟”。相形之下,孰浊孰清,不言而喻。至此,已把作者自己的生活志趣及拒不合作的态度讲得淋漓尽致了。特别是“非汤武而薄周孔”一条,等于是和名教,以及以名教为统治工具的司马氏集团的决裂宣言。这一条后来便成了他被杀的重要原因。

下面一段转而谈对方,以交友之道责之。在列举了古今四位贤人“真相知”、“识其天性,因而济之”之后,作者使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他讲:这个道理只有通达的人才能理解,当然您是明白的了。初看起来,是以“达者”相许,然而下面随即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这简直就是指着鼻子在骂山涛了:我原以为你是够朋友的“达者”,谁知道你却像那强迫越人戴花帽子的蠢家伙,像那专吃臭尸烂肉的猫头鹰一样。这两句话骂得真够痛快,正是嵇康“刚肠疾恶”本色的表现。如果说开篇处的讽刺还是绵中针的话,这里则是针锋相对了。由此可以想见作者捉笔之际,愤激愈增的心情。

最后,作者谈了日后的打算,表示要“离事自全,以保余年”。这一段锋芒稍敛。因为他是一时风云际会的领袖人物,是司马氏猜忌的对象,故不得不作韬晦的姿态。但态度仍坚定不移:“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可说是宁死不合作了。而对山涛鄙夷之情,犹有未尽,故终篇处又刺他一笔:野人有以晒背为快乐、以芹子为美味的,想献给君王,虽然一片诚意,但也太不明事理了,“愿足下勿似之”。又是不动声色,而揶揄之意尽出。

言志二首(鸿鹄比翼游) / 何晏

作者简介

何晏(?—公元249年),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其父早逝,曹操纳其母尹氏为妾,何晏被收养,为曹操所宠爱。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后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夷三族。其代表作有《论语集解》《道德论》等。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1)。身常入罗网,忧祸一旦并。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2)。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转蓬去其根(3),流飘从风移。芒芒四海途,悠悠焉可弥?愿为浮萍草,托身寄清池。且以乐今日,其后非所知。

【注释】

(1)太清:指天空。(2)唼(shà):鸟吃食。(3)转蓬:指随风飘转的蓬草。

【赏析】

魏晋之际,是一个玄学日渐兴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诗歌明显地转向哲理化的时期。何晏作为玄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仅存的两首《言志》诗,也标志着魏晋诗歌哲理化的开端。

何晏与曹魏政权有着特殊关系:其母再嫁曹操,何晏遂随母入宫,受到宠爱,又娶公主为妻。魏正始(240年—249年)年间,曹魏宗室、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各蓄势力,暗中争权。何晏因其与曹氏的特殊关系,自然地依附曹爽,被任为尚书,一时权势煊赫。但在他内心中,却潜藏着危机感。这二首诗运用比兴手法,抒发忧生之嗟,既是他的心理状态的反映,又是由此出发,对人生处境、人的命运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作哲理性的概括。

第一首谈怎样才能“逍遥”,即获得自由的问题,这自然令人想起《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的开头是一个寓言:海中的大鱼“鲲”化为大鸟“鹏”,将从北海迁徙到南海。它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高的大浪,而后乘驭飙风,直上九万里高空,向遥远的南方飞去。而蜩(蝉)与鸴鸠(一种小雀)嘲笑说:我们鼓翅奋飞,碰到榆树、枋树就停息下来;即使飞不到,也就是掉在地上罢了,干嘛要飞到那么高那么远呢?按《庄子》的本意,大鹏是“逍遥”即绝对自由境界的象征;蜩与鸴鸠,则象征着被狭小的环境所拘囿、满足于卑琐生活的境界。

那么,何晏是怎样看待所谓“逍遥”的问题呢?诗中的鸿鹄是一种大鸟,古人认为它能一举千里,可见其飞翔之高远。这个形象同《逍遥游》中的大鹏是相似的。但何晏的思路却同庄子不一样。他认为,鸿鹄并非不会遇到危险,也并非没有忧患之心。相反,正因为飞得高,更容易遭遇罗网,因此失去自由,乃至夭折而死。所以,与其高飞远游而惊惧不安,倒不如同其他凡庸的水鸟一样,游憩于五湖(泛指大湖泊),随波逐流,啄食萍草,倒可以逍遥自在。这就是说,虽有鸿鹄或大鹏之志,却只能选择蜩与鸴鸠之类的生活。这同《逍遥游》的本意恰好相反。

第二首以蓬草与浮萍为喻。先说蓬草离根,便身不由己,随风飘转。海茫茫,道途遥远,蓬草的飘移也永无终极之时。这是感叹人生于尘寰之中,毫无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被外在的力量所支配,所牵制推移,永无休止。然后说但愿如浮萍一般,在小小的清池中获得安宁。可即使得到安宁,也只是暂时的,姑且及时行乐吧,往后的命运,谁也不能预料。这里流露出来的忧患感、危机感,比前一首更为强烈。

对这两首诗,如从表层上说,也可理解为诗人对险恶的权力斗争的忧虑,以及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的某种预感。甚至,读者可以指责何晏:既然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又为何贪慕荣华,不能及早抽身,以至最终招致夷灭三族的惨祸?但仅仅这样来看,很容易疏忽了更深一层的问题。

通常,人们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很容易为自己找到精神上的支撑,即相信自己的行为具有道义上的合理性。表面上的“正义”是很容易得到的,而站在这个立场上,即使面临危险,也不会有过多的忧虑,特别是《言志》二首中那一种无所依附的悲哀。

然而,从玄学的思考来看,就无法拿社会的道义观作为人生价值的保证。何晏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是“以无为本”,它包含了这样的意味:一切纷繁的现象,包括功名事业、德行修养,都只是短暂的、可变的东西,因而不具有真实的价值。只有摆脱各种现象关系的束缚,归复到“无”这个精神本体,才能够实现生命的最高意义。换句话说,“以无为本”就是强调人的无限可能性,要求打破社会规范对人的约制和限定。何晏当然无法以被他否定的价值作为自我安慰。

但是,当人们把自由也就是内在可能性的实现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看待时,必然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现实关系中,自由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后世的人很容易指责何晏,说他本应该早早退出权力斗争的旋涡。然而,以他的身份,以他的社会关系,这一种退出是不可能的;或者,即使他愿意退出,也不一定就能够避免危险。尽管人的内在可能性是无限的,然而现实关系对人的约制却又是强有力的。这二首诗实际是把他的现实境遇,引申到一个哲学问题:自由的不可能性。

悼亡诗三首·其一(荏苒冬春谢) / 潘岳

作者简介

潘岳(公元247—300年),字安仁,后人常称其为潘安,西晋文学家。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潘岳才思浩瀚,有“潘才如江”之誉。与陆机齐名,合称“潘陆”。

荏苒冬春谢(1),寒暑忽流易(2)。之子归穷泉(3),重壤永幽隔(4)。私怀谁克从(5),淹留亦何益(6)。黾勉恭朝命(7),回心返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8),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9),回惶忡惊惕(10)。如彼翰林鸟(11),双萋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12)。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13)。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14)。庶几有时衰(15),庄缶尤可击(16)。

【注释】

同类推荐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热门推荐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重生之名门贵妻

    重生之名门贵妻

    顾若瑾,前世号称商界女王的她被未婚夫抛弃,好友背叛,最后惨遭母亲毒害,带着真相含恨而终。重生后,她是人人鄙夷、家族厌弃的恶女,姐妹们算计仇视的(继承人选)对象。可她既然获得重生,那就势必要独揽大权!不再重蹈前世覆辙——名、利、权!她,尽握在手之时!定要掀起家族、商界新一轮风暴!!——宴会上,顾若瑾高调现身,重击自家姐妹,高傲的宣布:“今后,我,顾若瑾!将以继承人的身份正式进驻——顾氏!”——可当一切慢慢步入轨道时,却发现与那个玩转黑白两道,名动豪门的贵公子权慕锦纠缠不清。是命运使然,还是刻意的安排?她将如何选择。。。【
  • 疯羊血顶儿

    疯羊血顶儿

    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是由《血染的王冠》、《血崩》和《疯羊血顶儿》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血染的王冠》写金丝猴群中黑披风雄猴与麻子猴王争霸的一场内战。动物界以强力和年轻挑衅老猴王的故事经常发生,但当猴世界两王并存格局出现时,后果堪忧。故事解秘动物世界内战的混乱和伤害,最后以老猴王的慷慨赴难和王后的殉难谱写了动物世界的爱情绝唱。
  • 食人鲨

    食人鲨

    陶淘等三个孩子跟跟随罕贝叔叔去鲸鲨岛。一到岛上,他们就被当地居民认定是给小岛带来邪恶的人。因为最近附近海里出现了一个会吃人的“海怪”,弄得人心惶惶。后来陶淘发现,海怪竟是鲸鲨!一向温顺的鲸鲨,怎么吃起人了呢?风暴即将来临,陶淘他们被驱离鲸鲨岛。
  •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当金玉良缘即成,世外仙姝林黛玉会何去何从?嫁给了北静王她会幸福吗?而那块石头又被称神瑛侍者的贾宝玉,终日里伴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宝钗,到底是不是意难平?大观园里的小姐和丫头们今后的命运如何。。。贾府众人的命运如何。。。﹌﹌﹌﹌﹌﹌﹌﹌﹌﹌﹌﹌﹌﹌﹌红楼梦原稿名曰:石头记一部红楼梦,拨动了多少多情儿女的心!而原稿后半部分的遗失,又让多少文人墨客续写了自己倾心的完美结局。推荐好友文文人幽若兰红楼水黛梦推荐好友文文心随碧草红楼之禛心锁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本宫代号007:王爷,有种就单挑

    本宫代号007:王爷,有种就单挑

    世上排行001的人有很多,蓝羽并不是其中之一,她的代号是007!但不管任何时空,蓝羽都绝对是独一无二第一人!一个修罗般冷硬绝情的女佣兵穿越到异时空,取代蓝家废物大小姐之后,颠覆了谁的国.......
  • 灯笼草

    灯笼草

    小灯是五桩的妻,二桩是五桩的兄。二桩当过兵,是个体面漂亮的人,小灯对二桩曾起过心思,二桩对小灯亦起过心思。但是小灯和她的丈夫,男人仿佛一棵青壮的庄稼,汁水饱满,有一种藏不住的乡俗的野性,而小灯,就是近旁的那棵不知名的小草,同样的土壤,同在风雨中阳光下,根已绞在一起,叶子紧紧相依。在一起并属于着,互相接受并享受着。
  •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然而安娜并不能走向自己向往的生活……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